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665248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97.67KB
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
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是古代中国文明成就的基础
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
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的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
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3.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所有制。
(1)确立:
春秋时期的初税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战国时期的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2)评价:
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
地主阶级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分化。
(3)问题: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原因
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加上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影响
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导致租佃关系出现并日趋普遍化,引起阶级矛盾激化和农民起义
措施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收取赋税等
结果
起到了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的兼并
教材补缺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1.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过程
(1)原因
①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②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③统治者的政策:
南方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④江南经济发展:
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⑤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得到初步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中唐以后,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特点
(1)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民的南迁。
(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战乱时期最为突出。
(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4)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
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3.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海外贸易
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改善,促进了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
城市发展
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
人口分布
南方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人才教育
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民族关系
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生态环境
南方某些地区被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演变
1.官营手工业
(1)历程:
夏、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全部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
西汉武帝以后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表现
时期
冶铸业
制瓷业
纺织业
商周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商朝时已有织机,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秦汉
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魏晋
南北朝
南北朝时发明灌钢法
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隋唐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元
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了五大名窑
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
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
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4)评价
①利:
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细密分工和协作;
工匠集中、管理严格,有利于技艺水平提高。
②弊:
官府提供原料,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
大多采取强制劳动手段,不能调动工匠的积极性;
工官制度
使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也容易失传。
2.民间手工业
(1)生产特点
①家庭手工业:
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②民营手工业:
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发展历程
①早期状况:
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
②隋唐时期:
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③宋元时期:
民间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
元代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
④明清时期:
民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手工业的影响
(1)西汉:
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中国获得“丝国”誉称。
(2)唐朝:
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西方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图示明史
古代手工业
考点一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
(1)自然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
小农经济的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
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农经济除包括自耕农经济外,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的佃农经济。
三者的关系图示如下:
(2)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其中“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只能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但是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
2.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基础。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农业的总目标。
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针对练1
(2018·
天津南开区质量调查题,2)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下列关于“精耕细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推动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B.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C.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D.促进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精耕细作是指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改进生产工具、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精耕细作突出特点应为多投入,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精耕细作通过改进生产工具,能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精耕细作通过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技术,促进土地的高效利用,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小农经济的特点
(1)分散性: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2)封闭性: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市场交换少。
(3)落后性:
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4)脆弱性:
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
(5)保守性:
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2.影响小农经济成长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
如铁农具、牛耕的普及。
②农民自身因素: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高;
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③封建政府的扶植:
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2)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受到沉重的封建剥削,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②历代封建王朝后期,随着统治的腐败,每遇灾荒瘟疫,小农经济都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
1.租佃关系
(1)地主把土地租给佃农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制。
租佃制下,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租佃关系形成于战国时期,宋代,租佃经营仅次于自耕农形式。
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2)在租佃制下,地主与佃农虽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但佃农在选择雇主方面有一定的权利,而且在支配产品方面也获得了适当的自主权。
租佃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2.地主庄园经济(田庄经济)
(1)田庄是汉代地主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它占有大量的土地、山林川泽,控制着众多的依附人口(佃客),以满足地主的生活和享乐需要为目的组织生产,能够“闭门成市”,甚至可以“有求必给”,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实体。
(2)在田庄里,佃主与佃户每每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
东汉地主田庄的大量存在,使东汉社会的发展不是表现为封建国家的强大和统一的巩固,而是表现为封建国家的贫弱和政治局势的不稳定。
田庄在战乱时有利于生产稳定,但也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针对练2
湖南五市十校教研改共同体高三联考题,4)《抱朴子·
吴失篇》说,东吴大姓“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
这说明当时东吴( )
A.地主田庄自给自足B.不注重保护环境
C.士族制度十分腐朽D.农业商品化加强
答案 A
解析 地主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占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泽,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还经营手工业、渔牧业,材料论述的是东吴大姓的经济状况,可以“闭门为市”,结合东汉以来田庄经济的发展状况,故A项正确。
1.中国古代的土地国有制
(1)井田制: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西周时期发展成熟,春秋时期逐渐瓦解。
(2)王田制(王莽时期):
把民间的田地更名为“王田”,归国家所有,禁止自由买卖。
从形式上看与井田制相似,但本质上属于地主土地所有制。
目的在于托古改制,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
由于脱离社会实际,并招致豪强地主阶级的反对而失败。
(3)屯田制(曹魏时期):
国家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生产军粮或征收田租的土地制度。
屯田制对解决军粮供应、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4)均田制(北魏到唐朝前期):
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
2.古代重要的赋税制度
(1)春秋时期的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
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
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2)秦汉编户制度:
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
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
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
(3)北魏租调制:
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即土地税,征粮)和调(即户税,征布帛),还要服兵役和徭役。
(4)隋唐租庸调制:
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制,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缴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
唐朝租庸调制规定:
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
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
在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缴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
这样,既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5)唐中后期两税法: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这就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扩大了税源,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6)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
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7)明朝“一条鞭法”:
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8)清朝“摊丁入亩”和“地丁银”:
雍正初年实行地丁合一,正式废除了人丁税,把丁银全部摊入地亩中征收。
摊丁入亩的实行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进一步放松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增加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当时国家的发展。
考点三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1.工商食官
“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
他们的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
2.匠户
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
唐代出现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服役的制度。
宋代雇匠实行薪酬制。
元代实行“匠籍”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不得脱籍改业,世代相袭。
明代匠户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清顺治二年(1645年)废除“匠籍制”,匠人获得自由身份。
1.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及特点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
流通方式
地位
官营手
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武器等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民营手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
家庭手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剩余部分出售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2.古代中国手工业没有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私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5)技术水平——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难以得到交流提高。
针对练3
潍坊模拟,7)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
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
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多出6倍。
据此作者认为( )
A.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C.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D.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解析 材料“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说明在传统的手工纺织业中,有利因素是劳动力成本低,所以导致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缓慢,故A项正确。
唯物史观——从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看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原因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并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商品流通扩大,白银广泛流通,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出现。
这种农耕经济繁荣的局面得益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统治者的政策。
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社会稳定;
统治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采取了鼓励生产的措施,这些因素使明清时期我国的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呈现日落前的辉煌。
材料一 鱼鳞册始行于洪武二十年……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
先是,诏天下编黄册,以户为主,详具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之数为四柱式。
而鱼鳞图册以土田为主,诸原坂、坟衍、下隰、沃瘠、沙卤之别毕具。
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
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
——钱穆《国史大纲》
要求:
分析材料,指出“鱼鳞图册”与黄册的主要区别。
信息:
答案 “鱼鳞图册”明确了土地所有权,保护了农民利益,而黄册使赋役征收具备确实的根据,从而保证了政府的税收。
材料二 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
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
从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
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从材料中找出中国古代手工业世代传习的原因。
答案 官府的立法保护及对手工业者的干涉;
手工业市场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自卫措施。
材料 明初规定:
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营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
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营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
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
——范文澜《中国通史》
发现问题:
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的松弛,这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思考:
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的工匠地位有何变化?
产生了什么影响?
试答:
答案 变化:
以定期服役到纳银代役到完全废除匠籍;
政府对工匠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
影响:
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
增加了自由劳动力;
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客观上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史料一 汉代灌溉区分布示意图
史料二 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
地区
时间
工程类别
长江以北
长江以南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灌溉
98
29
23
938
辨析史料:
“汉代灌溉区分布示意图”和“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为后人根据古代典籍绘制,反映出从汉到唐灌溉水利事业的发展和农业的发展,也能看出经济布局的变化。
应用:
对以上史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因是后人所制,主观性强,不具有史料价值
B.反映出汉唐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
C.可用来研究汉唐的土地制度与租佃关系
D.反映出南北方农业经济的区域特色
1.(2018·
课标全国Ⅲ,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如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答案 D
解析 D对:
从图片中能看出当时黄河流域铁器分布广泛,而当时的江南及新疆地区只是小部分集中分布,联系所学可知当时黄河流域是主要的农耕区,这说明铁器的分布与社会的发展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技巧点拨] 图文结合法。
从图示来看,黄河流域铁器发源地比较密集;
同时,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以前黄河流域是我国经济的重心。
2.(2018·
课标全国Ⅰ,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
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解析 A对:
根据材料“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可知民营手工作坊众多;
手工业者“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也说明当地民营手工业作坊多,手工业者选择空间大。
综合以上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技巧点拨] 结合所学知识仍然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题中雇佣劳动是在明清时期才出现的,盐业专卖制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存在。
3.(2017·
课标全国Ⅰ,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 材料反映出明代玉制器皿的使用从上层社会专属到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的变化,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B项正确。
材料中的现象与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无直接对应关系,故A项错误;
C、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4.(2017·
课标全国Ⅱ,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答案 C
解析 南方人喝茶习俗在北方从“被嘲笑”到“‘道俗’皆饮”,体现了南方饮茶文化对北方的影响,这说明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逐渐上升,故C项正确。
材料中无法体现唐朝中期南茶才开始北运,故A项错误;
喝茶习俗不能等同于饮食习惯,故B项错误;
仅由材料无法得出南北方经济水平发展情况,故排除D项。
5.(2016·
课标全国Ⅰ,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析 由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以判断画像砖反映了汉代大地主田庄上的农业生产情形,不是个体农户的生产情景,故选D,排除A;
画像砖体现的是生产场景,看不出精耕细作的信息,排除B;
汉代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C。
6.(2016·
课标全国Ⅲ,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导学案 古代 中国 农业 手工业 发展 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