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整理16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564833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624.02KB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整理16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整理16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整理16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
饲养业
陶器
房屋
生活
大汶口
居民
4000-5000年前
山东
农耕为主定居生活
半坡
聚落
6000年前
黄河
流域
陕西
西安
半坡村
磨制
石器
粟
白菜芥菜
猪狗
彩陶
半地穴式
河姆渡聚落
7000年前
长江
浙江
余姚
河姆渡
石器
动物骨骼
水稻
猪狗水牛
黑陶
干栏式
水井
*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聚落的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大汶口墓葬品数量不同)
*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半坡聚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聚落)
使用磨制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石斧石磨盘石镰石刀石磨棒)
陶器是半坡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人面鱼纹盆四鹿纹盆曲线三角形)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部落原始社会的一种社会组织,由两个以上的氏族组成
一、炎黄子孙
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炎帝
黄帝
蚩尤
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
发明医药发明陶器
开辟集市指南车
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
下属发明文字、历法、算术、音乐
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
制造出金属兵器
黄帝联和炎帝大败蚩尤
距今4000
年前
阪泉之野炎帝战败并归服黄帝
炎帝与黄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这些发明创造,是后人集中附会在炎帝、黄帝名下;
是人类迈向文明的重要标志
出土:
耒、耒吕、、锄
当时农业发展状况
距今7000-
4000
出土:
绳纹、蚕纹
懂得纺织、养蚕
船形彩陶
船作为交通工具
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
文字萌芽
陶埙骨笛
原始音乐
河南濮阳出土:
贝壳堆塑的龙
龙是多种动物形象的复合体,喻示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
反映出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
进而构成华夏族(汉族)主体的历程
距今6000
二、尧舜禹禅让
部落之间联合从频繁的战争来争夺部落联盟首领
到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继承人
尧部落联盟推举舜部落联盟推举禹
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鲧堵塞禹父
筑堤堵水与疏通河道结合
禹领导开沟挖渠引水灌溉化水害为水利大禹
“禅让”制度下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
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一、夏朝
1、建立: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定都:
阳城(今河南登封)
夏朝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国家政权机构
禹建产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
2、政治制度:
启开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3、经济:
农耕为主,生产工具:
石制、蚌制、骨制
4、文化:
有文字的笔画形状
二、商朝/殷
1、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桀,建立商朝,定都:
亳(今河南商丘)。
2、政治:
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至:
殷(今河南安阳)。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3、灭亡: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4、经济:
农业为主,畜牧业青釉髹漆青铜器
5、文化:
甲骨文出现
三、西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牧野之战(今河南新乡市郊牧野村)大败商纣。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镐京(今陕西安西)。
2、政治经济制度:
分封制分等级统治手段
分封制西周初年分封71国,同姓诸侯40国
依据血缘关系确定权位和财产继承权的宗法制,并以此为原则进行分封,
授民授疆土,土地国有制
规定义务:
服从周王,保卫周王,治理诸侯国
意义:
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戊,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分等级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
周王
贵族;
周王以下的诸侯、卿大夫、士,享有特权,兼任官员,统治阶级
平民阶层:
隶属贵族,拥有生产品具和家庭副业,主要劳动者
奴隶:
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徒,无人身自由
统治手段:
强大的军队严酷的刑法礼仪教化
3、经济:
人工灌溉原始瓷器
4、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公元前772年,周平王迁都:
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建立
5、怎样推算公元纪年?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
1949年20世纪40年代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公元前770——前476年春秋时期合称东周
公元前475——前221年战国时期
一、春秋争霸(详见本章后附件)
春秋五霸说法一: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说法二: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洛邑今河南洛阳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
葵丘今河南民权东北邲今河南荥阳东北
齐桓公:
最先称霸。
管仲改革(常备军、开垦荒地、分等征税、发展渔盐业)
“尊王攘夷”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
晋文公:
“退避三舍”。
楚庄王:
问鼎中原。
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
二、战国七雄:
齐楚燕秦(晋国分裂--)韩赵魏
洛邑今河南洛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崤山今河南洛宁西北
(形势图)(东齐、西秦、南楚、北燕、赵魏韩在中间)
合纵——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
连横——秦利用六国间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纵横家:
秦国张仪魏国公孙衍
三、变革
1、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家耕
时期工具的变化耕作的变化及意义
西周时期木制、石制工具千耦其耘
春秋时期铁器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战国时期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这是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
2、竞相改革的时代
魏国李悝
楚国吴起
韩国申不害
齐国邹忌
秦国商鞅影响最大的改革
3、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①目的:
富国强兵
②内容: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奖励生产
奖励军功军功封爵
承认土地私有法令
推行县制国君任命县令
统一度量衡度:
计算长短;
量:
计算体积;
衡:
计算轻重
③作用:
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④启示: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付出血的代价;
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
同时我们要学习商鞅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和他的献身精神。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甲骨文
卜辞:
将占卜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成为一篇记事文,称为卜辞。
甲骨文: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卜辞)称为甲骨文
1、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
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
2、最先: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评价: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二、青铜器
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
青铜器是铸刻的文字,称为铭文,也叫金文。
金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资料,对研究汉字的发展和书法艺术有重要价值。
司母戊鼎(殷墟出土)——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高:
1.33米,长:
1.10米
宽:
0.78米,重800KG
四羊方尊(湖南宁乡出土)
青铜立人像(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商供蜀文化杰作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一、孔子与老子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
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论语》
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教育家。
思想:
“仁”——理解关爱他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礼”——约束自已,遵守社会规范
“为政以德”——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教育:
1、有教无类,首创私学
2、当仁不让师(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
3、因材施教
老子
老子:
姓李名耳,楚国人。
《道德经》又称《老子》
一切事物都包含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顺应自然,以柔克刚;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二、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飞速发展,各国竞相改革,涌现出一批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
各派之间不仅阐述各自的思想主张,还相互争论和批判。
意义:
各家相互辩驳,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皿想文化的发展。
诸子百家表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
墨家
墨子(墨翟)
《墨子》
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孟轲)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法家
韩非子(韩非)
《韩非子》
“法治”,中央集权
道家
庄子(庄周)
《庄子》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三、《孙子兵法》孙武著,春秋时期兵家创始人
《孙膑兵法》孙膑著,战国时期,孙武后代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主持修建人: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
位置;
岷江流域
组成:
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
作用:
灌溉;
防洪;
运输。
化水害为水利。
地位:
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二、神奇的编钟
是一种乐器;
表明:
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
三、器械的进步
公输班——鲁国人,又称“鲁班”
云梯——推动了古代军事技术的进步
第12课了解身边的“历史”
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一、秦帝国的兴、衰、亡
兴:
公元前260年,秦长平之战大败赵国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定都咸阳秦王嬴政始皇帝
秦始皇改“王”为“皇帝”
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争虎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衰沉重的徭役、兵役——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
严酷的刑法——连坐
公元前210年,秦二世重用宦官——赵高统治更加残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夏,大泽乡陈胜、吴广率众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建立张楚政权,第二年失败。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汉。
亡公元前207年,项羽与秦军巨鹿之战大败秦军,“破釜沉舟”
刘邦攻取咸阳,秦灭亡。
二、楚汉之争
项羽西楚霸王
四年战争楚汉战争
刘邦汉王
“鸿门宴”范增“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公元前202年垓下,刘邦灭项羽“霸王别姬”“乌江自刎”
六合:
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阿房宫:
今陕西西安西
临洮今甘肃岷县大泽乡今安徽灵璧东南
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北:
九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
象郡治所在今广西崇左
西:
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临洮桂林郡东:
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平乡西南
桂林郡治所在今广西百色东北
南海郡治所在今广东广州
渔阳郡治所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辽阳
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称皇帝设三公(中央)
采用“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地位
设立三公,互不统属,对皇帝负责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掌管军事
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
负责监察百官
郡守
县令
二、废分封立郡县(地方)
废除分封制,建立同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
全国分三十六个郡,长官:
郡守
由朝廷任命
郡下设县长官:
三、车同轨书同文
规定车辆两轮的距离一律为:
六尺意义:
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
统一文字:
小篆隶书意义:
秦统一文字,对于中央集权国家政令的隶书相传是程邈创造统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四、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统一:
秦国货币作为标准——圆形方孔钱
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
五、修驰道凿灵渠
下令修筑由咸阳通往各地的交通大道,称为驰道,宽50步;
灵渠全长34千米,首次把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中沟通南北的得要通道。
六、建长城
目的:
防御匈奴,修缮增补燕、赵、秦旧长城
范围:
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全长:
一万余里(万里长城)
七、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
留:
记载秦国历史的史书;
医药、种树等书籍焚书
烧:
(诗、书、百家著作,其他国家历史),其余一律下令烧毁
公元前212年(焚书第二年),以诽谤罪活埋了400方士、儒生坑儒
八、货币知识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
贝壳
商代晚期铜仿贝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金属铸币,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货币
西周战国黄金、白银金属制币空前兴旺,种类繁多
秦朝上等黄金、下等铜币统一货币为圆形“半两”钱,
秦始皇圆形方孔钱奠定了各代铜钱的基本形制,直到清末
北宋纸币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汉武帝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
一、汉朝年代表
年代皇帝皇帝别称定都其他
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长安开国皇帝
汉文帝“文景之治”
西汉 汉景帝
刘彻汉武帝国势最强
新公元9年王莽
公元25年刘秀洛阳
东汉公元200年曹丕建魏国洛阳
汉武帝首创年号纪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的开端
二、加强中央集权
行为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宽松政策,休养生息
国家由初年经济萧条
文帝景帝时经济恢复发展史称“文景之治”
2董仲舒建议:
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汉武帝采纳以上建议,
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①让地方为中央推荐贤良的人才,
②在长安设立太学,教授儒家经典,考试优秀者做官
③在地方设立官学,用儒家思想训官
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从此,读书人兴起了研习儒家学说的风气。
(二)消弱封国势力
①汉景帝接受大臣晁错削藩的建议七国反判,汉景帝杀晁错,周亚夫平定叛乱
②汉武这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已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国势力
③汉武帝颁布法令:
禁止读书人与诸侯王交往,防止他们培植自已的政治势力
(三)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
①在中央,设立司隶校慰,监督检举百官皇族
②在地方,设监察区域,“十三州部”,刺史监督地方官员,抑制地方富豪
③任用侍从、宦官制约丞相,改变了汉初以来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结果:
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问题:
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1、都是封建时代的重要君主;
2、都采取创新制度,加强巩固了中央集权;
3、这此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推动了封建社会的发展;
4、“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
时期
和战
关系
背景
和战大事
意义
战国
战
兴起匈奴
生活在蒙古高原上古老游牧民族
直接影响到河套与西域等地区的安定和发展
秦始皇
蒙恬
北伐
收复河套地区
设县
为进一步开拓西域奠定了基础
汉高祖
和
西汉初期经济凋弊
和亲政策
公主嫁给单于
赠送绢帛酒食
开放关市
北部边疆出现暂时的安宁
汉武帝
国力昌盛
卫青
霍去病
三次大战役
在河西地区设郡
将长城进一步向西延伸
从此匈奴分裂,
南匈奴归汉
汉元帝
单于求亲
昭君出塞
历史佳话
宫女昭君
嫁给
呼韩单于
和亲互市
促进了中原生产,并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
东汉初年
北匈奴控制西域
公元73年班超投笔从戎
出使西域,帮助各国
摆脱匈奴控制
进一步密切了中原和西域的联系
二、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刘彻在国力强盛的条件下,决定采用战争方式解决匈奴问题,结果却引出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件壮举——张骞通西域
西域:
汉朝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使汉朝对西域诸国的情况有所了解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从此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三、丝绸之路
西汉:
西域开通之后,汉朝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往来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
路线:
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
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名称由来:
中国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因此有了“丝绸之路”的美称
作用: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国丝织品、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传到西方
西方瓜果——石榴葡萄胡麻(芝麻)胡桃(核桃)胡豆(蚕豆)胡萝卜、
毛皮、汗血马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狮子)东来
汉朝长达四百年,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汉朝的使者被称为“汉使”,汉朝人被称为“汉人”。
“汉”这个称呼就逐渐演变为民族的名称。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文字的载体:
最初——陶器兽骨龟甲青铜器竹朩简
西汉前期发明了纸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①扩大了原料来源②同时又提高的纸的产量和质量
中国的造纸术传播到全世界,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二、“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
“医圣”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后世尊称为“医圣”
著作:
《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300多个药方——被尊称“众方之祖”
“神医”华佗”医术高明,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被人们誉为“神医”。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①研制成全向麻醉剂“麻沸散”,并在给患者服用后,成功施行开腹手术,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②五禽戏——健身方法
三、《九章算术》
《算数学》反映先秦及先秦研究成果
《周髀算经》成书于西汉,最先提出“勾三、股四、弦五”,比西方早约500年
游珠算盘已尼具备了珠算的雏形,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工具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字成就。
田亩面积和谷仓容积的计算方法
总结出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等当时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第18课昌盛的文化
佛教与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佛教
道教
发
展
历
程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东汉初年,汉明帝派史臣到天竺求佛法促进了佛教在我国的传播“白马驮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历史 知识 整理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