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教研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639492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5.58KB
开始教研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开始教研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始教研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了,根在土里啊,怎么看得见?
为了看看蒜宝宝的根,这位小朋友竟然把蒜宝宝从土里拔了出来!
幸亏蒜宝宝身体结实,才毫发未伤。
直到蒜宝宝发了芽,孩子才会松口气吧。
把蒜宝宝拔出来看根,这样做虽然有些莽撞,不过她真实地写出了根的样子,也算值得了。
二、有话想说,从需要开始
写作是为了什么?
孩子们如果知道写作不只是为了交给老师评分,而是为了表达自己,是自己与世界沟通的方式,这会不会让他们的写作有一个郑重的开始呢?
《我要大蜥蜴》是一本图画书。
故事中的小男孩名叫阿力,阿力非常想要一只蜥蜴宝宝当宠物。
他选择跟妈妈用留言条的方式沟通。
阿力用留言提出请求:
亲爱的老妈:
我知道你不会同意我养一只大蜥蜴宝宝,对了,就是麦基搬家时留下来的那一只。
但我有非养不可的理由。
请听我说,如果我不养它,它就会被送给史汀基,而史汀基的狗狗洛奇,就会一口吃掉它。
你不会希望这样的事发生吧,不是吗?
你多愁善感的儿子阿力亲笔
当妈妈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时,阿力想办法让妈妈安心:
你知道吗?
大蜥蜴非常安静,而且很可爱,我想,它会比仓鼠还要可爱!
爱你!
你可爱的儿子阿力
为了让妈妈动心,当然,阿力还得想点儿法子:
我知道我有一个弟弟了,但他只是一个小宝宝,一点儿都不好玩!
如果我有一只大蜥蜴,我会教它耍把戏等玩意。
弟弟不会玩把戏,他只会打嗝和便便。
觉得恶心巴拉的阿
为了让妈妈放心,阿力必须做出承诺
我会每天喂它(它吃莴苣),我还会保证它有足够的水。
当它脏兮兮时,我会清理它的笼子。
爱你。
负责任的阿力
阿力最终如愿以偿。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宠物梦,不过,大多数孩子的宠物梦无法实现,因为大人们总是提出那几个千篇一律的难题,和故事里的阿力妈妈差不多。
这个故事写的就是孩子的生活,孩子们能从这个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妈妈的影子,那些生活中的人们的影子。
三、把话说好,从选择例文开始
好的例文,孩子读的时候,会不由地联系自己的生活,它会教孩子观察生活和如何思考。
孩子读到和他生活与心境相关联的篇章,不仅学会了观察,也学会了表达。
语言的启蒙,对一个孩子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
背诵和仿写小诗、小文。
所仿的作品必须是儿童视角,有天真的童趣,贴近孩子生活的内容。
这就是一篇好例文的魔力,它不仅能让孩子在读的时候乐在其中,还能让孩子把好的表达方式学为己有。
《胡萝卜须》是法国作家儒勒·
列那尔的作品,这本散文体小说的主人公名叫胡萝卜须,一个不受欢迎不受喜爱的小孩。
据作者说,发生在胡萝卜须身上的事不少是他自己童年的回忆。
列那尔的文笔有些冷酷,简洁朴素,惜墨如金。
《胡萝卜须》的最后一章名为《胡萝卜须的照相册》,由几十个描绘胡萝卜须生活画面的小片段组成。
片段一:
他还有其他的特征:
胡萝卜须的脸不太讨人喜欢。
胡萝卜须的鼻子像鼹鼠挖出的洞。
胡萝卜须的耳朵里总有一些掏不尽的面包屑。
胡萝卜须可以把雪放在舌头上融化,吸进嘴里。
胡萝卜须脚步沉重,走相难看,像个驼子。
胡萝卜须的脖子上总有一层蓝灰色的污垢,像是戴了个项圈。
最后还有,胡萝卜须口味与众不同,而且闻不出麝香味
片段二:
有时候姐姐欧内斯蒂娜和大哥费利克斯玩自己的玩具玩厌了,也会借给胡萝卜须玩玩。
于是他分享了他们的一小部分幸福,适度地构成了他自己的一份。
因为害怕他们把玩具讨回去,他从来不敢显出非常高兴的样子。
片段三:
胡萝卜须以为他母亲在对他微笑,于是他也很高兴地跟着微笑起来了。
不过勒皮克太太只不过是闲来无事,自个儿对自个儿笑笑罢了;
她突然面孔一板,她那黑木头似的脸上就像是嵌着两颗黑茶藨子。
胡萝卜须吓呆了,不知往哪儿逃才好。
孩子读了《胡萝卜须的照相册》后写成了《六三班的照相册》。
体育课,我们站在寒风中发抖,风如同无数把锋利的刀子在我们身上裁裁剪剪。
她,鹤立鸡群一般,短袖、短裤,还若无其事地将双手插在短裤的口袋里。
——谷天心
“你过生日想要什么礼物?
”
“防弹眼镜。
“你喜欢什么运动?
“跑步和仰卧起坐。
“你怎么这么特别,女中豪杰。
我一直没有发现嘛!
“你当然不知道!
你又没问过。
”她用手臂勾着我的脑袋说。
“那我还有个问题,你是女的吗?
”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是啊!
可是我想当男生!
这是一段和我班女汉子——陈妍的对话。
——李奕萌
放学了,不论载着我的电动车跑出多远,程熙蒙总会使劲挥挥手,喊道:
“再见!
”那声音由风传到我耳朵里,即便是逆风,也总是那样清晰。
——孙静怡
儒勒·
列那尔作品中呈现的对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察,对人性不动声色的展露,他的冷峻,他的幽默,似乎都在孩子们的作品中留下了印记。
四、学习修改,从当读者开始
孩子们写好一篇文章后往往如释重负,所谓自己修改常常变成了象征性地动几个错别字而已。
一篇好文章的诞生离不开反复琢磨和加工。
如何教孩子修改呢,我们以第一次集体修改为例。
翻菱(原稿)
袁玥
菱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生在池塘或沼泽中。
它的叶子像萝卜叶,稍稍有一点像三角形,花是白色的。
菱的果实有硬壳,两边大都有角,颜色是灰绿色,长在根的旁边。
它就是菱角。
采菱的人们一般是坐在一个木桶里,然后往有菱的地方划水。
到了有菱的地方,就用手抓住菱叶,将它往上拔,这样,一串根就被拔了起来。
然后把菱角一一揪下来,放在木桶里,接着再去采下一个。
其实翻菱又简单又有乐趣,虽然脏了一点。
但仍有人喜欢这个活动。
我以前都不敢翻菱,特别是坐在木盆里,更担心会掉到水里。
实践后才知道只要胆大心细,你一定会满载而归的!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篇关于假期生活的文章。
开头的资料拼接,中间的轻描淡写,结尾的大道理不分青红皂白,这样的写作模式产生得莫名其妙,根基还挺深。
用这个做例子教孩子如何修改,很有典型意义。
首先,征得这位同学的同意,我们在班级里朗读了她的原作,所有同学都是她的读者。
听完后,小读者们纷纷觉得太不过瘾,他们想知道小作者自己是如何采菱的?
采菱为什么会有点脏?
采菱怎么简单,哪里有趣了?
坐在木盆里是什么感觉啊?
用什么划水呢?
菱角的味道好吗?
还有,第一段话怎么不像小作者的口气呢?
……
根据读者们的意见,小作者进行了修改。
在班级里再次朗读小作者修改后的文章,小读者们都觉得满意了,他们从这篇很有诚意的文章里,感受到了作者的精心、尽力,和对自己、对欣赏者的尊重。
这次修改的体验,让孩子们明白了一个原则,如何写作,如何修改,我们的心中要装着读者,当我们写作时,是与他们交流,要想象他们的观感和需要。
读者意识对于写作的人来说有多重要呢?
朱自清说:
“写作练习可以没有老师,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
”你看,它就是这么重要。
3月30日学习资料
教师之间听课,到底听什么?
(建议收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新教师在听课时,要特别注意去品悟师生教和学的方法与技巧。
新教师应注意品悟教师如何运用并组合教法;
要认真品悟教师如何去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要特别留心品悟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类型、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和认知规律。
看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上,普遍存在着哪些优势与问题,为有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积累经验。
“听”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课型不同,课的结构也不同。
新教师在听课时,首先要看的就是别的教师是怎样安排课堂结构的。
例如:
教学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通过课堂提问使学生有意识地从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关的旧知识,并激活旧知识;
怎样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的教学;
怎样通过简明、准确、生动的语言系统呈现新内容;
采用何种方式完成对新内容的巩固;
如何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加强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除了注意每个环节的实现方式,还要注意时间安排,否则就会出现一节课“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不合理状况,使课堂结构显得不够严谨。
“听”重点难点的突破
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能否突破,标志着这节课的成功与否。
重点内容通常是指在教材中或因讲述详细所占篇幅大;
或是归纳的结论、规律所占地位突出。
难点是指大部分学生难于理解、掌握、运用的部分,有来自教材的难点,也有来自学生的难点。
听课时就要听教师是怎样纵横联系学生已有知识举例说明,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这些往往是他们积累多年教学经验的所得。
“听”板书及教学媒体运用
一般说来,板书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增强直观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此外,板书还具有训练学生的随意注意的主动性,便于课堂小结和课后复习等功能。
教学媒体是对教学起辅助作用的。
恰当运用媒体,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
但是媒体运用不是多多益善,先进的媒体未必收到良好效果。
所以听课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看人家是如何选择媒体的、运用是否行之有效
“听”课堂的气氛
课堂气氛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氛围。
这种氛围如果是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个好的教师能够创设一种愉悦、和谐、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
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能够平等对话,完成情感交流;
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能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和时空;
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会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教师是通过何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
是以激情感染学生,还是用亲切的语言鼓舞学生?
这些都是新教师听课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有时年轻教师在课上也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但师生低层次的信息交流过多,看上去挺热闹,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或来得及思考,象“是不是”“对不对”“就是说”“什么”等。
感觉有些问题是明知故问、目的性差,这实际上也是限制学生思维的“课堂霸权主义”。
有时老师让学生讨论问题,教师往往游离于学生之外,有时在频频看表,感觉上是在等时间。
“听”教学细节
细节,往往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流露,有经验的教师举手投足间都能体现出优良的教育意图,一个肯定的眼神,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青年教师往往不太注意或浪费潜在的教育资源。
细节一:
对学习有困难的那部分学生
有经验的老师经常用“试试看”、“还没准备好?
”“还有没有要补充的”、“还能不能再完善些”等非常有人情味的言语,让这一部分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真心关爱,体现了面向全体,以人为本的真谛。
细节二:
有的教师在叫学生时用“请”,同时掌心向上,像托起太阳的一样的手势,从这一举动中,透着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期待。
“听”闪光之点
一节课听完了,哪怕从整体上来看是失败的,只要我们认真去捕捉,至少都会有一两个闪光点。
一般的公开课,也多有灵采飞扬的机巧之作!
有哲人曾说,世上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并能学习别人长处,最终使其变为自己的长处的人。
因此,我们在听课时,一定要首先抱着一种虚心学习的态度,要积极调动自己敏锐的眼光,善于去发现人家课堂上的每一点闪光之处,然后慢慢品味,细细揣摩,再将其拿到自己的课堂上去实践印证,这样久而久之,自然会功力日进。
听课后的反思、总结
听课后,要认真思考。
一节课的好坏,不同时期、不同学科有不尽相同的标准。
此外,一堂好课还要做到:
要有科学性。
这里的科学性一指呈现的材料、知识、观点必须是正确的;
二指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否准确,是否体现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就是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其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对教材为何这样处理?
换成自己该如何处理?
教师是怎样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
自己应怎样对“闪光点”活学活用?
思考之后,记下其得失优劣,写下我反思之法,借鉴之道。
并和自己的备课思路进行对比分析,大胆地去粗取精,扬长避短,写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教案,并付诸实施。
4月6日学习资料
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六性”
石学东
一、注意交际情境的实效性
随着《课标》的深入实施,情境教学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口语交际课,教师们更加注意创设交际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有的教师为了创设一个交际情境,不惜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利用各种复杂的媒体,弄得学生眼花缭乱;
有的开展各种活动,搞得热闹非凡。
但结果是喧宾夺主,教学任务完成不好。
我听过这样一堂口语交际课:
《男孩和女孩》。
老师让学生采用辩论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
为了引出“男孩可爱还是女孩可爱”这个话题,老师竟然花了15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了“跳绳、拔河”“剪纸、单脚跳”“舞蹈、扳手劲”三轮男女对抗赛。
这三轮比赛下来,学生倒是兴致勃勃,气氛热烈,但进行辩论的时间已经不多,再加上学生缺乏课前收集资料的准备,没有几个人能说出为什么可爱的理由。
该训练的语言没有训练,该挖掘的思维空间没有挖掘,该进行的临场应变能力的锻炼没有锻炼,在一阵热闹之后,口语交际草草收场。
所以,在课堂上创设交际情境,一定要注意实效性,即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精力,尽快地将学生带进交际情境里。
要做到这一点,在设计创设情境这个环节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即我为什么要创设这个情境?
这个情境能蕴含哪些交际要素?
应设置哪些交际兴奋点?
尽量做到一个情境,多种功能。
也就是说,创设一个情境,不仅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制造话题,激起兴趣,而且要引发讨论,激活思维,促成各种形式的交际。
这样才能实现交际情境创设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意交际过程的渐进性
人们的交际实践是由浅到深、逐渐入境的,口语交际训练也要体现渐进性。
一是要注意把握学段要求的渐进性,二是要注意每堂课教学进程要求的渐进性。
我听过一堂《谁是最佳小导游》的口语交际课,一开口,教师就要求学生用一段话介绍家乡的一处美景。
学生一时不得要领,东说一句,西说一句,抓不住景点特色,有的甚至只能无序地说出一两句话。
如果,老师分三步来要求:
第一步,要求学生先说说自己的家乡都有哪些美景,自己最喜欢哪一处。
这一步的要求是最简单的,学生只需要说出“我的家乡有……,有……,我最喜欢的是……”的句式即可。
这一步重在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找到交际的话题,敢于交际,为下一步的交际作语言铺垫。
第二步,要求学生抓住最有特色的地方,按一定的顺序重点介绍美景。
这一步重在找准表达的重点和难点,须教给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并抓住难点反复进行具体指导,要特别注意后进生的个别辅导。
第三步,要求按照导游的语气,做到有头有尾地介绍一处景点。
这样循序渐进,注意每一步都落到实处,每个学生都参与训练,必将收到很好的交际效果。
三、注意交际对象的互动性
口语交际的本质特征在于互动性,这是与传统课程中的听说训练最根本的区别。
听说训练只突出听和说的单向技能发展,而口语交际则在要求听、说能力协调发展的同时强调“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设计具有交际性的话题,创设具有交际性的情境,铺设交际路径,拓宽交际的渠道,多给学生提供交际的机会。
如《男孩和女孩》这一课,只要教师抛出交际问题“是男孩可爱还是女孩可爱?
”男女生会马上争论起来,互不相让,交际的氛围很快产生,而有的内容却要教师自己加以创设。
如《书中人物大家谈》一课,可增加“他的看法你有相同或不同的意见吗”这个环节,当每个学生说完自己的看法后,其他同学就可以针对他的看法发表自己的意见。
《谁是最佳小导游》可增加“招聘小导游”环节,这样,交际的角色增加了,有考官,有应聘人员,他们之间会有许多相互对话,互动性更强。
四、注意交际角色的广泛性
由于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以言语为媒介的互动行为,因此,口语交际教学时应当有“角色”意识和“对象”意识。
只有交际角色多元、对象广泛,才能使学生的言语应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得到多角度、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
具体可用以下方法:
一是巧设交际情境,增加交际对象。
如《爱心》口语交际课,教师可这样设计:
第一,由教师抛出话题:
“在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里,爱心无处不在,谁来说说,自己都见过、听过或亲身经历过哪些爱心事情?
”让学生回答,这是师生对话。
第二,叫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件事,与同桌相互说这件事的具体经过和自己的感受,这是生生对话。
第三,分小组说,小组中的每个人说完后,其他人提问或发表意见,这是生生群体的对话。
第四,选代表在全班说,每个代表说完后,全班同学可以依次发表意见,教师可以随时指导,这是生生、师生群体的对话。
二是模拟活动情境,增加交际角色。
如《谁是最佳小导游》一课,通过模拟“招聘小导游”的活动情境,增加“考官”“应聘人员”的角色。
《买文具》一课,可模拟购买不同的文具,与不同售货员进行对话的情境,等等,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交际。
五、注意交际成员的全体性
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又是难点所在。
有的口语交际课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只是几个优等生撑场面,大部分学生当陪客。
平均每两周才有一节口语交际课,大部分学生难以得到开口发言的机会,这就意味着他们一学期都有可能当陪客。
像这样下去,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习惯又怎么能实现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参与交际的全面性。
为此须注意三点:
一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任务,让每一个人通过努力都能进行交流;
二要交际形式的多样化,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每一次的交际活动中来;
三要安排相对多的时间作大面积训练,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说话的机会。
六、注意交际言行的规范性
随着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的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也比比皆是。
但是,部分教师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教师只充当言语交际的参与者,忽略了自己还是课堂的指导者,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置可否,有的不注意学生发言过程中的对与错,一味地表扬。
而对学生与人交流时的不当表现听之任之。
这样,不仅因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而使课堂难以纵向延伸,更严重的是,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健康发展。
对此,教师们一定要高度重视。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还要注意对学生发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恰到好处的指导,不断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让每一节口语交际课都成为规范学生交际语言、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和沟通能力的重要阵地,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口语交际课中都有收获和进步,让学生日积月累,逐渐形成言语规范、应对自如的交际能力,养成得体大方的良好交际习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始 教研 学习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