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含课后反思+教材分析.docx
- 文档编号:19687713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111
- 大小:1.58MB
新教科版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含课后反思+教材分析.docx
《新教科版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含课后反思+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含课后反思+教材分析.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科版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含课后反思+教材分析
新科教版(2021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
全册教学设计
2021年春季学期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人,经过几年的学习以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和思考问题,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
另外,学生在进行观察、提问、预测、调查、实验、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不过,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科学,实践运用也不尽如人意。
还有少数学生不重视科学这门学科,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对立学生科学的意识,端正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教学中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主题是“植物的生长变化”,本单元分为八课,分别是《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种植凤仙花》《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凤仙花开花了》《果实和种子》《种子的传播》《凤仙花的一生》,按照植物自然生长的顺序编排。
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和记录,对植物各部分的观察和探究。
本单元
精选了凤仙花这种既常见又各有典型特征的植物作为种植和观察对象,按照自然顺序编排内容,从播种到收获,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依次展开对其种子、根、茎、叶、果实形态的观察和作用的探究,最后抽象概括出绿se开花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
本单元既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记录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也注重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第二单元主题是“电路”,一共由八课组成,分别是《电和我们的生活》《点亮小灯泡》《简易电路》《电路出故障了》《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导体和绝缘体》《电路中的开关》《模拟安装照明电路》。
本单元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围绕简单“电路”的组成以及连接渐进式展开,用点亮小灯泡、搭建简易电路、
探究电路中的故障、认识导体和绝缘体、探究暗箱里是怎样连接的等一些探究活动来落实电路主题,介绍电的来源、电的用途、安全用电等知识。
第1课《电和我们的生活》引导学生将已知的有关电的知识和学习期许记录下来,从第2课到第5课,用4课研究电路,目的是要建立电路的概念,懂得电路是允许电流通过的完整的闭合回路。
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学会检测和辨别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引导学生树立用电安全的意识。
第7课《电路中的开关》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开关的组成以及作用,懂得开关可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和断。
第8课《模拟安装照明电路》是一篇关于电路的总结课,是一节典型的科学实践课,主要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有关简单电路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等方式看待每一个实践活动,将理性思维贯穿到整个电路概念的形成与建立过程中,同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格外重视用电安全。
第二单元主题是“岩石与土壤”,一共由八课组成,分别是《岩石与土壤的故事》《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岩石的组成》《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岩石、沙和粘土》《观察土壤》《比较不同的土壤》《岩石、土壤和我们》。
本单元总体结构为总——分——总。
第1课是开篇课,主要意图是激发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和探究意愿,为今后学
习岩石和土壤的知识并饱有持续探索热情埋下一颗兴趣的种子。
第2—4课是关于岩石(矿物)的学习,第2课是对三种主要岩石的观察描述;第3课从岩石组成的角度了解矿物的知识;第4课时动手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增强实践性与趣味性。
第5课是学习岩石、土壤之间的一个过渡课,将岩石和土壤建立关联。
第6、7两课是对土壤的学习。
第8课是总结课,将岩石、矿物与土壤之间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并且从重要资源的角度提升保护意识。
本单元隶属于地球宇宙科学领域,主要是引导学生知道岩石和土壤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一些科学观察方法;激发学生对探究岩石和土壤的兴趣;提升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小学生对于岩石和土壤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并不熟悉,更谈不上研究,而对于矿物就非常陌生了。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主要意图是激发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和探究意愿,为今后学习岩石和土壤的知识并饱有持续探索热情埋下一颗兴趣的种子。
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岩石、矿物和土壤,并懂得保护这些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知道绿se开花植物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
懂得绿se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根、茎、叶为植物生存提供营养物质,花、果实、种子帮助植物繁殖后代。
植物维持生命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植物繁殖需要将种子传播出去,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不同。
不同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呈现出植物多样性。
能通过种植、观察、记录与探究,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各部分的形态与功能。
知道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了解电路形成的条件及控制电路的方法。
引导学生建立电路的概念,懂得电路是允许电流通过的完整的闭合回路。
能够利用简易的检测装置,识别导体和绝缘体。
能够运用所学的有关电的知识和探究暗盒里是怎么连接的方法探究电路暗盒的秘密。
知道电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能源,能够列举电的重要用途。
知道用电安全的常识,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知道岩石和土壤记录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同时也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资源。
能利用观察、实验、比较等多种方法,探究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不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土壤的形成是岩石风化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成分,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认识到岩石和土壤的重要性,懂得岩石、矿物和土壤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自然资源,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并合理开发与利用。
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将事实与认识相关联,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既能用图画、文字、数据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又能抽象概括出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
乐于探究植物的奥秘,坚持对植物进行照料、观察、记录与探究。
教学重难点
探究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结构以及作用,懂得不同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呈现出植物多样性。
知道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了解电路形成的条件及控制电路的方法。
引导学生建立电路的概念,懂得电路是允许电流通过的完整的闭合回路。
能够运用所学的有关电的知识和探究暗盒里是怎么连接的方法探究电路暗盒的秘密。
知道用电安全的常识,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能利用观察、实验、比较等多种方法,探究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不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探究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懂得岩石、矿物和土壤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自然资源,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并合理开发与利用。
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将事实与认识相关联,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乐于探究植物的奥秘,坚持对植物进行照料、观察、记录与探究。
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4.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5.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
2021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单元解读
单元设计意图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
据估计现存大约有450000个物种。
植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动物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植物是熟悉的,他们知道每天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植物,植物也是陌生的,学生们很少有目的地去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对植物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形态与功能缺乏研究与认识。
小学生对植物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认识了形形sese的植物,初步了解了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了解到植物的生长的基本需求。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的基础上,从观察植物生命的某个阶段延伸到观察植物的一生,实现对植物生命历程的认识。
本单元精选了凤仙花这种既常见又各有典型特征的植物作为种植和观察对象,按照自然顺序编排内容,从播种到收获,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依次展开对其种子、根、茎、叶、果实形态的观察和作用的探究,最后抽象概括出绿se开花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
本单元既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记录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也注重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单元设计思路
单元主体活动:
种植绿se开花植物,观察研究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
教材内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2.种植凤仙花
3.种子长出了根4.茎和叶
5.凤仙花开花了6.果实和种子
7.种子的传播8.凤仙花的一生
种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种子
内容组织
单元主题
课题
教材内容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凤仙花的
生长发育过程
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种子的形态结构、作用
2.种植凤仙花
种凤仙花、做种植杯、制定观察计划
3.种子长出了根
种子萌发、根的作用、根的形态
4.茎和叶
茎和叶的生长、茎和叶的形态及作用
5.凤仙花开花了
花的结构、花的作用
6.果实和种子
果实的形成、果实的结构
7.种子的传播
传播种子的方式、传播种子的意义
8.凤仙花的一生
整理观察记录、总结方法、建构认知
建立:
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内容选择
基于课程标准要求
课程目标
1.科学知识总目标:
要求:
了解生物体的主要特征,知道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
2.科学知识学段目标(生命科学3-4级):
要求:
初步了解动植物体的组成部分,知道动植物的生命周期;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
课程内容——生命科学领域
要求学生形成的主要概念(4个):
概念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概念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生存。
概念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概念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课程内容-----学习目标(3-4年级)
8.1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这些部分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
8.2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8.3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
11.1举例说出植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1.2.1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
12.1.1描述动植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
12.1.2举例说出水、阳光、空气、温度等的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12.3列举动物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等实例。
体现大单元教学特点:
在整个单元活动中反复建构,而不是告诉一个事实。
基于课程标准要求
学习:
概念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概念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生存。
概念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概念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以期:
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学习长期观察记录、收集整理信息以及建模等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单元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绿se开花植物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
植物维持生命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绿se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
这些结构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和繁殖的作用。
根、茎、叶为植物生存提供营养物质,花、果实、种子帮助植物繁殖后代。
有的植物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根、茎、叶可以繁殖后代。
种子都有种皮和胚,有些植物种子中有胚孚乚。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根具有吸收水分、矿物质以及固定植物的作用。
茎具有运输水分、养分以及支撑植物的作用。
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存需要的养分。
叶能通过蒸腾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以维持其生存。
花一般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组成。
雄蕊上有花粉,花粉落到雌蕊上后,雌蕊可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植物繁殖需要将种子传播出去,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不同。
不同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呈现出植物多样性。
科学探究目标
会用播种的方法栽培植物。
能基于研究需要制定观察计划。
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影音等方法收集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相关信息。
能利用解剖、建模、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研究植物器管的结构与功能。
能用表格、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观察记录的信息。
能依据科学记录,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结论。
能基于观察记录有依据的描述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及规律。
能反思自己的种植过程以及观察、记录方法,并适时作出调整。
科学态度目标
能持续保持对植物生长变化及结构与功能的探究兴趣。
能坚持观察并客观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现象。
能以事实为依据陈述自己的观点,交流中面对有力证据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
能与多人分工合作进行探究活动,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
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表现出对生命的珍爱。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环境与植物生存及繁殖之间的关系,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各课教材分析
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共2页,包括四个部分
主要内容:
1.观察种子外部形态
2.研究种子内部结构
(一)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探索活动1)
研究对象:
不同的种子(含凤仙花种子)
目标指向:
认识种子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子形状、颜se、大小等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研究方法:
观察(强调综合利用感官)
比较(在比较中发现更多特征)
目标指向:
学习研究生物外部形态特征的一般方法——观察、比较
教师可以补充一些不同类别的植物种子或图片,拓展学生视野。
(二)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探索活动2、3、4)
1.推测种子的内部结构。
(画)
2.观察没有浸泡过和浸泡过的蚕豆种子(画、写)
3.观察更多种子的内部结构。
教学时: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放大镜、镊子进行观察、解剖种子;
及时将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种子结构的功能。
渗透多样性与共同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念。
(三)拓展
渗透着STEM课程理念,体现融合的思想。
是科学学习与艺术的结合。
2种植凤仙花
共3页,包括四个部分。
主要内容:
1.种植凤仙花
2.做种植杯
3.制定观察计划
4.了解其他繁殖方式
一、聚焦的问题
1.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2.如何观察记录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
二、探索活动:
(一)种植凤仙花
选种、播种、浇水、放置温暖的地方
目的:
(1)在活动中感悟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种子饱满、完整——自身条件
适宜的水分、温度——外部条件
理解维持植物生存需要适宜的环境
(2)学习栽培植物的方法
种子不要播的太深;水不要浇的过多;放在温暖的地方
(二)做种植杯
目的:
使种子在土壤中的萌发过程可视化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怎样看到
教学时:
(1)启发学生想办法看到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
(2)指导学生在种植杯中放入四粒种子,种脐分别朝向四个方向。
(三)制定观察计划
目的:
进一步培养学生制定观察计划的意识和能力
用计划引领学生坚持并进行有效观察
计划的内容:
植物名称:
凤仙花(其他植物)
栽培地点:
教室内——盆栽
校园内——校园某个地方
栽培方法:
播种(用种子?
根、茎、叶?
)
观察记录的内容:
植物茎、叶的变化;
新器管的出现
为植物做的事情:
浇水、施肥、放在有阳光的地方、放在温暖的地方
三、拓展活动
认识植物其他繁殖方式
指向课程标准:
11.2.1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
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
3种子长出了根
主要内容:
1.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2.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3.认识不同形态的根
一、研究种子发芽的过程——探索1
依据:
种植杯中种子的萌发过程
观察描述的重点:
1.种脐朝向不同方向放置,根都向下生长,并且生长速度很快。
2.种子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
(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3.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条件--水、温度
(二)研究根的作用
包括探索活动2、3及研讨活动3的内容
1.探索活动2
基于现象提出问题——种子萌发先长出根
基于生活经验做出假设——往土壤中浇水
假设:
根具是吸收水分的作用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2.探索活动3——实验验证根有吸水作用
(1)参考下面的实验方法——教师指导进行、无需学生设计。
(2)实验方法:
放红墨水——便于观察
在水面上滴油——避免水分蒸发
在水面处做标记——可以用笔线
(3)实验结果:
记录观察结果——水位降低了
引领学生分析:
水位降低的原因
通过推理:
得出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3.研讨活动3——集体论证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证据来源:
生活经验——拔出植物不容易
价值:
引发学生对生活中观察到现象的思考。
强调:
有依据的陈述观点
(三)认识不同形态的根——拓展
教材中的图片分别是:
直根系(凤仙花);须根系(大葱);气生根(榕树)
水中植物的根(浮萍);戈壁滩植物的根(胡杨);沙漠植物的根(仙人球)
目的:
感受根的多样性、进一步理解根的作用,构建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指向课程标准:
8.3“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
”
4茎和叶
主要内容:
1.观察凤仙花的茎和叶
2.研究植物茎的作用
3.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4.认识不同形态的茎和叶
一、观察凤仙花的茎和叶
探索1——观察凤仙花植株的形态特征
观察对象:
茎和叶的生长变化
观察重点:
叶在茎上的着生状况
教材要求:
1——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指向茎的生长变化。
2——数叶片的数量——指向叶的生长变化
3、4——观察并画出叶在茎上的分布——指向叶的着生状况。
凤仙花植物叶在茎上生长的方式是互生。
从上往下看每一层叶子交叉排列,最大面积吸收太阳光。
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
1.探索2-1推测茎的作用
“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2.探索3-1实验验证
(1)想办法证明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教师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2)实验方法:
放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
观察茎的外部变化
观察茎的纵切面观察茎的横切面
(3)实验现象:
纵切面:
一条条的红线,
横切面:
许多红se的圆点。
(4)实验结论:
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推理)
三、研究叶的作用
1.探索2-2推测叶的作用
“叶有吸收阳光及蒸腾水分的作用”
2.探索3-2实验验证
(1)想办法证明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教师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2)叶有吸收阳光的作用:
将一片叶子用黑se纸遮住,几天以后叶片颜se发生变化
(3)叶有蒸腾水分的作用:
选择叶片大的植物——蒸腾的水分多,实验现象明显
四、认识不同形态的茎和叶——拓展
1.不同形态的叶,一是对叶的多样性的认识二是对叶的形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认识。
2.不同形态的茎。
包括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攀缘茎及变tai茎。
是对不同种类的茎的认识。
不同形态的叶指向课程标准:
8.3“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
”
5.凤仙花开花了
观察研究对象:
开花期的凤仙花植株。
主要内容:
1.研究花的结构
2.认识传粉现象
一、研究花的结构——探索1、2、3
1.观察花的结构
观察对象:
花(桃花等典型完全花或凤仙花)
研究方法:
解剖--由外到内、分类
目的:
(1)认识花各部分结构:
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萼片合称花萼;花瓣合称花冠。
(2)知道解剖是研究生物体内部结构的一般方法。
2.观察雌蕊和雄蕊
雌蕊由子房、花柱、柱头组成,
雄蕊由花药、花丝组成,花药中有花粉。
教材要求:
雌蕊顶端有粘液、雄蕊上有花粉。
对话框“为什么花都有花蕊呢?
”
意在引领学生了解雌蕊和雄蕊的功能。
3.观察更多植物花的结构。
教科书提供的是南瓜花、百合花和桃花。
南瓜花——单性花,没有雄蕊或没有雌蕊
百合花——没有花萼(不完全花)
桃花——完全花
观察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不同:
花瓣、花萼、雄蕊、雌蕊的颜se、大小、形态、数量等各不相同。
相同:
都有雄蕊或雌蕊
目的:
建立花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知道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两类。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时:
1.可以分组提供给学生不同的花,每组都有凤仙花和桃花。
设计观察记录表,记录每一种花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归纳概括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花都有花蕊。
2.重点观察花蕊,指导学生了解传粉现象,理解雄蕊、雌蕊具有繁殖功能。
雌蕊的子房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子房里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二、学习人工授粉——拓展
拓展活动是人工授粉,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进行。
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雌蕊、雄蕊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传粉现象。
其中的蜜蜂传粉内容指向课程标准:
12.3“例举动物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的实例”
6果实和种子
主要内容:
1.果实的生长变化
2.果实的结构及功能
一、聚焦
图片:
是凋谢的花朵和在花朵处刚刚结出的果实,呈现了植物生长过程的结果现象。
提示本节课研究的对象是植物的果实。
文字:
强调传粉后的凤仙花才可以形成果实,告诉学生传粉是花结果的必要条件。
聚焦的话题:
果实的结构及功能。
二、探索
(一)研究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探索1
观察凋谢了的凤仙花里面的样子——意在引导学生观察雌蕊的下端(子房)开始膨胀。
观察植株上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果实——意在引导学生构建果实生长变化过程的认知。
(二)研究果实的结构。
1.观察凤仙花果实——探索2
(1)选择成熟的凤仙花果实。
——成熟的凤仙花果实,便于观察外面的果皮和里面的种子。
(2)数果实中种子的数量。
——与第2课关联,指导学生理解播下一颗种子可以结出许许多多种子。
可以让学生推算,一棵凤仙花植株可以结多少粒种子,领会植物的繁殖能力。
(3)插图:
标出凤仙花果实的结构。
意在要求学生掌握果实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2.观察更多植物的果实——探索3
不同植物的果实形状、颜se、大小各不相同,意在丰富学生对植物果实多样性的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 科版春 四年级 下册 科学 教案设计 课后 反思 教材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