最新高级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691907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3.48KB
最新高级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Word下载.docx
《最新高级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级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道德和行为上,君子由内而外的人格魅力始终令人神往。
当今时代,作为有知识有理想的一代人,我们仍然向往君子式的人生。
(摘编自杜晓丹《<
论语>
中君子的人格之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君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一直以来都有把“君子”作为理想的道德人格典型的传统;
即使在今天人们依然把它作为人格美的典范。
B.虽然“君子”曾经是指统治者,但根据诸多论著的解释可知,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人。
C.“君子”要想实现自己的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借以提升内心的人格修养。
D.《论语》中的“君子”,不仅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而且有着极好的行为准则,所以他们有着几近完美的人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台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只学习而不思考或者只思考而不学习都是不可取的,唯有二者结合,才能拥有自立于世的能力和洞穿一切的眼光与视野。
B.在孔子时期,《诗》是君子修身的重要内容。
体现君子人生美学意义上价值的仁义和知礼,正是通过学《诗》获得的。
C.君子和小人对待“义利”的态度明显不同,君子追求的是一种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感,他们从不考虑物质和名利。
D.君子知礼好礼。
与衣食住用等方面的礼节相比,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更能表现君子好礼的品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与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就不去享受,这是儒家在处理仁义与利益之间的矛盾时持有的鲜明态度。
B.在一些祭祀仪式的去留问题上,孔子并非难以割舍具体的形式,而是留恋长幼有序、尊卑有法,更不舍礼制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C.几千年来,“君子”形象承载的人生美学价值始终是中国人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这与君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关。
D.无论在道德上迸是行为上,君子由内而外地不断散发着人格魅力。
在当今时代,君子式的人生仍然让有知识、有理想的人为之神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老人与海(节选)
海明威
早上,孩子朝门内张望,他正熟睡着。
风刮得正猛,那些漂网渔船不会出海了,所以孩子睡了个懒觉,跟每天早上一样,起身后就到老人的窝棚来。
孩子看见老人在喘气,跟着看见老人的那双手,就哭起来了。
他悄没声儿地走出来,去拿点咖啡,一路上边走边哭。
许多渔夫围着那条小船,看着绑在船旁的东西,有一名渔夫卷起了裤腿站在水里,用一根钓索在量那死鱼的残骸。
孩子并不走下岸去。
他刚才去过了,其中有个渔夫正在替他看管这条小船。
“他怎么啦?
”一名渔夫大声叫道。
“在睡觉,”孩子喊着说。
他不在乎人家看见他在哭。
“谁都别去打扰他。
”
“它从鼻子到尾巴有十八英尺长,”那量鱼的渔夫叫道。
“我相信,”孩子说。
他走进露台饭店,去要一罐咖啡。
“要烫,多加些牛奶和糖在里头。
“还要什么?
“不要了。
过后我再看他想吃些什么。
“多大的鱼呀,”饭店老板说。
"
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鱼。
你昨天捉到的那两条也满不错。
“我的鱼,见鬼去,”孩子说,又哭起来了。
“你想喝点什么吗?
”老板问。
“不要,”孩子说。
“叫他们别去打扰圣地亚哥。
我就回来。
“跟他说我多么难过。
“谢谢,”孩子说。
孩子拿着那罐热咖啡直走到老人的窝棚,在他身边坐下,等他醒来。
有一回眼看他快醒过来了。
可是他又沉睡过去,孩子就跨过大路去借些木柴来热咖啡。
老人终于醒了。
“别坐起来,”孩子说。
把这个喝了。
”他倒了些咖啡在一只玻璃杯里。
老人把它接过去喝了。
“它们把我打败了,马诺林,”他说。
“它们确实把我打败了。
“它没有打败你。
那条鱼可没有。
“对。
真个的。
是后来才吃败仗的。
“佩德里科在看守小船和打鱼的家什。
你打算把那鱼头怎么着?
“让佩德里科把它切碎了,放在捕鱼机里使用。
“那张长嘴呢?
“你要你就拿去。
“我要,”孩子说。
”现在我们得来商量一下别的事情。
“他们来找过我吗?
“当然啦。
派出了海岸警卫队和飞机。
“海洋非常大,小船很小,不容易看见,”老人说。
他感到多么愉快,可以对一个人说话,不再只是自言自语,对着海说话了。
”我很想念你,”他说。
”你们捉到了什么?
“头一天一条。
第二天一条,第三天两条。
“好极了。
“现在我们又可以一起钓鱼了。
“不。
我运气不好。
我再不会交好运了。
“去它的好运,”孩子说。
“我会带来好运的。
“你家里人会怎么说呢?
“我不在乎。
我昨天逮住了两条。
不过我们现在要一起钓鱼,因为我还有好多东西需要学。
“我们得弄一支能扎死鱼的好长矛,经常放在船上。
你可以用一辆旧福特牌汽车上的钢板做矛头。
我们可以拿到瓜纳巴科亚①去磨。
应该把它磨得很锋利,不要回火锻造,免得它会断裂。
我的刀子断了。
“我去弄把刀子来,把钢板也磨磨快。
这大风要刮多少天?
“也许三天。
也许还不止。
“我要把什么都安排好,”孩子说。
“你把你的手养好,老大爷。
“我知道怎样保养它们的。
夜里,我吐出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感到胸膛里有什么东西碎了。
“把这个也养养好,”孩子说。
“躺下吧,老大爷,我去给你拿干净衬衫来。
还带点吃的来。
“我不在这儿的时候的报纸,你也随便带一份来,”老人说。
“你得赶快好起来,因为我还有好多东西要学,你可以把什么都教给我。
你吃了多少苦?
“可不少啊,”老人说。
“我去把吃的东西和报纸拿来,”孩子说。
“好好休息吧,老大爷。
我到药房去给你的手弄点药来。
“别忘了跟佩德里科说那鱼头给他了。
“不会。
我记得。
孩子出了门,顺着那磨损的珊瑚石路走去,他又在哭了。
那天下午,露台饭店来了一群旅游者,有个女人朝下面的海水望去,看见在一些空气酒听和死梭子鱼之间,有一条又粗又长的白色脊骨,一端有条巨大的尾巴,当东风在港外不断地掀起大浪的时候,这尾巴随着潮水晃来晃去。
“那是什么?
”她问一名侍者,指着那条大鱼的长长的脊骨,它如今仅仅是垃圾,只等潮水来把它带走了。
“Tiburon①,”侍者说,“Eshark②。
”他打算解释这事情的经过。
③
“我不知道鲨鱼有这样漂亮的尾巴,形状这样美观。
“我也不知道,”她的男伴说。
在大路另一头老人的窝棚里,他又睡着了。
他依旧脸朝下躺着,孩子坐在他身边,守着他。
老人正梦见狮子。
注:
①西班牙语:
鲨鱼。
②这是侍者用英语讲“鲨鱼”(shark)时读别的发音,前面多了一个元音。
③他想说这是被鲨鱼残杀的大马林鱼的残骸,但说到这里,对方就错以为这是鲨鱼的骨骼了。
《老人与海》梗概:
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条鱼硕大无比,老渔夫在与它搏斗三天两夜后才将他杀死。
归程中,老渔夫的帆船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
回港时,那条大马林鱼只剩下了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一名渔夫用钓索量死鱼残骸的情节,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人们对老人行为的惊叹与赞美。
B.老人说要把鱼头给佩德里科,说明老人除了具有凶猛、强悍的品格,还有善良、敦厚之美。
C.全文多用对话的方式来叙说故事,语言简洁,明快,显示出海明威小说电报体的独特风格。
D.小说结尾写老人梦见了狮子,这具有鲜明而深刻的寓意,能引发读者的无尽想象。
5.孩子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6.作品结尾写露台饭店来的旅游者与侍者的对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朱显谟生长在上海农村,早早体验稼穑之苦,看到古老耕作方法的艰苦和收获甚微的悲凉,萌发了长大后改变农业落后状况的念头,立志当一名科学农民。
于是他在大学选择了土壤肥料专业。
1940年大学毕业后,朱显谟考入重庆北碚中央地质调查所,随指导老师侯光炯开展土壤调查工作。
侯先生提醒,做土壤调查工作必须做到“四到一问”,即:
走到、摸到、看到、访问到和最后问一个“为什么”。
朱显谟凡事都要探个究竟。
前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提出的成土过程与风化过程同时同地进行的理论,曾是指导中国学者进行土壤发生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朱显谟对它不迷信,而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该理论仅适于块状岩体上进行的与陆生生物进化相一致的原始成土阶段。
1959年,为了国家建设大西北的需要,朱显谟毅然告别工作条件优越的南京,举家来到地处西北农村的中科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
在黄土高原工作的50多年中,朱显谟实地考察了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20多遍,三次跨越昆仑,两度入疆。
他积40余年黄土高原土壤科学研究成果和结合群众的实践经验,于80年代初提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
其内容是:
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
“目前,经过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黄土高原基本变绿,黄河流失土壤泥沙由13亿吨减少为3亿多吨。
”朱显谟的学生吴普特说。
(摘编自《102岁朱显谟院士逝世:
为“黄河清”奉献半个多世纪》,2017年10月12日凤凰网)
材料二:
据黄河志卷一“黄河大事记”所载,把黄河泛滥、决堤的情况统计为:
时期
年数
泛滥、决堤次数
泛滥、决堤均次
魏晋南北朝
361
2
每180年一次
隋唐五代
379
8
每47.3年一次
北宋时期
161
约20年一次
金元时期
241
7
每34年一次
明朝
276
30
约9年一次
清朝
267
84
约3年一次
民国时期
25
44
每年1.8次
(摘编自朱显谟《再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
材料三:
为落实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目标,时任国务院总理亲自视察陕北,提出退耕还林的措施。
朱先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给总理上书表达激动之情,也进一步从科研角度为国家宏观决策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摘编自张晴《朱显谟院士和“28字方略”》)
材料四:
为构建大生态格局,河南省民权县提出建设“黄河故道生态走廊”,当地政府构筑起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良土壤的林带生态屏障,呵护着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农田免受风沙的侵袭。
还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平原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
(摘编自《黄河故道起绿洲》,2018年5月2日《光明日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显谟跟随侯光炯研究和调查土壤情况,这让他领悟到了实地研究精神。
B.朱显谟敢于否定威廉斯的学术观点,源于自己的质疑精神和实践研究。
C.朱显谟的学生吴普特说的一番话,印证了朱显谟的研究成果已见成效。
D.在治理黄河方面,朱显谟的研究成果某种程度上给国家决策提供了帮助。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朱显谟提出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不仅是他治理黄河的核心理念,也是国家解决黄土高原问题的指导思想。
B.根据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黄河泛滥、决堤的频率最小,此后各时期黄河泛滥、决堤的频率越来越快,次数越来越多。
C.根据材料,要治理黄河,需要研究者的理论指导,更需要地方政府的治理举措,足见地方政府该是治理黄河的最大贡献者。
D.要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发展之路,地方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建立生态屏障,为百姓生产生活提供免受风沙侵扰的良好环境。
9.朱显谟毕生致力于治理黄河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朱光庭,字公掞,十岁能属文。
辞父荫擢第,调万年主簿。
数摄邑,人以“明镜”称。
历四县令。
曾孝宽以才荐,神宗召见,问欲再举安南之师。
光庭对曰:
“愿陛下勿以人类畜之。
盖得其地不可居,得其民不可使,何益于广土辟地也?
”又问治何经,对曰:
“少从孙复学《春秋》。
”又问:
“今中外有所闻乎?
”对曰:
“陛下更张法度,臣下奉行或非圣意,故有便有不便。
诚能去其不便,则天下受福矣。
”从吕大防于长安幕府。
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免去大防为之解。
哲宗即位,司马光荐为左正言,首乞罢提举常平官、保甲青苗等法。
论蔡确为山陵使,而乃先灵驾而行,为臣不恭。
又言章悼欺罔肆辩,韩缜挟邪冒宠,言甚切。
宣仁后嘉其守正,谕令尽言,毋有所畏避。
迁左司谏,论“苏轼试馆职发策[注]云:
‘今欲师仁祖之忠厚,而患有司不举其职,或至于偷。
’臣谓仁宗难名之盛德,而不当以‘偷’为议论,望正其罪,以戒人臣之不忠者。
”未几,中丞傅尧俞、侍御史王岩叟相继论列。
宣仁后曰:
“详览文意,是指今日有司言之,非所以讽祖宗也。
”遂止。
河北饥,遣持节行视,即发廪振民;
而议者以耗先帝积年兵食之蓄,改左司员外郎。
迁太常少卿,拜侍御史。
论蔡确怨谤之罪,确贬新州。
拜右谏议大夫、给事中。
徙潞州。
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
卒,年五十八。
光庭始学于胡瑗,瑗告以为学之本在于忠信,故终身行之。
(选自《宋史·
朱光庭传》,有删改)
【注】发策:
发出策问。
古代考试把试题写在策上,令应试者作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免去/大防为之解
B.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免去/大防为之解
C.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免去/大防为之解
D.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免去/大防为之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文中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有功而取得做官等权利。
B.节,文中指符节。
符节是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兵遣将的一种凭证。
C.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
官位前加“右”比加“左”的地位高。
D.视事:
文中指办事。
也可以指官员到职工作,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光庭有才能。
他十岁就能写文章;
他因才能被人推荐给朝廷,皇帝问他几件事,他一一予以回答,其中有些话还很尖锐。
B.朱光庭守正敢言。
他请求废除保甲青苗等法律;
批评蔡确不守臣礼,使蔡被贬新州;
他还弹劾章悖等人。
宣仁太后赞扬他。
C.朱光庭忠于皇帝。
他认为苏轼在拟考试试题时用词不当,有冒犯仁宗之嫌,并请求处罚苏轼,但宣仁太后不同意他的看法。
D.朱光庭关心百姓。
河北闹饥荒,他打开粮仓救济百姓,却被认为是耗费先帝积累的物资;
在潞州任职时,邻境闹旱灾,他去救济而得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详览文意,是指今日有司言之,非所以讽祖宗也。
(5分)
(2)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自咏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①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①蟠木:
弯曲的树。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
C.“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15.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
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陈情表》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
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
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
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
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一气呵成。
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毫无做作之态。
然而即使这件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
首先是强烈的个性。
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
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
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
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
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悠然自得B.行云流水信马由缰相得益彰悠然自得
C.天衣无缝信手拈来相得益彰泰然自若D.天衣无缝信马由缰浑然天成泰然自若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D.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B.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C.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D.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人生的悲剧尤其能给人带来惊心动魄的震撼。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他却认为人生有价值,①______。
他看到了悲剧的积极意义。
他甚至还说: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②______。
”这话表面看来,矛盾至极,但其实是含有至理的。
因为如果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
所以,③______,才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
2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说明性文字的内容。
(不超过25个字)(5分)
纬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一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石家庄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沧州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沧州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有一天,龙虾与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脱掉,只露出娇嫩的身躯。
寄居蟹非常紧张地说:
龙虾,你怎可以把唯一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也放弃呢?
难道你不怕有大鱼一口把你吃掉吗?
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连急流也会把你冲到岩石上去,到时你不死才怪呢?
龙虾气定神闲地回答:
谢谢你的关心,但是你不了解,我们龙虾每次成长,都必须先脱掉旧壳,才能生长出更坚固的外壳,现在面对的危险,只是为了将来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高级 中学 1718 学年 下学 期高二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