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讲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637230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51KB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讲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讲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讲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土地和人口。
(2)权利与义务:
分封者与受封者之间是权利义务关系。
(3)影响: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周朝势力范围扩大;
没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B.宗法制
(1)核心:
以嫡长子继承制规定宗族内的嫡庶关系,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2)嫡长子继承制:
是宗法制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长子。
(3)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宗法关系即大宗和小宗依身份等级,在各自范围内,对直系和旁系亲属族人进行统治管辖。
(4)影响:
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在权力继承问题上的纷争,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但易于形成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等。
(2)君主专制的强化
官僚政治、皇权至上、分权与制约、君主专制
时期
发展历程
先秦
(萌芽)
王位世袭制使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
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周王既是天下大宗,也是最高领袖
秦朝
(创立)
皇帝制度:
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三公九卿制:
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
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
西汉
(发展)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建立“中朝”,削弱相权
隋唐
(完善)
三省六部制:
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从而分散相权;
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
保证了皇权独尊
宋朝
(加强)
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
元朝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明朝
(强化)
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
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清朝
(顶峰)
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
康熙时,设置南书房;
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3.讲典例
【例1】
(2018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2)2.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趁热打铁】
(2018年全国新课标1卷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解析】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
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
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
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准确表达的能力,以武则天时代的皇权与相权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专制制度下,皇权对相权的压制和控制,考生需要对每一个选项逐一排查,发现与题干不一致的地方,然后选择表达最严密和准确的选项。
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故意味着参与议政的人员增多,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弱化
5.讲易错
【题目】
(2017年全国新课标1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
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且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排除B;
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
注意题干中“武王弟”“周公长子”“召公爽”,可见分封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而且贵族世袭特权在夏商时期已经出现,排除D。
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因此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以主干知识——周朝分封制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
关于分封制,相信考生平时做过不少的训练题,而本题通过设置新情境,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考生能够拓展分封制的认识,考查细致入微,特别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反思】解答本题需要了解分封制,根据题干信息运用排除法,BC两项说法错误排除,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考向二先秦以来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进
先秦以来的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分封制、郡县制、汉唐宋强化中央集权、元朝以来行省制和土司制度、明清改土归流等演变历程;
中央的权利越来越大,地方的权利越来越小,达到了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目的。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历程在高考中是必考内容之一,重点考察几个知识点,如郡县制、汉唐宋强化中央集权和元朝以来行省制,题型有选择和材料题。
考生在备考时可以重点复习相关知识,提升复习的有效性。
例1(2018年天津卷文综历史2)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
这表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解析】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A项正确;
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缺乏实际权力”的表述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
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权力,因此“权力集中专断”的表述不合题意,故C项排除;
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范围,“君主专制得以加强”不合题意主旨,故D项排除。
【名师点晴】行省制起源于元朝,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是现代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行省在职能和权力行使方面表现为主要为中央收权,同时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承上启下和代朝廷统摄节制的作用,但是在官吏的任免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这也是行省的特点,权大而不专,从而防止了行省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使命的减弱和向地方割据势力的转化,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使行省具有一定的地方权力。
主要涉及先秦到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A.史实
周代
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
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汉朝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
封国制导致“七国之乱”,“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朝
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文官知州通判制:
由文官任地方长官,通判监督,将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
这一举措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从宋代后,中央确立了对地方的优势
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
B.认识
(1)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一系列行政区划与变革,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使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
(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变化,属于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
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行政区划的变化。
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区越划越小,越划越多。
3.讲典例
(2018年江苏卷文综历史2)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
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
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
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
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答案】B
(2017年北京卷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例2】
(2017年全国新课标1卷25)表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表格反映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结合所学知识,汉初到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逐渐加强,王国问题逐渐解决,因此不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更不是反映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排除AD;
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体现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排除B;
中央集权逐渐加强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实力,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匈奴边患,故C项正确。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代中央集权加强。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表格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本题以汉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西汉王朝初期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但是此后王国势力膨胀,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后削弱王国势力,汉武帝时基本解决王国问题,有利于实行“大一统”。
本题的干扰项为A项,但是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激化应是汉景帝时期爆发七国之乱。
本题实际上考查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作用之一是有利于集中力量应对内忧外患,因此还是提醒我们在备考时注意对细节的把握。
(2018年江苏卷文综历史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
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
”由此可见,尚书省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解析】由材料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尚书省在中央与地方行政运行中处于中枢的位置,故D项正确;
唐朝三省各有其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尚书省在履行自身的职责,故A项错误;
拥有起草诏令制敕权力的是中书省,故B项错误;
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点睛;
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史料实证,是通过新材料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常规思路,这就启示我们一定不要忽视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
4.讲方法
本考向主要以选择题为主,间以材料题。
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注意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郡县制实行的意义,以材料题的应用;
汉朝郡国并行制的内涵,为了解决郡国并行制,武帝采取的措施;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元朝行省制度的设置的意义,注意材料题。
【题目】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的存在。
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
统治者这么划界的主要意图是
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地方
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
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
考向三先秦以来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
知道先秦以来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度(世卿世禄制)、汉到魏晋时期的察举制度和隋唐的科举制度的演变;
知道选官的标准不断变化历程,即从世官制的血缘到汉代举孝廉,标准为德和才;
到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标准为门第;
到隋唐时期的依靠考试成绩来选官,知道清末新政时期(1905)废除。
了解秦朝以来的监察制度的演变,掌握秦朝的中央监察机关:
御史大夫,西汉的刺史和东汉的州牧,唐朝,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
宋代,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元朝,人命重案公文由御史台监察御史复核;
御史在纠举官吏时可采取非常手段。
明朝,都察院是中央监察机构,提刑按察司兼管地方监察。
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考生在复习时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从历史中去汲取现实社会中贪腐问题的解决方案。
同时注意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与中国近现代、世界近现代的监督机构的对比,本考向近年来有加大考试力度的趋势。
例1(2018年全国Ⅲ卷文综历史2)表1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无官职记录
24
36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例2(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
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东汉察举制选官的标准是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高低,而能达到这些标准的只能是地主阶级,东汉后期演变成门阀士族,这就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故B正确;
A项是在汉武帝时,故错误;
C项指的是科举制,故错误;
郡县制的基础是中央集权制度,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察举制
【名师点睛】本题以察举制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契合高考改革的时代热点,也是海南卷高考的高频考点和主干知识,考生对古代选官制度的概念、特点、选官标准、选拔方式以及各自意义都要重点掌握。
本考向主要考察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考生可结合近年来的反腐败等社会热点进行复习。
A.选官制度的演变
【特别强调】对选官与监察制度的认识
1.对古代监察与选官制度的综合认识
一个根本目的:
强化皇权统治。
两个层面:
选拔官吏和监察百官。
三个趋势:
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
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
选拔形式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
B.趋向严密的廉政监察制度
(1)开始于秦朝:
御史大夫监理国家监察事务。
(2)发展于两汉:
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东汉时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3)加强于隋唐:
门下省有权对宰相决策提出异议,政事堂可对皇帝做法提出不同建议。
(4)完善于北宋:
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生效,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
(5)强化于明清:
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并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
清代设有监察机构——都察院。
【例1】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
“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举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推举六名孝廉”可直接判断是汉朝推行的察举制,但材料中“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了察举制存在的一些弊端,即重门第,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地方举荐制度,排除A、D;
B是九品中正制,不合题意,故选C。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概念型选择题,也是高考命题者最钟爱的命题方式,是能力与基础知识相结合的最好方式,本题的关键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历史概念,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对教材中的重要历史概念要全面理解与掌握,特别是对同类历史概念,需要准确掌握其鲜明的能区别其它历史概念的特点。
【趁热打铁】“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
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
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解析】试题分析:
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采用密封考试形式,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故A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提及取士科目数量减少信息,故B项错误;
材料中说明对进士科的重视,不是尊贵,故C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录取人数变化,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汉代元政治制度演变•宋代科举制度
【名师点睛】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
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誊录制度的建立。
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
弥封"
或"
封弥"
。
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
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
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
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
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
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
【例2】【2017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期统练
(一)历史试卷】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
三代以上出于学。
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夏商周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及从政资格
B.“以客出仕”成为战国时风行的做官之途径
C.汉代中央官员的选拔主要来自地方郡县长官
D.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分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等阶段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5月高二统一考试历史试题)“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
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
”这反映了秦朝
A.构建起隶属于丞相的监察体系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D.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基木原则
【解析】材料说明秦朝实行的中央管制的分工明确,奠定了后世管制的基础,D正确;
丞相负责的处理政务,A错误;
B是郡县制作用;
此时期已经是官僚政治形成时期,C错误。
本考向主要以选择题为主,辅之以材料题。
考生在备考选官制和监察制时,首先应该注意形成各自的演进主线;
其次对各自的重点,如选官制度的察举制的时间、标准等内容,科举制的时间、标准和影响,秦汉唐宋加强检察的措施等进行重点识记;
再次,注意联系当今的社会的考公务员、反腐等热点进行复习。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得分训练(六)文综历史试题)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薄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
这表明秦代
A.已出现了完整的官僚体系B.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C.官僚政治的模式己经形成D.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
【题目】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01 古代 中国 政治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