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人教版面积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550445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59KB
三年级人教版面积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年级人教版面积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人教版面积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师再次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谁能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说一说?
那桌面的大小就是?
?
能摸摸,完整地说一说吗?
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
什么是教室地面的面积呢?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黑板表面的面积小。
(5)(师拿出数学书)刚才我们说课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得多,也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得多。
反过来,可以怎么说?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得多。
(6)手掌的面积指的是?
脚掌的面积呢?
你还能举例说说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一比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
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这一教学环节尽可能地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
组织学生参加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1)老师把课本的封面画到黑板上,这个面变成了什么?
长方形)
(2)谁能用粉笔表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长方形是封闭图形的一种(板书:
封闭图形),它的大小也叫做面积。
(4)让学生读面积的概念两次。
这一环节将物体的“表面大小”转化为“平面图形的大小”,这是一个数学化过程。
教学时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一是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数学概念。
通过摸、看、想、说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头脑中感受每一个物体的面
的大小,进而比较它们的大小,初步形成面积的概念。
之后,教师现场把物体的面画到黑板上就是平面图形,这一动态的转化过程使学生把对物体表面面积的认识自觉地迁移到平面图形中来,从而获得全面、准确的面积概念。
二是注重教学的有效性。
简单地说,就是“教”在问题处,“导”在疑惑处,“帮”在需要处。
如对学生“摸面”方法的指导。
把“课本封面比黑板表面小”改说成“课本封面的面积比黑板面的面积小”后,让学生说一说这句话,感悟规范的数学语言,为下面的反馈作好铺垫。
三、自主探究,认识面积单位
(一)认识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1、(出示教具:
粉红色、绿色的两个长方形)即
(1)号长方形:
长18厘米,宽6厘米;
(2)号长方形:
长12厘米,宽9厘米
师:
谁的面积大?
看得出吗?
重叠比较呢?
(教具演示)
用观察和重叠、割补的方法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请学具来帮忙,好不好!
2、师:
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两个长方形:
一号长方形和二号长方形,另外准备了一个学具袋,里面有一些圆片、正方形片、长方形片。
现在同学们要借助这些学具去摆一摆,想办法比出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在动手操作之前,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跟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看谁的办法最好。
现在就快快行动吧!
组织学生共同探究:
怎样利用学具(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片)比较出两个大小比较接近的长方形谁大谁小。
让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参与,各抒己见,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
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意味着安排几个学生一起完成某个任务,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习惯,同时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
你们比较的结果是怎样的?
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比较出来的?
3、汇报:
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
圆片有缝隙,不够准确;
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
正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简便。
4、小结:
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二)认识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为了方便,人们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几个?
是怎样规定的?
请看数学课本第73、74页。
(学生看书后,小组互相说说这两个问题。
1、1平方厘米。
①1平方厘米有多大?
②从你的学具里面找出1平方厘米。
(师贴1平方厘米。
③量一量它的边长。
④想象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
⑤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与自己左手的5个指甲比一比,看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⑥估计一下,这块橡皮1个面的面积大约有几个1平方厘米呢?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里的1平方厘米摆一摆,看你们的估计是否准确?
学生小组合作验证。
2、1平方分米。
①请你想一下,如果用它(1平方厘米)来测量这张桌子的面积,你觉得怎样呢?
②猜一猜比1平方厘米大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③从学具里拿出1平方分米。
思考:
1平方分米的含义是什么?
④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
⑤我们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呢?
⑥想一想,用1平方分米可以测量哪些物体面的面积呢?
3、1平方米。
①谁愿意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教室地面的面积?
为什么都不愿意去?
(用这个面积单位去测量,不容易测出教室地面的面积,因为1平方分米比地面的面积小得多。
激起学生探索更大面积单位的欲望。
②你能不能像数学家一样“创造”一个比平方分米更大的面积单位?
③说一说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④你能用手势比画一下吗?
⑤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⑥估计一下,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几平方米?
⑦估计一下,1平方米的面积上能站多少个人?
(在地上量出1平方米,让学生尽量的站进去。
在常用的面积单位中,以平方厘米为突破口。
让学生通过看媒体演示、量边长、比一比、记一记等活动理解1平方厘米。
在认识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时,让学生思考当测量的图形较大时怎么办,猜一猜比平方厘米大的单位有哪些,培养学生迁移和推理的能力。
四、积极反馈,强化应用
1、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分米是什么单位?
1分米有多长?
平方分米是什么单位,1平方分米有多大?
(2)听教师口令,学生用手势比画相应的长度和面积。
2、完成76页的第4题。
3、区别周长和面积。
①早上起来,小明跟着爸爸锻炼身体,他沿着操场的边跑了一圈。
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②工人师傅在足球场上铺上了草坪,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③放学以后,几个爱劳动的小朋友把教室地面全都打扫了一遍。
④为了使这块黑板更加美观和牢固,装修工人在它的四周装上了铝合金边框。
⑤假如老师在黑板上写满了字,下课后一个小朋友主动把黑板擦干净了。
【篇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一、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70至74页的内容。
二、教学设计理念: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主要包括:
面积和面积单位;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面积单位的进率;
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
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
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五、教学难点:
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六、教学方法
1、自主探索式学习。
2、小组合作式学习
3、实践活动式学习
七、教具学具:
教具:
多媒体课件;
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
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八、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米尺和学生尺。
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
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
(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
(尺子的面)
(2)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
物体表面)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从两根尺子的比较中,引发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物体表面”的经验,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
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
]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1.指一指:
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2.摸一摸:
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3.比一比:
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
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
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4.运用“面积”说一说:
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1.认一认:
有哪些封闭图形?
2.指一指:
封闭图形的面积。
3.比一比:
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3)归纳面积的概念: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
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
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
“面”是什么?
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
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
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
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
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3.提出操作要求:
①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4.学生操作。
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必然出现矛盾:
图片不够怎么办?
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a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
b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长,再摆出宽,计算大小。
5.汇报:
圆片有缝隙,不准确;
6.小结:
(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要求自学p73、p74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③要求:
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
常见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拿一拿:
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③画一画:
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
④找一找:
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⑤试一试:
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进而在汇报、拿一拿、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三)实践运用。
(1)p74页做一做第1题。
(2)p76页第2题。
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3)估计:
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4)小资料:
①有关美国首都和我国首都北京的人均绿化面积资料,加拿大人均森林面积和中国人均森林面积的资料。
②广州市十年前人均绿化面积资料,和广州市十年后人均绿化资料。
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
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篇三:
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教案】
《什么是面积》教案
1、结合实例和图形,认识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面积
教学准备:
课件、小方格、长方形、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幸福吗?
如果幸福的话你就拍拍手吧!
播放《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片段,学生跟随音乐拍手。
看到你们那么开心,老师真有种想和你们击掌的冲动,谁愿意跟老师击掌?
(师生击掌)
咦?
我发现,老师的手和你们的手不一样?
可是哪里不一样呢?
生:
。
师:
是的,老师的手大,老师的手的表面大,你们的手的表面小。
今天呢?
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面积,第一节——什么是面积(板书)
二、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1.揭示面积的含义。
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
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
(学生摸自己的手掌面)
(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
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
数学书的封面大,手掌的面小。
把刚才的话说完整,好吗?
数学书的封面比手掌面大,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
数学书的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
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呢?
数学书的封面比黑板的面小,黑板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指黑板面)像这里,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面积)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2.摸一摸,说一说。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
这些物体都有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
课桌面的面积比凳子面的面积大。
练习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
那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面积吗?
......(师引导学生总结说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操作实验,比较大小
1.涂一涂。
昨天晚上智慧老人给老师出了一个题,咱们一起来看图片,智慧老人让老师给这两幅图片涂颜色。
我想找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帮老师。
(评价一下学生的涂色成果,给予掌声鼓励,同时老师拿粉笔接着给未封口的三角形涂色,并说明,因为它不是封闭的,所以一直涂下去的话永远也涂不完,引出“封闭图形”)
2.说一说哪些图形是封闭图形?
通过练习,再次强调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面积
3.总结面积概念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四、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
利用ppt及正方形,长方形纸质教具教授剪拼法,摆实物法,摆图形法,画格子、数格子法
五、随堂练习:
六、比较周长与面积:
出示手帕图案,让学生比划出这个手帕的周长与面积。
并总结:
周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
周长在四周,
面积在里面。
七、提问式总结:
1.什么是面积?
2.周长与面积的区别是什么?
3.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八、作业:
1.基础训练p26
2.世纪金榜p20-21
九、板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版面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