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 文档编号:19675117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3.25KB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2.会利用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减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
3.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和认真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求未知数.(要求说出关系式)
2、填空
80-( )=49 ( )-32=27
二、讲授新课
教师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学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教学例4(演示课件“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
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怎样求还剩多少米?
如何列式?
③说出算式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教师板书:
关系式:
被减数-减数=差
也可以写作:
差=被减数-减数
(3)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
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怎样求用去多少米?
如何列式?
(4)教师板书:
30-12=18(米)
引导学生与第
(1)题比较
提问:
①要求的数在第
(1)题里是什么数?
②已知的两个数分别是第
(1)题里的什么数?
③怎样求减数?
教师板书:
减数=被减数-差
(5)出示第三幅图
提问:
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怎样求这条绳子的总长,怎样列式?
(6)教师板书:
18+12=30(米)
引导学生与第
(1)题比较
提问:
①要求的数在第
(1)题里是什么数?
②已知的两个数分别是第
(1)题里的什么数?
③怎样求被减数?
教师板书:
被减数=减数+差
(7)引导学生比较求被减数和减数的方法不同.
被减数包含着两部分,去掉减数就得差,去掉差,就得减数,所以求减数用减法.求被减数就要把减去的数与差这两部分数合并在一起,所以用加法计算.
(8)根据减法的各部分关系,可以检验减法
用减法验算:
432-78=354
教师指出:
如果用减法和差相加得到被减数;或者用被减数减去差得到减数,说明计算是正确的.
练习:
填空.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被减数
62
370
528
减数
52
150
630
71
差
7
18
80
28
29
2.教学例5
例5 求未知数.(板书)
(1)
提问:
①是减法中的被减数还是减数?
②怎样求被减数?
教师板书:
=35+48
=83
③书写时注意什么?
怎样检验是否正确?
(2)
提问:
①是减法中的被减数还是减数?
②怎样求减数?
(学生板演)
练习:
求未知数
-120=370
3.教学例6
80减去一个数得49,这个数是多少?
提问:
①要求的数用什么字母表示?
②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
80-=49
=80-49
=31
练习:
102减去一个数得34,这个数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用两种方法验算.
8024-4728 3001-2849
2.先把下面各式中的“( )”换成,然后说出是多少.
62-( )=15 ( )-80=470
3.求未知数.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怎样求被减数?
怎样求减数?
五、课后作业
1.
(1)什么数减去32还剩27?
(2)从160里面减去一个数得55,减去的数是多少?
(3)920减去6300与45的商,差是多少?
2.求未知数x.
x-67=24 320-x=270
82-x=63 x-210=540
3.求未知数x.
x-450=450 440+x=440
x+87=419 215-x=75
板书设计
课题一:
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则,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整数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4页第l一4题,练习十七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乘、除法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则
1.复习数位顺序表。
提问:
“我们学习了十进制计数法的有关知识,谁能说一说我们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
”
“个、十、百、千是什么级?
”
“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什么级?
”
“亿、十亿、百亿、干亿是什么级?
”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下面的数值顺序表:
再问:
¡万位在右起第几位?
亿位在右起第几位?
¡
¡一个五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
一个九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
¡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复习多位数的读法。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读一个多位数。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出读数法则: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再让学生读下面各数:
60308700000 3009500000
(2)复习多位数的写法。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写一个多位数。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出写数法则: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位上写0。
再让学生写出下面各数:
二十五亿三千零九万 五百一十亿零二百零五万
3.完成练习十七的第1题。
让学生判断各题的正误,并说一说理由。
如最小的自然数是0,要让学生说出因为0
不是自然数,所以这道题不对。
正确的应该是:
最小的自然数是1。
二、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
1.复习加、减法的运算意义。
教师出示一道加法题:
小军有2l本连环画,小明有30本连环画,他们一共有多少本连环画?
让学生自己解答,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教师板书出,加法算式并标明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明确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然后,教师将上面的加法题改编成减法题:
小明有30本连环画,比小军多9本,小军有多少本?
让学生自己解答,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减数和差分别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
从而使学生明确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复习乘、除法的运算意义。
教师出示一道乘法题。
四年级一班有4个小组,每个小组12人,四年级一班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先用加法计算,再用乘法计算,然后说一说哪种计算简便,使学生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教师板书出乘法算式并标明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然后,教师将上面的乘法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
¡四年级一班有48人,分4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多少人?
¡
学生自己解答后,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分别是上面乘法算式中的什么?
从而使学生明确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做练习十七的第2、3题。
复习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师:
刚才我们复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下面来复习一下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
1.复习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师指着加、减法算式,让学生分别说出加、减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板书: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复习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师指着乘、除法算式,让学生分别说出乘、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板书:
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教师指着除法关系式,提问:
“刚才我们说的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在整除的情况下的关系,如果是有余数的除法,除法各部分问有什么关系?
”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3.复习四则运算中各部分关系的应用。
教师:
上面这些关系有哪些应用?
(可以用来验算四则运算。
)
学生回答后,让他们做练习十七的第4题。
订正时,结合题目分别说一说验算加、减、乘、除法,是根据什么关系来进行验算的。
四、练习
做练习十七的第5、6题。
做完第5题,订正时,让学生说一下根据。
第6题,是用列出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来解答,还是直接列算式解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用哪种方法。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熟练的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
教学难点
熟练的进行时间单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填空:
1米=()厘米 1公顷=()平方米
1时=()分 1吨=()千克
2.导入:
【演示动画“名数的产生”】他们俩到底谁高?
同学们想不想给他们做个裁判呢?
好,老师一起帮助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名数、单名数、复名数.
(1)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位小朋友所说的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这些数有哪些特点?
(即有数又有单位名称)
教师指出:
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2)观察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测量的结果,有数有单位;不同点:
有的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有的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
教师明确指出:
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
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3)让学生分别举出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
2.教学例1.
(1)出示例13米=()厘米
教师提问:
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100厘米)
3米是多少厘米?
5米是多少厘米?
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说明:
由米到厘米,是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乘以进率.
学生讨论:
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单位名称变了,数的大小变了,实际的多少没变.)
让学生举出几个由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的例子.
(2)教师出示2吨50千克=()千克
教师设问:
这几道题目与上面的题目相比有什么不同?
(是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怎样将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学生汇报:
你是怎样想的?
使学生明确:
首先把2吨变换成千克数,因为1吨等于1000千克,所以2吨=1000×2=2000千克,再加50千克,就等于2050千克.
(3)4千米180米=()米7米6厘米=()厘米
补充:
5平方米2平方分米=()平方分米
5时30分=()分3日12时=()时
(4)引导学生总结:
由高级单位名称改定成低级单位名称时,要用高级单位的数乘以进率,再加上低级单位的数.
3.教学例2.
出示例2:
5000平方米=()公顷
375分=()时()分
(1)引导学生观察:
从这两道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提问:
低级单位的名数能否转化为高级单位的名数呢?
小组讨论交流:
应该怎样改写?
学生汇报:
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教师说明:
①因为1000平方米=1公顷,50000平方米有几个10000平方米,所以5000÷10000=5公顷,就是把平方米改写成化顷数,要除以进率10000.50000平方米=5公顷.
②因为1时=60分,375分中有几个60分就是几时,就是用375除以60,商6余15,所以375分改写成几时几分,要除以进率60.375分=6时15分.
同桌讨论:
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单位名称变了,数的大小变了,实际的多少没变.)
让学生举出几个由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的例子.
教师归纳方法:
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商就是高级单位的数,余数就是低级单位的数.
(2)练一练
6090克=()千克()克 420时=()日()时
490秒=()分()秒 2040毫米=()米()厘米
4.引导学生概括名数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刚才这两个小朋友谁说得对呢?
你能用两种方法说明吗?
2.18平方米=()平方分米 6米45厘米=()厘米
5千米300米=()米 3时20分=()分
2千克80克=()克 2日16时=()时
120000平方米=()公顷 7600千克=()吨()千克
1070毫米=()米()厘米 3004米=()千米()米
4000公顷=()平方千米 678秒=()分()秒
50个月=()年()个月
2.比较大小.
2小时15分○215分3米5厘米○350厘米49千克○4090克
7米20厘米○720厘米3吨○300千克184时○7日10时
3.解答下面题目.
(1)4辆卡车共运了8吨400千克的货物,平均每辆卡车运多少货物?
(2)王刚从家到图书馆用了1小时10分,他行了4千米200米,他平均每分钟行了多少米?
(3)一根绳子用去了3米5厘米后,剩下的比用去的2倍多4分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3.还有什么疑问?
4.刚才这两个小朋友到底谁重呢?
30.4千克与32千克哪个更重?
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们将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
1.一种播种机的宽度是4米.用拖拉机牵引,每小时行5千米,可以播种多少公顷?
2.每人每天大约吃食盐6克.一个食堂有240人吃饭,一个月(按30天计算)大约需要食盐多少千克?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加、减法(一般不超过五位数),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二)培养验算检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
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教具和学具
投影片和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笔算。
指名两个学生板演。
订正时,各自说一说加、减法计算法则及笔算过程,并说一说怎样验算。
2.与板演同时,全体同学进行卡片口算,并说一说怎样算简便。
6+9+4= 7+2+8= 7+8+2=
5+7+5= 9+8+1= 8+9+2=
4+5+6= 3+8+2= 9+9+1=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
同学们会做万以内加、减法了,数目再大一些也会做吗?
今天我们学习数目比较大的笔算加、减法。
(板书课题:
笔算加、减法)
1.教学例1。
例1的第1题:
43865+5427=
由学生列出竖式,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并进行验算,指名一学生在投影片上做。
订正时,由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的,怎样验算加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5加7得12,个位写2,向十位进1;十位上6加2再加1得9,十位上写9;百位上8加4得12,百位上写2,千位上进1;千位上3加5再加1得9,千位上写9,万位上的4落下来。
最后得数是49292。
加法验算把两个加数调换位置再加一遍,两遍得数一样就对了。
)
出示例1的第2题:
43560-8976=
由学生列出竖式,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并进行验算,由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做。
订正时,由学生说一说减法怎样计算的?
怎样来验算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个位:
0减6不够,向十位借1,10-6=4,个位写4。
十位:
6-1=5,5减7不够,向百位借1,15-7=8,十位写8。
百位:
5-1=4,4减9不够,向千位借1,14-9=5,百位写5。
千位:
3-1=2,2减8不够,向万位借1,12-8=4,千位写4。
万位:
4-1=3,万位上写3。
验算减法时,用差与减数相加,等于被减数就对了。
)
教师提出:
同学们都会计算加、减法,怎样使它减少错误呢?
谈谈你的体会。
由相邻同学互相讨论,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出:
(1)把题目抄对,数目一搬家一检查。
(2)按法则进行计算,首先相同数位对齐,每一位计算时要正确,特别要注意进位和退位。
(3)每道题都要进行验算,题目中没要求写出验算竖式时,可以在原式验算。
练一练
全体学生计算练习六的第1题,并在原式验算。
计算前,给同学们提出要求:
刚才同学们总结了减少计算错误的经验,在下面计算中要用这些经验,争取四道题都计算正确。
指名一学生在投影片上做。
进行订正时,表扬一次做得全对的同学,有错的同学检查出原因,下次改正。
2.教学例2。
6845+14270+9238=
由学生列出竖式,并检查相同数位上的数是否对齐。
提问:
(1)每一位三个数计算时,怎样算得快?
(每位三个数连加时,用凑十的方法就能计算得快。
)
(2)连加法怎样进行验算?
(用调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进行验算。
)
板书如下:
练一练
全体学生计算练习六的第2题,在原式验算。
计算前,给同学提出要求:
前面练习的四道题,很多同学运用了大家总结的经验。
四道题都做对的,下面的三道题也要争取做对;前面的题没做对的,吸取教训,争取这次做对。
指定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做。
订正时,表扬两次做对的同学,特别注意两次都做错的同学,检查一下什么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改正。
三、巩固反馈
1.课堂练习。
在前面两次边讲边练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练习。
课本第25页“做一做”的四道题:
85472+3629 80000-4865
27465-7759 13465+8972+27035
指名一学生在投影片上做,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要求列竖式,原式验算,便于订正。
订正时,对三次全对的同学奖励小纪念品,注意三次都有错的同学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2.课后练习:
练习六第3,4,5题。
提出要求:
按照同学们总结的经验进行计算,争取做得全部正确。
批改作业时,在全对同学的作业本上盖一面红旗章,表示鼓励。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亿以内加、减法的笔算,其计算法则和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一样的。
学生在学习万以内加、减法时,对于两个数相加、减的各种情况已经学全,这部分知识没有什么新的内容,因此,在进行新课时,采用让学生试算的方式。
但是亿以内加减法的位数增多了,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出错,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显得格外重要。
本节课采用组织学生总结减少计算错误的经验,大家都按照这些经验来做,这样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比老师要求学生去做要好。
本节课组织三次练习,每次练习前给学生提出明确要求,练习后进行订正,及时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扬成绩,对有错误的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体现了在训练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布置课外作业适量,提出争取全部做对的要求,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板书设计
笔算加、减法
例1
例2 6845+14270+9238=3035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减法 各部分 关系 四年级 数学教案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