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城乡规划发展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674908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46.78KB
第五章城乡规划发展文档格式.docx
《第五章城乡规划发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城乡规划发展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利用它的空间营造生存发展场所
(2)利用它的生产功能,获得各种生活、生产物质
2.构成比例:
国家颁布的城乡主要建设用地构成比例标准
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结构村镇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类别名称
占建设用地的比例/%
居住建筑用地
20~32
工业建筑用地
15~25
道路广场用地
8~15
公共绿地
8~15
30~70
6~20
9~19
2~6
3.原则:
合理用地
(二)城乡规划中的项目选址
1.必须符合城乡规划中对土地使用的要求,并兼顾与其他建设项目的关系
2.要与城市环境规划相协调,对于影响环境卫生极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应避开城市的水源保护地和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地带以及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保护区。
3.要与城乡现状相衔接。
(三)城乡规划中的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成因:
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也各不相同,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2.划分:
无明确界线,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3.类型:
(1)住宅区:
面积和形状:
面积最大(40%~60%),团块状
地位:
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形成:
工业革命前居住单元与劳动单元混杂布置,没有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工,工业革命后居住区和工厂分离,形成住宅区;
因经济收入、消费水平而分化为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位置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低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工业区联系,高级住宅区则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
特大城市为了疏散过密的人口和工业,在距母城比较远的交通干线兴建卫星城,使得一些职工的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分离,他们在母城上班,却生活在卫星城的居民点内
(2)商业区
特点: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
区位:
区位需求是有便捷的交通,只有便捷的交通才能吸引大量的消费入口,所以商业区多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中心商务区——形成原因:
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口、流动人口多——区位特征:
位于市中心,城市商业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建筑物高大茂密;
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外围商业区——形成原因:
距市中心较近,通达度好,人口稠密区——区位特征:
中心商务区外围、交通干线两侧或干线交汇处
(3)工业区
工业集聚的原因与意义:
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强,共用基础设施。
集聚既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又拓展原有城市的地域范围
面积、形状:
较大部分,环状或带状
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为了寻求低成本、大空间的经济效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运输量大)
(4)其他功能区:
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功能区,有些城市还有行政区和文化区,而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小,或是分散布局,形成不了相应功能区
4.功能分区原则:
各功能区应力求完整连片,提高用地的经济效益,并充分满足环保、卫生防疫、防火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
不同功能区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同时又要避免相互干扰。
功能区的空间组合还应考虑城市景观和形象的需要。
三、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一)工业布局
1.协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图:
2.保证一定的工业用地比例,但是不要无限度扩张
3.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
4.相关企业、机构就近布置
城市规划中常见工业的布局原则
工业部门
生产特点与制约因素
布局主导因素
制糖、炼铁
耗原料多,制成品重量大大减轻
交通方便,接近原料地
钢铁、有色冶金、化工
消耗能源多
接近水电站等能源地
织布、石油化工、
运输产品比运输原料成本高
接近消费市场
自来水厂
优质水源
河流上游方向,水源清洁
汽水、家具、印刷、啤酒
运输不方便
普通服装、纺织、电子装配
劳动力成本比重大,消耗劳动量多
接近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不高的地区
化工、电子、飞机、仪表
科技含量大,技术水平要求高
接近科技发达人才集中的地区
电子、感光器材
特别要求环境洁净
选择环境洁净之地
(二)农业布局
1.宏观布局,总中各农业部门自身运作规律。
2.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
3.城乡协调,坚持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
4.在村镇一级规划建设用地时,要尽量避免占用农业生产用地。
(三)交通运输业布局
城市内部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
2.城市内部交通:
(1)城市道路规划要考虑城市地理环境因素,如线路选择要结合地形,注意节约用地和投资费用,道路走向应利于城市通风,一般应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等。
(2)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布局城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
(3)结合各地社会经济状况、自然环境特点,合理布置各种交通线路和设施,为不同人群(包括残障等弱势群体)的出行提供方便的选择和衔接,加强城乡各功能区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城乡环境的运行效率。
(4)交通场、站的布局应尽量满足人们出行的便利,同时考虑城市环境的要求。
3.城市对外交通:
(1)统筹布局对外交通设施,创造联运条件
(2)对外交通站场与城市交通感到系统密切联系
(3)对外交通设施的布置与城市功能分区密切配合,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
第二节城乡与人居环境
一、城乡人居环境
(一)人居环境:
即人类的居住环境,包括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两部分。
自然要素主要是指大气、水、阳光、土壤、植物、动物等,它们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和能量,是人居环境的基础。
社会要素主要是指建筑物、道路、基础设施、邻里关系、社会管理、村规民约等,这些为人类提供丁牛存的基本空间和条件。
对于这些社会要素,人们通常归之为人、社会、建筑、支持网络等几大类。
(二)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
1.城市规划的要求
2.自然环境的适宜度
3.社会环境的完善性
4.消费者区位选择的心理趋向
(三)居住小区:
1.定义:
居住小区是指达到一定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基础设施配套比较齐全的人口聚居区。
2.居住小区建设原则:
(1)住宅及个中辅助建筑物的建设要求安全、实用,要有利于采光、通风和居住舒适等。
(2)各种体系的配套设施直接服务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布局和建设上要以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促进邻里交往、合理与有效利用资源为原则。
(3)居住小区建设宜遵循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空间逐级衔接的原则,并且不同空间的分布和比例应该适宜,不应该相互干扰。
二、城乡商业与生活环境
(一)城市商业及其布局
1.城市商业分类:
社区商业服务点、区域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
2.城市商业布局应考虑的因素:
(1)居民的使用频率
(2)设施的规模效益
3.城市商业布局
(1)社区商业服务点:
规模小、数量多,消费人群多,一般布局在居民区附近。
注:
农贸市场的布局不能太接近小区,更不能在小区内部,但又不能距小区过远,造成购物不便。
(2)区域商业中心:
一般位于居民聚居区和公共交通集散地
(3)市级商业中心:
多布局在人流和货流量大的城市中心、城市重要交通干线的十字路口处、车站和港口附近。
(二)乡村集市
是指乡村按约定时间,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
2.乡村集市布局:
(1)目前我国乡村集市多数分布于乡镇政府所在地,这些地方一般人口集中,有较好的服务设施;
(2)其次,一些水陆交通便利的地点,如渡口、车站、公路沿线等处,因货物集散转运便利,人流量大,成为集市分布的理想地点;
(3)此外,在一些专业手工业产品的产地,也会形成交易场所。
如竹木产区多有木器加工、造纸、雨伞制造业,丝、棉、毛产区往往兴起纺织加工业,这些地区附近也会形成相关产品交易的集市。
三、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活环境
(一)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
(1)从类型看:
包括文化、科技、教育、体育、卫牛等设施。
(2)从规模看:
既有大型的剧场、中心学校、体育馆、综合医院等,也有小型的健身房、图书室、社区小学和医疗点等。
2.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都与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它们的布局应综合考虑城乡环境的实际状况和服务对象的需求。
(1)
幼儿园的布局一般宜建在居住区内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地段。
(2)
中小学的布局应保证学生能就近上学,沿途一般不应穿越铁路、城市交通干线,不穿越厂矿生产区和市中心人多车多的地段,要远离城市交通繁忙的铁路、公路沿线,以免噪声干扰;
同时也要注意学校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应与住宅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设计在居民区的边缘,沿次要道路比较安静的地方。
(二)创建有文化品位的城乡环境
(1)我们居住、生活的环境,不是建筑、道路、广场、绿地等设施的简单组合,还应负载着艺术和文化。
(2)城乡环境中服务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应该讲究整体和谐、格调高雅和个性鲜明,达到传递文化信息,提高文化品位的效果。
(3)完善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既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如众多的文化产业),又可以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优质的文化服务,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文化交融、展现城市风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成功的城乡建设,实际上是在进行文化建设。
第三节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背景与概念
1、产生背景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
近许多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2、基本概念
城乡一体化是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
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
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
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
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
3、不同观点
社会学和人类学界:
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经济学界:
则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有的学者:
仅讨论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可称为“城乡工业一体化”。
规划学者:
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的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
生态、环境学者:
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二、实现方式
1、稳步推进城市化
我国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太少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
农业是耕地密集型和水资源密集型产业,然而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1/2,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1/4。
我国农民人均耕地约为世界农村人均耕地的1/3。
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太小,粮食和许多大宗农产品,如棉花、油料等生产费用高,使得我国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纯收益率太低。
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城市化,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资源量,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
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改变我国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
农民向城镇转移主要靠市场的力量,但是也需要政府加强引导。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特别需要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2、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加大对农村支持
长期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过高,消费比重太低,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比较小。
投资比重过高也是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的一个原因。
我国应该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逐步提高消费比重,降低投资的比重,使投资与消费的比例逐步达到能够使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水平。
与此同时,还需要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央政府应该逐步增加对于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的转移支付,建立公平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
积极探索农村医疗和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问题,为今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创造条件。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税收制度,强化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征管,逐步增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中央政府对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能力。
3、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从体制上解决城乡居民机会不均等和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问题。
我国需要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对农村居民的各种非国民待遇的政策规定,取消现存的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农民有与城镇居民均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律环境。
4、精简乡镇政府机构
农民负担过重一直是制约农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乡镇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臃肿则是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资料表明,全国乡级供养人员达800多万人,每个乡镇平均200人左右,大大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
因此,精简乡镇政府机构,缩减政府办事员数量,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之一。
2004年,由于积极贯彻中央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方针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重大成绩。
目前需要积极探索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巩固改革成果。
今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居民逐步减少,应该相应地及时减少乡镇政府机构编制,缩减办事员数量。
5、依靠科技和制度创新繁荣农村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今后需要继续加强农业科技研究,通过引进良种,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等措施促进农业丰收,提高农民收入。
与此同时,还需要健全农业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积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龙头工商企业与农户合作经营;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资金短缺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繁荣农村经济,首先需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在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同时,需要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应按照公平的原则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把保障农民发展权放在首位,尊重农民选择权,尤其要防止把城乡一体化当作圈地、剥夺农民的工具;
要加快产业布局调整,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农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进一步加快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强化城乡产业之间的协作和联系,鼓励城市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改变资源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
还要按照公平的原则配置公共资源,尤其是财政资源以及公共服务资源,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制度对接。
第四节城乡协调发展
一.城乡协调发展背景
1.城乡发展中的问题:
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着诸多不协调的现象。
2.城乡之间如何协调发展:
①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
②加强城乡间的产业协调
③完善相关制度,逐步强化科学管理
④城乡统筹,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二、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
(一)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意义
1.城乡特色景观:
是指那些能够体现一个地区历史发展、民族文化、环境条件等的各种建筑(包括住宅、公共设施、园林、道路等)雕塑、街区及其布局。
2.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意义:
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城乡个性的重要体现。
保护它们的意义不仅在于保存城乡发展的轨迹,留存人类的记忆,也不仅是继承历史,而是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同时还是城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
(1)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存在,对于一个城乡环境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2)现实生活中,城乡规划和城乡建设对历史文化信息的漠视和破坏比较普遍。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其价值,寻求保护的可行措施。
(二)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
1.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条例作为保护的依据
2.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
3.分类、分区保护
4.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物,协调配置新老建筑
5.注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城乡协调发展的概述
1.城乡协调发展的定义
在现有文献中,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很多,许多研究融于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协调、城市化的研究之中。
这些概念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与乡村这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种创新理念,从观念上打破城乡分割发展的思维惯势,它表明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指导思想。
而城乡协调的提出源于我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协调是在保存城市和乡村鲜明特色的前提下,建立一种新型城乡关系,即效益共享、责任共担、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城市化则主要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其实质是农民从农业劳动转为从事工业、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的社会经济运动过程。
以上概念并不矛盾,只是侧重点不同,城乡一体化重点在最终发展目标,统筹城乡发展强调整体理念,城乡协调侧重城乡关系,而城市化则强调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特征(结构转型)与任务(共同富裕)来看,处理好城乡关系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最终目标的手段;
是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整体理念的具体内容;
是指导城市化战略实施的平衡原则。
因此,我们强调城乡协调发展,其主要内涵应该为:
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运用市场与政府两种手段,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
2.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的变化特征
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中国城乡联系显著增强,城乡关系的变化特征主要有:
一、工农业产品交换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城乡关系的合理化进程。
19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取消了实行长达30年之久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实现了由市场定价,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极不合理的工农产品价格关系得到逐步调整。
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经济相互作用日趋紧密。
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成为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增强综合国力的有生力量,成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大量转移,密切了城乡联系,对城乡隔离体制造成了巨大冲击。
在城乡关系的转变中,农业劳动力转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经过30多年的时间,中国已有近2亿农村劳动力通过不同方式解决了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的问题。
四、小城镇的大量涌现和迅速发展,弱化了城乡隔离的格局,奠定了城市化发展的基础。
截至2002年底,中国有建制镇20600个,常住人口2.75亿,分别占全国人口的22%,农村人口的32%。
3.城乡社会发展现状
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教育方面。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
的水平。
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无疑是中国城乡之间最大的不平等。
二、是在医疗方面。
目前,广大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基本上处于自费医疗的状态。
2000年城市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60%,而农民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则达到90%。
1990~2000年,占中国总人口60%~70%的农村人口,只消耗了32%~33%的卫生总费用。
2000年,农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88.6元,城市居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710.2元,前者仅为后者的1/4。
三、是在社会保障方面。
按享受社会保障的从业人员计算,农村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只有3%,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的比例为22:
1,城乡人均社会保障费的比例为24:
1。
在养老保障方面,虽然已有近6000万农民投保,但效果很差。
在扶贫救助方面,据民政部统计,2002年,农村仅有404万人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占应保人数的25%,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了2054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4.城乡发展不协调的根本原因
城乡发展不协调的根源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且影响和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4.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表现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
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章 城乡规划发展 第五 城乡规划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