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医五脏与五行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680748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12.10KB
如何理解中医五脏与五行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如何理解中医五脏与五行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理解中医五脏与五行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样的例子还有,比如中医说“汗为心之液”,“心开窍于舌”。
从表象上来看,汗水和心脏似乎没有任何关系,它是由皮肤上的汗腺分泌的。
舌属于消化道的一部分,和属于循环系统的心脏也不挨着。
但是,看看家里养的狗,它皮肤上没有汗腺,散热要靠舌头,难道这仅仅是巧合?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尽管生物学和医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人体实在过于复杂和玄妙,我们还不能为每一条中医理论找到足够的生物学和医学证据。
当然,不能拿到足够多的证据,不等于我们就彻底放弃。
如果无视一些客观事实,一味等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来解决问题,无疑将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先怀着谦虚的心态来学习和了解中医的五脏学说。
在掌握了一些基本规律,我们或许可以从养肝的角度来防治近视和白内障,或者用养肾的方式来防治耳聋。
肝开窍于目哲学联想
先看看《黄帝内经》对于肝(不要简单对应肝脏,中医讲究的是系统,不是局部器官)的阐述。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
怒伤肝,悲胜怒;
风伤筋,燥生风;
酸伤筋,辛胜酸。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这些都是动物形成之前存在的演化过程。
地球一经形成,方位就确定了,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风由东方而生,也是可以理解的;
风生木,好比春风使万物复苏;
酸味只能是草木的味道。
酸生肝,就是说,草木的中酸味决定了肝的产生,或者说,肝的产生是由于草木中的酸性决定的,作为人体这样的生命体,肝是必然存在的。
肝被喻为体内的化学工厂,分解有害成份和大分子物质,合成必要的生命物质,产生能量物质,没有肝脏,机体就不能利用食物中的能量和物质,故可认为有木之酸必有人之肝。
在食物的消化中,必经胃这一酸性环境,胃的PH值常为2~3。
总之,酸性与消化合成之关系,作为PH值的理解只是一种便利性,当有更宽广的含义。
肝生筋,筋即肌肉,人体之所以存在肌肉,是由肝决定的,有两种性质可以帮助理解。
一是东方生风,风生木,风和木皆为动,人体的肌肉正是为运动而存在,因此,肝的性质必然决定肌肉的性质;
另一方面是肌肉的运动需要消化大量的能量,其能量只能由肝脏代谢提供,而且肌肉过度活动时产生的丙酮酸,只能回到肝,经肝生成葡萄糖后再送到肌肉去氧化利用。
筋生心,从五行相生中,为肝木生心火,从生物进化上,心脏也是肌肉,是运动的横纹肌,低等生物先有肌肉,后有心脏,心脏可视为特化的肌肉器官。
从这些理论来看,肝主生发就不难理解了,自然界草木最大的功效就是将能量(主要是阳光)、无机盐、二氧化碳等通过光合作用,变成有机物。
肝脏同样如此,但它和眼睛有什么关系吗?
笔者不敢太肯定,粗略的联想,草木对阳光是很敏感的,向日葵、含羞草都是跟着光在运动的。
眼睛也是,没有了光线,啥用都没有。
另外,肝属东,东方是日出之地,是光明的发源地。
从现实生活的例子来看,“肝开窍于目”也被反复证明是正确的。
比如说,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有些毒素则是通过泪液排出去的。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眼泪中含有能改变人体情绪的蛋白质,即苯邻二酚和胺作用的盐类,只能通过流出眼泪,才能排出这种有害的化学物质。
肝开窍于目,或许从这里面能够窥见一二。
那么,易怒的老人,是否更容易引发白内障和青光眼呢?
有这个可能,青光眼是眼压高引起的,经常发怒的人,尤其是老人,不仅要注意肝,还要注意青光眼和白内障。
考虑到篇幅的缘故,我们不大可能一次就把中医五脏理论给说清楚。
没关系,先易后难,一步步深入,在接下来的稿件中,我们就谈谈五脏和五官的对应关系,以及其中的哲学道理。
心开窍于舌哲学联想
和前面一样,先从《黄帝内经》对于心的介绍开始。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
喜伤心,恐胜喜;
热伤气,寒胜热;
苦伤气,咸胜苦。
地球上南方是日上中天的方向,南方生热,热生火,是容易理解的。
火生苦,苦味是怎么产生的,没有苦味的东西烧焦后往往都带有苦味,人在发烧干渴的情况下口中常有苦味,这足以说明火生苦的道理,南方之火与热,促使地上苦味的生成。
苦生心,心脏为什么要产生,前面肝的产生是代谢的需要,心的产生可认为是南方热的需要,苦味的刺激也许是促进心脏活动的原动力。
人体口腔对苦味的反应是迅速的吐出,而对酸的反应则是紧闭和内吸,因此苦味的作用当是促进排出,心脏所具有的排血功能或推动功能或许与此有关。
若从南方火考虑,则心的作用正应南方之火,更直接了当,古希腊学者认为心脏的作用就是把热量带到全身。
有了专门的心脏,就有了专门的血液流动,故心生血,这种生是决定其产生的必然性。
血生脾,在五行相生上,是心火生脾土,脾有统血的功能,有了血,就该有脾。
心主舌,舌为心所主,也许是观察了心与舌的关系,心火过盛往往表现在舌上长疮。
前面我们就说过,狗散去体热的方式就是将舌头伸出体外。
南方在天表现为热,在地上表现为火,在体内表现为血脉。
南方在天地间的这些类别都具有明显的南方属性,火热及旺盛。
如喜悦、欢笑、红色等都是热烈的象征。
南方火的本来属性是喜,其变异属性便是忧。
明白了心开窍于舌的关系,我们在保养心血管的时候,多吃苦的东西。
苦丁茶、苦瓜、苦菊等等,都有利于降低血脂,调节血压。
另外,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老人,更应该注意舌苔的表现。
而且要注意,切莫高兴过度。
喜伤心,节假日搓麻胡牌,导致多少人突发心脏病、脑溢血死亡!
脾开窍于口哲学联想
老套路,按照《黄帝内经》的箴言开始。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
思伤脾,怒胜思;
湿伤肉,风胜湿;
甘伤肉,酸胜甘。
在四方的中央,是水聚的低凹处,故中央生湿。
有了湿润的水份,才有可以生长的土地,故湿生土。
甘者,甘肥,甘肥之食物主要源于土地生长的庄稼,《尚书》曰:
土爰稼穑。
故土生甘。
甘生脾,脾的作用正是消化甘味的食物,因此,生命体要利用甘味食物,脾这样的器官是必需的;
反之,甘味食物促进了脾的生成。
有了脾的消化作用,甘肥之物聚于体内,呈肥胖之象,即脾生肉,消化差的人常骨瘦如柴。
肉生肺,在五行相生中是土生金,脾消化的甘肥之物即碳水化合物,全身除骨以外都是肉,肉都在不断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这就决定了摄取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器官---肺的生成。
脾主口,脾的功能正常才能有好胃口。
中医所说的脾比较复杂,现在多数人认为,脾主要指的是胰脏,当然再次强调,中医是系统的看问题,所谓脾就是胰脏的说法不完整。
应该说,脾主要管辖的是碳水化合物的处理,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代表就是淀粉,它被消化后,变成葡萄糖,进入身体的各个角落,提供能量。
中央在天表现为湿,在地表现为土,在体表现为肉,在脏表现为脾,……。
中央在天地间的各种表现形式都具有中央土的属性---生长。
黄是土的颜色;
歌是得意和顺畅的象征,因生成而顺畅、高兴。
思是产生新想法,与土的生长属性一致。
脾气的变异为呃逆、不顺畅。
脾有问题,有一个典型症状就是糖尿病,也就是葡萄糖的代谢出现了问题,另外,低血糖患者也是脾有问题,这两种病都是葡萄糖代谢没有处于平衡和中庸的状态。
管好自己的嘴巴,注意糖分的代谢,就是脾开窍于口对我们的现实指导。
肺开窍于鼻哲学联想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
“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
忧伤肺,喜胜忧;
热伤皮毛,寒胜热;
辛伤皮毛,苦胜辛。
西方经过南方火的蒸烤后,变得干燥,在中国,西北方是干燥的沙漠;
在山林地带,西边的山也是干燥的,因为日出到日落前,都受到日照。
土地、动物和植物经过干燥都变得坚硬,砖即是由土经干燥而成,真正的金属也是从矿土的加热冶炼而成,故燥生金是成立的。
铁辛味就是指金属具有的味道。
植物在生长中是酸味的,成熟后是甘味的,枯萎干燥往往具有辛味,这大概就是金生辛的理由吧。
辛生肺,辛味是上升发散的味道,体内的辛味要排出体外,因此,有了肺来排出体内的气味;
肺本身带有辛味,可视为辛味所聚所生。
肺生皮毛,没有肺,以腮呼吸的动物都没有毛,以肺呼吸意味着可以在陆地上生存,皮肤和毛发在保暖、同外界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中(排泄汗液、吸收阳光、分泌激素等)起重要作用。
此外,皮肤还可以起到肺的气体交换作用。
因此,肺生皮毛是成立的。
皮毛生肾,在五行相生中是金生水,有了肺和皮毛,像两栖动物那样通过皮肤进行水盐代谢的机能下降很大,因此,需要专门的器官来负责水盐代谢,故皮毛生肾。
肺的呼吸通过鼻进行,肺主鼻很容易理解,鼻孔、鼻腔的大小和作用与肺是相一致的。
西方在天表现为干燥,在地上表现为金,在身体上表现为皮毛,……。
所有这些类型都具有西方金的属性--干燥、收敛。
皮毛的干燥利于保温,收敛利于隔离保护;
白色是干燥和金属的颜色;
哀声叹气和哭声是忧愁和肺气不畅的表现,是秋气萧杀的景象,故属西方。
肺气变异则不顺畅,气逆为咳。
有意思是,白种人的肺不是很好。
比如流感,中国人觉得没什么,笔者小时候鸡瘟(禽流感)见多了,很少有人大惊小怪的。
白种人都不同,一场流感下来,死人无数。
当年肆虐美国的西班牙流感,把无数人送进了墓地。
但当时在美华工,尽管卫生条件很差,营养也跟不上,但大家都顺利挺过来了。
更加诡吊的是,肝属东,东方人肝不好。
肺属西,白种人(原来主要是西方人)肺不好。
难道大自然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肾开窍于耳哲学联想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
“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
恐伤肾,思胜恐;
寒伤血,燥胜寒;
咸伤血,甘胜咸。
地球上的北方总是寒冷的象征,寒则水气凝聚,故寒生水。
咸味是盐的味道,只有盐溶于水才能产生咸味,大海的水都是咸的,故曰水生咸。
身体内咸味物质的调节或水盐平衡的调节依赖于水的作用,身体完成这一功能的器官是肾,故曰咸生肾。
肾生骨髓,现在我们知道肾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骨髓造血细胞,促进造血机能,肾脏通过调节钙磷代谢来影响骨的生长或吸收,可谓肾主骨髓,但古人是凭什么知道这种关系的呢?
肾乃北方寒冬之象,寒冬大地一片光秃荒凉景象,此时山川好比人身骨骼支撑结构,故骨和髓为北方寒水之象;
骨和髓深居体中,外裹皮肉,不见天日,也有北方寒水之象,故机体有了肾,必生寒水之象骨髓。
髓生肝,在五行相生中为水生木。
肾生髓,髓乃至阴之象,物极必反,阴极阳生,肝为东方初生之象,故髓生肝是必然的规律。
肾为北方之象,两耳相对于眼鼻口舌,居于后边,类似北方,可知肾主耳。
春生冬藏,精藏于肾,肾精虚衰则耳鸣,是人体虚亏和衰老的基本象征,也可知肾与耳的关系。
北方在天上表现为寒冷,在地上表现为水,在身体表现为骨骼,……。
这些天地间的类别都具有北方水的属性--寒、藏。
黑色是夜晚的象征,也是寒冷和归藏的征象。
呻吟是疼痛的表现,是挣扎于寒冬的象征;
各脏之气必通于外,北方之肾必开窍于头后之耳,人在惊恐的瞬间是静止的,与其它情志不同,这与北方归藏属性相似,故北方在情志上表现为恐。
北方和肾是静藏的属性,故其变异表现为颤栗。
另外,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人体内最小的骨头是什么?
耳中的听骨。
听骨并不和其他大骨相连,在大自然的安排下,在一个最不可能长出骨头的地方,长出了骨头,而且是听觉的主要组成器官。
还有,颅骨也是听觉的一个重要器官,听过耳机的人都应该知道,耳机大部分就是用颅骨传音的。
肾开窍于耳,听起来很玄妙,但谁能否认它们之间的联系?
中医厉害之处是哲学
相信看了上面那些文字的读者都有一个想法,中医的理论确实博大精深。
但是,我们古代的大师们,没有生物进化论基础。
没有B超、没有显微镜,没有血液循环理论,没有解剖学,没有生物化学理论,他们是如何将一些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关系的器官联系在一起的呢?
总不能连蒙带猜吧。
这就不得不说说中医的理论基础了。
中医总体来说,都是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的,而《黄帝内经》又是起源于《易经》。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易经》是封建迷信,是用来占卜算卦的工具,他怎么能登大雅之堂,甚至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呢?
其实,大家太小看《易经》了。
他可不仅仅是算命用的,而是一种哲学思想。
哲学是科学之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他是可以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不光是医学,其他科学同样也需要哲学的引导。
往浅了说,人是大自然的产物,而大自然,是有其内在规律的。
有规律就有联系,通过《易经》,先贤们把世界归纳为阴阳变化运动,这种运动是永远都存在的。
放到医学和生物学上,西方科学界也有一句名言,“所谓生命,就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
可以说,在哲学理论上,一个现代人的思想高度未必能比古代的圣贤。
只是现在学科分类更加细致,人们在诸多领域有了更多细节上的了解,另外也产生了很多实用工具。
但究其本源,依然是那些基本的哲学思想。
而且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在进一步证明和丰富哲学思想。
既然说哲学这么重要,那么他又是如何指导科学包括医学的发展呢?
古人对《易经》的一些评价或许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一句话,“卜以决疑”,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当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因为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或者说缺乏必要的资料和工具,出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不知道今后的方向,不妨用哲学思想来考虑一下。
医学是极为复杂的学科,人们可以登上月球,但却不能完全搞清楚每时每刻都在使用的身体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比如我们前面说的那些事实,从经验和观察来看,五脏和五官确实有关联,但却搞不清楚关联的细节。
没办法,只能用中医的理论去解释。
你可以说这种解释是粗浅的,但有解释总比没有强。
实际上,在现代科学领域,随着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先进工具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学科已经更像是哲学研究,比如数学、物理。
医学今后也一定会走到这一步。
很显然,我们古代的中医大师们很早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们根据《易经》和《黄帝内经》以及各种由此衍生出来的理论来指导工作。
如果说西医代表科技,中医代表哲学。
那么笔者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随着我们对更多细节的深入了解,中医和西医将走向融合,中医哲学思想带领着大家做进一步的细致研究,而这些细致研究的结果,又反过来证明中医哲学的智慧。
五谷之论
五谷是豆、大米、粟、小麦、黍。
关于豆、小麦、大米这三种主食,好像没什么争议。
但粟和黍,小子觉得陈老师的说法存在两个问题,到底是哪些问题呢?
先易后难,我们就从字的发音开始说。
陈老师说“黍”念chou二声,音“愁”,而且还特意强调了发音,小子记得小时候背《诗经·
王风·
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黍这个字老师教的是读shǔ,怎么现在变成了chó
u呢?
到底是俺老师误人子弟?
还是陈老师给弄错了?
查阅了很多资料,甚至包括康熙字典,小子最还是坚持,shǔ的发音应该是正确的。
除了读音的问题,还有一点不可理解,陈老师说,粟就是玉米,这个观点相当雷人。
首先,玉米是明朝末年才开始引入中国,到了清朝乾隆、嘉庆两朝才开始大面积推广,甚至到了民国初年才被全国的老百姓所熟知。
别说《黄帝内经》,绝大多数中医的典籍恐怕都不会对玉米有什么定量或者定性的分析。
其次,粟到底是什么早有定论,那就是小米。
就算不去查典籍,也应该能得出这个结论。
因为小米一直是中国传统的农作物,在中国上古时代,就已经成为北方百姓的主食。
比如说,大家熟知的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不食周粟的典故,那时候小米已经是主食。
既然这两位贤人放话出来,不吃周朝的食物,当然会找主食作为比喻。
他们要说不吃周朝的海鲜,那这个秀也未免太假惺惺啦。
因此,基本上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认为,粟就是小米。
如果说,小子说的对,粟是小米而不是玉米,那陈老师的问题可就大了。
为什么呢?
因为后面他又说了,粟也就是玉米在五行中属土,入脾。
那完了,不光是小子要挑刺,这要是某个中医老前辈活了几百年,还在世的话,一定要找陈老师扭打起来,中医五行理论是基础,连这个都动摇了,那后面还推导啥呀?
换句话说,五行中对应脾的主食,敢情从三皇五帝开始,一直到辫子军入关,中国人都没吃上?
那么多的强调食疗,强调养生保健的历代名医还不如抽出裤带上吊算了。
因此,小子还算比较有把握的说上一句,陈老师,在五谷对应五脏方面,您错了,至少是不完全对。
既然小子不认可陈老师的观点,那接下来总要说出正确答案吧。
俺查了半天资料,问了一圈人,结果呢……
五谷是一笔糊涂账
在探寻是什么五谷对应五脏之前,有一个观点必须要旗帜鲜明的说出来。
对应五脏的五谷,必然是中国古人的主食,是大面积种植的。
那么,这个古人,到底是什么时代的古人呢?
考虑到《黄帝内经》的无上光荣和万丈思想光芒,应该是该著述成书之前的时代。
那《黄帝内经》是啥时候成书的呢?
小子不知道,估计绝大部分专家也不知道,没关系,知道大概就行,应该是不晚于南北朝的时代。
通俗的说,忽略掉西晋,包括三国和三国之前的年代。
那么好了,我们常见的主食中,有几个可以在第一轮海选中卷包回家,他们是玉米、高梁、红薯、土豆。
至于为什么是它们,我们后面还要说,这里先放下。
第一轮海选结束后,后面就有些不好办了,观点太多,说法也不一。
我们先抄袭下XX百科。
《周礼·
天官·
疾医》: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郑玄注:
“五谷,麻、黍、稷、麦、豆也。
”《孟子·
滕文公上》:
“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赵歧注:
“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楚辞·
大招》:
“五谷六仞。
”王逸注:
“五谷,稻、稷、麦、豆、麻也。
”《素问·
藏气法时论》:
“五谷为养。
”王冰注:
“谓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也。
”《苏悉地羯罗经》卷中:
“五谷谓大麦、小麦、稻谷、大豆、胡麻。
额滴神呐,种类已经不少了,而且说法也是啥都有,根本不统一。
其实,您别着急,还有更不统一的呢,看看通俗的说法。
五谷的概念是汉朝人提出的。
汉人和汉以后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
一种说法是稻、黍、稷、麦、菽(即大豆);
另一种说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麦、菽。
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只是一种有稻而没有麻,另一种有麻而没有稻。
麻子虽然可以供食用,但是主要是用它的纤维来织布。
谷指的是粮食,前一种说法没有把麻包括在五谷里面,比较合理。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谷中有麻而没有稻,也有可能。
《史记·
天官书》“凡候岁美恶”(预测年岁丰歉)下面所说的作物,就是麦、稷、黍、菽、麻五种,属于后一种说法。
大概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汉人和汉以后的人对五谷就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连麻都出来了,问题是这麻籽又不是主食(人们主要利用它的纤维来做纺织品),咋对应五脏呢?
还有稷,到底这是什么东东?
也存在争论,有的说这就是小米,得,小子前文算是白说,丢人显眼了。
还有人说这是黍,也就是粘黄米,又坏了,那并列出现的黍是什么东西?
还有兄弟说是高粱,这观点更不靠谱,前面已经说过,高粱在第一轮海选中已经感谢过CCTV,MTV,ChannelV,洒泪回家了。
除了黍和稷,还有菽也挺愁人的,都说它是豆类,可豆类是一大类,有黄豆、黑豆、豌豆、红豆、绿豆、蚕豆、四季豆、荷兰豆、糖豆(说错了)……到底是谁呀?
总不能说这么多豆豆,都对应一个脏器吧?
既然这五谷都是一笔糊涂账,那问题出来了,按照中医理论,这五谷对应五脏该怎么解释?
小子已经快昏过去了,不过在昏过去之前,还要挣扎着说几句。
大家在了解养生理论的时候,千万不要拘泥于某一种说法,详情我们接下来继续侃。
中国人主食的变迁
在讲述五谷和五脏关系对应的问题之前,我们还是要初略的了解下中国人主食的发展变迁。
中国人,尤其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人,其实和古代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炎黄时代,或者说上古时代,中国人的地盘大致在今天河南西部和北部、山西南部、陕西东部这么一小块地域上。
严格说,黄帝本来就不是农民或者农耕民族的老大,他属于游牧渔猎民族。
主食嘛,那不用说一定是动物性食品为主,比如羊、鹿、野猪、大象(大家不要笑,黄帝时代,河南气候很温暖湿润,河南简称豫,象形文字就是一个人牵着一头大象)等等。
如果运气不好,打猎失败,那就要碰上什么吃什么,浆果、野草,生冷不忌。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融合后,华夏始祖开始全盘炎化,不在深山老林里瞎跑了,咱们种地。
种什么呢?
小米。
因为这是中国河南山西那一带的原生植物。
不管现代大家是不是每天都吃大米白面,反正在那年代,五谷之首,其实也就定下来了。
另外,粟的变种就是黍,也就是粘黄米,这是小米基因突变的产物,主要是种子内部蛋白质含量提高了。
同样的例子还有大米和糯米。
炎黄部落在北方折腾的时候,南方,也就是长江流域,人们的主食是水稻。
这个有考古学证据,浙江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明遗址就发现了大量的稻谷化石。
随着中国版图的不断扩张,中国人有了第二种主食,大米。
大米之所以后来成为中国人绝对的主食,也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宋代的时候引进了越南的大米品种,占城稻,产量“蹭”就上去了。
以至于后来明清等朝代,北京一多半官员和军队,都要眼巴巴等着从大运河送上来的南方大米过日子。
再到现代,袁隆平搞了杂交水稻,其重要的基因来源是海南一种野生水稻。
考虑到海南和越南很近,应该算是占城稻的2.0版。
随着文明的进化,在商周时期,第三种主食传入了中国,这就是小麦,古代写做“来”,是不是很像麦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理解 中医 五脏 五行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