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桃溪中学学年八年级春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546629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85.63KB
安徽舒城桃溪中学学年八年级春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安徽舒城桃溪中学学年八年级春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舒城桃溪中学学年八年级春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傲慢的气势逼人。
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现在一般用作贬义,与语境不符,应该用具有褒义的词语。
D拖泥带水:
形容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句子的意思是做题快。
点睛:
运用成语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
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
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
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
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4.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在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惠,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起来;
我懂得了鸟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如何繁衍如何筑巢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
B.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
C.如何筑巢如何迁徙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繁衍
D.如何繁衍如何迁徙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筑巢
【答案】B
【解析】本题是考查句子排列,句子出自课内。
要解答句子排列题,我们首先要观察所给句子是议论性文段、抒情性文段,还是记叙性文段;
然后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内在关系;
最后将排好的句子通读一遍,看读起来是否顺口,衔接是否恰当。
答案选B。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弃我去者弃:
嫌弃
B.乱我心者乱:
使……乱
C.欲上青天览明月览:
通“揽”,摘取
D.明朝散发弄扁舟散发:
这里形容狂放不羁
【答案】A
【解析】A项弃:
放开,抛弃。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蕴涵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功业难成的精神苦闷,也饱含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B.三、四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C.五、六两句,上句赞美李云的风格刚健,下句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之后,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显示出逃避现实的消极色彩。
【答案】D
【解析】D项“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不对,诗人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而且隐逸江湖只是无奈之举。
7.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
烦。
B.逸兴、壮思本来很不容易说清,而诗人用“欲上青天览明月”这一比喻很形象,很具体,使人容易理解。
C.诗人用“抽刀断水”比喻“举杯消愁”,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不可调和,而使心情更加的忧愁苦闷的境遇。
D.诗的开头两句可以翻译为:
“昨日”那些时日弃我而去,不能挽留;
现在的时日扰乱着我的心,使我有许多烦忧。
【解析】A项应该是“愁”。
8.古诗文默写。
(1)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
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
[《赠从弟(其二)》]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飞来峰》)
(4)无言独上西楼,___________。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见欢》)
【答案】
(1).
(1)瑟瑟谷中风
(2).松枝一何劲(3).
(2)无为在歧路(4).儿女共沾巾(5).(3)不畏浮云遮望眼(6).自缘身在最高层(7).(4)月如钩(8).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中古诗词的背诵情况,本题属于直接型默写,只要平时多记多背就会写出,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注意易错字的书写:
瑟、歧、遮、缘、钩。
古诗文的背诵、默写。
能熟练的背诵并准确的默写,不出现错别字。
对于一些理解性的背诵默写的诗句要理解原句,还要知道句子的象征意义,延伸意义,知道用于哪种意境之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且伐燕。
苏代为燕谓惠王曰:
“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
鹬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惠王曰:
“善。
”乃止。
(《战国策•燕策》)
9.选出下面几项中“雨”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A.天雨,墙坏
B.会天大雨
C.夜阑卧听风吹雨
D.明日不雨
10.选出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
A.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
B.渔者得而并禽之
C.两者不肯相舍
D.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11.源于本文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12.你从文中苏代讲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9.C10.B
11.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2.答案不唯一,如:
团结起来力量大、要善于合作等。
【解析】译文:
一只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蚌马上合上,夹住了鹬的嘴。
鹬说: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
”河蚌也对鹬说:
“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就会饿死你。
”鹬和蚌都不肯互相放弃,渔夫就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
9.A、B、D三项中的“雨”都是动词,“下雨”的意思,C项中的“雨”是名词。
10.B项“禽”通“擒”。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概括、理解能力。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有些积累的同学都能回答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2.解答此题时,学生可以先将文章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概括文章大意来确定所讲的道理。
只要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但要贴近故事内涵。
阅读下面课文《海燕》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
①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乙]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的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②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13.思考画线句内容回答。
(1)①句中波浪和狂风的搏斗象征着什么?
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②句中加点的“大笑”和“号叫”的具体内容各是什么?
表现了海燕怎样的精神风貌?
14.请用精简的语言概括[甲][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15.[甲]部分与[乙]部分之间有何表现关系?
试做简要解说。
16.[甲]部分中描写乌云的形容词、动词有哪些?
从[乙]部分中筛选内容回答表现了什么,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17.[甲][乙]两部分都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共同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从两段中各找出一例,具体说说起到了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案】13.
(1)象征:
革命力量与反动势力之间的殊死搏斗。
社会现实:
社会黑暗,反动势力气焰嚣张,人民大众主动迎战,斗争异常激烈。
(2)大笑:
笑那些乌云猖狂一时;
为欢乐而号叫,坚信革命必胜。
精神风貌:
英勇无畏、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14.乌云变暗,波浪与狂风殊死搏斗。
海燕积极战斗,坚信革命必胜。
15.烘托与被烘托。
[甲]部分内容首先描写海浪与天空的激烈搏击,形势异常严峻,黑云压城、“乌云”“狂风”肆虐,反动势力十分猖狂。
在描写了这样一个紧张激烈的背景下,[乙]部分集中笔墨描写海燕的毫不畏惧、勇敢战斗、怀着必胜的信念和具有高度的预见性及敏锐的洞察力,有力地表现了海燕的形象。
[甲]部分对[乙]部分的环境烘托作用十分明显。
16.暗、低、压。
形势异常严峻,斗争异常激烈。
海燕箭一般地穿过乌云;
它笑那些乌云;
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
17.拟人、比喻。
[甲]例: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恶狠狠”“抱”“甩”“摔”等拟人化描写,形象地写出了风猖狂的气焰;
用“翡翠”比喻海浪,充满着赞颂之情。
[乙]例: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叫喊着”是拟人化的描写,“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是比喻。
运用拟人化和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海燕英勇无畏的战斗和战斗的勇猛、迅捷。
【解析】
..................
14.环境如此恶劣,海燕还大笑、号叫,是嘲笑那些乌云,号叫胜利的到来。
表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15.仔细阅读两部分,可以发现[甲]部分主要是对海燕战斗环境的描写,而环境的描写的作用一般是烘托;
[乙]部分主要写海燕的战斗,而海燕的战斗就是在[甲]部分所描写的环境中,所以正是属于被烘托者。
16.[甲]部分描写乌云是在第一段,从第一段中找出即可。
回答第二问和第三问,只要从[乙]部分中找出有关乌云的语句就可以回答出。
17.回答此题,首先分别归纳两部分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从中找出共同的。
举出一例并分析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飞机“不喝油”也能飞
王远
“阳光动力2号”正在进行为期5个月的环球之旅。
这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自3月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航以来,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这架“不喝油”的飞机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
它拥有72米宽的翼展,比波音747飞机多出了近4米,重量只有2.3吨,仅相当于一辆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重量。
这架太阳能飞机的“动力之源”是机身上的1.7万多块太阳能电池,这也是“阳光动力2号”的最大亮点所在。
这些太阳能电池直接平铺在巨大的机翼上,每一块电池板的厚度是135微米,仅相当于人类发丝的宽度,由其储存的电量可供“阳光动力2号”昼夜飞行,不需要一滴燃料。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将其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却仅有300年历史。
1974年,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太阳高升”号进行了一次短暂飞行,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
此后40余年间,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但始终没有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阳光动力2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
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阳光动力2号”的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
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
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阳光动力2号”环球之旅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价值。
这架太阳能飞机从理念的萌发到由图纸变为现实历经12年时间。
飞行总监雷德·
克拉克认为,相比搭载乘客的普通飞机,它有着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向世人传播“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
放眼未来,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光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18.“阳光动力2号”飞机为什么会引起世界的关注?
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
(概括三点即可)
19.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A.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
B.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
C.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
D.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
21.从“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之旅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18.示例:
(1)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
(2)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记录;
(3)光电转换效率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4)环球之旅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价值;
(5)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19.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客观准确地说明了每一块电池板的厚度,突出了其轻巧、储存电量高的特点。
20.D
21.示例一:
有梦想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从“这架太阳能飞机从理念的萌发到由图纸变为现实历经12年时间”可获得。
)示例二:
要敢于实践,敢于创新。
(从“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但始终没有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阳光动力2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可获得。
)
18.本题考查筛选信息能力。
阅读全文可知,可根据每段内容来概括。
文章第一段大体说了“阳光动力2号”的引人注目;
第二段介绍了“阳光动力2号”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即“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
第三段段尾点明“‘阳光动力2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记录”;
第四段主要说了“阳光动力2号”的高速光电转换效率;
第五段则介绍了环球之旅的意义和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考生只要能从中筛选出三点即可,注意语言要简洁流畅。
19.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判断说明方法,一般可从某种说明方法的标志性词语入手,如看到数字,就想到列数字;
看到“相当于”“比”等词语,就联想到作比较等。
此题中画线句子位于文章第二段,由句中“厚度是135微米”可判断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而由“相当于人类发丝的宽度”中的“相当于”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的一般作用是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
×
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的一般作用是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
特点(地位、影响等)。
然后结合说明方法的作用和画线句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答案即可。
20.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
A项,由第3段“1974年,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太阳高升’号进行了一次短暂飞行”可知,“第一”与“首次”表达意思一致,语言准确。
B项,用“之一”一词,说明人类利用太阳能还有很多形式,符合人们的生活认知,用词准确。
C项,“大约”表示不确定,30%是一个准确数字,而没有人肯定地知道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因而用“大约”表示不确定,准确。
D项,“恐怕”一词含有不确定的意思,是对未来事物的揣测,未来有没有这样的环球之旅并不确定,因而无法确定是不是“一小步”,语言表述不准确,故选D项。
2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文章的“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历经12年艰辛,最终变为现实,这体现了梦想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性。
回答时,学生只要能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22.名著阅读。
(1)《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______________,第三部是《神秘岛》),小说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号潜艇的故事。
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
”这是对___________的外貌描写。
(3)我国先哲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了深刻的体现,请你以其中的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
(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2).诺第留斯(3).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4).
(2)列夫·
托尔斯泰(5).(3)示例:
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
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
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了解。
只要读过课本中的“名著导读”便很容易写出。
要注意课下自己多浏览课内所涉及的名著。
23.综合性学习。
请你参加与“陕西民间艺术进课堂”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
(1)
【调查】阅读下面的表格,概括出三类调查对象态度变化的共同趋势。
对“陕西民间艺术进课堂”的态度调查结果统计表
对象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学生
赞成
较赞成
老师
保留意见
家长
反对
共同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讨论】针对下面言论中的一个要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谈出理由。
陕西民间艺术宜纳入原有的音乐、美术、劳技等课程之中,不增加课时,不设为考试科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宣传】请为你所在地区富有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写一条宣传语。
要求:
突出该民间艺术的特点,并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示例:
奔放欢快的二人转,好比是阳光、空气和水,是东北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东北某学生所写)
【答案】
(1).
(1)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老师、家长对“陕西民间艺术进课堂”的赞成度(反对度)也随之降低(增高)。
(2).
(2)示例一:
针对的要点:
纳入音乐、美术、劳技等课程中。
态度和理由:
挺好的。
这样能丰富课堂内容,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或:
形式太单一了吧。
除音乐、美术、劳技等课程外,还应考虑其他形式,如开办兴趣班,举办讲座等。
示例二:
不增加学时。
这样做不增加我们的学业负担。
不太好。
这样有可能影响原有课程的学习,而民间艺术进课堂也落不到实处。
示例三:
不设为考试科目。
这样做,我们没有学习压力,还能培养兴趣爱好。
不太好吧。
这样做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会流于形式的。
(3).(3)示例一:
悠扬婉转的紫阳民歌,犹如沁人心脾的清茶,滋养着勤劳朴实的陕西人民。
高亢奔放的秦腔,如浓烈醇香的美酒,陶醉着三秦父老。
激越铿锵的安塞腰鼓,如惊天动地的雷声,震撼着黄土大地。
(1)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探究能力。
回答时能点出年级变化,谈出赞成度降低、反对度增高即可。
(2)本题为主观表述题,答案不唯一,能准确全面提取其中一个要点,并针对该要点表明态度,谈出理由即可。
(3)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
能写出所选的民间艺术的特点,并能恰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所选民间艺术必须是自己本地的。
写作
24.请以“爱”为话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
④不得抄袭。
【答案】参考例文
爱的奏鸣曲
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后,我掩卷沉思,豁然开朗:
父母的爱都是一样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初读父亲训斥巴迪这一段时,我真替巴迪打抱不平,他的父亲太苛刻了。
但是,当我理解这篇文章后,我又羡慕巴迪有这样的双亲。
母亲的一句“精彩极了”,是巴迪灵感和创作的源泉,是巴迪前进的动力;
父亲的一句“糟糕透了”,是对巴迪的一种警醒、一种鞭策。
我的生活中就有这样一对父母。
一天,老师发下单元考试卷,“噢,天哪!
倒霉透了!
”我又考得不好了。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把作业做完,像小偷似的把卷子偷偷放在了妈妈的书桌上,然后等着狂风暴雨的到来。
吃饭时,我安安静静地,不说一句话。
这一“不寻常”的举动引起了爸爸、妈妈的怀疑。
爸爸首先发现了我的“小秘密”,他怒气冲冲地把躲在厕所里的我“拎”了出来。
于是,一场“老鹰训小鸡”的好戏开演了。
“考这么点分,你在干什么?
我读五年级的时候不是考第一就是考第二,哪儿有你这么差的成绩!
你对得起谁?
你对不起我可以,但你不能对不起你妈啊!
……”
我嘀咕了句:
“真啰唆,比老妈还老妈。
”
这下更加激怒了老爸,老爸越说声音越响:
“你还顶嘴!
大人说一句你还敢顶十句是不是……”
妈妈见爸爸火气越来越大,上前把我拉了过去。
妈妈和蔼地跟我说:
“这里为什么扣分呢?
你仔细想想,这儿该怎么填才对呢?
这道题你究竟是马虎大意,还是不会做呢?
你明白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吗?
”最后,妈妈还不忘嘱咐我:
“以后你可要仔细点,争取考个好成绩!
你们看,这是不是我家的严父慈母呢?
其实,我知道他们都是爱我的,我也明白,无论严爱还是慈爱,他们都是为着同一个目的,希望我将来有出息。
【解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
“爱”的内涵很广,可以切入的角度也很多,可以写对家人的爱,对朋友的爱,对国家的爱,也可以写对“爱”的理解,但在选择文体时要注意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文体来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 舒城 中学 学年 年级 期中 语文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