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小说阅读初升高语文衔接教材讲义系列原卷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661099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8.52KB
专题09 小说阅读初升高语文衔接教材讲义系列原卷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专题09 小说阅读初升高语文衔接教材讲义系列原卷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9 小说阅读初升高语文衔接教材讲义系列原卷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虑
特殊
充分估计到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因为命题者的“题材”都是包含人物复杂内心的“这一点”。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结合小说的主题
小说主要是通过人物来表现主题的,反过来,小说的主题也是人物分析的最重要的依据。
结合小说的具体环境
小说中的人物性格都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个“环境”包括时代背景、人物关系、景物环境、社会氛围等等。
结合具体情节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
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具体描写
这些具体描写指的是对于人物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等方面进行的详细描写。
这些描写是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着手点。
尤其是一些重点细节,对于人物性格的表现非常重要。
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联系人物的身份属性
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结合人物关系、文中的议论和评价
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对王熙凤的评价“泼皮破落户”“凤辣子”,就揭示了王熙凤心狠手辣的性格特点。
1.要分清楚考题的要求是“概括”还是“分析”。
要分清楚考题的要求是“概括”还是“分析”。
概括题只需列举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分析题需要在概括的基础上联系文本主要内容具体解说。
2.分清是性格还是形象
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特点,但还包括人物形象的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能力)、行为习惯等因素;
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则只指人物的品行、情感、精神等心理特点。
答形象题时不要忘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因素。
概括人物形象(性格)思路
(1)题干若问“某某是一位怎样的人”,常用的一般模式为:
①总分:
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做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
②分总:
先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做定性式的总括。
(2)题干若问“某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常用的一般模式为:
某某的性格特点:
①……②……(分条作答)。
典例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战 争
[美]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
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
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
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
“哦,我想是。
”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
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
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
”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
“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
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
“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
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
祝你做个好梦。
”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
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
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
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
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
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
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
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
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
我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
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
我一再许诺为她保密,直到战争结束。
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
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
他是她的一切。
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
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
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
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
“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
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
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
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
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
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
可是她不允许。
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
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
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
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
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
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
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
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
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
”她说,“你好像很焦急。
是吗?
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1.如何判断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
主要人物——主人公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即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
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其他次要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人公起一定的映衬作用。
判断小说的主人公主要看人物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是否占中心地位,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
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作品中居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是矛盾冲突的主体。
主人公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直接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
2.从3个方面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1)对情节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应首先与小说的情节关联,因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的完成,都与情节密切相关,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对情节产生推进作用。
(2)对主题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必须考虑小说的主题,因为小说的目的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形象)表现主题,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最根本用意。
(3)对社会的作用。
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产生的影响或作用,体会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小说中次要人物5作用
自身作用
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
牵线搭桥
推动情节
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
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
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
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常常起到线索作用。
侧面衬托
个性鲜明
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主要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渲染气氛
奠定基调
很多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
揭示主题
增添魅力
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
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如《祝福》中的“我”就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具有现代意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种种精神上的矛盾。
3个角度分析“我”的作用
从情节
结构看
“我”是一个线索式的人物,通过“我”串联起了小说的所有情节,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从人物
塑造看
“我”是整个事件的亲历者、陈述者,见证了人物活动的过程,对人物有关切,有思考,写“我”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主人公的形象。
从主题
表达看
“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引领读者去思考、探索,有助于揭示作品的主题。
典例二:
玻 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
我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
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我回到家。
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他病了,能否明日上午在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
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
他将钱装进裤兜里,转身往街西走去,又回来给我鞠了一躬。
我问他家远吗,他说就在德巴街南的胡同里。
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
“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
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
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
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
“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似乎要抵赖,脸色赤红,压低了声音说:
“是在那儿撞的。
“这就好。
“我不是故意的。
”老头急起来。
“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走了?
“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
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我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
”我说,“但他们能赔多少钱?
上法院告他们,就不是几百几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
“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
“你要肯认我是大伯,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
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
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
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
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
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丛生的情节作出铺垫。
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
C.“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说明此地这类纠纷不少,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
D.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5分)
小试身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绿叶上的雾气
飞鸟
刚过9点,夏村就像蒸了半天的笼屉,突然被打开,热气四散。
七月的阳光干净又毒辣,箭般射下,发出破空的噗噗声。
绿叶上升腾起闪烁的雾气。
春花望着绿叶上的雾气,感觉耳边隐隐响起一支曲子,曲调不很清晰,她断不准是当年庆民牵着她的手走进县城一家商场时,电器柜台传来清溪般音乐的曲调,还是大儿子结婚那天轰鸣的音响曲调,又像二儿子哼出的曲子。
她又想,这曲子,很像孙子的第一声啼哭呢。
春花个子不高,圆脸盘,双颊被日头晒成黑红。
她的眼睛很像她的名字,眼波有着春花的美好。
嘴角微微上翘,含着无限笑意。
庆民干巴瘦小,笑起来找不到眼睛。
当年春花看上庆民,是因庆民下河救了俩小孩,春花认定庆民是真正的男子汉。
昨天春花和庆民微信聊天。
庆民说:
“花,不中就请人,八九亩地你自己咋忙过来?
”春花说:
“能忙过来。
你吃好,不要挂念家,看你又瘦了。
”庆民忙调整了角度,说:
“哪瘦了,是手机的事?
我让你种懒庄稼,你不听,嫌玉米、豆子收入少,非种辣椒和棉花,累垮了咋办,身体重要哩。
”春花眼里有了泪。
庆民跟着老表在北京干室内装修,一天一百多块,管吃管住。
上大专的二儿子,暑假回来待两天就跟着同学去郑州干活挣钱了。
二儿子说:
“妈,你和爸不用操我的心,我自己挣钱办自己的事。
“小鹏,当父母的要一碗水端平,不想亏欠任何一个,你哥办事加上盖房子,约莫花了二十五六万。
我和你爸得给你挣够这个数。
春花把喷药筒子的盖子拧好,天太热了,剩下的两桶药,下午再打吧。
她用手捶着腰站起来。
热气暴雨般泻下来,天气预报说今天38呢。
绿叶上的雾气愈加浓重了,幻化出千般光彩,熠熠闪烁。
春花一阵眩晕,胸口也有些发闷。
她慌忙坐下,拿起塑料水壶灌了几大口凉白开。
心头松快些。
她把喷药筒子放进辣椒丛,回家了。
走几步,拖鞋袢子断了。
她捡起来,看一会儿,从路边黄瓜架上解根铁丝,把袢子捆扎在鞋帮上。
她想,等会儿上街买菜,顺便买双拖鞋。
给大儿子盖房娶媳妇落下小四万亏空,年前又给孙子办满月酒借了一万多。
春花虽然欠着账,心里很满足很欢喜。
这些都是快心事,都是喜庆事。
再说,今年也能把账全还上。
大儿子在外面打工,春花住在他家。
她进门,儿媳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和水果。
春花很欣慰,儿媳长得好看,像大瓷娃娃,还孝顺,又给家里添了个顶梁柱。
当初办事,亲家说:
“成亲戚了,不瞎胡来,咱随大溜,楼房要有,换帖六万六,送好日子三万八,上车礼一万,小轿车买辆七八万的吧。
”儿媳发话了:
“爸,大鹏爱喝几口,车不要买了,要不我整天提心吊胆的。
”亲家瞪闺女一眼,张张嘴,塞进根烟。
儿媳没过门就知道跟婆家亲,管事的回来一说,春花心里像灌了蜜糖。
春花问:
“宝呢?
”儿媳说:
“妈,宝睡觉了。
你歇歇,喝点饮料。
要不还是你照顾孩子,我下地干活吧。
”春花笑着说:
“你的责任更大,照看好咱家的宝,就中了。
春花推出电动车上街。
儿媳忙拿两百块钱给她。
春花推辞。
儿媳硬塞给她,说:
“咱娘俩现在一个锅,你上街就应该花我的钱。
”多懂事的儿媳啊。
春花的眼睛有些湿。
春花去超市买了菜,买了壶油,想着儿媳爱吃樱桃,又买了些樱桃。
看小孩衣服好看,给孙子买了件小衣服,又买了顶小花帽。
春花看看晌午了,忙骑上电动车回家。
路两边的庄稼地落满白花花的阳光,绿叶上的雾气咝咝跳跃。
她的脚一阵疼。
停下看,铁丝扎肉里了。
她忽然想起来,忘给自己买拖鞋了。
她用力把铁丝头摁下去,穿上,寻思,回家用针线连缀,一定不会扎脚,还结实。
宝该醒了吧。
她想起孙子,心头一阵战栗,加快了电动车速度。
风迎面吹来,裹挟着绿叶上甜丝丝的雾。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运用环境描写和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盛夏的夏村天气异常炎热等情况,为下文的人物活动提供了自然背景。
B.小说第三段先是分别从个头、脸盘、双颊肤色、神情等角度刻画了春花的外貌特征,接着交代了春花看上丈夫的根本原因。
C.小说第九段写到“爸,大鹏爱喝几口,车不要买了,要不我整天提心吊胆的”,旨在说明春花没过门的儿媳对大鹏的关爱。
D.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很有个性特点。
故事生动感人,耐人寻味。
语言既通俗易懂,又意蕴丰富。
2.小说中的春花是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分析其形象特征。
3.小说以“绿叶上的雾气”为题有什么好处?
请谈谈你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一笛
刘强盛
李一笛,原名李谟。
幼年学笛于西域异人,开元年间凭一支竹笛闯荡长安教坊,技压西门追烟、柳如影、张野狐等高手,成为教坊首席乐师,声名直追李龟年、马仙期等大师,朋友赠匾“李一笛”。
那年,他十九岁。
李一笛成名后,长安显贵争相重金宴请。
李一笛约法有三:
境不佳不吹,客不雅不吹,一次只吹三曲。
一日,李一笛因故宿于越州。
寓居客栈的十位进士闻讯,醵资相请,会于镜湖水云阁,并约定各带一客捧场。
那夜,云疏,月晕,风清,湖面如镜,澄波万顷,静影沉璧。
李一笛身着一袭水纹银袍,立于水云阁中,举目环视:
客人倒也俊朗雅致——只是东南角那褐衣老者佝偻席地,似一乞丐。
他皱了皱眉头。
轻云闭月,微风拂浪,波澜陡兴。
李一笛轻启朱唇,吹出一曲《临江仙》,和风飒飒,氤氲齐开,暗香浮动,霓仙飘临。
曲终,众宾客交相赞叹,褐衣老者却哈欠连连,昏昏欲睡。
众宾客面有讥色。
李一笛不语,略沉思,另起一曲,却是《诉衷情》。
笛声呜咽,如泣如诉,潜蛟起舞,嫠妇欲哭。
宾客沉浸其中,曲终良久,轰然叫绝。
老者似被惊醒,微翻眼皮,竟又睡去。
李一笛面有愠色,众宾客面带怒色。
卢进士抱拳道:
“孤独丈乃在下邻居,孤苦贫寒,卢某带他来,意在让其一饱耳福,想是老丈久居孤村僻壤,不懂丝竹之雅,望公子海涵,莫要扫了大家兴致。
”众人揶揄不已,孤独丈似又被惊醒,憨憨一笑。
李一笛又吹一曲《水调歌头》,一时愁云出岫,明月孤悬,烟波浩渺,潮打空城;
忽而衰草离离,鹧鸪鸣叫,杜鹃啼血,众宾客无不动容伤怀,唏嘘不已。
孤独丈仅仅微笑而已。
李一笛面有怒色,道:
“老丈如此怠慢,莫不是轻薄李某,抑或是此道好手,不屑一顾?
孤独丈幽幽说道:
“李公子认为老朽不会吹笛?
众宾客笑道:
“疯了,疯了!
孤独丈徐徐说道:
“请李公子试吹一曲《凉州词》,如何?
李一笛即吹《凉州词》
曲终,孤独丈静静说道:
“公子吹得也还不错,只是曲中夹杂胡乐,莫非公子有龟兹朋友?
李一笛大骇,拱手而揖,道:
“老丈真乃神人,晚辈吹笛二十载,竟未察觉曲中夹杂胡乐---家师确为龟兹人。
“而且你误将第十三叠吹成了《水调》。
”孤独丈缓缓说道。
李一笛再揖说:
“晚辈愚笨,请老丈指正。
”说罢,以素绢拭笛递与孤独丈。
孤独丈并不接笛,只冷冷说道:
“此笛只适合粗通者使用,请借公子腰间紫斑玉笛一用。
”众才见李一笛腰间悬一皮囊。
李一笛红着脸取出一笛,晶莹透紫,乃西域罕见的紫斑玉竹制成,即李一笛成名之笛。
孤独丈摩挲笛身赞道:
“好笛!
可惜吹到‘入破’必定破裂,公子不会吝惜吧!
李一笛说:
“不敢。
笛声起,还是一曲《凉州词》,却倍觉激越悲凉。
黄沙滚滚,铁马嘶嘶,秋风萧萧,月影幢幢,声入云霄,满座震栗,李一笛蹙额不敢动弹。
吹至第十三叠,孤独丈一一指出李一笛适才的谬误,李一笛垂首,一脸肃然。
忽见孤独丈指法一变,如急雨敲窗,疾风折草,银瓶乍迸,水浆泠泠,铁骑突出,杀声隐隐,已到“入破”。
只听得“叭”的一声,竹笛果然爆裂。
李一笛凝神,众人一时竟呆了。
孤独丈从怀中掏出另一支紫斑竹笛接着吹,曲调又与先前不同:
雄浑处似惊涛拍岸,细微处如春蚕嚼叶;
辽远处似野马驰原,近切处如山泉低语;
高急处似雏凤婉啼,低回处如游龙戏水。
曲终,李一笛拜服于地,众宾客神情恍惚,待清醒过来,孤独丈已飘然而去。
次日一早,李一笛与众人前去拜访孤独丈。
人去屋空,灶灰尚温,桌上横放一紫斑玉笛、一曲谱,笛上新刻四小字:
“艺无止境。
”李一笛恭敬收取竹笛、曲谱,连夜回到长安,将“李一笛”匾劈为两半。
江湖从此无“李一笛”。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传记笔法开篇,先介绍了主人公的从艺经历,接着又用几位名家衬托其技艺高超,揭示了“李一笛”大名的由来。
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09 小说阅读初升高语文衔接教材讲义系列原卷版 专题 09 小说 阅读 初升 语文 衔接 教材 讲义 系列 原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