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培训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689185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88
- 大小:63.07KB
实验室培训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
《实验室培训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培训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3A含量、粉磨细度、水泥颗粒亲水性、混合材品种。
C3A含量高的水泥保水性强,泌水少;
提高粉磨细度有助于提高水泥的保水性能,减少泌水;
矿渣水泥的保水性通常比其它水泥差,用矿渣水泥配制混凝土,较容易产生泌水;
而在水泥中掺加粉煤灰有助于减少泌水。
2、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粉煤灰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主要有:
形态效应、活性效应、微集料效应。
粉煤灰的形态效应主要表现为填充作用和润滑作用;
粉煤灰的活性效应是指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活性成分所产生的化学效应。
如将粉煤灰用作胶凝组分,则这种效应自然就是最重要的基本效应,活性效应的高低取决于反应的能力、速度及其反应产物的数量、结构和性质等因素。
粉煤灰的微集料效应是指粉煤灰微细颗粒均匀分布于水泥浆体的基相之中,就像微细的集料一样。
在水泥浆体中掺加矿物质粉料,可取代部分水泥熟料,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及其结构和性质的形成,不仅取决于水泥,而且还取决于微集料。
(1)粉煤灰细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粉煤灰的细度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影响粉煤灰的活性,粉煤灰越细,火山灰反应能力越强;
二是影响需水性,一般来说原状粉煤灰越粗,需水性越大。
在混凝土中,用水量是影响其结构和性能的最敏感因素,通过机械粉磨,可以提高粉煤灰的细度,但通常不能够降低粉煤灰的需水量。
(2)粉煤灰烧失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粉煤灰中未燃尽的碳粉都可以按烧失量来估量。
碳粒是对混凝土有害的物质,它能使混凝土的用水量增加、削弱与骨料的粘结力,粉煤灰中的含碳量越高,它的需水量也就越多,胶凝材料与骨料的粘结力越差。
随着含碳量的变化,粉煤灰的颜色可以从乳白色变到黑色,高钙粉煤灰往往呈浅黄色,含铁量较高的粉煤灰也有可能呈现出较深的颜色。
原状粉煤灰通常颜色较浅,机械粉磨作用将这些颗粒打破,使得一些未燃烧的炭露出来,因此,磨细粉煤灰常常呈现出较黑的颜色。
(3)粉煤灰fCaO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在低钙粉煤灰中CaO绝大部分结合在玻璃体中,在高钙粉煤灰中,除大部分被结合外,还有一部分是游离的。
“死烧”状态的游离CaO具有利于激发活性和不利于安定性的双重作用,因此必须重视高钙粉煤灰的安定性问题。
(4)粉煤灰SO3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SO3过高会产生破坏性的钙矾石,有时产生严重缓凝。
规范规定粉煤灰中SO3含量必须不大于3%。
(5)粉煤灰的碱含量较高,也会导致硬化水泥石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这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也是不利的。
另外,使用优质粉煤灰,其掺量越大,减水效果越显著。
反之,使用劣质粉煤灰,其掺量越大,混凝土的用水量增加也越多。
粉煤灰与氢氧化钙结合,会使混凝土碱度有所降低这些都是粉煤灰化学稳定行为带来的副作用。
3、集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根据集料大小分可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
一般将0.15~4.75mm的集料称为细集料,又叫做砂;
4.75mm以上的集料称为粗集料,又叫做石子。
根据集料的形成过程分可分为天然集料和人工集料。
根据集料的容重或密度分,可将集料分为普通集料、轻集料和重集料。
混凝土是由集料和硬化水泥石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必须互相配合、共同作用,才能使得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性能。
砂子的粗细用细度模数来表示,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子越粗。
我国标准将砂子的级配划分三个区段。
Ⅰ区相当于细度摸数为2.8~3.7范围,属于粗砂或中粗砂;
Ⅱ区相当于细数模数为2.1~3.2范围,基本上属于中砂;
Ⅲ区相当于细度摸数为1.6~2.4范围,基本上属于细砂。
(1)砂子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粗砂需水量较小,但容易离析。
在低水胶比富水泥浆拌和物中由于水胶比较低,水泥浆较粘稠,可以有效的防止离析。
在这一类拌合物中,胶凝材料用量较大的矛盾比较突出,而它需水量较小的特点也有助于减少胶凝材料的用量。
因此,粗砂适宜用于这一类拌和物。
细砂的保水性较好,但需水量较大。
在高水胶比低水泥搅拌和物中,泌水问题较突出,细砂的保水性好的特点有助于减少泌水,且细砂中细小颗粒较多,可弥补这一类拌合物中胶凝材料过少的缺陷。
含泥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需水量增加,抗压强度下降;
抗拉强度下降更多;
增大混凝土的干缩。
另外天然集料中可能含有妨碍水泥水化反映的有机杂质。
集料中的有机杂质通常是植物的腐殖物。
(2)石子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粗集料主要品质指标有:
级配、颗粒形状与表面状态、强度。
粗集料级配要求①较小的空隙率,采取合理的级配使得集料具有较小的空隙率,可以减少混凝土中水泥浆体的量。
②较小的总表面积,集料的表面积越小,所需要的胶凝材料量也越少。
③较好的连续性,集料的连续性是新拌混凝土稳定性的保证。
集料颗粒形状与表面状态影响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卵石混凝土就比碎石混凝土易于移动。
集料的颗粒形状越接近球形,堆实程度越高;
球形颗粒含量越多,堆实程度也越高。
集料颗粒形状与表面状态影响集料与硬化水泥石黏结,集料与硬化水泥石之间的接口常常是混凝土中最薄弱的环节,如不处理好这一环节,集料许多优越的性能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表面粗糙的集料与硬化水泥石有较好的齿合力,但采用表面粗糙的集料时,混凝土的用水量通常较大。
粗集料强度可用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来表示,一般来说,混凝土标号越高,对集料的强度也要求越高。
4、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高效减水剂的作用
用水量相同时,混凝土或砂浆的流动性随减水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或者在保持混凝土或砂浆流动性相同的情况下,用水量随减水剂掺量的增加而减少。
①提高流动性②提高强度③减少胶凝材料的用量
高效减水剂与普通减水剂差别主要体现在高效减水剂能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使流动度不断的增大,或者需水量不断的减少。
而普通减水剂的这一有效范围是较小的。
不能以小掺量时减水剂的作用效果作为减水剂性能判定的依据。
在减水剂的选择时应注意这一点。
应通过试验来确定减水剂的最佳掺量,更不应该仅仅根据减水剂厂家的掺量来使用。
高效减水剂一般没有缓凝作用,甚至还有可能促进水泥的水化硬化。
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是由高效减水剂与缓凝剂复合而成的。
一般情况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为延缓水泥水化,减少坍落度损失在减水剂中都掺加了一定量的缓凝剂。
聚羧酸减水剂对减少混凝土的泌水贡献不大,甚至还可能增大泌水;
当过量时混凝土泌水增大;
这就要加一定的引气剂来解决,我们目前常用的聚羧酸减水剂有一定含气量,含气量不宜过高,否则混凝土强度大幅度降低。
(2)缓凝剂
缓凝剂分有机缓凝剂和无机缓凝剂,有机缓凝剂多数具有减水作用,因而也称为缓凝减水剂,目前我们一般使用的都属于有机缓凝剂。
在商品混凝土中掺用缓凝剂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注意与胶凝材料体系和其它化学外加剂相适应。
注意温度环境的变化
注意施工进度与运输距离
注意工程的要求
使用缓凝剂时应注意加强养护
(3)膨胀剂
根据产生膨胀的组分,主要有三种类型的膨胀剂,即硫铝酸盐型膨胀剂、氧化钙型膨胀剂和氧化镁膨胀剂。
目前常用的是硫铝酸盐型膨胀剂。
硫铝酸盐型膨胀剂是通过反应生成水化硫铝酸盐而产生膨胀。
形成水化硫铝酸盐的途径很多。
我国目前最常用的UEA膨胀剂是一种将无水硫铝酸盐与明矾石等复合在一起的复合型硫铝酸盐膨胀剂,它利用煅烧形成的无水硫铝酸盐矿物产生早期膨胀,利用明矾石产生后期膨胀,使膨胀发展得较平缓。
在混凝土中使用膨胀剂主要是利用膨胀组分的膨胀来补偿混凝土的各种收缩,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抗渗性。
可以认为,集料是不发生自生体积变形的,干缩变形一般也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硬化水泥石通常有较大的自身体积变形,而且一般表现为收缩,它与干缩变形相叠加,使得硬化水泥处于受拉状态。
当拉应力较大时,硬化水泥中将会产生微裂缝。
由于这种微裂缝存在,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性能,也影响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掺入膨胀剂后,使硬化水泥石的自生体积变形转变为膨胀型,它与硬化水泥的干缩变形相抵消,减小了硬化水泥石的变形,从而减小了混凝土中微裂缝形成的可能性,使得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这是膨胀剂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更重要的原因。
使用膨胀剂时应注意的问题:
膨胀必须与强度发展相协调;
显然,在混凝土处于流动状态时的膨胀是一种无效的膨胀。
如果在强度很低时产生较大的膨胀,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因此,膨胀的发展必须与强度的发展相协调,才会充分的利用膨胀能。
膨胀必须在足够的限制控制之下,混凝土的膨胀如果超出限制条件的控制,将会变成一种破坏力。
在这种情况下,膨胀不但不能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反而会使混凝土的性能显著降低。
因此,对于膨胀剂所产生的膨胀必须有足够的控制,使膨胀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在混凝土中膨胀剂必须分布均,一要延长搅拌时间;
二是要防止离析,离析将破坏混凝土的均匀性。
掺膨胀剂混凝土必须加强养护;
膨胀组分的水化需要大量的水,没有水,膨胀组分就不能很好地水化,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发挥作用。
因此,掺膨胀剂混凝土必须加强养护。
混凝土硬化后不仅要及时喷水,而且要有足够的养护时间,标准规定膨胀混凝土必须在潮湿状态下养护14天以上。
*注意:
掺有膨胀剂的混凝土要求严格的水养条件!
施工单位不提供足够的潮湿养护条件,则膨胀剂等于“白用”,用了之后不但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反而还会带来其他负面影响。
矿物掺合料有抑制膨胀的作用。
5、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一般来说,几乎所有的天然水,只要它不含有过量的盐类,特别是硫酸盐和酸性氧化物以及有机杂质,都可以用于拌制混凝土。
二、新拌混凝土的性能—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1、新拌混凝土的混凝土流动性
混凝土的用水量是影响流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一定范围内,混凝土流动性随用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在采用一定集料的情况下,如果用水量一定,在实际应用范围内,水泥用量即使变化,坍落度大体上保持不变,这一规律称为固定加水量定则,或需水量定则。
虽然固定加水量定则是不严密的,但这个定则用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是相当方便的,即可以通过固定用水量、变化水灰比,而得到既满足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要求,又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的设计。
如果水灰比保持不变,减小集灰比,混凝土流动性增大。
砂的颗粒比粗集料颗粒小的多,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它可以填充在粗集料的空隙中,使集料堆积密度提高,集料的空隙率减小,此时随着砂率的增大,混凝土流动性增大。
当砂的数量超过一定程度后,粗集料的空隙已经填满,不能再容纳砂的进入,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增加砂的含量,集料的空隙率开始上升,新拌混凝土流动性降低。
因此对混凝土来说存在一个最佳砂率问题。
最佳砂率与粗集料的堆积状态,砂的颗粒级配水泥用量有关。
粗集料的空隙率越大,空隙中所能容纳的砂的数量越多,因而最佳砂率也越大。
粗砂最佳砂率较大,细砂最佳砂率小。
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中,由于胶凝材料用量较少,因此,应采用较大的砂率。
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中,由于胶凝材料用量较多,相应地应采用较小的砂率。
级配好的集料空隙较少,在相同水泥浆量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好的流动性。
优质粉煤灰的需水量比较小,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或在保持混凝土流动性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少用水量。
掺用减水剂可以显著的提高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或在保持相同流动性是较大幅度的减少混凝土用水量。
一般而言,减水剂都有一个最佳掺量,但不同的减水剂最佳掺量是不同的。
减水剂与胶凝材料之间有一个相互适应问题。
如果减水剂与胶凝材料不相适应,它的作用效果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随着时间而减小,这是混凝土水化硬化的必然过程。
(1)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原因:
在混凝土中,胶凝材料与水反应形成水化产物,水化产物的形成使得水泥浆体由分散状态向凝聚结构转移。
这一转移过程必将引起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
减水剂作用的减退;
集料吸水;
水分蒸发;
气泡逃逸。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的原因。
一是外加剂与水泥不适应。
采用减水剂既可以显著的增大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又可能导致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
减水剂与水泥有一个相互适应、相互匹配的问题,如果相互不适应,则会造成较大的坍落度损失。
二是胶凝材料水化过快。
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与水泥的水化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水泥的水化速度越快,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也就越大。
我国水泥普遍向细化和高C3S方向发展,因此,水泥的水化速度普遍加快,这也是引起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加快的一个原因。
当水泥中石膏含量不合适、半水石膏太多时也会使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过快。
三是集料、矿物掺和料吸水率大、环境温度高、湿度低。
(2)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主要技术措施:
1)尽可能不要用带棱角,需水量大的山砂和人工砂,试验证明相同条件下,用此类砂混凝土坍损大,因为这类砂对水的吸附较大;
集料在使用前进行预吸水处理。
2)寻求用不同的缓凝剂复合不同类别的减水剂来解决。
3)坍损大的混凝土一般出机不会泌水,可通过适当增加缓凝减水剂掺量来减少坍损,但不得使混凝土凝结时间太长。
4)调整混凝土配比,适当降低砂率,提高单方用水量及水泥量来提高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此时允许混凝土有适当的离析,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流动度损失,混凝土和易性会变好;
但这种方法会使单方混凝土的成本增加。
5)通过萘系与保坍型氨基系减水剂的混掺再复合缓凝剂,可以延缓坍落度的损失。
6)当出现水泥和外加剂特别不适应所造成的坍损时,可更换水泥或外加剂品种。
7)夏季高温季节,有条件时可采用冷冰水来拌制混凝土,出磨机的水泥最好先储存降温后再使用。
目前的实际情况往往是散装水泥车送到搅拌站的水泥温度会达到40~60℃,有时夏天会高达80℃以上,所拌制的混凝土坍损程度增加。
8)提高粉煤灰掺量。
9)做好车辆调度工作,混凝土出料后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泵送入模。
3、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离析、浮浆和泌水)
离析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成分相互分离,造成内部组成与结构不均匀的现象,通常表现为粗集料与砂浆相互分离或浮浆现象,浮浆是指水泥浆与集料颗粒的分离。
离析是混凝土黏聚性不好的一种表现形式。
泌水是指在拌合物浇筑、密实之后,在凝结硬化之前,水分从拌合物内部迁移到表面的现象。
离析和泌水对硬化混凝土性能的危害:
新拌混凝土的不同层次的分离导致混凝土分布的不均匀性,这种分布的不均匀性将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均匀,且由于表面混凝土和下面混凝土水泥浆含量的不一致性,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
解决泌水的方法有:
1)适当减少外加剂的掺量。
2)外加剂中加引气保水增稠组份。
3)适当提高砂率。
4)单方混凝土用水量不宜超过180kg/m3,因为水量多有加速混凝土后期泌水的趋势。
还有根据情况混凝土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坍落度施工。
5)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并用超量法。
6)综合以上几点的办法。
7)最后可以考虑更换水泥。
这里要说明的是,矿渣水泥和部分复合水泥往往容易造成新拌混凝土的泌水,换成普通硅酸盐水泥应该会大大改善。
解决滞后泌水的办法,选择泌水率小的普硅水泥,硅酸盐水泥,适当提高砂率,减小粉煤灰掺量,采用引气减水剂。
混凝土外加剂中的缓凝保坍组份,应选择后期泌水少而又保坍效果较好的缓凝剂。
混凝土外加剂最好用水剂产品,有的粉剂产品颗粒相对较粗,混凝土搅拌时未能完全溶解开,混凝土浇筑完之后,它又慢慢起作用,排斥周围的游离水,造成泌水纹,严重影响混凝土外观。
由于全国各地原材料水泥砂石掺合料的复杂性,即使采用了上述措施,滞后泌水问题有时也难以解决。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振捣完毕,如果出现较多泌水,应把水排除掉再进行二次振捣,然后进行收光抹面工作。
二次振捣有助于减少泌水所造成的孔洞,同时由于水胶比的降低,混凝土内部更致密,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也会随之改善。
二次振捣应在混凝土泌水结束后,混凝土初凝前几个小时进行。
提高水泥的粉磨细度可以有效地减少泌水,这实质上是一条减少颗粒粒径的技术途径。
掺入优质的粉煤灰、石粉也可以有效地减少泌水。
从减少泌水的角度说,粉煤灰比石粉更有效。
防止新拌混凝土的各种离析,关键在于混凝土中各种颗粒之间能有一个好的级配,在不同层次上阻碍颗粒的运动,这样才能保持混凝土有较好的均匀性。
解决浮浆有两个技术途径:
一是减小细集料颗粒的粒径,二是增大水泥浆的黏度。
从前一个技术途径考虑,采用较细的砂有助于减少浮浆,从后一个技术途径考虑,则可以通过减小水胶比,增加水泥浆体积含量来实现。
如果出现粗集料分离,则表明砂浆黏度太小或粗集料粒径过大,可适当地提高砂率和减小粗集料粒径。
4、新拌混凝土的凝结与硬化
初凝:
新拌混凝土基本上失去流动性,此时新拌混凝土即达到初凝。
终凝:
水化反应继续进行,水化产物不断加固网状凝结结构,使混凝土具有了力学强度,此时新拌混凝土就达到终凝。
影响混凝土凝结时间的主要原因
1)水泥凝结时间的的影响。
水泥凝结越快,新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越短。
2)化学外加剂的影响对混凝土凝结时间有显著影响的化学外加剂是一些调凝剂。
3)粉煤灰的掺入会影响胶凝材料的水化反应速度,因而也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在同等条件下,粉煤灰掺量越大,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越长。
在掺入粉煤灰时,应相应的减少缓凝剂的掺量。
特别是掺量较大时,甚至可以不用缓凝剂。
4)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水泥相同,水灰比越大,新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越长。
5)随着环境温度的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缩短。
6)环境湿度的高低影响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在干燥环境下,新拌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较快,混凝土凝结时间较短。
这种凝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凝结,这种凝结是以水分的损失为前提条件的,因而水泥浆体必将伴随着较大的干燥的收缩,这种收缩将会导致较严重的开裂。
这种凝结过程是一个裂纹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正常凝结是通过足够数量水化产物的形成来实现的,没有水分的失去,只有水分的转移。
也就是说,一些水分由自然状态转变为水化产物的一部分不一定产生收缩,即便产生收缩,也比前者小得多。
因此,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裂缝。
在干燥的环境下,特别是在大风的环境中,浇筑好的混凝土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的失去。
5、含气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含气量增加,新拌混凝土的泌水率降低。
2)在其它原材料不变,且配合比也相同的情况下,含气量增加,混凝土的容重降低。
3)随着含气量的增加,混凝土强度有所降低,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下降得更快。
4)适当的含气量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
5)适当的含气量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
三、硬化混凝土的性能
1、影响混凝土抗渗性的因素
所有能影响混凝土孔结构的因素都能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
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为水灰比和龄期。
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空隙率越高,因此,混凝土的抗渗性随水灰比的增加而降低。
混凝土的抗渗性随龄期的推移而提高。
2、改善混凝土抗渗性的技术措施
1)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
2)掺入化学外加剂。
从混凝土的抗渗性来说,减少剂和引起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采用优质矿物掺合料。
3、硬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是混凝土的最基本性能,所谓混凝土的标号就是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依据的。
1)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当龄期和温度一定时,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水胶比和密实度,矿物外加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2)对于富混凝土,水泥浆体的数量足以填充集料的空隙,使混凝土达到密实。
较大的集料容易形成较大的缺陷,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对缺陷控制的要求也越高,因此,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通常采用较小径粒的粗集料。
对于贫混凝土,混凝土中水泥浆的数量是不足的。
混凝土中的缺陷主要取决于水泥浆对集料空隙的填充的程度,集料最大粒径的增加有助于提高混凝度的密实程度,因而使混凝土的强度提高。
4、硬化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1)影响混凝土抗拉强度的主要因素:
a、水泥强度。
b、水灰比。
c、养护的湿度条件是影响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关键因素。
环境越潮湿,混凝土抗拉强度越高。
潮湿环境对混凝土抗拉强度有两方面的作用:
①有利于胶凝材料的水化。
②防止硬化水泥石的干缩。
d、龄期。
2)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不是直线关系。
混凝土强度拉/压比随抗压强度的提高,拉/压比降低。
除此之外,矿物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养护条件、硬化水泥石的胀缩性能等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有着不同的影响规律,因此,也将显著地影响混凝土的拉/压比。
5、硬化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硬化混凝土的变形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由于水泥的水化反应引起的变形;
二是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
三是由于环境条件而导致的变形。
1)水泥水化反应而产生的变形
水泥浆体的水化硬化过程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流动阶段。
二是塑性阶段。
在塑性阶段,水泥浆由流动性转变为可塑性,且几乎没有强度。
因此,在约束条件下,水泥水化所引起的体积变化很容易产生裂缝。
在这个阶段如对裂缝加以合理抹压,多数裂缝是可以愈合的。
三是硬化阶段。
水泥浆在这一阶段已经完全失去流动性,水化过程中水泥浆的体积收缩必然在水泥石中产生拉应力。
另一方面,在这一阶段中,水泥石具有一定的强度。
当水泥石的抵抗能力大于所产生的拉应力时,水泥石不开裂。
反之当水泥石的抵抗能力小于所产生的拉应力时则出现开裂。
2)塑性收缩
所谓塑性收缩是指在塑性阶段,由于水泥水化或失水所引起的体积收缩,也称为凝缩。
塑性收缩与水泥的矿物组成有关。
对于塑性收缩来说,C3A含量与石膏含量的匹配是十分重要的。
石膏不仅具有调凝作用,对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以及其他性能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
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主要来自于水泥的水化反应,因此,在相同水灰比时,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也越大。
水灰比较大时,水容易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室培训Microsoft Word 文档 实验室 培训 Micro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