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复习资料.doc
- 文档编号:196428
- 上传时间:2022-10-06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43.50KB
中医内科复习资料.doc
《中医内科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复习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内科学复习摘要
1、《素问》病机十九条: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5)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2)
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病胕肿,痛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热瞀瘈,皆属于火。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5)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4)
2、李中梓《医宗必读》治泄九法:
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3、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寒凉派”著《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
张子和:
“攻下派”著《儒门事亲》。
李杲:
“补土派”著《兰室秘藏》、《脾胃论》《医学发明》。
朱丹溪:
“滋阴派”,著《格致余论》、《丹溪心法》。
4、温病五大家:
后四位称“温病四大家”
吴又可:
明代,著《瘟疫论》,是最早的传染病专著,提出“戾气”感染人体途径是口鼻而入。
叶天士:
著《温热伦》,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创造了“察舌、验齿、辨别斑疹与白涪”的方法。
吴鞠通:
著《温病条辨》,创立了“三焦辨证”。
论述了“风温”、“温热”、“瘟疫”等九种温病的治法,并提出了清络、清营、育阴等治法。
薛生白:
著《湿热病篇》对湿温病进行了探讨。
王孟英:
著《温热经纬》,将温病分为新感和伏气二类进行辩证施治。
5、元代.葛可久著《十药神书》是第一部治疗肺痨病专著。
6、陈无择:
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创立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
7、明.薛己:
著《内科摘要》是我国最早用“内科”命名的医书。
8、王伦:
著《明医杂著》,提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9、治疗虚劳专书:
①胡慎柔《慎柔五书》,②绮石《理虚元鉴》。
10、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是一部世人公认的最早的中医病因病理学专著。
11、国家(宋代)颁行的大型方书有《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
12、明清著作:
王肯堂《证治准绳》,张介宾《景岳全书》(阳非有余,阴常不足),秦景明《证因脉治》(将疾病分为内伤、外感两类),王清任《医林改错》(五个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吴谦《医宗金鉴》唐容川《血证论》(论血证之专书),尤在径《金匮翼》
13、新中国著作: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蒲辅周《医案》、《医话》,任应秋《论医集》。
14、中医内科治疗原则:
①调节整体平衡②审证求机论治③辨明标本缓急④把握动态变化⑤顺应异法方宜⑥据证因势利导⑦先期治未病⑧重视调摄护理。
15、同病异治:
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患者个体的不同,或处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病理变化不同,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同。
16、异病同治:
是指不同的疾病,若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形成相同的证候时可以采取相同的治法。
17、黄疸:
病名首见于《内经》‘尿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素问·平人气象论》。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茵陈蒿汤”治阳黄。
《金匮要略》分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
《诸病源候论》和《圣济总录》都记述了黄疸危重证候“急黄”,并提到了“阴黄”一证。
程钟龄《医学心悟》创制了“茵陈术附汤”治阴黄。
《景岳全书》提出“胆黄”病名,初步认识黄疸的发生于胆液外泄有关。
清▪沈金鳌《沈氏尊生书•黄疸》对黄疸可有传染性及严重的预后转归有所认识。
黄疸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湿邪为患。
治疗大法:
化湿邪,利小便。
阳黄:
清热化湿、淡渗利湿、通利腑气;阴黄:
温中化湿、淡渗利湿。
急黄:
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18、水肿:
《素问•汤液醪醴论》“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以表里上下为纲,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又根据五脏发病的机制及证候将水肿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治疗上又提出了发汗、利小便两大原则,“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水肿》中首次提出了水肿必须忌盐。
宋代•严用和《济生方•水肿门》将水肿分成阴水、阳水两大类,为其后水肿病辨证奠定了基础,在治疗上又倡导温脾暖肾之法。
在前人汗、利、攻的基础上开创了补法。
《仁斋直指方•虚肿方论》创用了活血利水法治疗瘀血水肿。
明•李梴《医学入门•水肿》提出了疮毒致水肿的病因学说。
19、淋证:
湿热蕴结下焦,膀胱与肾气化不利。
华佗《中藏经》分:
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
唐代《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分石、气、膏、劳、热五淋。
宋代《济生方》分气、血、石、膏、劳淋五种,差异在血淋和热淋的有无,六种淋证临床均为常见。
病名首见《内经》。
20、癃闭:
病名首见《内经》。
孙思邈《千金要方》首先载有用导尿术治疗小便不通的方法。
王焘在《外台秘要》载有用盐及艾灸等外治法治疗癃闭。
朱丹溪运用探吐法治疗小便不通,并将探吐一法譬之滴水之器。
明代张景岳将癃闭与淋证分开,癃闭的外治法有:
取嚏、探吐、导尿、针灸、外敷、流水诱导、中药灌肠等法。
21、关格:
以小便不通、呕吐时作为主证。
先有小便不通而后有呕吐方可诊断。
小便不通为关,呕吐时作为格。
病机:
脾肾阴阳衰惫。
22、走哺:
以呕吐伴大小便不通利为主证。
往往是先有大便不通而后呕吐,最后见小便不通。
23、走阳:
是指性交时,精泄不止。
24、遗精:
是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外泄。
25、早泄:
性交时精液过早泄出。
26、精浊:
是大便或小便终了时尿道口有米泔或糊状分泌物溢出,伴茎中痒痛。
27、郁证:
《内经》五郁,“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记载了郁证的脏躁和梅核气两种病证。
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六郁》提出气、血、痰、火、食、湿六郁学说,创立了六郁汤、越鞠丸等相应治疗方剂。
明代-虞抟《医学正传》首先采用郁证这一病证名称。
《金匮要略》“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妇人咽中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28、血证:
《金匮要略》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
《备急千斤要方》首载了“犀角地黄汤”等一些较好的治疗血证方剂。
《医学正传•血证》率先提出“血证”之名。
明代•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即:
行血、补肝、降气。
《景岳全书•血证》将血证的病机提纲概括为“火盛”、“气虚”两个方面。
唐容川《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书,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疗血证四法,为通治血证大纲。
现在治疗血证以治火、治气、治血为法。
血证的预后与引起血证的原因、出血量的多少、兼见症状有关。
29、痰饮: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始有“痰饮”名称。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胃肠);饮后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胁下);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四肢);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行如肿,谓之支饮。
(胸肺)”提出“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
杨仁斋《仁斋直指方》首先将“痰”与“饮”的概念作了明确区分,提出饮清稀而痰稠浊。
叶天士提出“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治疗大法。
痰饮的主要病机是:
三焦气化失宣。
痰饮病理性质总属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
30、消渴:
消渴之名首见《素问奇病论》。
张仲景《金匮要略》最早提出治疗方药,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
明代戴思恭《证治要诀》明确提出上、中、下之分类。
《证治准绳》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主要病机:
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
并发症有:
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白内障、雀盲、耳聋、疮痈、水肿等。
治疗原则:
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医学心悟》:
“治上焦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
31、汗证:
盗汗一名出至《金匮要略》,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认为一般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
”总病机:
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汗液外泄失常。
32、内伤法热:
《金匮要略》以小建中汤治疗手足心热,可谓是后世甘温除热治法的先声。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记载了治疗虚热的柴胡散、生地黄散、地骨皮散,为后世治疗阴虚发热提供了借鉴。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提出了五脏热证用方,将“金匮肾气丸”化裁为“六味地黄丸”为治疗阴虚发热提供了一个重要方剂,金东垣对气虚发热的辨证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拟定“补中益气汤”为治疗方剂,使甘温除热治疗具体化。
《景岳全书》对治疗“阳虚发热”提供了“右归饮”、“理中汤”、“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等重要方剂。
明•秦景明《病因脉治•内伤发热》最先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证名称。
《医林改错》、《血证论》对瘀血发热的辨证治疗作出了贡献。
28:
虚劳:
《金匮要略》首先提出“虚劳”的病名。
《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对五劳、六极、七伤作了具体说明,“五劳”指心劳、肝劳、肺劳、脾劳、肾劳。
“六极”指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
“七伤”指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怒恐惧不节伤志。
《景岳全书》“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张景岳所制“左归丸”、“右归丸”体现了这一原则。
29:
癌证:
“癌”首见宋东轩居士著《卫济宝书》。
30:
痹症:
病名首见《内经》。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其风气胜者(痹痛游走不定)为行痹,寒气胜者(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者)为痛痹,湿气胜者关节酸痛、重着、漫肿者)为着痹也”。
(关节肿胀,肌肤焮红,灼热疼痛为热痹。
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为痰,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肌肤紫暗或瘀斑为瘀。
一般说:
痹证新发,风、寒、湿、热之邪明显者为实。
痹证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脏腑,肝肾不足为虚)《金匮要略》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
用所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治疗“历节”。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又称“历节风”。
王焘《外台秘要》而称“白虎病”。
严用和《济生方》则称“白虎历节”。
朱丹溪《格致余论》又称“痛风”。
王肯堂《证治准绳》对膝关节肿大者称为“鹤膝风”,对手指关节肿大者称为“鼓槌风”。
李中梓《医宗必读》阐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则。
基本病机:
风、寒、湿、热、痰、瘀痹阻经络气血。
治疗原则:
祛邪通络。
止痛药分:
祛风散寒止痛、清热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止痛、补虚止痛、搜风止痛五类。
辨病位用药:
上肢:
姜黄、羌活、桂枝。
下肢:
独活、川牛膝、木瓜。
颈椎:
葛根、伸筋草、桂枝、羌活。
腰部:
桑寄生、杜仲、巴戟天、淫羊藿、蛰虫。
膝关节:
土茯苓、车前子、薏苡仁。
四肢小关节:
土贝母、蜂房、威灵仙。
31:
痿证:
《内经》分为:
皮、脉、肉、筋、骨五痿。
主要病机“肺热叶焦”。
治疗原则:
“治痿独取阳明。
”
32:
痉证:
《金匮要略》分为外感表实无汗为刚痉,表虚有汗为柔痉。
痉病在筋脉,属肝所主。
33:
感冒:
感冒病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
朱丹溪《丹溪心法》提出辛凉、辛温解表两大法则。
34:
咳嗽:
病名首见《内经》。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二大类,提出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内伤咳嗽宜甘平养阴为主。
张仲景创治疗虚火咳嗽的麦门冬汤。
清喻昌创立了温润、凉润治咳之法。
3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内科 复习资料 精品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