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中国古代服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545928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7.34KB
中国文化与中国古代服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文化与中国古代服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与中国古代服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贵”的假发
行摇云髻花“钿”节,应似霓裳趁管弦——钿:
落英缤纷的古代时尚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栉:
发梳绰约
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胜:
剪彩为饰
遗簪堕“珥”,珠翠纵横——珥:
“不欲使人忘听”的耳饰
捐余“块”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块:
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
银“钏(chuan)”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钏:
爱情信物紧缠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一一扇:
才子佳人的佩饰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镜:
生死不渝照我心
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结:
富有东方神韵的饰品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黛:
画眉的青色颜料
珥明珰之迢迢,照双“的(di)”以发姿——的:
流逝的美丽红点
宝“袜(m6)”菊衣单,蕉花密露寒——袜:
mo与wa的区别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霞)帔:
古代女子的人生理想
我觏之子,“衮(gun)”衣绣裳——衮:
古代天子、王公的礼服(龙袍)
直饶紫“绶(shou)”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绶:
权力、身份的象征
谁解曲韵“衷(zhong)”情——衷:
诉不尽浪漫情怀
从“祷(ku)”到“裨(kun)”——祷:
“裤”的历史
脚著谢公“屐(ji)”,身登青云梯——屐:
“足下”情深
赤芾金“舄(xi)”,会同有绎——舄:
古时最尊贵的鞋
屦(ju)贱“踊”贵——踊:
一种“特殊”的鞋子
不须欧家管城子,镂象雕犀作袍“恰(qia)”——恰:
相传为曹操创制的帽子
七月鸣(贝鸟)(ju),八月载“绩”——绩:
“成绩”由此来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练:
七天七夜造就的美丽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锦:
像金银一样华丽、高贵的织物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绫:
“天上取样人间织”的精品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蓝:
最早的植物染料
织成云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浅——染:
七色由此来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黄:
荣耀、至尊的服色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紫:
从偏见到傲慢
《说文解字》“糸部”丝
表示衣服的一些字
汉字里表示衣服的字很多。
这些字多是象形字和形声字,而且和古代的礼制有关。
举例如下:
冠。
贵族男子戴的普通帽子。
“冠”字里的“元”即首,表示头的意思;
“寸”表示法度的意思。
冠是身份的象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冠主要是由冠圈、冠梁和缨组成。
缨是冠圈两旁的丝绳。
冠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附件叫“笄”,也叫“簪”,是用来把冠固定在头发上的细长签子。
由于簪和缨是戴冠所必不可少的,所以古代作品中常用来指戴冠的人。
如:
“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杜甫《八哀诗》)
冕。
天子、诸侯、大夫祭祀时戴的礼帽。
从字形上看,“冕”字从“曰”,可知是一种帽子。
弁。
古代贵族男子穿礼服时戴的一种次于冕的帽子。
胄。
古代士兵作战时戴的头盔。
“介胄”指穿戴盔甲的士兵。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史记•绛侯世家》)
帽。
据考证,“帽”字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
“曰”和“冒”是帽的古字。
古代特指用布帛缝合的圆形软帽,一般不在正式场合佩戴。
到了唐代,帽子已经很普及,而且常常出现在正式场合。
巾。
可以裹头,也可以擦汗。
“巾”是象形字。
戴头巾之风,汉末时盛行。
以后有诸葛巾、东坡巾、山谷巾、程子巾等不同的名目。
衣。
衣服的总称。
古人特指上衣。
《周易》: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意思是说,治理天下从衣裳开始。
可见,衣服是礼仪制度的象征。
裳。
古人特指下衣。
如《诗经•齐风》: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时说天还没亮就起床,急急忙忙把上衣下衣穿倒了。
襦。
指短上衣,是一般人平时御寒所服。
禅。
指单衣,是夏天的衣服。
亵。
指贴身穿的上衣。
裘。
指皮衣。
“五花马,千斤裘。
”(李白《将近酒》)
袍。
指长袄,长至脚背,有里子面子,中间絮丝棉或乱麻。
“袍”是形声字,声旁“包”有包住全身的意思。
褐。
用粗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贫苦人所穿。
衰(蓑)。
用草编成的雨衣。
襟。
最初指衣的交领,后来指衣服的前幅。
也叫“衽”。
裾。
指衣服的下摆。
袖。
很长的袖子。
如古代作品中常提到“长袖”和“广袖”。
也叫“袂”。
绅。
指腰带系结后的下垂部分。
古代士大大入朝时,把记事的手版“笏”插在腰带间,叫“缙绅”。
所以后来“缙绅”就成了士大夫的代称。
裙。
指下衣,也就是“裳”。
裤。
古代写作“绔”。
只有两个裤筒,两腿分别套入裤腿,没有裆。
和现在的裤子不同。
从《说文解字》看上古社会的衣饰文化
衣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的衣、裙、冠、履、饰物之类都是人类在一个时期征服大自然的物质成果,同时,衣饰的创造与演变还凝聚了人类的智慧思索,表现了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等文化因素,其中积淀着古人的观念意识和文化理念。
但是,几千年前的服装已经化为尘埃,它们大部分不会像彩陶那样,可以从土壤的深层或墓葬中重新出现,那么如何来了解上古时期的衣饰呢?
研究上古衣饰的可靠材料有:
1、墓葬中的衣饰实物。
如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就出土了许多精美的衣物,还有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等。
由于时间久远,所以这方面的实物较少,同时,陪葬的衣物与现实生活中的衣物有多大区别,还需认真考证。
2、古代壁画、器物画、书籍插图上的人物衣饰。
如唐敦煌壁画、明永乐宫壁画、插图本小说等。
这些画年代一般较晚,而且多为宗教图画,与现实生活也有差距。
3、古代雕塑、随葬俑人身上的衣饰。
这类作品同样有一个与现实生活的差距问题,如秦兵马俑身上的衣服为战袍。
4、古书中对衣饰的描述。
如《诗经》的“绿衣黄裳”、《论语》中的“披发左衽”等。
上述几种材料研究的人很多,故本文不再作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研究的是:
5、古代象形文字中的衣饰字。
文字是文化的强大载体,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尤为丰富。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收录了大量的与衣饰有关的古文字。
仅直接与衣物有关的部首就有:
衣部、裘部、履部、冃(帽)部、毛部、革部、韦部、糸部、素部、丝部、帛部等,其他部中也有衣饰字。
这些字的形体以及许慎对这些字的阐释进一步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证据。
本文以《说文解字》为研究对象,必要时用甲骨文、金文作为佐证。
象形文字中保留了很多古代衣饰的类别和形制,因此,从古文字中分析探究古人的衣饰,是了解衣饰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经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古人衣饰观念的变化,如衣着的功能由基本的御寒、防护、遮羞扩展到求舒适、表身份、明等级等。
一、缝与纺:
从无衣到有衣
人类经过了类人猿——猿人——人三个进化阶段。
类人猿肯定没有衣着,猿人与类人猿揖别以后,在风风雨雨中,赤身裸体地进行着捕猎、养殖、采集、种植等生产实践。
在北方地区,猿人们为了防御寒冷、护身免伤,便披上了兽皮和树叶。
在热带地区,为抵御烈日照射、风雨袭击、虫蛇啃咬,他们便在身上涂上油脂、绘上花纹或披盖树叶和树皮。
《说文·
衣部》:
“衰,草雨衣。
”字后来写成“蓑”,蓑衣的发明应该很早。
此外,人们为了获得猎物,往往把自己打扮成猎物的食物形象,如将兽角或兽头绑在头上,或披上某些动物的毛皮,以便靠近引诱狩猎目标,提高狩猎效果,这些都刺激了衣饰的发明。
距今70~20万年前的北京人遗址中尚未发现衣着的痕迹,但也不能否定这一时期的人可能用兽皮、树皮等披裹在身上御寒、防身。
距今2万年的山顶洞人遗址中已经有了穿孔的骨制饰物,不仅如此,山顶洞人还懂得用赤铁矿粉末染色的方法,这使得装饰品更加鲜艳美观,这表明了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观念。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发现了骨头磨制的针。
带孔针的出现,表明人类已学会了缝纫。
如果简单地把兽皮、树皮披在身上还不能算衣物的话,那么,经过缝纫的兽皮、树皮,无论多么简陋,都可以算是衣服了。
由于文字产生于石器时代的晚期,所以古文字中反映这一时期衣饰的字还不多,但从《说文解字》所收的一些字中也可发现一些端倪。
关于加工皮革的字如:
皮:
剥取兽革者谓之皮。
革:
兽皮治去其毛。
鞹:
去毛皮也。
靼:
柔革也。
鞣:
软也。
革包:
柔革工也。
可以看出,不去毛的叫“皮”,去毛的叫“革”。
还可以看出古人很早就学会了鞣制皮革,还有了专门的鞣革工人。
只有鞣制过的皮革才能加工成衣物。
用皮革制成的与衣服有关的字有:
裘:
皮衣也。
求:
古文省衣。
表:
上衣也,从衣从毛,古者衣裘以毛为表。
皮衣一般不去毛,战士的甲衣用皮,去毛,为的是减轻重量。
鞶:
大带也。
男子带鞶,妇人带丝。
扣子发明以前,衣带是必备的。
男人用皮带,女人用丝带,
革是:
革履也。
革奚:
革生革是也。
革丁:
补履下也。
韦段:
履后帖也。
韤:
足衣也。
——即袜子。
可以看出,去掉毛的革主要用来制鞋。
缝制皮革、树皮、树叶均需要“线”或“绳”,早期的“线”应该是皮条与麻线。
“韦”字就皮条义。
麻线要经过“纺”或“搓”才能用。
“纺”需纺锤,又叫纺砖,吊在麻线下旋转,便可将几根麻纤维纺成结实的麻线(麻绳)。
叀部》对“叀”的解释不正确,“叀”字为“”,正是纺砖的形状。
麻线不仅可缝衣,粗一点的麻绳用途更多,还可以结绳纪事,本文不论。
养蚕缫丝虽略晚,但从早骨文看,至迟商代已有。
糸部》收字248个,从中可以窥见古人的一些丝织技术。
早期人类从无衣到有衣,是劳动技术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衣饰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二、编与织:
从皮草到布帛
皮革宜冬不宜夏,树皮树叶不结实。
古人可能从蚕的吐丝结茧和蜘蛛的吐丝织网中受到启发,发明了编织与纺织。
编与织的材料是纺好的线,应该先有麻线、毛线,后有丝线,棉线最晚。
编织应早于纺织,因为纺织需纺机,而编织为手工。
衤區:
编枲衣。
一曰头衤區,一曰氵欠裹衣。
(枲xi即麻,第三个意义是小儿的围嘴。
)
褐:
编枲袜,一曰粗衣。
织机起于何时,本文不讨论,《说文·
糸部》关于纺织技术的字如:
缫:
绎丝也。
绎:
抽丝也。
繀:
著丝于筟车也。
经:
织也。
织:
作布帛之总名也。
紝:
机缕也。
综:
纬:
织横线也。
丝绸的分类,如:
縠:
细縳也。
缣:
并丝缯也。
绨:
厚缯也。
练:
湅缯也。
紬:
大丝缯也。
綮:
挃缯也……有齿。
绫:
东齐谓布帛之细曰绫。
丝绸制成的衣服,下文论述。
三、绘染与织绣:
从素色到五采
爱美之心古已有之。
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利用矿、植物染料对纺织进行染色。
据考古发现,人类染色的历史早于纺织技术的出现。
是先有染色技术而后有纺织技术和染布技术的。
早在山顶洞人时期便懂得用赤铁矿粉末染色的方法,染色使得装饰品更加鲜艳更加美观。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古人掌握了各类染料的提取、染色等工艺技术,生产出了五彩缤纷的纺针品。
《诗经》中就有“绿衣黄裳”、“青青子衿”、“载玄载黄”等绿、黄、青、朱、玄(黑)、素(白)颜色。
从无色到有色是劳动技能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审美意识的进一步提高。
服饰的颜色自阶级社会形成之后便被统治者用来加强统治的地位。
所谓“改正朔,易服色”,还用颜色来证明自己统治天下是顺承天意、合乎天德。
在上古时期历代王朝都要确定本朝所崇尚的颜色。
而百姓一律不得穿杂彩之衣,只能穿本色的麻布。
颜色同衣着一样成为了特定身份的象征。
同样,从古代产生了原始农业和纺织业后,开始用织成的麻布做衣服,到饲蚕和纺丝,人们的衣服质量日臻完备。
纺织也同样被打上了等级森严的制度烙印。
帝王、大臣、穿丝绸之类衣服染着代表权威的颜色和花纹。
平民百姓只能是穿本色的麻布服装。
至于奴隶只有不蔽体的粗麻布衣。
武士则是穿着铸有兽纹的青铜胄、铜头盔、皮甲和麻布衣裤。
古人皮衣不去毛,去毛的革主要用来来制鞋和战士的甲衣。
甲衣有涂漆的,应该是为了壮军威。
《左传·
宣公二年》:
“从(纵)其有皮,丹漆若何?
”说明宋国的军服为红色。
天然丝为白色,织出的布叫“素”,“素”字就有了“天然”、“白色”的意义。
人们追求美,于是有了绘饰、染色、织绣图案等工艺。
糸部》:
“绘,会五采绣也。
《虞书》曰:
‘山龙华虫作绘。
’《论语》曰:
‘绘事后素。
’”可见,素帛上可以彩绘图案。
大部分颜色词均以“糸”为部首,可见丝绸染色技术在造字之前。
绿:
帛青黄色。
缥:
帛青白色。
糸育:
帛青经缥纬。
一曰育阳染也。
絑:
纯赤色也。
纁:
浅紫也。
绌:
绛也。
缙:
帛赤色。
缇:
帛丹黄色。
縓:
帛赤黄色。
一染谓之縓,再染谓之赤巠,三染谓之纁。
染多至三遍,可见染技之高。
紫:
帛青赤色。
红:
帛赤白色。
總:
帛青色。
绀:
帛深青扬赤色。
缲:
帛如绀色,或曰深缯。
缁:
帛黑色。
……
用不同颜色的丝织出图案,是纺织技术的一次飞跃,如:
绮:
文缯也。
缛:
缯采色也。
锦:
襄邑织文。
相对于织锦,绣要容易一些。
四、衣饰文化:
从御寒、防护、遮羞到求舒适、表身份、明等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原始社会解体。
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开始有了质的变化,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从此,衣冠服饰便成了统治阶级“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服饰制度逐渐形成。
衣服的分类可分为头衣、体衣、足衣三大部分,同时,又因人不同而分为君服、臣服、民服、奴服,儿童服和成人服等。
冠,《说文》:
“也,所以发,弁冕之总名也。
冠有法制,从寸。
”可以看出古人的冠并不是任何人都可戴,是一种贵族所戴的帽子。
在古代社会冠是贵族到了一定年龄所必戴的,是他们区别于平民百姓的标志。
《礼记·
曲礼上》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
”是男子长到二十岁要行冠礼,男子行过冠礼,社会和家庭就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了,从此后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合乎封建道德。
在《晋语》中“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出。
”冠是贵族的一种常服。
古语言“君子死,冠不免。
”可见在当时的贵族社会中,当冠而不冠是“非礼”的。
在古人中不戴冠的只有四种人:
小孩,罪犯,异族人和平民。
小孩未冠以前则垂发;
罪犯被剃去头发而用青布束头;
远离中原的异族人则以披发为常;
平民则上罩头巾。
由此可见古人的这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在头上的体现,即“冠有法制”。
冕,《说文》:
“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紞纩。
古者黄帝初作冕。
”延:
又写作“綖”,是一块长方形的板。
邃的意思是深远,这里指其长形,延覆在头上。
旒又写作流,延的前沿挂着的一串串小圆玉。
冕开始是天子、诸侯、大夫的祭服,后来只有帝王才能戴冕有旒,于是“冕旒”就成了帝王的代称。
据考证,黄帝时代就已出现了区别贵践的“韨”及标志等级差别的冕冠,冕冠为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最重要的礼冠,其项部,有一块长方形冕板,叫“綖”,綖的前沿垂有若干串以彩线穿组的珠五,名叫“冕旒”,冕旒的数量及其质量是区别贵践尊卑的标识;
天子在冕板前后各悬挂十二串五旒,每串五旒穿有十二颗五石长为十二寸。
而臣职官品第的区别也主要在冠式。
弁,古文像双手捧弁之状。
《说文》弁字为冕字的或体。
“卞”字篆文写作“弁”,它也是贵族的比较尊贵的头饰,有皮弁,爵弁之分。
皮弁一般用白鹿皮做成。
由几块拼接而成,很像后世的瓜皮帽。
胄则是古代武士的战帽又叫兜鍪。
叫兜鍪是因为它的形状像鍪,一种炊具,像现代带翻边的锅。
辛弃疾词中《南乡子》中讲“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可见古人对于帽子头上所戴的东西是非常的讲究。
体现了服饰的不同功用。
君王大臣等贵族头上戴冠,而广大平民则是戴巾,据史料记载,秦汉以前庶民或卑贱执事者束巾而不戴冠。
巾,《说文》:
“佩巾也,从冖,象系也。
”巾是一个象形字,是佩带在衣服上的丝巾,字的形象也很像佩巾挂在腰间下垂的样子。
当然上古是一巾两用的,巾主要是戴在头上束发的,是一种经过制作的,是类似于现代的帽子,它的佩带者是广大平民百姓。
在古代是二十岁成人,“士冠,庶人巾。
”意思是说,男子到了二十岁就算成年人了,要举行加冠的仪式,可是只有士这个阶层的人才能戴上冠,也就是正式的帽子。
至于平民百姓,只能戴巾,而不能戴冠,广大百姓在奴隶封建社会中受着统治着的压迫。
过着种田而不能饱,织布而不能穿的生活,他们最经常的活动就是在田间劳动,而不能像士人那样出入于社交场合,带着正式的冠很不方便,封建法制制度更不允许他们戴冠,而是戴巾。
冃,《说文》:
“小儿蛮夷头衣也。
从冖,二其饰也。
”这是古“冒”(帽)字。
“冃”是帽子的象形,是古代小儿所戴的羊角形的帽饰。
字形写作“冒”则是春秋时后起的形体,可见儿童同成人的头衣是不同的,儿童二十岁以前垂发,称为髫。
《后汉书优湛佳》:
“髫发厉志,白首不衰。
”“髫发,就是童子垂发也。
”古人是不剪发的,小孩的头发长了,就紧靠着发根扎在一起,这叫总发。
如果不是把头发扎成一束,而是扎成左右两束,类似于后代的抓髻儿,就叫总角,因为它像兽的两只角。
《诗经·
氓》中“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即是总角指年幼之时。
古人的头衣君、臣、民各不相同,儿童与成人也不相同,仅从头衣上便何看出古代社会的伦理法制,皆始于人们的服饰。
其特征便是等级森严,井然有序,用这种头衣的不同来标识社会每个人的年龄和社会角色的不同。
这种标识的作用发展到后来自然成了识别不同社会地位角色和不同等级的社会成员的重要标志。
可谓是一望头而知其身份。
古人的体衣(指衣与裳、寒衣和胫衣等),衣,《说文》“依也,上曰衣,下曰裳。
象覆二人之形。
”在这里象覆二人之形是许慎的误解,衣是依靠之义,古人依靠衣而御寒。
在中国的传统服装中有两种基本的形制,一种是上衣下裳制,这同现代社会衣着差不多,只不过是称法不同。
另一种是衣裳连属制,就是把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的长衫长袍,古代称之为深衣。
今天的连衣裙,长大衣和少数民族同胞穿的长袍,就是古代深衣在今天的延续和发展。
裳,即“常”字,《说文》:
“常,下帬也。
从巾,尚声。
裳,常或从衣。
”常是一个形声字。
下面的形旁是“巾”,表示意义,说明它是用布料做的一块方巾。
上面的尚是声旁。
古人把衣裳分开来说,上衣叫衣,下衣叫裳。
裳就是男女都穿的裙子。
后来“常”字引申为“经常”字。
“裙”,《说文》:
“帬,下裳也,从巾君声。
”在远古时期,人类为了遮蔽下体,就把树叶或兽皮连缀起来,围在腰上,这便是裳,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起到一块遮羞布的作用。
穿在上身的仅是取其依靠之义,人们可以依靠它躲避寒暑。
穿在下身的裳,就是障,取其遮挡之义,是用来遮挡下体的。
上身有衣,下身有裳,是中国最早衣裳的基本形式。
商周之前的上衣已为交领形制,在整块兽皮中间挖一个洞,前身开口,腰间以皮革或藤条系结,后来逐渐发展为交领、右衽、小袖,衣长在膝盖上下,上窄下宽,领、袖均有不同形状的花纹,腰间系带,贵族男子在腰带之下的正中部有一块下宽上狭的斧形装饰(是后世“蔽膝”的原形)。
商周时期的礼服代表着当时最高的服饰样式,其制为长至足部的长袍或分为两截的上衣下裳。
衣一般为窄袖、紧口、领子缘有宽边,以对襟为主,也有偏衽的式样。
裳是长齐至小腿的裙子,腰间束带,腹前悬挂一块长方形的“韨”。
冬天则加穿各种兽皮制成的皮裘。
表,《说文》:
“上衣也。
从衣,从毛。
古者衣裘,以毛为表。
”裘,《说文》:
“皮衣也。
从衣求声,象形,与衰同意。
”裘是皮衣,古代毛皮服装,穿进毛锋朝外,据说这样可以避免淋湿皮革。
中国的古代服饰(以中原地区而言)具有强烈的大一统精神和严格的等级观念,历代王朝都对上自帝王公卿,下至庶民百姓的穿戴,做了明确、严格的等级规定,任何人的衣着打扮都要符合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君臣、官民、男女、主仆,都可以根据服饰辨别得一清二楚。
因此,中国的古代服饰不是自由与灵性的体现,而是等级和礼度的象征。
皮衣当时是按地位高低和场合不同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裘皮:
帝王用狐白裘裘;
诸侯用狐黄裘;
大夫用狐青裘,豹皮饰;
右侍用虎裘;
左侍用狼裘;
士用羔裘;
庶人衣犬羊之裘;
祀天用大裘。
古人穿着皮衣,而皮衣的颜色和种类来分等级,可见分法之细,等级森严。
衣服样式部位的分法也很详细。
“衯”“裶”,《说文》“长衣貌。
”长衣貌即长衣状,帝王所穿的冕服(一种尊贵的礼服,结构复杂,装饰繁多)就是一种很长的服装。
“衤鸟”、“襡”、“襦”《说文》:
“短衣也。
”短上衣叫做襦。
襦又有长襦和短襦的区别,在古代僮仆所穿的长襦也就是(《说文》:
“臣使布长襦。
”)但是在古代作品里是一般只称襦,不分长短。
“衽”、“褛”“”,在《说文》里表示衣襟。
衣襟是指上衣,袍上前面的部分。
衣襟是与衣领相应的,交领的衣襟向右掩(即左襟压右襟)在右腋下用两根捆带相系。
在古代衣领与衣襟是同一幅布连裁下来的,衣襟相交,领也就相交。
“袪,衣袂也。
”;
“袂袖也。
褢袖也。
“一曰藏也”。
古代的袖子不但长而且大,重臂时手不露出。
很多作品中说有袖、振袖、挥袖,拂袖也都是因为袖子长的原因。
另外由于袖子的大,所以也有藏物,装书,装钱,装扇子的作用。
除外衣、寒衣外在古代贴身穿的上衣又称为“亵衣”。
《汉书叙传》:
“夫饿馑流隶,饥寒道路,思有短褐之亵,担石之畜,所愿不过一金。
”在这里亵即亲身之衣。
亵衣也就是中衣,古代写作衷衣。
《说文》:
“衷,里亵衣。
”衷即贴身穿的内衣,亵衣又称为“私”。
“亵,私服也。
”是古人对于所穿内衣的又一叫法。
绔,《说文》“胫衣也。
”“襗,绔也。
”“褰,绔也。
”《释名》:
“袴,跨也。
两股(大腿)各跨别也。
”绔也就是所谓的套裤。
这说明古代的裤子没有裆,只有两裤筒,套在腿上,上端有绳带以系在腰间。
又称褰、襗。
“蹇;
绔也。
”纨绔是有钱人的服装,因为纨是织造很细致的生绢。
所来专用以指富贵人家不务正业的子弟,称为纨绔子弟。
绅,《说文》“绅,大带也。
从系,申声。
”就是说,绅指丝织品。
绅做的腰带有两种用途。
主要是系在腰间,起束扎的作用。
其次是把大带系在腰上之后,大带多余的部分要垂不来作为装饰。
古时候,人们所穿的衣服,不管是长袍还是短褂,都没有纽扣,只是在衣服的衣襟之间用一根一根的小带子系起来,起着现代纽扣的作用。
古人的衣服没有口袋,随向携带的物品就挂在这根腰带上。
当然腰带也有贵贱、等级之分。
平民百姓的腰带是用熟牛皮制成的,叫“韦带”。
后来“布衣韦带”就成了平民的代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 中国古代 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