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603398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51
- 大小:433.17KB
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附件4:
武汉市农村土地流转合同
附件5:
收购合同
附件6:
自筹资金承诺书
附件7:
自筹资金银行存款证明书
第二部分:
概算书
1、总投资概算表
2、分项工程概算表
3、单价分析表
4、施工设备台班费用分析表
5、主要材料预算价格表
第三部分:
图纸
1、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2、项目区现状图
3、项目区规划图
4、单体图册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武汉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1.2项目主管单位
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局
1.3项目建设单位
武汉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1.4项目法人
姚永祥
1.5项目建设地点
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农场五一大队
1.6项目建设背景和目标
1.6.1项目建设背景
项目区由于受信息、资金和技术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
从东西湖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看,农业经营主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表现为理性、主动者少,被动、从属者多,仍属政府推动型的产业结构调整。
由此,东西湖区农业局根据农业发展需要,围绕市场供求变化,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生态、绿色农业作为核心,把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作为目标,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重点,集中财力,着力发展特殊农产品板块基地的建设,建立功能齐全、效益明显的都市农业体系。
东山办事处是一个以农业开发为主的农场,项目区农民已有种植蔬菜的基础经验,为落实东西湖区农业西移的开发战略,特在五一大队建立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1.6.2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区将按照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围绕城市居民生活需要,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
通过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建设,推进产业化发展,逐步实现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为东西湖区优质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发展和形成提供技术支撑。
1.7项目建设内容
该项目建设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1500亩基础设施建设,第二部分为300亩钢架大棚工程建设,第三部分为1000亩喷滴灌工程建设。
1)1500亩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农田水利工程
(1)新建米字格支沟(10m*3m*3m),410米;
(2)新建斗沟(8m*3m*2.5m),2000米。
道路工程
(1)6m宽水泥路780m;
(2)3.5m宽碎石路6621m。
3)300亩钢架大棚建设内容,规格为8m*42m,每亩2栋。
4)1000亩喷滴灌系统建设内容
(1)新建灌溉站一座(2*55kw),建筑面积45.35平方米;
(2)给水管网一套;
(3)80KVA变压器一台。
1.8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8.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概算总投资943.67万元。
其中,工程施工费用295.17万元,占总投资的31.28%,主要包括水利工程、道路工程;
设备购置安装费603.56万元,占总投资的63.96%,主要包括钢架大棚及喷灌设施;
工程建设其他费44.94万元,占总投资的4.76%,主要包括工程招标费、工程监理费、工程勘测费、工程设计费。
1.8.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的943.67万元中,申请市级财政资金455万元,占总投资46.82%;
申请区级财政资金174万元,占总投资17.9%;
自筹资金314.67万元,占总投资35.28%。
1.9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为8个月,即2012年5月-2012年12月;
其中:
钢架大棚建设工期为2012年5月--2012年7月;
喷滴灌设施建设工期为2012年8月--2012年9月;
基础设施建设工期为2012年10月--2012年12月;
1.10项目预期效益
(1)项目运营后每年达到213.87万元的总利润,使项目能够在5.88年内收回投资成本。
(2)通过完善项目区排灌设施和道路交通工程,建设优质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力促进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增收。
(3)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通过对基地现有资源的整合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建成正规化、标准化的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同时可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特别是通过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道路交通条件,通过建设钢架大棚及喷滴灌设施,不仅可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而且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2、发展大棚蔬菜,有利于增加单位面积的蔬菜特别是叶类蔬菜产量,有利于防寒防涝和抗灾度淡,有利于增强蔬菜种植的示范效应,引导社会力量发展蔬菜生产,对保障武汉中心城市蔬菜供应将发挥积极作用。
2011年在本项目区建设的300亩无公害钢架大棚蔬菜生产基地,项目已经验收投入生产,促进武汉中心城市蔬菜产销平衡。
随着武汉中心城市的拓展,按照人均3厘菜地的要求,蔬菜基地仍然不足,加上城市菜源流向县城和乡镇等情况的出现,致使中心城市蔬菜供应出现季节性、阶段性矛盾,菜价长期高位运行。
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菜篮子”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为发展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维护市场菜价稳定,有必要扩大无公害蔬菜基地开发建设。
3、通过基础设施、钢架大棚配套设施及喷滴灌的建设,可推进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名优农产品。
可促进东西湖区农业在现有基础上,落实农业西移战略,为发展都市农业强化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生产、及农民生活条件,使农产品不断优化,农业灾害得到控制,提高单位农业资源面积利用率和产出率,节约农业资源,形成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通过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可充分发挥政府扶持造血功能,可增强专业合作社的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
可使生产基地成为东山农场乃至全区、全市的可观、可学的名优农产品示范区、不仅可增加社员收入,还可带动和吸引更多的农民入社,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15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及钢架大棚配套设施建设,是改善生产条件、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民新的收入增长点的需要,也是增强专业合作社发展活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向的重大举措,因此,进行基地的建设既具现实性,又具必要性和迫切性。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基地均有可供开发的农业资源,且增产、增效的潜力大。
15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均为合作社220余户社员入社的土地,地势平坦、利于开发、有较大的增产增收潜力,钢架大棚。
同时项目区地处亚热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平均降水量为1269.4mm,境内有汉江、汉北河,具备良好的灌溉外部条件,尤其是东山分社的五一大队是实施国家农业开发的区域,易于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推广。
2、基地农业产业化可形成规模,项目区以蔬菜种植为主,可建成蔬菜大棚示范区,可辐射周边农产品生产基地万亩以上。
3、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是在区农业局、东山农场的关心和支持下组建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基地建设,可为名优农产品开发,乃至出口创汇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4、合作社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管理能力,区农业局、东山农场和专业合作社都具备一定的技术力量,拥有农业、水利、农机等各方面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均是长期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且具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
这些人近年来多次参与组织实施正规农产品基地设施农业项目的实施建设,并积累了丰富的操作性强的建设和管理经验,为基地建设奠定了可靠基础。
5、基地群众基础良好,广大群众迫切希望通过基地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加之合作社有汇春集团公司等企业会员单位,有利于依托企业走农超、农企、农校对接之路既可减少中间环节,又可解决农民生产品难卖的问题,促进增加农民收入,使之尽快致富奔小康。
第三章市场预测及产品分析
3.1产品市场预测和现有生产能力估计、供求关系分析
无公害蔬菜市场预测
发展无公害蔬菜能有效地提高蔬菜品质,保证蔬菜安全、优质、营养、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蔬菜是人们的必需品、消耗量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过去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安全卫生,是今后人们对蔬菜需求的要求,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正是应对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从全国来看,蔬菜生产的总量近乎饱和状态,但是,这只是低层次品种和数量的饱和,而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A级、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有机蔬菜供给量却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消耗总量不断增加,市场容量大,发展空间广阔。
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保健型的蔬菜深受人们的欢迎,虽然价格偏高,但在超市、农贸市场都是抢手货,供不应求。
利用无公害农产品加工的绿色食品是人们采购的优先选择,能带来较高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按生态模式建设的无公害蔬菜,将推动我国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的发展,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是我国发展农产品的好机遇。
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均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有精耕细作的好传统,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就蔬菜一项国外价格一般是我国国内的5-8倍,加入WTO以后,蔬菜产品在国外市场竞争中居有利的地位,近年来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稳步增长,我国蔬菜出口持续大幅增长,出口量年递增70万吨以上,2009年累计出口802.70万吨,比2000年增加482.40万吨,增长了1.67倍;
出口额67.70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1.74倍;
2009年1—12月,出口802.7万吨,同比下降2.0%;
出口额67.7亿美元,同比增长5.2%,呈量减额增态势。
进口8.8万吨,同比下降15.3%;
进口额1.0亿美元,同比下降10.9%。
贸易顺差66.7亿美元,同比扩大5.5%。
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全面实施生态工程发展生态农业,建立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产业化,实施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和设施栽培达到无公害蔬菜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四季常鲜的目的,以高品质、安全绿色食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其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十分看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3.2产品销售方案及营销策略
为了充分发挥无公害蔬菜在质量和价格上的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首先要做好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创造条件,积极争取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认证。
武汉市政府规定:
从2007年3月1日起,凡进入武汉城区的蔬菜都要有“身份证”,凡检验不合格的蔬菜不得上市,所有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蔬菜加工厂、配送中心设置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配备蔬菜质检员,上市蔬菜必须经过农药画残留量的控制。
因此,公司制定了严密的管理措施,使该项目以绿色安全食品为特色品牌,可以顺利进入武汉及周边市场,同时通过小包装、真空包装等措施,在城市的超市和大酒店销售,提高经济收益。
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监管无公害蔬菜市场定价
由于无公害蔬菜缺乏统筹管理,就像一个混杂的无序的市场,以至于定价各一,就在相邻的几间超市中,普通蔬菜的价格相差不大,但是无公害蔬菜的价格却相差甚远,如此无序的价格,实在令消费者难以接受本来就势单力薄的无公害蔬菜。
(2)从源头狠抓无公害蔬菜质量
保证无公害蔬菜,要防患于未然,从源头抓起,全程监督。
我合作社自成立以来,首先,重点建立和完善无公害蔬菜市场准入制的问题,投入了一部分资金是用于建立和完善食品监测体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准入;
其次,严格做好把关各项工作,并聘请资深农艺工程师到农场为广大农民开展种植培训,另外邀请华中农业大学知名农产品研究专家涂教授到基地指导,并发放无公害蔬菜种植手册,定期对基地进行检查;
再次,号召基地干部群众积极配合,保证无公害蔬菜质量,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同时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人才。
(3)完善无公害蔬菜销售渠道
在无公害蔬菜的销售上,目前武汉市选择的销售网点一般是农贸市场、各大超市,其中超市是主要的销售渠道。
然而,在超市设专区,除了要缴纳进场费、过节费、分摊促销费等还要承担拖延货款,违反合约的风险。
基于此,我公司组建销售平台,将无公害蔬菜导入至汇春加盟店里销售,我公司直客便利店分布于武汉蔡甸、黄陂、东西湖、江夏、新洲、以及汉口等地区,下一阶段逐步向汉阳、武昌等地区拓展,2012年3月我公司与武钢后勤集团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将直供武钢集团86个快餐店及社区,所覆盖区域基本遍及武汉各主力消费市场,通过此渠道,可大大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蔬菜成本,从而为老百姓提供优质价廉的蔬菜,力争做到在每个居民区都有销售点,方便消费者购买。
(4)对无公害蔬菜重新进行包装。
一个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实用包装在蔬菜种类繁多的今天往往成为增加销售额的关键。
为此我们从新对无公害蔬菜进行包装,让广大市民在第一眼看见这些蔬菜的时候就能对其产生好感,增加无公害蔬菜的形象分。
(5)加强网络宣传力度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已经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无公害蔬菜也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加强网络的宣传必要时可以增加网络营销手段。
为此,我社成立信息管理中心,购置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同时聘请IT开发人员,将科学管理系统、媒体宣传信息与物资信息融合到平台层面,拟建集无公害蔬菜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于一体的信息平台,让我们的无公害蔬菜真正的进入人们视线。
基于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性能如下
①门户功能:
为所有蔬菜种植户、蔬菜销售商提供一个享受真正增值服务的场所。
②目录管理功能:
提供合格蔬菜供应商目录,新供应商目录和购买供应商目录管理。
提供已经过审核的供应商的产品目录,包括农产品基本信息和与交易相关的信息;
提供供应商管理的产品目录,包括现有供应商的新产品和新供应商目录;
为销售商提供商品目录,包括基本信息,常采购品种等。
③交易功能:
全自动的询价报价,招投标,订单生成和管理等完整的交易系统。
具有合同摸板功能,在已审核供应商产品目录的基础上,快速完成产品的下单过程;
提供询价报价环境和洽谈室;
具有完善的拍卖,招投标功能,支持各种招投标模式;
提供完备的第三方服务接口,可以无缝集成认证、支付、商检、运输等三方服务。
④协作功能:
采购方内部,供需间信息共享系统,提供可靠的多途径沟通渠道,可实现实时,通畅的在线交流服务;
提供开放的平台,可方便实现与供需双方ERP的对接和数据交换,实现供需双方的信息共享。
(6)用POP广告或者卖场小电视广告来向消费者传递无公害蔬菜信息。
经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其他日用品的品牌促销有的会用到POP广告,甚至用到小电视广告等卖场广告,这样我们恰好在无公害蔬菜的陈列货架上方用POP广告,向广大消费者传递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过程以此来增加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了解,促进销售。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和编制依据
4.1项目建设条件
4.1.1项目区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项目区地处东西湖区东山办事处五一大队。
地处东径113°
55'-114°
22',北纬30°
32'-30°
40'之间,紧邻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交通异常便利。
2.地形、地貌情况
项目区位于东山办事处五一大队,主要地貌为湖积洼地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地面标高绝大部分在20.24~21.24米(吴淞高程系)之间,土壤类型为潮土和水稻土。
在围垦前,原为荒湖泽国,土壤向沼泽化、潜育化过程发展。
围垦后,随着大规模农田建设的实施。
土壤处于脱沼、脱潜过程,逐步向良水型水稻土方向发展。
土壤经长期耕作改造,土地平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宜耕性广,结构松散,易耕作、通气爽水,耐旱、耐涝、潜在肥力高,保肥、供肥性能好,适宜多种作物种,为实施安全的高品质产品战略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3.气候条件
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13.3mm。
因受季风交换影响,年降雨量在季、月分布上亦很不均匀。
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4~8月份),占全年降雨总量的64%以上。
各月降雨量以1月份最少,7月份最多,6~7月份“梅雨期”长达20天至一个月,雨量集中,强度大,多暴雨,9~10月往往发生秋旱。
区内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030mm,年际间变化不大。
4.土壤条件
项目区域土壤为第四纪Q4河湖沉积物堆积而成,其土地可分为原生浅色草甸滩地和近期改造的农耕潮土两大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耕作性能良好,适种性强。
有机质含量为3.68%,碱解氮为138.2ppm,速效磷为7.33ppm,速效钾为191.1ppm,一般为正土,属一级耕作土壤。
5.水源、水质条件
项目区水源丰富,水量稳定,水质清澈,上游没有对基地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PH值介于6-7.5之间,酸碱适中,溶氧量为7mg/L,溶氧丰富,矿化度小于1g/L,水的硬度介于4.2-16.8度(德国度)之间,符合灌溉用水标准,项目区内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没有工业“三废”、医疗污水、生活污水的污染。
4.1.2项目区现有基础条件
1.社会经济条件
随着近几年来市场形势的变化,东西湖区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等各类农产品产业板块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该项目的建设顺应了《武汉都市农业发展规划(2006年-2020年)》的要求,符合东西湖区的用地规划。
2.交通通讯条件
东西湖区位于武汉市西大门,地处长江和汉江夹角地带,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
3.电力供应条件
项目区电力供应充足,电力设施不齐全,完全能满足建成后的生产生活用电要求。
4.水利现状
项目区由于沟渠年久失修,排水不畅,遇雨又易造成局部涝灾。
项目区原为灌溉水田,后因征地闲置,沟渠网络基本覆盖整个项目区。
5.环境条件
项目区周围没有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企业,项目产品不会受到环境污染。
另外,项目区有部分林木分布,但是密度不够。
4.2实施方案编制依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规划(2007-2010)》;
(2)《武汉都市农业发展规划(2006年-2020年)》;
(3)《武汉市蔬菜基地管理办法》;
(4)《武汉市无公害蔬菜管理暂行办法》;
(5)《武汉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项目建议书》;
(6)《武汉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设方案》;
(7)《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39号;
(8)《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和项目管理办法》;
(9)《武汉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无公害蔬菜春季栽培品种技术手册》;
(10)业主提供的基础资料。
4.3实施方案编制中所采用的建筑工程的建设标准及规范
(1)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资料、国家、行业技术标准、规程;
(2)《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2年);
(3)《水利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02年);
(4)《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2002年);
(5)材料价格取用《湖北省工程造价管理》2012年第三期发布的湖北省材料价格信息;
(6)《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
(7)《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8)《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4;
(1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1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IJ024-85;
4.4实施方案编制范围
项目区现状图、规划图、单体图及项目概算。
第五章项目建设总平面布置
5.1平面布置原则
1、坚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要求的原则。
2、坚持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统一范围、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的原则。
3、坚持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结构优化的原则。
4、坚持依法保障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5、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
5.2平面布置分析
该项目按照种植基地的要求进行规划布局,使项目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项目区进行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进行规模开发,项目建设要突出以新特色的规模化生产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各种综合配套措施,进行基地的整体规划建设。
5.3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
该项目将按照科学规划、系统配套的原则要求编制项目建设规划图。
依据业主提供的项目区现状图(详见附图),按照道路、农桥、沟渠工程相关设计规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在不改变原有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原有设施及基础条件,对项目区内道路工程和其他工程进行规划布置,详见项目区规划布置图。
第六章工艺技术方案
6.1.1春番茄栽培技术规范
一、适宜范围
本规范所定番茄的棚栽技术,主要适用于武汉地区,也可适用于周边地区参考。
二、产量指标
每亩产量为5000公斤。
三、产量构成
每亩栽培400株
单株坐果10个,单果重125克
四、栽培技术
(1)品种可选用早丰,早魁,西粉三号等
(2)播种育苗
春季保护地早熟栽培播期为12月上,中旬;
地膜覆盖的播期为12月下旬。
每亩用种量25克。
播前用55摄氏度的温汤浸种15分钟,然后用30摄氏度的温水浸种6小时再催芽播种,待幼苗长至2片真叶时,移植到直径为8-10cm的营养钵内。
幼苗成活后温度控制在15-20摄氏度。
定植前10天开始炼苗。
苗龄70-80天,7-8片叶,现蕾,带土定植。
(3)施肥,扣棚
选择地势较高,干燥,排灌方便,土地肥沃,2-3年未种过番茄的地块,将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20-25cm。
炕地20天左右,每亩施腐熟的猪,人粪3000公斤。
菜饼1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氯化钾15公斤,于元月上旬,抓住商情适时扣棚并按大厢5米。
小厢1.33米做成深沟高畦。
(4)定植
春季保护地于2月下旬至3月初抢冷尾暖头定植,地膜覆盖栽培于月20日左右,抢冷尾暖头定植。
定植规格;
宽行87厘米,窄行46厘米,株距22厘米,每亩栽种4000株左右。
五、田间管理
棚内管理:
’
定植后闭棚一周。
使幼苗迅速缓苗成活,其后视天气情况适时通风,换气,见光。
白天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夜温控制在10-15摄氏度,若遇到低温天气,采用多层覆盖御寒。
4月份天气回暖,可适当掀起大,棚四周的薄膜通风,5月上,中旬若无异常天气可揭棚管理。
保花保果:
第一台花序开放50%时。
用40毫克/千克番茄灵液喷花,随后随温度升高而将使用浓度逐步降至35.30.25毫克/千克。
整枝打杈,疏花疏果:
一杆半整枝,第一次打叉时间待侧枝长到7厘米时进行,以后见杈就打。
每台花序保留3-4果,多余的花果尽量摘除。
施肥:
定植时带稀粪水定植,成活后,勤中耕,多培土,早施提苗肥。
每亩施稀人粪液500千克,插架前要施人粪尿1500千克,第一台果开始膨大时,每亩施尿素15千克,或人粪尿1000-1500千克,以后隔10天追一次果肥,并用0.3%的磷酸二氢钾加0.5%尿素进行根外追肥。
排灌:
春季注意清沟排涝。
后期遇到伏旱适时灌溉跑马水,切忌大水浸灌。
人工催熟:
采用浸果法,喷雾法,涂抹法及进行人工催熟。
使用乙烯利,浓度为2000毫克/千克。
7天左右可上市。
六、病虫害防治
病害
危害春番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公害蔬菜 基地 建设 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