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638875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66.65KB
江苏省姜堰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江苏省姜堰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姜堰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施实验并记录;
分析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
故选D。
3.右图是某同学观察写有“A”字母的载玻片时的视野,若要将图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他的做法应是:
(
A.调节细准焦螺旋
B.将载玻片慢慢向右下方移动
C.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D.调节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
【答案】B
【解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图是某同学观察写有“A”字母的载玻片时的视野,若要将图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他的做法应是将载玻片慢慢向右下方移动。
故选B。
4.下列能反映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北极熊白色的皮毛B.鱼儿离不开水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大树下面好乘凉
【答案】A
【解析】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和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脂肪保暖有了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因此,体现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故A符合题意;
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离开了水无法生存,故B不符合题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在大堤中挖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说明了动物对环境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分解者
C.阳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
【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指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6.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生物圈
【解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
7.蚯蚓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消除环境污染,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枯枝残叶等,因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成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指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蚯蚓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消除环境污染,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枯枝残叶等,因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故选C。
8.图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图中A,B分别表示(
A.水、水B.二氧化碳、水C.有机物、水D.水、二氧化碳
【解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
通过分析,图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图中A表示氧气,B是水。
9.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B.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完成了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物质转化是指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能量转化是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点睛: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0.植物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根冠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成熟区也叫根毛区;
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
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11.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总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是因为(
A.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小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B.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等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C.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D.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有时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有时小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
本题考查了根毛细胞的失水或吸水原理,关键看二者是否有浓度差,判断出水的流向。
12.植物体内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A.导管B.筛管C.气管D.血管
本题考查水分和无机盐运输,明确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是解答的关键。
13.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选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
他先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周围,再将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周围。
恩吉尔曼的实验结果说明
(
A.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B.光合作用需要好氧细菌
C.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D.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
通过分析,恩吉尔曼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14.某同学欲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他选择了银边天竺葵作实验材料,则图中应选作对照的是(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甲、乙和丙
【解析】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条件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
图中探究阳光对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变量是光照。
叶片乙是遮光部分,叶片丙是未遮光部分,在光照下后经过酒精脱色,清水漂洗后,分别滴加碘液,结果叶片乙不变蓝色,而叶片丙变蓝色,说明产生了淀粉,图中应选作对照的是乙和丙。
15.有句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肥”的主要作用是提供(
A.水
B.无机盐
C.有机物
D.维生素
【解析】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植物的生长也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
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
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16.人摄取食物,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同时也获得能量。
食物成分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D.维生素
【解析】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
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
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
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其中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人体的废物和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
17.我们正值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A.脂肪
B.糖类
【解析】试题分析: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
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应该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考点: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8.消化液里对食物的消化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
A.唾液B.激素C.抗体D.消化酶
【解析】消化液是由消化腺所分泌的液体,对食物的消化具有重要作用。
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
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这些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参与相应物质的消化。
肝脏能够分泌胆汁,首先将胆汁储存在胆囊内,然后胆汁从胆管进入小肠,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它对脂肪有乳化作用,将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小的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消化腺的分布和胆汁的特点和作用。
19.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
A.脂肪酸、氨基酸B.甘油、脂肪酸C.葡萄糖、氨基酸D.氨基酸、葡萄糖
【解析】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20.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则2号试管应加入(
A.2mL水B.2mL唾液C.1mL水D.1mL唾液
【解析】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通过分析,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号试管加入2毫升唾液,2号试管加入等量的清水,这样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21.若要比较花生和核桃仁含有的能量,花生和核桃仁应(
A.质量相同B.体积相同
C.数量相同D.形状相同
若要比较花生和核桃仁含有的能量,变量是食物中含有的能量不同,其它的质量等条件相同。
22.成年人平静时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
A.10~16次B.16~18次C.18~24次
D.68~75次
【解析】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18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
故选B。
此题考查了呼吸频率,明确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18次/分。
23.下列生活习惯正确的是(
A.早餐可以不吃B.饮料可以代替水C.食物荤素搭配D.喜欢吃的就多吃
【解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日三餐按时进餐,食物种多样,营养全面,搭配合理,粗精搭配,易于消化,不挑食,偏食和暴饮暴食。
24.若DDT进入水体,则在浮游生物、食草鱼、食肉鱼、鸭中,DDT含量最高的是(
A.食草鱼B.鸭
C.食肉鱼
D.浮游生物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
据此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食草鱼→食肉鱼→鸭”这条食物链中,如果水受到DDT的污染,鹰的营养级最高,所以生物体内DDT含量最多的是鸭,最少的是浮游植物。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
25.图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
A.3条
B.5条
C.8条D.11条
【解析】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来表示,而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
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
草→鼠→鹰,草→鼠→蛇→鹰,草→兔→鹰,草→鼠→狐,草→兔→狐。
26.当我们感觉饥寒交迫时,需要补充食物获得能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物中不同的营养物质含有的能量不同
B.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储存在食物中的能量能够直接被人体利用
D.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要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
【解析】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同,所含有的能量也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食物中的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基本物质,脂肪是储能物质,都含有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
储存在食物中的能量需要在细胞内的线粒体分解氧气化释放出来的能量才能被人体利用,故C符合题意;
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这些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7.下列现象与生物的呼吸作用无关的是(
A.合理密植B.作物松土
C.谷物晾晒
D.萝卜空心
【解析】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合理密植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而作物松土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谷物晾晒抑制呼吸作用,萝卜空心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原因。
28.用不同状态的种子“探究种子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温度变化最大的是(
A.潮湿的种子B.晒干的种子C.炒熟的种子D.休眠的种子
此探究实验,温度变化最大的种子生命活动最旺盛,呼吸作用最强。
潮湿的种子生命活动最旺盛,所以A正确;
晒干的种子因为水分含量低,呼吸作用减弱,故B错;
炒熟的种子已经死亡,不再进行呼吸作用,没有温度变化,故C错;
休眠的种子呼吸作用微弱,温度变化小,故D错。
本题考查不同状态下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比较,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
29.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在所有生活着的细胞中都能进行B.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
C.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D.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解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
呼吸作用在所有活细胞中时时进行,故A不符合题意;
呼吸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进行,故B符合题意;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光合作用只有白天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故D不符合题意。
30.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鼻
B.喉C.气管
D.肺
【解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脏两部分。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
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31.表是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
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氧气
20.96
16.40
二氧化碳
0.04
4.10
其他气体
79.00
79.50
A.吸气时只吸入氧气
B.呼气时只呼出二氧化碳
C.气体含量基本不变
D.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解析】由表格可知,吸气时不只吸入氧气,还有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A错误;
呼气时不只呼出二氧化碳,还有氧气和其他气体,B错误;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发生变化,C错误;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D正确。
32.图是人体吸气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B.吸入气体后胸廓的容积增大
C.肋间外肌收缩,胸部扩张
D.若进行吸气时胸廓的容积会扩大
【解析】平静吸气时:
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呼气时:
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也含有氧气。
如图所示的表示吸入气体后胸廓的容积增大。
33.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体检时正确的做法是(
A.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
B.屏住呼吸后再尽力吹
C.跑步结束后再尽力吹
D.扩胸运动后再尽力吹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因此体检时正确的做法是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
呼气和吸气。
34.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A.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
B.将少量开水加入有鸡蛋清的烧杯中,鉴定蛋白质
C.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加热,去除叶绿素
D.滴加碘酒观察是否变成蓝紫色,检验淀粉的存在
【解析】呼吸作用是在氧的参与下,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其中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生成沉淀,可以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故A不符合题意;
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它会因变性而凝固成块状,如果加入足量的开水,相当于稀释了,则会变成白色絮状物,蛋白质变性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故B不符合题意;
叶绿素溶于酒精,不溶于水,但是酒精易燃烧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将叶片放入酒精中进行隔水加热,故C符合题意;
碘溶液遇到淀粉变成蓝色,所以滴加碘酒观察是否变成蓝紫色,检验淀粉的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
35.许多菜农利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右表中的三个大棚,蔬菜产量最高的是(
甲棚
乙棚
丙棚
白天/℃
25
33
12
晚上/℃
20
A.甲棚
B.乙棚C.丙棚
D.不能确定
【解析】白天日照充足,温度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合成的有机物多;
夜晚,气温下降,植物进入休眠状态,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白天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养分得以有效积累,从而利于提高蔬菜产量。
表格中乙棚的昼夜温差最大,因此乙棚是最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的大棚。
二、非选择题
36.完成下列过程图: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能量转化为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线粒体。
故图示如下:
37.图为消化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①]________是人体最大的________,大部分位于人体的________上腹部,分泌的消化液是________。
(2)[②]________是________开始被消化的部位。
(3)[]________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写出其适于消化吸收的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肝脏
(2).消化腺(3).右(4).胆汁(5).胃(6).蛋白质(7).④小肠(8).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9).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部分
【解析】
(1)①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大部分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部,肝脏能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贮存在胆囊中,通过胆管流入小肠,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不能对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只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
(2)胃是消化道的一部分,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胃,胃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成年人的胃内能容纳2升左右的食物;
但大肠虽能蠕动,不能进行消化食物。
②胃是蛋白质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在胃内消化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初步消化的蛋白质在小肠内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
(3)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有:
消化道中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
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
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姜堰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