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修论文1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561312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5.77KB
辅修论文1Word文件下载.docx
《辅修论文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修论文1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后者主要是私营企业和个人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因为这类企业不注重业绩,更关心的是如何逃避国家的税收,少接收政府有关部门的摊派。
(三)会计造假的本质
会计造假违背了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要求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根据客观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应当能够经受验证,以核实其是否真实。
客观性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会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的信息来源,是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各个方面做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对会计核算主观加工、根据领导意图而改动,搞人为平衡,高估或低估、高报或低报会计信息,进行违法乱纪,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实际情况,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且还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在经济决策时出现失误。
这就违背了会计核算客观性原则。
会计造假是故意的违法行为。
会计造假是指会计核算中存在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主要包括:
①伪造、编造记录或凭证;
②侵占资产;
③隐瞒或删除交易事项;
④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
⑤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而会计错误是指会计核算中存在的无意错报或漏报,由于疏忽或误解造成计价不正确,或在金额、分类表达等方面用错了会计政策等等。
会计错误和会计造假区别在于,错误是无意的,造假是故意的。
会计造假违背法律法规,应该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和惩罚。
综上所述,会计造假违背了会计核算客观性原则,是故意弄虚作假的违法乱纪行为。
二、会计造假的形式及危害
(一)会计造假的形式
目前,企业会计报表造假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虚增资产,虚增利润;
二是虚增负债,隐瞒利润。
前者主要是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因为国有企劣,直接影响到公司股票价格的高低。
1.资产虚增。
(1)费用资产化:
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应当计入当期产品生产(或商品经营)成本或期间费用。
但有的企业却将部分应该计入当期的费用计入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类会计科目,使得企业当期损益不实;
有的企业待摊费用不及时足额摊销,而是长期挂账,将本属于期间费用的支出列作资产。
企业通过将费用资产化,虚增了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
(2)存货不实:
有些企业积压多年的货物,或已经淘汰过时应当报废的物资不做账务处理,或存货的现实价格(或可变现价格)已明显低于账面历史成本价值却仍按历史成本挂在存货账上,存货价值不实,违背了企业会计准则确认的谨慎性原则,虚增了企业存货价值。
(3)固定资产价值虚假:
企业固定资产价值不实主要表现在折旧不足、技术进步后造成的无形损耗不计、已毁损及不可用或不需用固定资产不处置等,虚增(减)企业资产。
(4)递延及无形资产摊销不足:
递延及无形资产应当按时足额摊销,已经淘汰过时的无形资产不应当再挂无形资产账而应当将摊余价值作为期间费用计入损益。
而许多企业已经没有使有价值或已经不可能再给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不做相应的财务处理,却仍然作为资产列账,虚增了企业资产。
2.负债不实。
(1)应付款项高估:
许多企业的应付款项不及时或每年与往来单位核对确认清理,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的应退未退、应付未付款项普遍存在,三年以上的应付款项(不包括长期应付款项)以及债权人已经不存在的仍挂账的也不少见,企业实际需付债务小于财务账面债务,企业应付款项高估。
(2)预提费用不实:
许多企业为了调节当期损益,不按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预提费用,而是根据企业调节损益的需求预提,有的企业应提的不提或不应预提及多预提的不及时冲销,致使预提费用会计科目反映不实。
3.虚报盈亏。
(1)多计收入、少计费用:
有的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将未实现的收入作为收入入账,如在服务或工程未提供完毕之前,就确认收入实现;
有些企业虚构客户虚开销售发票,虚列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
一些企业对已经发生的支出不计入成本,或在结转成本时不按配比原则,故意少转成本,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及库存商品的账面金额远远大于实际库存金额;
有的企业则将有关费用支出单据压在银行未达账中,利用“未达账项”弄虚作假,调节利润。
(2)少计收入、多计费用:
企业为了达到少缴或不缴所得税的目的,将正常的销售特别是一些不需要增值税发票的销售,不按收入确认的条件进行确认,而是长期挂在预收账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中且金额不变;
有的企业则采取虚列预提费用,多提多摊费用的方法,达到虚减盈利的目的。
(3)在建工程长期挂账,应计入损益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
企业在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时,对借入资金需按期计提利息,这部分借款利息在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应予以资本化。
有些企业工程早已完工,仍长期挂账,借款利息仍计入在建工程成本,从而使当期财务费用减少,同时又可以少提折旧,从两个方面来虚增利润。
(4)随意调整报表:
一些单位为了达到一些不法目的,随意调整报表金额,人为地加大资产调整利润;
或为了逃税,避免检查而加大成本费用,减小利润,如为了增大管理费用,直接在损益中多计管理费用,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同时增大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金额,造成表账不符。
(二)会计造假及其危害
私营企业则是千篇一律的造假模式,开“阴阳发票”、虚开增值税票、隐藏收人,惟一的目标就是逃税、逃税、还是逃税!
经营者既深知造假之风有害无益,又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和支持会计造假有的管理人员坦然地说,会计造假形成的不正之风使得公平竞争遭到破坏不是造假者深受其害,而是谁不做假谁吃“哑巴亏”,因而大部分造假者都是心存侥幸,相互仿效,只是造假的程度不同罢了。
会计造假的危害性很大,具体表现在:
会计造假所制造的错误信息将严重误导各类决策者,从而导致各个市场行为主体乃至国家相关决策机构被误导而制订出错误决策,破坏市场运行机制;
损害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侵犯公司股东、债权人、顾客及雇员的合法权益,使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通过隐匿收入、虚列支出偷逃国家税款,导致国家税收流失;
助长个人贪污腐败行为的滋生;
使尚未成熟的证券市场饱受虚假错误信息的冲击,严重误导证券投资者的行为,破坏市场游戏规则,加剧市场投机和市场波动,影响社会安定。
会计造假最后所导致的结果是国家受损失,少数人中饱私囊。
三、会计造假的治理措施
(一)增强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从业诚信度
市场经济发展给财会工作增添了新情况和新问题,财会人员素质愈发重要。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本领,提高贯彻执行政策的水平,可以采取定期培训考核制度,职称晋级与待遇挂钩制度等等,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适应会主核算要求。
其次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
建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诚信原则、诚信品质,从而建立起防范虚假财务信息的第一道防线。
(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防止会计信息造假的发生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部门利用企业内部分工协作的关系,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内部制约机制,防止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发生。
1.建立岗位分离制度。
形成批准职务与执行职务相分离、执行职务与检查职务相分离、保管职务与记账职务相分离。
2.建立领导负责制度。
以防止领导推卸责任而造假。
3.建立独立的监督体系。
即成立独立于财务的内部审计、纪检等部门,达到互相牵制、互相监督的目的。
4.建立内部惩罚等规章制度,划分责任,以减少会计工作差错和舞弊等现象。
(三)强化外部监督制度,完善账务管理大环境建设
会计处于一个动态的经济、政治及法律外部环境中,完善的外部大环境建设,有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反映。
1.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2.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增强其独立性;
3.实行会计委派制和稽查特派员制度;
4.企业的主管部门、各级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等应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检查,指导和督促企业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5.发挥新闻媒体的力量,揭露假账行为,以降低企业整体形象使之不敢造假。
6.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监督、抵制、检举违法会计事项;
7.加大力量依法查处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四)健全法律规范体系,加大会计信息造假的惩处力度
我国现行的会计方面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有的制度有够细,所以要不断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制订各项会计法规的实施细则及相应的配套措施,使会计法规具有可操作性。
1.制定完善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具体认定的法律法规。
2.加大对会计造假惩罚力度,罚款要大到能够在事前遏制萌发造假的动机。
3.增加对会计人员进行保护的机制和环境,摆脱受制于领导局面。
4.提高执法效果,权责分清,惩罚对象和标准准确。
四、会计造假的影响
会计造假所带来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尤其是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它不再是简单的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使其作出错误的决策,并遭受损失。
更重要的是它使广大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失去信心,使整个国内资本市场陷入严重的信用危机状态。
会计造假的普遍化.必然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逃失和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因而以国家税收和国有资产作为主要衡量指标的财政实力必然呈递减趋势,造成国家财政实力日趋削弱,影响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无法为国家经济发展硬环境的改善提供财力支持,最终影响所有会计相关主体的利益,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协同有序发展。
影响社会稳定,由于会计造假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单位负责人的腐败行为导致的,加上上级主管部门查处不力,处罚不到位,不能解决单位职工与单位负责人之间的矛盾对立,因而单位职工只能通过逐级上访寻求鹪决途径,不仅给政府等各方面带来巨大的稳定压力,而且也给社会增添许多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整体稳定。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替代,在社会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原因和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乃至政府信用的缺失,并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会计造假会造成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市场,偷税漏税和走私骗汇不断出现,违约行为和逃避债务十分频繁,财务状况和会计信息失真,虚假数字和不实政绩太多,最终产生社会信用危机,出现商业,金融和产品信用危机,形成会计信用危机。
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使失信行为盛行,成为妨碍我国经济正常运转的严重障碍,不但影响社会投资消费需求和增加交易成本,而且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对外开放的整体形象。
会计造假影响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着力点之一,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会计造假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准则和要求,严重制约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从而影响社会道德建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社会生活的经济基础和道德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社会成员之一的注册会计师很容易缺少自我约束,不重视社会责任和职业责任,对职业不负责,对社会无信用,难以避免会计服务市场道德秩序的混乱,失衡,甚至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状态。
会计造假的政治危害会计造假对经济和社会的严重危害,必然会间接地对国家政治运行产生损害后果。
计造假影响政府的政治威信.一个强有力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搞好宏观调控,确保市场有序,维护公平竞争.由于会计造假会造成会计秩序混乱,市场无序,宏观调控乏力,使宏观调控错位,削弱宏观调控能力,形成经济运行无序,最终损害群众利益,激发民怨,影响政府的政治威信。
会计造假影响社会政治稳定.会计造假不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必然会造成管理混乱,漏洞百出,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账目不清,可以混水摸鱼;
收入不报,成本不实,截留利润,则为贪污盗窃大开方便之门;
伪造或变造凭证,虚报冒领,虚盈实亏,会造成贪污贿赂盛行,经济犯罪猖狂,社会日渐腐败,制约经济发展,扰乱社会秩序,影响政治稳定。
五、会计造假与会计职业环境
(一)会计职业环境的定义
会计职业环境是指会计职业活动中作用于其中的各种条件的总和,是会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它包括主观会计环境和客观会计环境或称会计内部环境和会计外部环境。
会计职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
在一个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道德意识淡薄,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
改善会计职业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就能做得到的,而要有赖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际上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净化环境的基本要求,各行各业都应提高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
(二)会计职业环境的特点
我国的会计环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外部会计环境的中国特色可以从政治、法律、经济、科技、教育、会计团体等方面来分析。
内部会计环境可以从会计目标、人员素质、专业会计导向、会计主体等方面来探讨。
1.外部会计环境的特点:
(1)从经济角度看,在所有能够影响会计发展的环境中,经济因素是最为重要的。
经济环境是对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调控方式、证券市场发育程度以及物价变动水平等具体因素的抽象概括,它是影响会计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2)从政治角度看,我国政府对会计进行直接管理。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会计主管部门为各级财政部门。
新《会计法》第七条明确规定:
“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3)从法律角度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来统驭会计规范。
这也是我国会计环境的一个显著特征。
(4)从科技角度看,与会计现代化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整体水平不高达地区会计核算的“无纸化”操作将为期不远。
(5)从教育角度看,会计教育受到重视。
我国高等学校中会计专业就读比例较高,而且,各种职业后续教育,如各种在职继续教育、专题性培训班、会计职业资格考前辅导等等,也构成了我国会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2.内部会计环境的特点:
(1)从会计人员的素质来看,整体素质普遍较低。
一方面,我国仍有很大一部分根本没有经过会计培训和教育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甚至“无会计证”上岗者大有人在,这样的文化水平决定会计人员不能掌握复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一些会计人员连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都看不懂。
(2)从会计的专业导向来看,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深入,已越来越多地被我国高层会计管理机构和会计理论研究者所关注。
(3)从会计主体来看,我国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两权分离与西方国家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两权分离大不相同,我国政府与企业间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会计造假对会计职业环境的影响
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信用经济。
会计造假行为已危及信用经济的大厦,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会计职业环境的净化。
会计造假侵蚀着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根基客观、真实、可靠始终是会计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与财务真相,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然而,大量存在的会计造假现象,使人们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据一份对上市公司投资者的调查显示,有80%的投资者认为多数上市公司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
由此可见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不信任程度。
从而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产生了怀疑,影响良好的会计职业环境的形成。
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
1.通过虚构财务状况获取银行信用和客户信用,使银行及供应商的利益受损。
2.通过虚增利润等利润包装骗取上市、增发、配股的资格,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3.会计造假也使企业自身的筹资成本增加,加大了筹资难度。
会计造假还往往与企业的腐败有必然联系,有损企业形象。
这些是影响企业发展后劲和长远利益的致命伤,也使得会计人员所在的企业内部职业环境逐步恶化,不利于内部会计职业环境的健康发展。
会计造假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扰乱了宏观经济秩序会计造假的普遍存在,增加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寻求真实信息的成本,提高了市场的交易费用,降低了市场的运行效率。
会计造假还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引起目前股市的长期低迷因会计造假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还导致了资本市场的严重扭曲,必将引起资本市场的动荡,扰乱整个经济秩序,从而影响政府的宏观决策,加大了会计人员所在的外部会计职业环境的形成难度,不利于良好的外部会计职业环境的健康发展。
六、会计造假的防治对策
良好的会计行为对会计职业环境有有利影响,而不良的会计行为则可能对会计职业环境产生消极影响。
针对不良会计行为对会计职业环境的消极影响,为防范会计造假,净化会计职业环境,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改进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严格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水平。
良好的会计职业环境的形成与广大财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紧密相关。
会计造假事件的产生,也有一个过程,从造假念头的产生、执行、到假象的出现。
而为会计人员又是主要、必不可缺的实施者,若没有会计人员的具体参与,会计造假就不可能最终出现。
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利益,是杜绝会计造假的保证。
要加强财会人员尤其是高级财会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财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对财会工作的管理水平,要支持和鼓励财会人员严格执法,对坚持原则,公正执法的财会人员要公开表扬和奖励,对打击报复财会人员的行为和责任人,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严肃追究其责任。
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是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环境的关键。
为此,会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会计人员定期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及会计政策的培训教育,使他们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升,从而增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履行会计人员职责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在工作中坚守财经纪律,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公正性。
强化监督。
会计造假往往与监督不力有关,强化会计监督是遏制会计造假行为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环境的重要条件。
(二)完善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外部会计监督体系
政府职能部门也是企业外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上市公司,其外部监督体系中还包括证券交易所和证监会,即需通过加强证券交易所的一线监管,来保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及时、规范;
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的工作,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做到事前预防,同时加强证监会的全面监控能力,对出现的重点事件和重大情况进行迅速和有力的调查处理,涉及违规的,一经查实,要做出严厉的查处。
加强外部监督,特别是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管理。
建立和完善外部监督体系,强化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督,对上市公司财务审计工作实施实时监督和过程监督,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
健全注册会计师的监督管理体系,改革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格局,成立会计监督机构,负责对从事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督和调查,对违规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进行严厉处罚,从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与审计质量。
同时还应当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督管理,实行无限责任,提高违规风险成本。
(三)完善会计造假法律责任制度
结合我国国情,参考借鉴国际会计组织和发达国家已有经验。
全面总结当前会计工作与实际经济发展阶段的适应情况,不断发展完善现有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并注意保持会计准则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用法律的权威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各种会计法律法规都需要与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因此这就需要立法机构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全面地总结当前会计工作具体情况与各会计法律法规存在的矛盾,并根据我国特殊国情进行必要的修改,以缓和当前这种复杂的局面。
如果会计法规模棱两可,操作性不强,其贯彻执行就会大打折扣,不法分子就会乘虚而入。
我们在制定和修订会计准则及其他会计法律法规时,应充分参考借鉴国际会计组织和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内容,使我国新出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尽量避免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发生。
当然,在对会计准则修订与完善的同时,要注意保持会计准则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其次,国家要严格筛选执法队伍,裁汰素质不过硬人员,用法律的权威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
总之,会计造假的动机各不相同,手段多种多样,其危害也越来越大,而要从根本上杜绝它,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齐心协力,要防范与治理并重。
唯有如此,才能净化会计职业环境,为良好的会计职业环境的形成提供有力的内部和外部保证。
注释:
①摊牌:
指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之外,以任何形式要求企业提供财务,物力和人力的行为。
②“阴阳发票”:
阴阳发票又称比对不符的发票,阴阳发票就是漏底发票(大头小尾),发票的发票联和存根联金额不一样,为了少报销售收入,从而偷税。
③中饱私囊:
指那些经手钱物和有权的人,利用工作之便将自己的腰包装得满满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辅修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