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586080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448.41KB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脑畔(pà
n)
虔诚(wé
翌日(shù
)
目眩神迷(xuà
n)
B.晦暗(huǐ)
斡旋(wò
农谚(yà
接踵而至(zhò
ng)
C.两栖(qī)
狩猎(shò
u)
沙砾(lì
怒不可遏(è
)
D.龟裂(jūn)
寒噤(jì
矗立(zhù
纷至沓来(dá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手工制作课程,学生们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拓展了思维空间,提高了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B.近日,全国铁路公安机关集中整治“霸座”“阻挡车门”“强行进站”等扰乱站车秩序,452人被行政拘留。
C.“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
D.给孩子什么样的现在,他们就拥有什么样的未来,以遏制学校甲醛超标、问题跑道等事件为切入口,把学校建成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这是伦理底线。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
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
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提取主干是“材料迷住他们”。
B.“失掉”是动词,“柔情”是名词。
C.“这个”是代词,“是”是副词。
D.“比埃尔和玛丽”是并列短语,“迷住了他们”是动宾短语。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朗读传播文字,人展现生命,将值得关注的文字和值得尊重的生命完美结合就是央视的《朗读者》。
B.我们一面追随习主席的步履徜徉“千湖之国”,一面从网选“101本书”中阅读百年芬兰。
C.横空出世的雄安新区,让河北雄县、安新和容城三地一夜间火了。
D.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能取得优化医院收入结构、规范处方行为、加强医院管理……等成效。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黄山绝壁松
冯骥才
①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
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②黄山之松布满黄山。
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
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③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
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
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④黄山全是石峰。
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
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
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风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
⑤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
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
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
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⑥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
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
显然曾有一颗松子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
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
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
我想,一定是后者。
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很不一样。
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
而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而强悍。
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
它强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
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
因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⑦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
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
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
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
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
⑧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
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
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
沉静的思想者;
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
⑨但是,别以为它们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
有的枝干被狂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
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
于是,一个强者应当有的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它全都具备。
⑩现在可以说了,在黄山这些名绝天下的奇石奇云奇松中,石是山的体魄,云是山的情感,而松——绝壁之松是山的灵魂。
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笔下的黄山绝壁松是令人敬畏而又生机勃勃的。
B.“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和“有的枝干被狂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表现出绝壁松矛盾的个性,这也是艺术形象本该具有丰富个性的表现。
C.绝壁松历经磨砺却卓立不群,无论苍郁与枯败,都具有强者的品质:
这是它给“我”震动的原因。
D.第④自然段介绍了黄山绝壁松恶劣的生长环境,第⑤自然段开始尽写它能够生长的原因。
E.作者表面上是赞扬黄山绝壁松的顽强和蓬勃感人的魅力,实则意在强调环境对于成长的重要意义。
8.根据本文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
黄山景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
下联:
绝壁松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加点的文字和修辞方法,赏析下面句子。
10.作者在第③段写其他名松、在第⑥段写山下之松各有什么用意?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你在森林小径散步时,可能会看到一片不起眼的枯叶,但你的脚还没有踏上去,“枯叶”却突然飞起,瞬间变成一只闪耀着墨蓝色光泽的美丽蝴蝶。
它翩然飞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是罕见的枯叶蝶。
②你或许还会看到一只虎甲在路上迅速跳动,细看却觉蹊跷——“虎甲”竟然长着超长的触角!
原来这是一种螽斯①的若虫②,它模拟虎甲的体色、外形和跳跃行为,以防被猎食。
直至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它就会成为一只巨大的螽斯,前翅宽阔,脉络清晰,像一片树叶。
③这就是大自然里奇妙的拟态!
④拟态,表现为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很高,简直难以分辨,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
这种相似性可表现在外形、颜色、气味、鸣声和行为等方面。
拟态非常神奇,也很常见,在动物、植物和真菌界都存在,也吸引了很多科技工作者探究其原因和机制。
⑤已有的科学研究认为,一方面,大自然的“进化接力赛”促进了不同物种之间互惠互利的协同进化,导致了拟态;
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相似的选择压力而导致的平行进化也会促进拟态的发生。
研究者推测导致拟态的生物机制可能是这样的:
第一步是与调节形态变化有关的修饰基因发生突变;
第二步是具更小表型影响的基因受到了选择,导致相似性程度增加。
事实上,亲缘关系很近的动物并不都采用拟态的对策适应环境。
相似的基因组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表型变异和分化?
更多物种的拟态及其机制仍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⑥拟态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
拟态的美学特征也经常让我们深感意外,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选自《大自然》总第183期,有删改)
(注)①螽(zhōng)斯:
一种昆虫。
②若虫:
蝗虫等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卵孵化之后,翅膀还没有长成期间,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做若虫。
11.阅读①—④段,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枯叶蝶和螽斯都有外形和______两个方面的拟态,而螽斯的拟态还表现在_____方面。
拟态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12.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好处?
(答出一种说明方法即可)
13.从全文看,拟态有什么作用?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我所有的老师都学养深厚,比如说我的数学老师,他的板书也特别棒。
因为我们特别喜欢他的板书,所以每次在他上数学课之前,我们都不是用黑板擦,而是用湿毛巾反复地擦拭,直到把这块黑板擦得黑亮黑亮的。
他讲数学课的时候,一边讲一边从右上角开始写那些公式、那些定理,等把课讲完,正好是一整面黑板的字。
可惜当时没有相机,如果用相机把那个画面拍下来,今天装裱起来,挂在家里的墙上,就是一幅非常有装饰感、现代性很强的画。
那些老师各有各的品性,各有各的脾气。
特别要感激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
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
她望着我们,说:
“同学们,什么叫‘语文’。
”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
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
然后她又说: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
”然后她又说: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
”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塘里。
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
她说了一句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
”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
这个反差太大了!
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
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
“丑八怪!
晚上,我回到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
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
“你请进来坐一会儿。
”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
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
“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
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她又说:
“在这六本作文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形容词吗?
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
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她说:
“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
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
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
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
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
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的品质构建者和体现者。
我无法想象一所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
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14.文中曹文轩深情回忆了自己的老师,其中写语文老师的有哪几件事?
15.赏析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1)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
(2)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地好,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
16.联系《藤野先生》与本文内容,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
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把句子中加点的词删去,再与原句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7.《藤野先生》中鲁迅最终告别藤野先生,弃医从文;
本文中曹文轩成了当代著名作家,你认为《藤野先生》和《回忆我的语文老师》两文中作者对老师的情感是否相同?
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
②或王命急宣(__________)
③是日更定(__________)
④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__)
19.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良多趣味/此皆良实
B.飞漱其间/又何间焉
C.余拏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上下一白/长烟一空
20.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
21.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
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22.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
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四、句子默写
23.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
鱼我所欲也》)
②__________,狐裘不暖锦衾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
(杜甫《望岳》)
④祇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
(韩愈《马说》)
⑤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⑥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周敦颐《爱莲说》中表现莲花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句子是“__________”。
②陆游《游山西村》中,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北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24.这两首诗从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属于________和________。
25.这两首诗,咏叹的都是何人和事?
各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26.你认同哪一首诗的观点?
请简要说说为什么。
六、综合性学习
27.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再续写一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说上一句动情的话胜过滔滔万语。
白求恩对患者充满诚挚情感的话语好似春风,能够吹绿田野上的小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
28.题目:
请以“永留心底的记忆”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 年级 第二 学期 开学 考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