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进行学生评价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585827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0.70KB
教师怎样进行学生评价文档格式.docx
《教师怎样进行学生评价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怎样进行学生评价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个好的老师,足以廉顽立懦,改变人的一生啊!
也许我们不是识才的伯乐,但是我们可以经常这样鼓励学生:
“你要相信,上天给每个人一份天才,只是它藏在某个角落,等着你的老师、你的长官,或是你自己,把它发掘出来。
走出误区:
不少老师认为,评价就要分个三六九等,就要评出谁差谁好。
通过评比,实施奖惩,对进步的予以奖励,对落后的进行鞭策。
提到学生评价,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考试分数、名次前后、如何奖惩。
这种思想易造成学生和家长的唯成绩定向;
易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易打击一部分学生的信心,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心理伤害;
易否定学生自主要求等。
更新理念: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着无限的发展前景,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指导思想。
(二)、以被评价者的发展为目标
发展性评价,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被评价对象,认为被评价者是发展中的人,评价应该立足被评价者现在的发展,为了被评价者未来更好的发展。
我以性命担保她行
端木的女儿告诉他要分文理科班,她报了文科。
因为老师说她没有数学脑子。
这话让端木怒火中烧,一个为人师者,怎么可以这样摧毁学生的自信呢?
端木读过不少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深知“评价”和评价的方式在一个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因此,哪怕孩子在某次考试中成绩不好,他也总是说:
“这没关系,没准儿比全对还好,因为错过的东西印象更深!
”但是他也感到,家长的鼓励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小,因为你不“专业”、不“权威”,孩子做不出来的题,你通常也做不出来;
你指导的作文,通常还会被判低分。
很明显,在学校里,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尽管端木对女儿很有信心,觉得她是一个心智很正常的孩子,品行也没有什么必须矫正的缺陷,但她的理科成绩确实有江河日下的趋势,老师对女儿的评价开始影响他,“也许女儿真是缺乏理科方面的才能?
”“也许她真是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也许她学习确实不够努力?
”他自己都感到,在给女儿打气时有些言不由衷了。
终于有一天,女儿迟疑地对端木说:
“爸,我厌学了……”
“是吗?
”端木沉默无语,内心涌起一片可怕的绝望。
他明白错不在女儿,是什么让她苦苦挣扎到高三,却突然丧失了自信和学习兴趣呢?
!
她曾是一个多么快乐和不甘人后的女孩儿呀……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有了脱离这种教育的机会,他的女儿去了美国学习。
几乎丧失了学习自信的女儿,在美国会怎么样呢?
她在陌生的英语教育环境中将遇到巨大困难,这是可以想见的,也许她一开始就会沦为班上成绩最差的一名,美国老师会对这样的学生作何评价?
端木简直不敢想下去,并且做好了女儿再上两年高中的思想准备。
仿佛在验证端木的预计一样,进入美国高中没两天,女儿就在邮件中告诉他,“大量的单词听不懂,所有的计算、作图都用计算机,我都不会……”第一次美国历史课考试女儿竟得了个“F”。
我心情沉重,但别无退路,“这是正常的适应期,你一定会挺过去的!
”端木言不由衷地鼓励着。
不久,奇迹发生了。
女儿那边好消息不断传来,“突破”先从法语开始,女儿首次得了满分!
那个老师感叹“Jesus(耶稣呀)!
”这声惊叹让女儿心花怒放。
很快,她的化学又开始频频获满分。
女儿给端木的信写道:
今天化学考试又得了100。
老师判完了卷以后,拿给别的老师看,然后说:
“班里没别人这样,这都能当标准答卷了。
”正好有别的班的人来问问题,他就跟那人说:
“问Stephanie(斯蒂芬),她什么都知道。
女儿的每次邮件,都要写几句老师对她的评价。
让端木惊奇的是,这些评价无一例外是赞扬,而且往往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地赞扬,“你们要努力呀,否则将来你们都要给斯蒂芬打工去了”等等,女儿说“我都不好意思邮”。
3个月过去,女儿没经过端木的同意,就告诉他“准备今年就申请大学”,她甚至已经试着考了一次“托福”。
端木觉得女儿有点好高骛远,“托福”,他觉得女儿能考个四五百分就了不起了,她什么时候见过这个世面呀!
不久,成绩出来了,着实让端木大吃一惊,她竟考了600多分。
这个成绩申请美国大学绰绰有余。
那个“没有数学脑子”的、只能上文科班的、垂头丧气感到“厌学”的女儿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正全面获得进展、有点出类拨萃的女儿!
仅仅三四个月过去,女儿的学习状态和自信,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是什么起了如此奇妙的催化作用?
我想说,是不同的评价标准使然!
一个孩子如果总是受到负面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自暴自弃。
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杯没倒满的水。
在中国老师这里,通常看到“一半是空的”;
而在美国老师那里,却总是看到“一半是满的”——前者否定,后者肯定,哪一种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呢?
当然是后者,这早已被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所证明——仅仅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一部分学生就会比另外的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这难道不是我们的教育应当反省、深思的吗?
曾经有一个叫科林斯的老师这样评价端木的女儿——“我以性命担保她行,对此一秒钟都不应该怀疑!
不少评价以奖励和惩罚为最终目的。
以奖惩为目的的评价面向过去,忽视未来,不利于发展;
强调选拔,面向少数,忽视全体;
依靠外部的力量来调动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易忽视被评对象的内在动力。
为了发展的评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新课程评价的理念和实践模式
新课程倡导的不是奖惩性评价,而是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新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要求。
老师,请看看我的闪光点
“创新作文大赛”上,二年级同学俞铮铮的作文《老师,请看看我的闪光点!
》获得了一等奖。
文章内容朴实,发自内心,引人深思。
作文的内容是这样的:
老师:
今天,我拿到了《学生评价手册》,看到您对我的评价,我觉得非常难过,您是这样写的:
原本你可以学得很好,你的好动,使你处处落后于班级同学,老师希望你在暑假中好好反省一下……
老师,您为什么说我处处落后于班级同学呢?
虽然我有时上课爱做小动作,作业做得慢,我有许多缺点,但是,我身上还是有些闪光点的,您没有发现吗?
我竖笛吹得很好,那是我的一个闪光点,老师您一定不会忘记我的笛声吧!
我每天一有空就练。
我不但会吹老师教过的曲子,也会吹老师没有教过的曲子,我现在的水平在班级中是数一数二的,我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了一只“小天鹅”。
老师,您一定还记得我写的小诗《我的妈妈》吧!
您读完后,在班级里表扬了我,还叫全班每人都写一首《龙年小诗》,班级里涌起写诗的热潮;
您把写得好的诗贴在墙上,我的诗被贴在第一页,您知道,我心里有多么自豪啊!
我还会朗诵,您让我主持过主题班会;
我的双手也很灵巧,我会剪窗花、折飞机、做“糖人”……老师,这些好的地方都是我用功练出来的。
您能不说我“处处落后于班级同学”吗?
我一定要多加努力,改正缺点,做一个像成人一样的小学生。
不少老师认为,只要是评价,就难免要分出成功者和失败者,优胜者和低劣者。
认为不能因为保护失败者和低劣者而剥夺成功者和优胜者成功的喜悦,妨碍他们享受努力的果实。
只要给予鼓励的环境和成功的条件,每个人都会成为成功者;
以他人的失败来彰显自己的成功,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
教育的最大成功,是把每一个人塑造成为一个成功者。
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我们老师应尽量不用“总是拖班级的后腿!
”“没有用!
”“真笨!
”“无可救药!
”“这个班级如果没有你该有多好!
”等否定性评价语言。
应该多用“这个集体不能没有你!
”“我们的集体因你而添彩!
”“你的智慧使大家爱益!
”“你真棒!
”等肯定性评价语言。
(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以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她改了自己的分数
李佳最近学习数学一直很努力,作业不再拖延了。
期中考试成绩下来了,李佳的成绩虽然只有75分,但已经不借了。
晚上,李佳妈妈打电话给老师说:
“老师,太谢谢您了,孩子的进步太大了,老师您费心了……我的孩子竟然考了95分。
我想都不敢想,试卷我都看了,第一页全都对了,第二页李佳说下周一给我看。
老师,我们不打搅你了,只想向您表达个谢意。
”说完就挂了电话。
周一课间,李佳满脸通红地找到了老师。
“老师,我改了自己的分数,就多出了20分。
另一张试卷没敢给爸妈看,我把它扔掉了。
怎么会这样呢,在老师看来,这比考场作弊的后果更严重。
怎么办呢?
把这件事作为典型予以公告,以教育班里的其他学生,还是仅把李佳的过错告诉她的爸爸和妈妈。
理智使老师做出了另外的决定,“李佳同学,欺骗家长是不对的,但确实应为你的进步打95分。
于是老师在李佳的试卷上出了这样一个证明:
“李佳同学近一阶段格外努力,进步出人意料,95分是她应得的分数。
然后工整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更使老师想不到的是,李佳的数学成绩是96分。
不少老师反映:
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分数;
教师之间评比的,是学生的分数;
升学考试选拔的,仍然是学生的分数。
所以“分儿,分儿,学生的命根儿;
分儿,分儿,教师的底气儿。
”这是一种“唯分数论”的观点,其最终将导致:
教育围绕考试转,一切唯分数是从。
一切评价手段都应该为教育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法
(一)、日常活动的即时性评价
1、什么是即时性评价
即时性评价是指在特定的情景下,对于学生的行为表现,给予的即时鼓励,调控及引导的评价活动。
现代心理学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推动个体更加积极努力,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发展。
即时评价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孩子的心弦。
2、即时评价的特点
①、及时、易行
即时评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在任何情境下及时给予评价,容易操作。
【案例1】
队列中,小强站得笔真,一动不动,简直像个小解放军。
老师面向大家,给小强竖起大拇指,送去一个满意的微笑。
小彰今天听讲特别专心,小策语文课上精彩地回答了一个问题,老师就会发给他们一朵小红花,盖一枚小印章图案,再把他们的出色表现写在家校联系本上。
②、内容广泛
即时评价的内容从学生的思想品德、个性品质到学生的学习水平,涉及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
【案例2】
老师们在课堂中设立了“劳动能手”、“自理小标兵”、“小书苗”、“回答问题星”、“作业书写星”、“孝敬娃”、“小巧手”和“小健将”等几十种荣誉称号。
荣誉不嫌多,只要能够反映孩子某方面良好行为的,就冠之以一种称号,赋于一种荣誉。
哪怕是孩子的一个极小、极幼稚的好行为,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学生做一个好孩子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对于形成理想、增强自信心、激励进取心产生了正面影响。
而这些心理因素对争取新的进步又起到了推动作用,从而进入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
③、形式多样
即时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
体态语言,如微笑、抚摸、拥抱、注视等。
口头表扬。
【案例3】
放学了,小阳从后面座位走出来,发现地面有纸,就主动捡起来,发现桌子被碰歪了,就去摆正,教师当即在同学面前表扬:
“孙阳关心集体真主动!
”之后,每回小阳发现地上有纸、桌椅歪,总要捡起废纸、摆好桌椅。
书面评价,如经常有学生的作业书写取得进步,教师会不失时机地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道:
“你坚持努力,终于取得了好成绩,真了不起!
”“你的字越写越漂亮,坚持下去,争取获得‘书写标兵’称号!
”有时则在优秀作业上加盖两朵红花。
④、具有导向作用
根据一定的评价目标,教师一种带有评价意义的神情或行为,犹如海上航行的航标灯,对学生起着导向性作用。
【案例5】
小灰读过好多好多的书,今天,老师叫他写的日记《棒棒糖和皮球》,内容生动、有趣,精彩极了。
老师始终用目光注视着小灰,并频频点头,同学们从目光中,感受到老师对小灰的认可与赞赏,纷纷暗下决心:
“我也要向小灰学习!
”这种“表扬”对全班起到了激励作用。
【案例6】
一天,老师临时开会,同学们自己在教室上自习。
当老师回到教室看到一种安静的学习情境时,不由得向学生们鼓起掌来,并号召同学们放下手中的笔,为自己自觉的表现鼓掌!
响亮的掌声和彼此会心的微笑,教会孩子们自己管理自己。
⑤、具有心理暗示功能
人是生活在一定环境之中的,在这个环境中人与人有交往,人与动物有接触;
而人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引起自身的心理变化。
尤其低龄儿童,心理状态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教师的评价,可以发挥心理暗示功能,使学生受到激励评价,体验成功和自信。
【案例7】
小毅生病一个星期后回到学校上学,虽然少了平日的精灵活泼,显得缺乏精神,但他仍旧安静地努力埋头写作业。
老师轻轻地走近他,脸贴近他,轻轻问一声:
“还行吗?
”小毅似乎感觉到了老师给予的理解与鼓励,写得更加认真了。
教师要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即使对于学生一时的不良行为表现,也要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去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
多种评价形式的运用,带给学生发展的动力,也会给教师管理带来积极作用。
3、即时性评价的类型
①、激励性评价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你的孩子,你的学生,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学生的学习需要鼓励,针对学生的即时表现,评价者配合适当的、积极的评价方式和反馈方式,激发努力的欲望和探索的灵感,会使学生感受到肯定和欣赏,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信心的评价。
有时,甚至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的行为时,即使不完整、不准确、不全面,甚至有错误,也要发掘出可以鼓励的地方即时评价。
【案例8】
一位胖乎乎的小男孩子兴冲冲地跑过来,带着一脸的笑容对老师说:
“钱老师,我发现了退位减法的简便算法,我想告诉你!
“好的,你说说吧!
“是这样子的。
比如说15-7吧,可以把7分成5和2,那么15-5=10,所以只要算10-2=8就可以啦!
”说完之后,他挠了挠头!
天哪!
老师心里又失望、又伤心,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竟然告诉自己这样一个他自认为很重大的发现,要知道,这其实是一年级时,就和孩子们探讨过的呀!
老师不相信孩子只告诉他这样一个发现,于是,继续追问:
“你还有其他发现吗?
“没有啦!
”孩子不好意思地笑笑,同时又在不停地挠着头。
老师真的不想对孩子说一句表扬的话。
可是当看到孩子充满童真的眼神,可爱的笑容时,老师觉得应该保护孩子的这种发现,给孩子继续探索的力量,不管孩子发现的是什么……
“嗯,不错!
真是一个不小的发现!
老师想一直听到你的发现,好吗?
“嗯。
”孩子笑着跑开了。
如果老师当时给他泼冷水,不知他会是什么表情……
如果老师当时狠狠批评他一通,不知他心里会怎样想……
如果老师当时不再耐心地听他把话讲完,又不知他会怎样看待老师呢……
如果老师当时这样做了,那么我想今后孩子再也不会来告诉老师任何发现了!
有些时候,我们会以成人的眼光把孩子的发现抛在一边,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也许就是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你不重视的一个眼神,就会毁灭一个孩子探索的精神……
②、包容性评价
在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偏离主体的答案、超越了常理的想像、违背了“逻辑”的“观点”,教师不要简单否定,要包容学生所回答不正确的答案,尝试无错误答案的教学,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特别是就某个问题谈自己的理解时,学生会带上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
在这个多元化的理解中,既会有正确的认识,又不免存在着偏离主体的答案。
很多时候,超越常规的想像,又往往是“错”中有“对”,“对”中有“错”的掺杂。
因此动辄否定,势必将“对”的一面也否定,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幼小的心灵留下“只有老师的才是对的”的错误观点。
尤其是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加倍保护其求知欲,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由老师的包容,转变为学生的“我真棒!
”。
但是包容不等于纵容,正确的做法是,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了解、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
【案例9】
在学习《平均数》一课时,老师给学生们出示了这样一道题:
身高1.50米的小红不会游泳,她到平均水深为1.20游泳池游泳,会有危险吗?
当时有一个同学不假思索地说道:
“不会,不会。
小红的身高比水深高,怎么会有危险呢?
”她的话音还没落,就有同学就反驳到:
“小红会有危险的”。
那么,到底小红会不会有危险呢?
大家经过激励的辩论,认真的思考发现:
“因为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米,就是说有的地方会比1.20米浅,有的地方会比1.20米深,甚至比1.50米更深,如果小红到了比1.50米深的地方去游泳,就会有危险的。
还有身高1.50米,口鼻的位置就要只有1.40米左右了。
再说,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即使是水的深度低于他的口鼻,也很有可能会将其淹死。
”当大家的意见渐渐达成共识,老师看见第一个发言的同学,茫然地坐在椅子上,脸上露出了羞愧的表情。
于是老师赶紧走过去,摸摸她的头,对她说:
“正是有了你的发言,才引起一次这么有意义的讨论。
大家感谢你!
”虽然这促肯定有些“哗众取宠”,但我想一定会使这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独立思考、用心体验。
③、推进性评价
指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尽完善、不尽完美时,在做某些肯定评价之后,引导学生做深入探究的评价。
【案例10】
一次综合性学习中,老师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扮演一个角色,对《心中的桥》进行研究。
一个平时很内向的孩子站起来说:
“我来当记者。
伊拉克战场上,许多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去拍新闻,我觉得他们很厉害、很勇敢。
”听了他的话,老师心里一震,又诧异又感动,这么一个文静的、甚至胆小的孩子的心里,竟然藏着如此强烈的正义感和勇气。
于是老师发自内心激动地说:
“你体会到他们的勇敢,你也想像他们那样勇敢,是吗?
好!
注意留心观察分析,注意交谈发问,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新闻记者。
④、挑战性评价
指对学生提出挑战式任务,让他们在竞争状态学习、且不断以评价鼓励竞争。
【案例11】
丽丽同学,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班的朗读高手。
班级里的朗读比赛,大家总是习惯地赞扬她,从来没人说她有什么不足之处。
有一天,老师突然想出主意:
找朗读高手来一场对抗赛。
比赛真的进行了,由于孩子们的向师性,同学们不再像以住一样把赞扬的话送给她,而是给她指出许多以往没注意的问题。
老师乘机问大家:
“这些问题是不是今天才存在的?
为什么以前没发现,今天却看到了呢?
”通过讨论,“高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学们也学会了客观公正评价。
以后的课堂上也有了更多的同学敢于与高手一比高下了。
⑤、纠正性评价
当学生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偏离要求时,引导学生纠正偏差的评价。
【案例12】
在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一个合作小组出了问题,组员拒绝组长指挥,闹起“罢工”!
老师走到学习小组中间,初步了解了情况,原来小组的同学都想把事情做好,也为此付出了努力,但大家都过分强调自己的意见,结果闹翻了。
老师没有急于解决问题,先翻阅了那个做事认真、但有点大包大揽的组长所搜集的资料,肯定地说:
“你一个搜集了这么多材料真不简单!
”之后又继续翻阅其他组员的材料,找出几份对组长说:
“你看看这几份材料也很好嘛!
”组长看了一下,点头表示赞同,组内气氛开始和谐下来。
老师问大家:
“刚才我们没有合作好,浪费许多时间,你们是泄气还是迎头赶上呢?
”孩子们又重新活跃起来了。
⑥、延迟性评价
实时评价能快速有效地给予学生肯定性或指导性的意见,具有优越性,但有些特殊情况下,对理解不好的学生应采用延迟性的评价,因为学生缺少内省的时间,缺乏自悟的过程,这时的评价只是别人强加给他的,对他来说并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当他有了自己情感和体验时再给予评价,方能彰显效果。
【案例13】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发言,总是及时地给予评价或赞赏“你读得特别有感情”,“你读的每一个字都没有错”;
“你的声音非常响亮,字音读得很准”;
“你真聪明,比老师想得还要好……”,或者委婉引导:
“你很会用词,你看这几个词说得不错,如果能够再……就更棒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实时评价确实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但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问题的回答做出终结性评价,自然就扼杀了其他学生的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
试问,谁会浪费时间与精力去思考一个已有“非常正确”的答案的问题呢?
更何况是天真活泼的小学生。
运用延迟性评价,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经验告诉我们,在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受思维空间的影响,新颖、独特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中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地进行评价,以防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该是灵活地运用“延迟性评价”的原则留出充裕的时间,还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像、畅所欲言、互相启发、集思广益,以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4、即时性评价的要求
①、营造民主、温馨的活动氛围
民主、平等和温馨的活动氛围,有利于反馈信息的畅通和学生的自我调节,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迸发。
教师要做到“赏识每一个学生,感受每一颗心灵”,在教学评价时,要注意面向全体,不能忽略某个学生,教师的眼神要遍布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做到“眼观六路”,不仅从眼神,而且从语气、态度、表情等方面注意调控自己。
如,对低年级学生,可弯下腰来和学生对话,使每一个学生在整个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怎样 进行 学生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