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学测试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662660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1.30KB
一教育学测试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一教育学测试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教育学测试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京师大学堂的建立B.五四以后
C.京师同文馆的建立D.废科举,兴学校
15.中小学教材的编写要考虑的首要原则是()
A.形象性与兴趣性统一B.娱乐性与生活性统一
C.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D.知识性与个性统一
16.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A.课程目标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教科书
17.下列不属于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的是()
A.孟子B.卢梭C.裴斯泰洛齐D.荀子
18.“孟母三迁”反映了()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
19.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是()
A.全员参与B.学生为本C.决策分享D.个性化
20.()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培养目标
21.我国教育史上颁布的第一个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22.“学在官府”“以吏为师”指教师职业发展处于()
A.专门化阶段B.职业化阶段C.非职业化阶段D.专业化阶段
2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
24.教育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是因为()
A.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B.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
C.人的发展具有互补性D.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25.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大器晚成”,这说明()
A.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B.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C.人的发展是由环境决定的D.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
26.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A.示范性B.创造性C.系统性D.复杂性
2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8.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
29.我国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A.天文学、数学、医学、修辞、辩证法、音乐
B.文法、修辞、辩证法、几何、骑马、下棋
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D.礼、乐、射、御、书、数
3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
31.教育在发展中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同步,这是教育的()
A.能动性B.可控性C.超前性D.相对独立性
32.“蓬生麻中,不扶则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起影响作用。
A.教育B.环境C.遗传D.主观努力
33.—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可逆性C.模仿期D.关键期
34.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为谁服务B.教育怎样培养人
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D.要把教育引向何方
35.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A.面向全体学生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6.教师作为一门职业最早出现于()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文艺复兴时期D.近代社会
37.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都可以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
38.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A.预见性B.目的性C.创造性D.选择性
39.“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体现了教师的()
A.创造性B.示范性C.长期性D.复杂性
40.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六三三学制D.壬子癸卯学制
41.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科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
4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
4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使学生得到感性知识所采用的直观手段属于()
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言语直观D.感知直观
44.()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布鲁纳D.凯洛夫
4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发现法B.练习法C.实习作业法D.实践活动法
46.将教育评价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其划分依据是()
A.教育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
B.教育评价参照的基准不同
C.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中有关实证与思辨的特色
D.评价的分析方法
47.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社会实践活动
C.班主任工作D.共青团活动
48.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A.品德认识B.品德意志C.品德情感D.品德行为
49.关于体谅模式的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坚持性恶论B.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C.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D.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50.德育中的实际锻炼法不包括()
A.春游B.公益劳动C.生产劳动D.树立榜样
51.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
A.上好每一堂课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了解和研究学生D.教育好个别学生
52.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A.民主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常规管理
53.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A.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抓好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开展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
54.借助学生的成绩表、作业、日记等书面材料对学生进行了解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分析书面材料法C.调查法D.谈话法
55.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A.发展学生个性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D.坚持“循序渐进”
56.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体育活动D.社会活动
57.把两个及其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
58.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因果关系的办法,称为()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问卷法
59.让“一草一木都能说话”“每一墙壁都能说话”体现了什么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说服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60.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61.我国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最基本的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情感陶冶法
62.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
63.()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
A.常规班会B.班务会C.主题班会D.生活班会
64.()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探索,强调研究与行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A.教育叙事研究B.教育行动研究C.教育质性研究D.教育调查研究
65.()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
A.榜样示范法B.品德修养指导法C.陶冶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
66.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
C.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规范的D.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67.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B.分组教学制C.道尔顿制D.特朗普制
68.一名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
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
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69.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的关系是()
A.两者相同B.后者指导前者C.后者反映前者D.前者决定后者
70.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施教,体现了()的教学原则。
A.高速度B.高难度C.量力性D.直观性
71.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
72.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A.孔子B.昆体良C.杜威D.夸美纽斯
73.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
A.领会知识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
74.通过对地图的直观感知而进行的直观教学方式是()
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形象直观D.言语直观
75.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B.小组合作学习C.个别教学D.现场教学
7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77.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78.教师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用的班级管理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谈话法D.书面材料分析法
79.课外教育工作是()
A.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B.课堂教学的延续
C.课外校外的文体活动D.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80.个案研究属于()
A.历史研究B.比较研究C.调查研究D.实验研究
8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贝尔
82.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83.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民主型B.放任自流型C.仁慈专断型D.强硬专断型
84.我国于()年对《义务教育法》做了最新修订。
A.1986B.1987C.2006D.2007
85.最早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下列哪个朝代?
()
A.明代B.汉代C.宋代D.元代
86.教师提高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我观察,发现和改进其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是教师作为()的角色。
A.设计者B.指导者C.组织者和管理者D.反思者和研究者
87.“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88.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反映了小学教育目的的()
A.教育作用B.评价作用C.导向作用D.激励作用
8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A.杜威B.卢梭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
90.()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
91.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把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的“有用才能”看成是一种固定资本。
这说明他认为教育具有()
A.政治功能B.育人功能C.文化功能D.经济功能
92.“揠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
A.个体差异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顺序性和阶段性D.均衡性
93.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管理能力B.控制能力C.教育能力D.研究能力
94.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词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D.差距评价模式
9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96.提出在“学科结构”基础上的“发现学习”的是( )
A.布鲁纳B.马斯洛C.裴斯泰洛齐D.布鲁姆
97.“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论是()
A.个人本位论B.宗教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兴趣本位论
98.“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出自哪部教育著作()
A.《孔子》B.《学记》C.《中庸》D.《孟子》
99.名词术语脱离实物,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巩固性原则
100.“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体现德育的()原则。
A.导向性B.疏导C.因材施教D.发展性
二、判断题
1.德育就是政治教育。
2.西欧在封建社会时期,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3.学校应把智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4.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
()
5.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所以应抛弃传统的接受性学习。
6.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7.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是教育学形成一门学科的标志。
8.“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这说明了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9.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由政府以法令形式颁布的学制系统。
10.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在19世纪达到高潮。
11.相对于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论更能反映教育起源的本质。
12.孟母择邻的故事表明环境因素决定着人的身心发展变化。
13.学生全面发展就是促进学生平均发展。
14.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学对象。
15.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近代。
16.教师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
17.教育是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本能的无意识模仿。
18.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19.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
20.对个体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遗传。
21.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2.范例式教学又称为实例式教学。
23.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它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24.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25.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过程。
26.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27.任何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年龄特征而强求一律,不仅会打击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还会降低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效果。
28.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29.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叫做形成性评价。
30.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德育内容上。
31.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京师大学堂。
3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的是德育方法中的榜样示范法。
33.家庭教育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短。
34.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智力开发无需特别训练。
这是形式教育论的观点。
3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36.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是教师教得怎么样。
37.在学校教育中,搞好了教学就搞好了智育。
38.马卡连柯提出了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
39.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学生知识,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
40.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41.新课改强调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课外活动。
42.研究性学习注重研究的结论甚于研究的过程。
43.某中学开设了线条画、垂钓技术等课程资源供学生选择,这是地方课程。
44.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
45.我国的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46.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了解学生、了解课程计划、设计教法。
47.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10次属于体罚。
48.学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因素。
()
49.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叫形成性评
价。
50.素质教育是促进各体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三、简答
1.试述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3.从老师的方面说,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5.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6.简述因材施教原则的涵义及其贯彻要求。
7.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8.简述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
9.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0.简述课外校外活动的特点。
四、论述
1.试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和表现。
2.试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3.试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4.试述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
五、案例分析
1.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
“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
”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到。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
”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
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
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
“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
请从教育观、学生观、师生关系的角度分析教师的行为
2.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的语文只考了8分。
魏老师找他谈话。
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
“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
”学生答:
“是。
”“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
”学生回答:
“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
”魏老师说:
“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
”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
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
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请用教学原则和教学评价理论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教育学综合测试答案
1—5CAACB6—10BDDCB
11—15CDCDC16—20CDBDB
21—25CCBBB26—30ABBDB
31—35DBDCD36—40AACAB
41—45DAADA46—50BACAD
51—55CCCBA56—60BDBAA
61—65BACBB66—70DDCCC
71—75AAABA76—80DDADC
81—85AABCC86—90DCBCD
91—95DCCAC96—100ACCAB
2、判断题
1—5×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测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