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感受课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633040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3.23KB
17感受课文档格式.docx
《17感受课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感受课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请学生谈一谈。
3.全班再来齐读这个句子。
边读边思考:
为什么课文最后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课文中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
你从哪里可以知道?
小组讨论,交流。
四、学生自学,解决疑惑
1.板书课题:
可贵的沉默,学生齐读课题。
2.自己小声读,借助拼音通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教师巡视。
3.小组合作学习,把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交流讨论,自读。
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注音,组词,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内认真读文,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6.小组汇报,教师归纳总结。
7.指名学生回答,学习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评价。
二、感受学习《颐和园》
谈话引入:
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
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三、欣赏课文插图,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四、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自由设疑,提问,教师归纳梳理问题。
2.学生轻声朗读课文,解决问题,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视,适当点拨。
3.检查读书情况,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回答。
六、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同学读文,师生共同正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给生字注音、组词,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小组代表汇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感受学习《秦兵马俑》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骊山陵东侧,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
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
出示课题,齐读。
二、看插图,创设情景
1.仔细欣赏。
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交流。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练读,读给同桌听。
3.说说兵马俑给你的印象。
三、感受学习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勾画生字,词语。
2.指名学生读课文,集体正音。
3.小组内学习生字词语,给生字注音,词语。
4.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自由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回答。
第三课时
感受学习《语文园地五》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自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发现?
2.小组内读句子,讨论有什么发现?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二、日积月累
1.指名学生读“读读认认”,教师巡视。
2.小组内读“读读认认”,看看发现了什么?
3.自由读“读读背背”。
4.小组内读“读读背背”。
5.全班齐读。
三、了解感受宽带网的知识
◆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交流方法
1 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
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2 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 老师的建议:
(1)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2)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3)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四、口语交际
1.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出示相关报道。
你有什么感受?
2.板书:
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3.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
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4.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
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5.自由发言:
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课后反思:
17《长城》认识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认识、读写本课生字;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掌握介绍景点的方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
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介绍景点的方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任务单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生字,教师纠正读音;
2.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3.课文,学习具体内容
4.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5.请学生概括第一段的大意。
6.提问:
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的心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
长城长一万三千多里,你能感受到这种雄伟的气势了吗?
)
二、再读课文,继续学习
1.快速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说一说这一段主要介绍了什么。
(介绍了长城的具体构造,突出了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
2.课文重点介绍了什么?
(垛子、瞭望口和射口),在插图上找出它们的具体位置,说说它们的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观察长城的呢?
(从远到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壮观)
4.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找找中心句(除了最后一句以外)。
中心句——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一句话连续使用了几个动词,请把它们画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好处:
使句子更加连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5.让学生想象一下,假如此刻自己“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这时你会想起什么呢?
(古代劳动人民辛苦、伟大、智慧)
6.带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钦佩之情再读读课文最后两个句子。
7.教师读一读外国友人的评价。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创设情境、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写导游词
1.假设现在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际,许多外国游人纷纷游览长城,作为北京的志愿者,你会怎样给游客们介绍长城呢?
2.学生写导游词
3.请部分同学来读一读自己写的导游词,然后请同学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五、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并背诵
2.练习写导游词
四、板书设计
长城
观察长城:
远景近景
联想人民:
血汗 智慧
赞美工程:
雄伟 奇迹
18《颐和园》认识课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
理解词句,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2个词语造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能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生词。
2.解释下列词语:
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宫殿堤岸掩映雕刻长廊葱郁杨柳耸立金碧辉煌神清气爽细细游赏隐隐约约
4.听写词语,检查识字效果。
宫殿堤岸雕刻长廊葱郁金碧辉煌神清气爽细细游赏
二、齐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齐读课文。
2.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看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
(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
(2)看书上的插图或出示风光图片从感性上领略颐和园几处景观的美景。
(3)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
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
(4)小组合作,给课文分段。
3.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
教师在范读时,要通过表情语气的变化,感情的处理来加以体现。
(2)学生模仿练习。
(3)指名朗读、齐读。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18颐和园
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上——昆明湖
(游览顺序)
19《秦兵马俑》认识课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课时;
三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小组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正音。
2.理解词义,可联系上下文,也可查字典。
3.指名试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4.集体讨论。
(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5.集体讨论,交流。
(1)从“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最前列”和“神态自若”的描写中,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特点。
(2)从“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及穿着装扮,手持各种武器,“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中,体会武士俑威武凝重的特点。
(3)从“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中体会骑兵俑的勇猛善战的特点。
(4)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6.在学生充分交流,发表意见后,齐读课文。
7.小结: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8.总结。
这篇课文生动的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勇气概
《语文园地五》认识课
背诵积累古诗《望岳》,提高记忆力,
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领悟并运用“比照”的写法。
感受泰山美景,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课前准备:
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泰山风景图片资料。
完成“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积累基础知识。
教学设计
1.读“我的发现”:
⑴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⑵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2.了解句子的特点和作用:
3.另外找出相似的句子写、读。
4.举一处景物仿写。
二、积累对联
1.读对联。
2.找出欣赏的句子讲讲对它的理解,例: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 (写出云漫月浓的境界)
一径对半帘 竹阴对花影 云满地对月笼纱
3.读、记、吟。
4.另举几例对联。
三、了解宽带网的知识
宽带网
1. 方法展示台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2.资料展示会
3.老师的建议:
(2)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3)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四、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完成口语交际,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保护文物的意识。
一、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2.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
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
3.自由发言:
三、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四、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五、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中的第五单元检测题。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熟悉课
熟悉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自主、合作学习,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和小组同学一起解决。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复习引入
1.指名同学说一说第五单元学习了哪几篇课文?
都是围绕哪个主题写的?
2.学生小组内熟悉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在次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并作出归纳总结。
3.小组讨论《长城》都讲了些什么内容,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5.指名学生说说《颐和园》让我们认识了那些景点,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描写的?
教师引导然后总结概括。
6.《兵马俑》这课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小组讨论,教师点评。
7.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总结:
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做其他事情,不要死板教条,要动脑筋,有所创新,独出心裁。
二、学生提出的问题
1.各小组汇报提出了哪些问题,其他组回答。
2.教师小结。
谈感受
指名同学回答学习本单元后的感受。
第五单元整理课
1.会写、会认本单元的生字,知道疑难生字的写法。
2.积累词语或短语,培养学习积累语言的习惯。
3.积累背诵优美句子,为我所用。
会写、会认本单元的生字,疑难生字的写法。
一、整理容易出错或难写的字。
1.小组汇报本单元每一课有哪些生字容易出错,错在哪里?
其他小组补充,教师指导认读。
2.全班认读,加深认识。
3.整理复习短语或词语
4.小组代表汇报本单元每一课有哪些积累的词语或短语。
5.指名同学把自己喜欢的短语读给大家听听。
6.说说你最喜欢的词语,并试着说一句话。
7.整理复习自己喜欢的句子。
8.小组汇报,背诵或积累了哪些佳句。
9.在全班内朗读自己积累的好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二、谈感受
1.小组讨论汇报整理课的感受。
第五单元评研课
通过做题,检查学生多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及集体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学生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培养。
检查学生是否认真填写了任务单,为汇报做准备。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1.指名同学到黑板上做看拼音、写词语其他同学认真他做的对不对,要掌握好字的笔画顺序。
2.全班订正,改正错误,给予鼓励。
3.指名学生先比较形近字再组词。
然后全班订正。
补充其他的词语。
4.指名汇报填写的“我会填”学生订正,
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教师点评。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发现在做题过程中各组同学完成的都很不错,大家今后要继续努力。
课后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7 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