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科学概述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665166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7.30KB
第4章 科学概述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4章 科学概述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科学概述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历史性范畴,只能采取阐明性叙述,从历史中把握。
广义:
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思维科学,
狭义:
特指自然科学(本门课程狭义)。
二、科学的特性
即属性问题,可从不同视角分析。
且和形式有密切关系,如以往强调:
生产力属性、无阶级性。
目前,更关注的是,涉及到科学与伪科学、非科学的划界问题。
由此出发,主要强调以下6点。
1、解释性。
和描述性、判断性相对立。
不但描述现象,而且要揭示现象的本质,制约现象出现的规律。
事实——规律;
是什么——为什么“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举例:
牛顿、哥白尼,深入认识对象的本质特征。
由于深刻,超越常识,可能一时难以被理解。
“爱因斯坦”、“麦克斯韦”
2、精确性。
确定性
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任何定律、原理在特定的条件下、有限的范围内成立,其应用有其边界。
超越边界则可能出错
“达尔文主义”、“热力学第二定律”。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结论的表述要系统、严格、精确、明晰。
科学必须是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不接受任何模棱两可,有歧义的陈述。
关键不在于对错,而在于是否确定。
“波普的证伪主义”
3、可检验性。
科学是实验的科学。
科学陈述的结果必需经受严格的实验检验。
和哲学的思辨区分。
如“宇宙无限问题”
和常识区别。
常识使用的语言含糊,很难核验,不易推翻。
生命力长。
此外,常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没有必要精确,也就不需要进行改进。
可检验性蕴含着批判性,即不管用什么科学方法得出的科学理论、或从理论推演出的结论,以及用来检验理论的证据,甚至是方法本身,都必须进行批判性的评价。
大胆的怀疑精神,和宗教的信仰相对立。
“三无”,无偶像、无顶峰、无禁区
“科学行为的标志是甚至对最珍爱的理论都持某种怀疑,盲目信仰某种理论不是智力上的美德,而是智力上的罪过。
”(拉卡托斯)
即,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不能不加思索的接受任何东西。
—谈一下科学研究的四种境界:
独树一帜、自成一派;
顺理成章、自圆其说;
虽有偏颇、不乏新意;
人云己云、废话连篇
正是在这一点上,科学不仅与常识,而且与巫术、宗教,伪科学区别开了。
4、可错性或可变性。
科学是探索性活动,结果可能与预期不一致,应允许出错。
科学就是在试错中不断发展的。
科学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总是发展变化的。
5、系统性。
零散的知识堆积在一起不能成为科学。
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表达出来的严密的逻辑体系。
6、主体际性。
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和理解。
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交流。
这就是主体际性。
“评价、交流”
科学的主体际性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
三、关于科学划界标准的几种不同观点
将科学与非科学区分开的核心问题是科学划界的标准。
20世纪20年代以来,四种观点:
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批判理性主义的观点、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以及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
1、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
科学划界标注准是与证实原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后来的逻辑经验主义强调科学的“可检验性”或“可验证性”。
2、批判理性主义的观点。
波普,提出了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标准。
波普认为,科学不可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证伪。
“我们当然只在一个理论体系能为经验所检验的条件下,才承认它是经验的或科学的。
从这些考虑中得出的结论是:
可以作为科学划界标准的不是可实证性而是可证伪性。
换句话说,我们并不要求科学体系能在肯定的意义上被最终地挑选出来,我们要求这样的逻辑形式,它能在否定的意义上籍经验检验的方法被挑选出来:
科学经验的理论体系必须可能被经验驳倒。
批判理性主义者和逻辑经验主义者都把理论与经验事实的关系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
3、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
认为与科学本性相联系的不仅是科学理论和经验事实的关系,而且还包含社会和心理因素。
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并不存在绝对分明的划界标准。
库恩,划界的区分就在于是否在范式的指导下从事解难题的活动。
费耶阿本德,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的发展常常需要非科学的精神活动来帮助。
科学与非科学不可区分。
历史主义走向了极端。
4、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
认为传统科学方法论所设定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因为不可能存在一种普适的思想和中性的规则,科学方法论对某种理论的相关性是不可避免的。
这一学派强调科学哲学研究与科学史的关联以及对各种专门学科多元化的哲学探讨。
关于科学划界问题的探讨不论是对于科学的发展还是对于辨明科学在人类知识中恰当的位置和作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二节科学认识的结构和过程
一、科学认识的结构
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具有一般认识的结构,即由认识主体、认识中介和认识客体三要素组成。
但是,科学认识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对其中各个要素又有特殊的规定。
1、科学认识主体
一般意义:
“有目的、有意识的从事认识活动的人。
-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规定
知识靠学习,经验靠积累。
合理的知识结构,宽广的知识面。
-方法和技能方面的规定
素质。
记忆、观察、思维、检索、动手、操作
创造性思维能力。
-价值准则方面的规定
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全身心投入。
献身的精神。
“能对某些客观事物做出价值判断,并认定需要加以研究的人,才会成为深入研究这类现象的认识主体。
2、科学认识客体
“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
”(37)
-自身规定。
-与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密切关联:
需要:
木、煤、油
可能:
“月亮”、“电磁波”
3、科学认识中介
“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仪器和工具,符号和语言,以及操作、运算和推理规则。
分析(与科学活动过程相联系):
-仪器和工具。
感性中介,在获取科学事实中使用。
“体外进化”
-符号和语言。
科学抽象的结果,对感性认识成果的表述。
谈一下“科学符号”问题。
“从自然语言符号系统到人工语言符号系统”
单义、无歧义。
科学交流的共同语言。
-操作、运算和推理规则。
逻辑思维,概念、判断和推理。
使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在思维中把认识成果固定下来,达到深刻。
在科学思维中重点谈。
——内在地包含着科学认识方法。
结论:
“科学认识就是科学认识主体在科学实践中运用科学认识中介与客体相互作用从而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4、科学认识的本质
“能动地反映客体”。
“创造性的建构过程”
建构,不同于反映、摄影、复制,超越对象,把握对象本质。
不同的人建构同一对象,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发现的背后是建构”。
“科学认识系统是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复合而成的一种高层次复杂系统。
只有在主体被社会提供的一定知识技能所武装并被一定的价值观念所驱使的情况下,只有在客体的自然属性与社会的需要相符合并在社会所提供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所触及的情况下,只有在社会所提供的仪器工具、语言符号、操作推理规则能使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成为现实的情况下,科学认识系统才能建立起来。
二、科学知识的构成
静态结构:
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
动态过程:
获取科学事实、形成科学定律、提出科学假说、建立科学理论
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的基本要素。
1、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要回答什么是科学事实,首先要区别客观事实和科学事实这两个概念。
1)含义
客观事实:
“是科学研究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它是自然界的客观物质过程,客体的自在状态,而不是知识本身。
科学事实:
“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
是指对客观事实的感知、描述和记录,作为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中。
事实Ⅰ,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
数字、图像等;
事实Ⅱ,对观察和实验结果所做的陈述和判断。
事实Ⅰ:
既与客体有关;
与人所设置的认识条件有关
事实Ⅱ:
与客体的本性、仪器的性能有关;
与人用以描述事实的概念系统有关。
客观事件在仪器和符号系统中的表征。
相关因素:
事件本身、测量系统、概念符号系统。
2)本质及特性
科学事实属于认识论的范畴:
客观事件在科学认识主体中的陈述和判断。
科学事实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
客观事实不存在正确或错误,而经验事实是可错的。
并非所有的经验事实都是科学事实。
作为科学事实应具备下列性质:
(1)科学事实是直接的单称陈述。
“铀具有放射性”、“氩具有化学惰性”—科学事实,
“金属具有导电性”、“所有的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不是科学事实。
(2)科学事实是可重复、可重现的。
为了尽可能排除对事实描述和判断中可能存在的谬误。
(3)科学事实应该比较精确、系统,全面地反映客观事实。
麦克尔逊-莫雷实验
3)作用
不仅是形成新概念、新理论的基础;
而且是对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进行评价的基本手段。
2、科学定律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之间的必然的、实质性的、不断重复着的关系的认识。
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客观性,
“在自然科学中所表示的是某一类自然现象之间所具有的一般的、普遍的联系。
科学认识形式:
科学认识主体把握客体的映像;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全称命题。
2)类型
经验定律和理论定律
a经验定律(经验概括、经验公式):
“反映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某种联系,具有可描述性、直接实践性,与观察、实验直接相关,一般借助归纳法从科学事实中概括出来,通常可以用比较容易理解的或可观察的词项和语句加以表达。
关于系统功能的规律,把对象当作黑箱,不问内部结构。
波义耳定律、自由落体定律、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B理论定律:
“对那些不可直接观察的实体和属性的规律的解释,通常用不可直接观察的理论词项或语句表达。
对“黑箱”组成元素和内部结构解释,反映客体更深刻的本质,具有更大普遍性。
从经验定律到理论定律,描述到解释的认识深化过程。
3)特征
a、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
具有绝对真理的成分;
对自然规律的反映又是近似的,真理性又是相对的。
B、简明性。
用科学符号和语言、尤其是数学符号和语言来表述。
4)作用
a、有助于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形成。
b、科学解释和预测的有效工具。
3、科学假说
“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提出的假定性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2)构成
事实基础、背景理论、对现象本质的猜测、演绎出的预言和预见。
3)特点
a、科学性。
事实为依据、理论为前提,按事物自身内在逻辑提升和推断
不同于神话和幻想。
好假说,依据尽可能多的实验材料和经验事实、尽量可靠的科学知识基础创造。
注意:
“概念问题”
b、猜测性。
相对于资料而言。
经验事实不充分的情况下猜测。
“想象和类比”,逻辑跳跃,结论超出了所要说明的证据或资料的范围,内容远远大于覆盖或所包含的资料。
包含假定性成分,未来可能被证伪而淘汰,也可能基本上被确证并经修正完善后成为理论。
较大猜测性、更大的创造性。
提出者需要充分发挥思维的想象力。
c、试探性。
尝试性的解决问题。
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之一,并非独一无二。
占有材料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使用方法不同,对于同一问题,多种不同的假说,相互竞争,使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竞争中的假说将会面临不同的前途。
4)方法论意义。
a、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先导。
b、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方法。
c、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
恩格斯: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
3、科学理论
1)含义
“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对某种自然现象本质的系统说明,是由科学概念、原理、定律、论证组成的知识体系。
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或定律;
逻辑结论,即各种具体的规律和预见。
爱因斯坦:
“理论物理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概念是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构成。
严密的、前后一贯的逻辑体系。
3)功能
a、对其所研究的对象提供一个更为精确、深刻和全面的解释;
b、扩展知识。
4)特征
a、客观真理性。
“在一定的认识条件下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和反复的实践检验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把握”。
区别于科学假说的基本特征。
既有客观性、绝对性一面,又具有条件性、相对性一面。
b、逻辑完备性。
概念的体系,不是简单堆积,由概念作为要素构成的严密的逻辑体系,系统化了的知识。
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正确、论证严密,即合乎逻辑。
演绎的逻辑结构。
c、普遍性。
通过揭示某一领域的共同本质而普遍适用于该领域。
能对该领域复杂多样的现象做解释。
d、预见性。
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的合理性、理论的客观真理性以及普遍性的具体展开。
提供了进一步认识事物发展进程的可能,并使科学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和能动性。
依据对数学模型的逻辑推演。
总结:
“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以及科学理论作为构成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可分割地、辩证地联系在一起。
科学知识体系的出发点,检验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依据,科学理论解释的对象;
科学定律:
科学理论的逻辑基础;
科学假说:
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超越,为科学认识开辟了道路,从科学事实到科学理论的桥梁;
科学理论:
上述认识形式和过程的结果,科学认识的新起点。
科学知识的四个方面,不是绝对、凝固的,是相对、发展的。
第三节科学价值与科学精神
一、科学价值
价值,关系范畴,主、客间关系,
马克思:
“‘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外部关系中产生的”。
它“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
解释:
—价值衡量以人的需要为尺度,离开了人就无所谓价值;
—以客体的固有属性为基础,不以评价者的知识、情感和意志为转移。
科学价值:
科学,既能满足人认识世界的需要,又能满足人改造世界的需要。
前者:
科学的内在价值(学术价值),
后者:
科学的外在价值(社会价值)。
1、科学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1)科学的内在价值
“由于其对真理的追求而对人认识世界的需求的满足,这是一种对人的智力上的追求之满足。
现实中,科学家对科学的内在价值的理解是多元的,既与科学家所追求的目标密切相关,也与一定时期科学共同体中流行的科学评价标准密切相关。
2)科学的外在价值
“指科学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或意义。
分为正负两方面,通常被理解为积极的、正面的社会功能。
具体表现:
其一,物质价值,主要表现为对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改善
其二,精神价值,即作为人类认识活动,其方法、思想及精神对人类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文化事业的影响。
2、科学的“价值中立说”与“价值负荷说”
人们在对科学的应用价值是否有好坏、善恶之分上,看法不同。
“价值中立说”和“价值负荷说”是两种典型看法。
1)科学价值中立说。
20世纪70年代前西方的科学价值观主流观点。
“科学知识与价值观念是互不相关的,即科学与价值无涉。
是一种狭义的、伦理的价值中立说,仅仅是指科学本身无伦理善恶。
回顾一下其形成的历史:
休谟。
区分两类命题:
事实陈述,“是”;
价值陈述,回答“应该”。
两类命题不能互推。
科学事实陈述,与价值无涉。
康德。
人类理性法则划分为自然法则和道德法则,哲学分为自然哲学与道德哲学。
“科学是关于事实的认识,本身不包含价值的成分,价值作为评价的标准在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并不起作用。
马克斯·
韦伯。
首次提出“价值中立”概念。
经验科学只能回答事实“是”怎么样,而不告诉人们“应当”怎么样。
关于客观世界的经验知识的科学必须拒绝承担价值判断任务,以保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逻辑经验主义。
科学,关乎事实;
价值,关乎目的,
在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具有严格区别,科学是价值中立的。
评价:
合理性和积极意义:
强调科学对客观真理的追求、力求保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局限性:
忽视科学作为人类活动,必然内含一定目的并实现于人类社会活动背景中。
长期以来,科学价值中立的观点被许多科学家接受和坚持。
奥本海默:
“良心—是道德的范畴。
任何情况下都不是科学的范畴。
科学、科学活动同道德观念没有任何相同之处。
问题:
从强调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走向将科学看作可以脱离社会约束的完全独立的“中性”的事业时,有可能造成科学家对自己的社会责任的忽视,使科学发展迷失方向。
2)科学价值负荷说。
“科学本身以及科学的应用都无法回避价值的问题,甚至科学具有伦理意义。
因此,科学本身就有善恶之分。
科学究竟是“善”还是“恶”?
认识上出现价值分裂。
历史:
“善”
从弗兰西斯·
培根到马克思。
“恶”
二战后,深刻反思,追问:
善?
是恶?
卢梭:
科学技术产生于游手好闲,反过来又培养游手好闲,科学是与奢侈并行的,并且“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完善,我们的灵魂腐化了……随着科学和艺术之光的增强,美德消失了。
芒福德:
“科学和技术的蓬勃发展和自动化的成就是一股力量,这股力量不可避免地损害人在社会和精神上的尊严,使人变得‘微不足道’,把人的财力、力气和荣誉交给机器。
马尔库塞:
科学本身就意味着人对自然的控制,而这种对自然的控制必然导致对人的控制,科学使人失去了最宝贵的批判精神而成为“单向度的人”。
20世纪80年代,普特南:
“价值事实”
事实与价值不可分,“每一个事实都有价值负载,而我们的每一个价值也都负载事实”。
对传统的实证主义批判,认为
“不仅科学知识体系中渗透着价值和价值判断,而且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在科学活动中也脱离不了价值判断。
科学知识社会学。
把科学知识看作社会建构的结果,科学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的社会事业,科学不可避免地会负载价值。
积极意义:
把科学看作是事实判断与价值的统一,在哲学上深刻理解科学、在实践上使科学沿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幸福的方向发展。
如果把科学的社会应用的负面效应完全归咎于科学,势必导致“反科学”思潮。
二、科学精神
1、科学精神及其内涵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成果中通过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表现出科学独有的精神气质——科学精神。
默顿:
“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指约束科学家的具有情感色彩的价值观和规范的综合体。
这些规范以规定、禁止、偏好和许可的方式表达。
它们借助制度性价值而合法化。
这些通过戒律和儆戒传达、通过赞许而加强的必不可少的规范,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化了,因而形成了他的科学良知……尽管科学的精神气质并没有明文规定但可以从科学家得到的共识中找到,这些共识体现在科学家的习惯、无数讨论科学精神的著述以及他们对违反精神气质表示的义愤之中。
a、求真精神。
力求获得与科学事实一致的认识结果追求的不是“有用的”知识,而是对对象尽可能真实而全面地描述与解释。
。
b、理性精神。
一方面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坚持对自然界规律性的信念。
另一方面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遵循有条理的、严格的、精确而完备的思维方式,所以科学理论往往以自洽的逻辑体系的形式展示着科学认识的结果。
c、有条理的怀疑精神。
科学家对自己和别人的工作都应该采取怀疑态度(不是盲目的怀疑一切),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有条理的批判,即根据一定的逻辑标准和事实标准对科学的结论进行评价与检验
科学中的反权威主义。
d、创新精神。
科学是对未知的发现。
科学研究成果总应该是新颖的。
科学进步是与不断创新相关联的。
表现:
在科学研究中对常规科学的大胆批判;
在新的经验事实面前独立思考并提出新的见解;
积极探索新奇,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
2、科学精神的文化意义
1)有利于人们养成客观公正的心智习惯。
皮尔逊:
“科学人的首要目的在于在它的判断中消除自我,提出对每一个心智与对他自己同样为真的论据。
事实的分类、对它们的关联和相对意义的认识是科学的功能,在这些事实上形成不受个人情感偏见的判断是我们将称之为科学的心智框架的特征。
当然,科学人不必然是好公民,关键在于其是否将科学的心智框架带入其它领域中。
2)有助于人们形成诉诸理性的思考方式。
现代社会与前现代社会的区别往往在与前者在许多问题的把握中更具理性特征。
而这种理性的特征与现代科学的理性精神是直接相关的,科学中诉诸逻辑和实证的精神气质影响了现代社会及个人理性的思考方式的形成。
3)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民主意识。
科学研究中的民主体制、科学家有条理的怀疑精神、自由探索和多元思考以及平等争论的文化氛围,会对社会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范例,对公民的民主意识的觉醒提供帮助。
科学与民主是一对双生子。
4)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同样是社会进步所必需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能否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
关于创造性:
四种境界:
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顺理成章、自圆其说
虽有偏颇、不乏新意
人云己云、废话连篇。
孙正聿:
论文的五个档次
解释原则的创新(极少)
背景知识的转换(少量)
概念框架的构建(少量)
提问方式的更新(稍多)
逻辑关系的重组(大多数)
思考:
Ø
认识科学有哪几个视角?
科学有哪些特征?
如何根据这些特征把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区分开?
科学认识系统由哪些要素组成?
它们在科学认识中起什么作用?
科学知识是由哪些要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章 科学概述DOC 科学 概述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