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面授课资料调整格式与思路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579917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252.84KB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面授课资料调整格式与思路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面授课资料调整格式与思路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面授课资料调整格式与思路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内容
(4)经济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5)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手段
(3)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受教育的程度
(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通过教育,宣传一定的政治观点、理论、方针、路线,造成舆论。
(4)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教育与精神文化的关系(以前出过简答题,现在常考选择题)
1、相互依存、互相制约
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与教育(选择题)
1、顺序性:
从出生到成人,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教育者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2、阶段性:
个体身心的发展是连续的,但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呈现出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
针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内容方法,不能“一刀切”。
3、差异性:
人的发展的差异性是指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性。
教育者一定要尊重和理解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发展差异,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的成长。
4、不均衡性:
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不均衡发展,不同方面的不均衡发展。
对教育的启示是关键期教学。
5、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来得到部分的补偿。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对教育的启示是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教育目的(重点!
!
)
教育目的概述
1、含义(广义、狭义)
2、层次结构:
国家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3、作用:
导向、激励、评价。
4、确立依据:
特定社会的发展要求、个体发展需求、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教育目的主要理论
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包括: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生活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
1、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是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要从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本性需要,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个人的本性得到完善发展,促进个人自我实现,其代表人物有孟子、卢梭、罗斯福、福禄贝尔、洛克、裴斯泰洛齐。
2、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因此,在教育目的中主张培养社会要求的人才,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
3、文化本位论
4、生活本位论
5、教育无目的论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1、内容: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主要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2、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其基本思想:
指人的物质生产、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
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教育目的确定的意义:
一方面,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教育制度(学制)
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西欧、美国、苏联)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旧中国学制的建立)(选择题)(几个典型学制)
小学教育
考小学教育概述(任务、发展、特点:
普及性;
基础性;
强制性;
全民性;
义务性;
全面性)
学校组织的管理与运行(基本内容、结构类型、职能部门)
1、校长负责制
2、小学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说服、榜样、感化、自我教育、民主管理)
(2)行政方法(一定的强制性、双向性、具体性、无偿性)(3)经济方法(工资、津贴、奖金)(4)法律方法(严肃、规范、强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和现状(第8次重点)
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新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强调积极主动学习态度
(2)改变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基础教育课程的内容,与时代生活联系(4)改变基础教育课程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培养能力(5)改变基础教育课程的评价(6)改变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3、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核心理念: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基本理念:
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
4、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九年一贯、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
5、新课程的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
新课程的教师观:
(1)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
(4)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新课程的教学观:
(1)课程与教学的整合,强调开放性、生成性;
(2)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3)重视教学方法;
以人的发展为本;
(4)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5)关注体验性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新课程的学生观:
(1)“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发展是指的是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充分发展,终身学习发展。
6、新课程结构的特点:
综合性、选择性;
均衡性
7、新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设置: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课程概述
1、课程类型(学科、经验、分科、综合、国家、地方、校本、必修、选修、显性、隐性)(选择题)
2、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
4、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活动中心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1)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代表人物: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博比特、查特斯、布鲁纳。
优点:
①按照学科组织,便于系统教授②教材逻辑性强③符合教育任务要求④符合教师习惯⑤易于评价
缺点:
①忽视理解②忽视学习方法和过程,不利于激发兴趣③缺乏综合统一性④难以实施区别化教育
(2)活动中心课程理论
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即以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为基础,用儿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问题等组成的课程,其学习形式是通过儿童的活动解决问题。
儿童中心课程又称活动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
杜威。
①关注儿童兴趣②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①不利于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②忽视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③忽视教育的社会任务。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教育研究(简答)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实施(类型、步骤、选题)
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达(论文、调查报告)
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达基本要求:
客观性、创造性、规范性。
论文撰写的通行规范:
信息项(标题、摘要、关键词)、基本项(引言、正文、结语)、附属项(注释与参考文献、附录)。
调查报告的格式:
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对策与建议、注释与参考文献、附录。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选择题)
1、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
观察法在教育科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教育科研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客观真实,可靠性高。
代表性不强;
描述性结果多;
不一定发生;
原因难以确定;
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实施步骤:
①明确目的和意义、②确定观察对象、③相关资料的准备、④编制观察提纲、⑤实施观察、⑥资料收集记录、⑦材料整理和分析、⑧撰写研究报告。
2、调查法
3、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是通过对人类历史上丰富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分析研究,去认识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现今教育工作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①校阅要全面,即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要客观全面。
②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
③勤于积累,要善于运用多种检索方法,建立个人资料库。
④善于思索,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检索材料。
4、实验法
5、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教育实际工作者与教育专家合作,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实施、验证、修正而获得研究结果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特点:
①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
②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注重研究者与行动者之间的合作。
③行动研究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对自己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反思。
运用:
计划、行动、考察、反思。
6、个案研究法
7、教育叙事研究法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实施
1、一般步骤:
选题、查阅文献、制订研究计划、搜集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撰写报告
课题来源与选题:
◆课题来源:
实践、前沿、以往文献、专业人员接触、课题申报的课题指南
◆选题原则:
需要性、科学性、创造性、可能性
◆选题方法:
问题筛选、经验提炼、资料寻疑、现状分析、意向转化
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达
1、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达(研究报告、论文)
2、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达基本要求:
客观性、创造性、规范性
3、论文撰写的通行规范:
(1)信息项(标题、摘要、关键词)
(2)基本项(引言、正文、结语)
(3)附属项(注释与参考文献、附录)
4、调查报告的格式:
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对策与建议、注释与参考文献、附录
模块二学生指导
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重要)
小学生身心发展概述
1、影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
(1)遗传决定论:
人性的个体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所决定的。
孟子、高尔顿。
(2)环境决定论:
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
洛克、华生。
(3)多因素作用论:
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施太伦。
2、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分别是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其中,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等。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
1、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情感、自我意识、意志、人格)(重要)
2、小学生的学习特征
(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3)学习兴趣表现为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更感兴趣,学习习惯没有完全形成。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对各不同学科内容产生初步的分化性兴趣。
主要有四点:
①学习上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
②兴趣广度逐渐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③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④由消极兴趣向积极兴趣发展。
(4)对学习的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长。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重点内容)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重点)
(一)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1、感知觉充分发展
2、记忆力逐步提高,不随意记忆占主导地位
3、从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4、言语形式发展,逐渐掌握书面语言
(二)小学生的情感发展
1、情绪体验丰富,社会性情感比重增加
2、小学生的情绪表现外露,容易激动,具有很大的冲动性
(三)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1、社会性认知发展:
自我中心成分逐渐减少,对他人的认识逐渐趋于客观和深刻
2、社会性交往增加
3、道德认识能力逐渐发展
4、自我意识逐步明确
(四)小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
1、学习的间接动机开始发展
2、学习兴趣分化
认知(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都重要)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机制: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皮亚的认知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区分主客体、主动探索、客体永久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思维的单向性、刻板性、不可逆性、自我为中心,表象性思维。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具有抽象概念,能进行逻辑推理,多向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为中心、获得守恒概念。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灵活性,抽象逻辑思维。
◇皮亚杰的理论描述认知发展的机制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概念:
1、图式:
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
2、同化和顺应:
图式的变化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完成的。
同化:
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顺应:
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同化是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应是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3、平衡:
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的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维果斯基:
认知发展与教育——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提出的,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的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他强调,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说,教学首先必须建立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同时又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积极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这一点更为重要。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1)婴儿期(0-1.5岁):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主要任务:
培养信任感
(2)儿童早期(1.5-3岁):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培养自主感
(3)学前期(3-6、7岁):
主动感对内疚感。
培养主动感
(4)学龄期(6、7-12岁):
勤奋感对自卑感。
培养勤奋感
(5)青年期(12-18岁):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培养自我同一性
(6)成年早期:
亲密感对孤独感。
发展亲密感
(7)成年中期:
繁殖感对停滞感。
获得繁殖感
(8)成年晚期:
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调整适应
小学生所处的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如果儿童在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得到成人的奖励,则形成乐观、进取、勤奋的人格。
认知差异与教育
(一)认知方式的差异
1、场依存与场独立:
维特金(美)提出
◇场依存型是指当个体面对某一问题时,较多或完全依赖问题空间中的线索,从这些线索中搜索信息。
◇场独立型是指当个体面对某一问题时,根据自身内部的参照来搜索信息,作出判断,不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扰。
冲动型与沉思型:
杰罗姆凯根(美)提出
◇冲动型是指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时,倾向于用自己想到的第一个答案来回答问题。
◇沉思型是指当个处于不明情境时,倾向于深思熟虑,仔细考虑所观察现象及所面临的问题,权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衡量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准确性。
辐合型与发散型
◇辐合型认知方式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时,运用逻辑规律缩小问题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答案。
◇发散型认知方式表现为个体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这种搜寻可能是广泛的、松散的,不只局限于信储存的某一方面,最终产生多种答案。
(多元智力理论(2012年上选择)
◇霍华德·
加德纳(美)提出。
◇他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
包括:
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1、认知方式没有优劣之分,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2、小学生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3、通过智力测验能反映出所测项目的现有水平,但不是全部。
4、学生智力各不同,表现有早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强项。
情绪情感(情绪分类、情感分类)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动机冲突)
个性心理(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性格、气质、人格)
问题解决的能力:
原型启发,思维定势,功能固着
小学生的德育
德育概述(概念、目标、内容)补充:
德育原则
道德形成的基本理论
1、皮亚杰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皮亚杰通过一些对偶故事的观察实验,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程。
把儿童的道德分为他律和他律道德两种水平,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
这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竞区别开来。
规则对他来说不具有约束力。
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
(2)权威阶段(6-8岁):
也称作“他律期”。
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3)可逆性阶段(8-10岁):
又称自律阶段。
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
准则对他们来说已具有一种保证他们相互行动、互惠的可逆特征。
(4)公正阶段(10-12岁)他们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公正的奖惩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各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
皮亚杰认为:
个体的道德在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的影响。
2、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由此他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道德水平
前习俗道德水平的主要特点是认为道德的价值决定于外在的要求。
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利害关系判断是非好坏。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这种定向是为了服从权威,逃避惩罚。
权威或者有权利的人通常是父母,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决定的。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以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来判断行为的好坏或者说是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以判断行为的好坏。
也可以叫做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阶段。
(2)习俗道德水平
习俗道德水平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家庭、社会对其的期望和要求考虑问题,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在这一阶段,个体往往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为是对的。
所以也可以叫做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取向阶段。
也可以叫做维护权威和遵守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不能改变的,守法是对的,并且认为只要接了这些社会规则他们就可以免受指责。
(3)后习俗道德水平
后习俗道德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超越对社会秩序和权威的服从,开始在人类的正义、公正,个人的尊严等层面反思这些规则的合理性,建立一个超越个人或集团利益的普遍原则。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因为道德法则是一种社会契约,当社会中的人们经过理智的讨论找到全体中更多成员利益的替代物时,它是可以修正改变的。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这一阶段个体为了避免自责而不是他人的批评,即遵从社会标准也遵从内化的理想。
决策的依据是抽象的原则如公正、同情、平等。
这种道德是以尊重他人为基础的。
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逐步形成和谐道德认知能力、协调性、过渡性、自觉的形成)及德育意义
小学德育过程
1、内涵(目标、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2、特点(规律)
(1)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的过程。
(2)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
(3)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的过程。
(4)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德育方法
1、说服:
(1)要深入了解,有的放矢
(2)要以事实为依据,提供充足的证据,以理服人(3)要动之以情,以情动人。
2、榜样示范:
榜样应具备的一些特点:
①榜样要胜过儿童②形象特点突出、生动、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和兴趣③榜样要有可接近性④榜样是公认的、权威的。
3、集体约束:
小学生的集体包括少先队和班级。
注意:
①尽快形成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集体②培养、支持、指导学生干部做好工作③精心组织好集体活动④对要解决的问题,发动学生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面授课资料调整格式与思路后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授课 资料 调整 格式 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