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应用文写作专题三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538055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0.80KB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应用文写作专题三Word文档格式.docx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应用文写作专题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应用文写作专题三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为早期发现、报告和诊断甲型H1N1流感病例,长期监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变化趋势,卫生部制定并公布了《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
监测方案指出,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病例的监测主要适用于我国出现输入性的散发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及输入病例导致我国出现本土的有限传播,但尚未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
根据监测方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时,应当立即向国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
监测方案指出,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条件下,应尽快将病例转运至当地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病例报告后,应尽快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病人的病情进展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深入,收集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程记录、医嘱单、实验室检查结果等,随时将更新的调查结果和资料上报,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监测方案还详细介绍了病例标本的采集、检测、上送以及病例的排查、订正、检测结果报告和反馈等方面的内容。
3.中国卫生部于5月11日上午确诊了中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
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颜丙约十一日上午通报说:
“5月10日下午,四川省卫生厅报告四川省人民医院发现一例发热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初步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
此后,患者已被转送成都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其就诊过程中的十五名医护人员作为密切接触者也已采取医学观察措施。
我国首例甲感病例发生近两个月后才出现学校疫情传播,迄今尚未发生社区较大规模疫情暴发,没有出现重症病人和因甲型H1N1流感致死的病例。
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梁万年认为,这要归功于我国前一阶段的甲感综合防控措施。
这些措施最大限度地延缓了疫情在我国的扩散速度和流行强度,为我国应对可能发生的更为严重的疫情、做好药品和疫苗的研发生产及储备等相关准备,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他说,在投入较小、社会成本较小的前提下,防控措施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疫情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保持了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世卫组织专家认为,疫情可能持续1—2年,全球约1/3人口可能感染。
像流感这种疾病,不论是甲型H1N1还是传统的甲型或乙型,一旦在社区层面上生根,就不会很快销声匿迹,很可能和人类共同伴生,甚至是长期伴生。
引发本次疫情的新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但短期内病毒变异的可能性较小。
这是我国调整防控措施的原因之一。
梁万年介绍,根据对病毒特点与疫情特征的认识,结合当前我国疫情实际和前一阶段防控工作经验,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建议,参照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现行普遍做法,防控措施的调整更加突出了针对性和持续性,更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梁万年说,考虑到今后疫情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有些重点地区,密切接触者的数量会比较多,集中管理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各种防控经验也表明,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管理不拘泥是集中还是居家的形式。
正是基于这个考虑,把对密切接触者过去所做的集中的观察,改为可以实行居家的医学观察。
防控措施的变化还基于以下考虑:
目前发现的病例多为青壮年,绝大多数病例以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为主,重症或死亡病例较少,有些轻症患者无需治疗即可痊愈。
而且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病毒药物如达菲救治有效。
但是,梁万年强调,由于这种流感病毒是一种新病毒,我们对这种流感病毒的认识还可以说是处在初步阶段,我们对它并不像对普通季节性流感认识那么深刻。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目前甲型H1N1流感归类到乙类传染病,比照甲类管理,而季节性流感是丙类传染病。
甲感比季节性流感从监测到管理方面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
而已有证据初步表明,甲感和普通季节性流感病死率相近。
那么,甲感的管理类别是否会进行调整?
梁万年说,比照甲类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随时防止这种病毒变异和疫情对社会经济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他表示,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情况从本质上、病原学上、流行危害上确实和普通的季节性流感完全一样,我们会随时调整它的管理类别。
这要根据我们对它的认识情况来决定。
4.著名呼吸疾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在我国甲型H1N1流感的扩散速度比美国慢,说明我们防控工作比较有效,政府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的。
他建议:
“如果在社区病例越来越多的话,最好的办法不是把这些病人集中隔离,而是家庭隔离。
”
钟南山出席广州一个医学学术活动后接受记者采访表示,随着流感继续发展,社区会出现病例,流感不论是传入式还是本地产生的,产生本土病例并不奇怪,因为它本身的规则就会发展成为流行状态。
广东省东莞市报告了一起学校疫情,并安排了学校停课。
钟南山认为,局部的学校停课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局部的隔离办法。
他同时指出,要是一个社区的病例越来越多的话,最好的办法不是把这些病人集中隔离,而是家庭隔离,那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钟南山认为,甲型流感总的来说病情不算很重,而病人吃不吃药,要看具体情况。
“什么样的病人应该用药呢?
比如说他有过密切接触的、从疫区过来的,一旦发烧可以吃药。
他还建议开展中药治疗研究:
“我的建议是要借这个机会,进行很好的临床观察,最好是对比的临床观察,一组是用中药,一组不用中药,看看中西药物的真正疗效。
5.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一旦疫苗进入接种阶段,第一步将向易感人群接种疫苗,例如孕妇、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及特殊领域的工作者。
按照WHO之前发布的信息,对甲流病死病例的研究发现,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更易因该病毒死亡。
陈竺昨日称,中国正在加紧甲流疫苗的研制工作,目标是到9月底生产出可供中国1%人口使用的疫苗。
记者了解到,卫生部5月13日发布《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中指出,将优先考虑为医务人员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
同时,卫生部也列出甲流“高危人群”,其中包括5岁以下儿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妊娠妇女、集体生活于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人员、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高血压除外、血液、神经、神经肌肉系统或者肾、肝、代谢、内分泌疾病,免疫功能抑制者(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者等。
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3日在墨西哥参加世界卫生部长会议期间表示,中国政府针对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作好准备。
陈竺说,北京时间7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下一步防控工作,出台了7项措施,其中第一项便是“加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重点防控工作,防止疫情传播”。
这是中国政府在疫情出现新变化时的政策调整。
陈竺认为,从7月开始学校将进入假期,这有利于减少最易感人群聚集性的感染暴发。
陈竺表示非常有信心应对下一阶段秋冬季可能暴发的流感疫情,中国的防控措施也一定能抢在时间的前面。
6.从SARS到甲型H1N1流感,两次不同的传染病疫情,中国的应对举措都受到来自境外的批评。
上一次是因为反应迟缓,而这一次则是因为“反应过度”。
SARS的突然暴发让人措手不及,初期的应对措施确实不够科学。
但中国政府随后采取了科学、有序、有力的举措,最终使疫情得到成功遏制。
有了对抗SARS经验的中国,在这次对新型流感疫情的防控中及时采取了测温、隔离等措施,向公众随时通报疫情发展情况并宣传预防感染的常识。
出人意料的是,中国的防控措施竟然受到一些西方国家官员和专家的批评,认为中国“反应过度”。
此前,他们也曾指责世界卫生组织对新型流感反应过度。
那么,面对仍在多个国家蔓延的新型流感疫情,中国反应过度了吗?
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中国的反应是以人为本、积极有效的,不但不应受到指责,而且值得褒扬且为其他国家效仿。
首先,“反应过度”论者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其中一个观点是,中国“未能区分新型流感病毒与SARS病毒的致命性和传染性”。
要知道,新型流感疫情尚在暴发初期,世卫组织及各国很多医学专家都承认,新型流感病毒会否发生变异以及是否会在晚些时候卷土重来等问题都还是未知数。
历史上已经有过流感二次暴发夺走千万人生命的先例。
到目前为止,新型流感的致死率确乎不高。
但在病毒的性质得到科学论断前,任何武断的说法都是不科学的。
批评者还说,“中国领导人不明白为什么需要避免反应过度,他们完全不了解外国媒体与外国公众舆论。
”这更没有说到点子上。
疫情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试想,一直强调以人为本的中国政府会因为外国媒体怎么说而改变可能使国民避免疫情袭扰的策略吗?
相关国家的政府官员也曾指责中国的隔离措施,抱怨其国民受到歧视。
其实中国对中外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是一视同仁的,何来“歧视”之说?
有几个被隔离的当事人说自己受到歧视?
中国通过各种渠道与有关国家沟通,真诚表示了在防控新型流感方面加强国际合作的意愿。
中国的特殊国情,也决定了中国不会对新型流感的防控掉以轻心。
中国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而医疗卫生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却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如果防控不利,小小的病毒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中国采取的严格措施同时也为阻断病毒在全世界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正如温家宝总理近日指出的,中国这样做,不仅是为了13亿中国人的身体健康,对全世界防控工作也是有利的。
事实证明,中国采取的严格防控措施辅以宣传教育,不仅没有在公众中引起恐慌,反而得到了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网络论坛里几乎一边倒对政府的支持就是佐证。
新型流感从暴发到现在,中国境内只发现了数例输入型确诊和疑似病例,大部分密切接触者也已经陆续解除隔离。
这与被感染人数不断上升的其他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的做法是科学有效的。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回应对世卫组织的批评时说,面对疫情,宁愿过度准备,也不能不准备。
疫情正在流行的国家倒是应该反思,自己的应对措施是否科学完善?
7.四川省确诊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之后,卫生部13日发出通告,山东省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被诊断为确诊病例。
根据传染病流行的趋势,以及此次流感疫情易传播的特点,对这两起确诊病例给予怎样高的重视都不过分。
这两名患者从入境之后,到被确诊之间,都曾辗转数地,密切接触者众,这意味着,防控流感疫情的严峻。
流感疫情当前,任何过度紧张或恐慌的情绪都是不理智不必要的。
甲型H1N1流感不仅可医可治,而且是可防可控的。
经过了非典的考验,政府应对此类公共安全危机的能力已经得到极大提高。
从相关信息的及时发布,到各级政府应急方案的部署到位,从防治知识的科学普及,到各部门之间的迅速联动,公共层面的防控体系的构建并未因流感疫情的“姗姗来迟”而有所迟缓和滞后。
这无疑是民众信心的最重要的来源。
但依然要清楚认识到,这是一场公共安全危机,破坏性和影响力可能要比我们想象得严重。
因此,“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充足的准备”是唯一的选择。
当务之急,依然是在各级政府部门坚守其职责的基础上,坐实“防”和“控”,极力查找确诊病例的接触者,不放过一个疑点,不留下一寸死角。
在此,强调责任意识尤显必要。
需要提升的首先是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
防控流感疫情就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任何一分钟的浪费都会为疫情的扩散埋下种种可能。
相关省市的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均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发布公告寻找同航班或同车厢的乘客,全力开展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工作。
不容忽视的还有公民责任。
迄今为止,首例确诊病例仍有16名接触者未找到,而山东省的确诊病例更是有大量的密切接触者正在急寻之中。
这考验的不仅是我们对疫情的认识,更是一种公民意识。
如果山东的这位患者在火车上就及时向铁路工作人员反映发热情况,同车乘客就能及早做好防护措施。
公民意识也意味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这个时候,应该抛去个人顾虑,将私权利让渡给公共利益;
这个时候,应该树立起科学理性的态度,认识到防止疫情扩散归根结底是对我们自己的保护,如果是密切接触者,务必尽快向卫生部门通报,接受医学观察。
在一场公共危机面前,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如果说非典是对我们公共安全应对能力的一次洗礼,那么我们完全有必要借甲型H1N1流感快速走向成熟。
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8.国内首次出现甲型H1N1流感患者,让我国防控甲型流感的态势,由全面预防阶段转入了“阵地”作战阶段。
从发现第一例甲型流感患者,到开始全国大范围寻找其密切接触者,各地动用了媒体、网络、短信等众多宣传力量,也动用了大量的卫生防疫力量,进行密集宣传。
但是在相关省市寻找密切接触者仍颇费周折。
比如,有报道称,一些人员入境后,所登记的地址及联络方式不真实,给寻找工作带来很多的困难;
有的人被找到后表示了不理解等。
抗击甲型流感是当前全国的一件大事。
作为每一个公民,都不能忘却自己“公民”的身份。
一个“公”字打头,说明身在社会中,应当自觉履行公民责任,维护社会公益,而不能只顾自己,不管社会、不管他人。
在全球应对甲型流感的大形势下,作为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有责任、有义务,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的工作部署,主动接受检查、观察等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方面要履行基本的道德责任。
人在与甲型流感患者密切接触之后,明知自己有被感染的可能,却仍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或者提供不真实的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是极不负责任的,作为与甲型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为了家人、朋友的健康,为了完成抗击甲型流感的重任,此时应当积极主动站出来,自觉接受医疗机构的“观察”,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另一方面,公民也要履行法律责任。
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国家已经采取强力措施进行干预,这说明防控工作已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是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采取措施。
作为每一个密切接触者,都不能对此有抵触情绪。
尤其是当发现自己出现疑似症状时,绝不应“躲”
着和“藏”着,而是应当尽快通知卫生防疫部门,予以会诊和确诊,尽最大努力减少密切接触者,降低可能出现的传播几率。
目前,防控甲型流感已到严峻时刻,阻断甲型流感蔓延最为有效方法,就是尽快发现、封闭“传染源”。
而对所有密切接触者来说,此时要少走动、少接触、少到公共场所;
对其他
人来说,也是应当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布控和跟进,将甲型流感抑制住、控制住,才能取得最后防控甲型流感攻坚战的胜利。
在关键时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公民责任。
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对家庭负责任的态度,从自身做起,把防控甲型流感当成一件大事,当成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积极配合、全力支持政府的工作,为我国取得防控甲型流感的胜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们不强求每一个公民在防控甲型流感上都有所作为,但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或许,这也是公民责任最好的体现。
9.据世卫组织通报,全球共有53个国家报告1551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99例死亡。
而自5月11日我国内地发现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后,疫情出现的地区增多,甲型流感病例数量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截至6月1日16时,中国内地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36例确诊病例和1例疑似病例。
在这样的疫情发展下,武汉作为一个拥有近千万人口,且人员流动频繁的特大城市,密切关注本地疫情的发展,并及时采取必要防控措施将成为维护公共安全的重大任务,而以不轻视、不恐慌的工作状态和心理状态应对疫情,将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所在。
需要看到的是,目前我国确诊病例从1岁多到60多岁,各年龄段都有,但没有出现一例重症,更没有死亡病例。
北京、上海也已有患者治愈出院。
但与此同时,医学研究也表明,甲型H1N1流感对于人类的最大威胁和恐惧,不在于它的致死率,而在于我们面对的是一种以前在人或动物身上从未发现过的新病毒的凶猛来袭,不仅目前人类已研制出的所有流感疫苗对它都无效,而且它是否会发生变异也尚未可知。
正因为这种未知状态,出于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考量,我们不能因为目前病人都基本治愈而对疫病掉以轻心。
另一方面,我国针对甲型流感的积极应对和有效控制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积极防控、措施得当、治疗及时,这次流感疫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各地不必因为甲型流感的可能冲击而过度紧张和担忧,以致人人自危,社会陷入恐慌,客观而言,甲型流感的流行现状还没有达到需要社会总动员的程度。
威胁和恐惧来自于未知,我们抗击甲型流感疫情的最终胜利应当寄望于科学对于神秘的打破。
只有达到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充分认知,我们才能有效减少疫情蔓延带来的生命代价和社会代价。
在这样的目标实现以前,我们期待各方相关的专业人士进入并保持应有的工作状态,及时有效地监测、控制湖北和武汉疫情的发展和蔓延,在即使有病例确诊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冲击,保持应有的社会稳定,让每一个市民都能踏实、平静的生活。
10.2009年7月16日——日内瓦,随着2009年流感大流行的发展,在发生疫情的国家之内以及在全球层面进行危险评估时所需的数据也在发生变化。
目前,流感大流行在发生疫情国家内的进一步传播以及蔓延到更多国家被认为不可避免。
这一假设得到了过去经验方面的全面支持。
2009年流感大流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国际上传播。
过去发生大流行时,流感病毒的传播需要六个多月才能达到新型H1N1病毒在过去不到六个星期内传播的广泛程度。
许多国家由于持续性社区传播而发生的病例数在不断上升,这一状况使各国很难(甚至不可能试图通过实验室检验对病例进行确诊。
此外,这些国家要监测由大流行性病毒带来的危险程度或者危险特性,或者要对采取最为恰当的应对措施进行指导,现在已不必对病例进行逐一计数。
到目前为止,这次流感大流行的特点是,绝大多数的病人症状较轻,即使没有治疗,病人在发病后的一个星期内通常会康复。
然而,所有国家仍然需要不断密切监测异常事件,如:
发生2009年H1N1病毒大流行严重性或致命性聚集性感染病例的情况;
出现了需要住院治疗的呼吸道疾病聚集性病例;
或出现与严重病例或死亡病例有关并且无法解释或不同寻常的临床征象。
疾病的当前普遍特征发生改变时,其他方面的潜在征象包括:
疾病的传播方式发生了不可预料的、不同寻常的或者显着的变化。
需要保持警惕的现象有:
学校旷课率或工作缺勤率急剧上升,或呈现出更加严重的疾病特征,正如急诊科的病人出现了猛增所表明的情况那样。
一般情况下,卫生服务机构遇到了难以应对疾病病例的情况,就表明该系统面临着压力,但这也可能是一种病例增长的信号,或者临床上出现了更为严重情况的信号。
采用一种将工作重心放在发现、通过实验室确认并且调查所有的病例(包括那些患有轻微病症的病例的战略所耗费的资源相当大。
一些国家在采用这一战略时,耗用了国家级实验室和应对方面的大部分能力,使得几乎没有能力对严重病例和发生的其他例外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查。
出于所有这些原因,世卫组织将不再发布可显示所有国家确诊病例数目的全球一览表。
然而,作为继续记载H1N1流感大流行在全球蔓延的工作内容,将定期提供最新情况,说明新出现疫情国家的状况。
世卫组织将继续要求这些国家对首例确诊病例作出报告,并要求尽可能提供每周汇总病例数目,同时提供早期病例的描述性流行病学情况。
对于已经出现了整个社区传播的国家,监测活动的重点将转向针对季节性流感的既定监测指标作出报告。
不再要求这些国家向世卫组织定期提交经实验室确认的逐一病例和死亡病例的情况。
在整个大流行期间,重要的是对大流行性病毒的病毒学特征进行监测。
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用于季节性流感病毒的监测。
即使是那些实验室能力有限的国家,世卫组织建议:
在最初作出病毒学评估之后,每星期至少对10个样本进行检测,以确认该病由大流行性流感病毒引起,同时监测对于病例管理和疫苗开发可能具有意义的病毒变化情况。
(二申论要求
一、请根据给定材料,写一份简要的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情况反映。
要求:
概括全面,紧扣材料,300字左右。
二、请根据给定材料,以某市政府的名义就“甲型H1N1流感”发一份通告。
突出要点,简明扼要,800字左右。
三、请根据给定材料,为某市卫生局写一份关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新闻发布稿。
条理清楚,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三参考答案与思路点拨
参考答案(285字: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而我国首例甲感病例发生近两个月,迄今尚未发生较大规模疫情暴发,没有出现重症病人致死的病例,这是因为国家前一阶段的甲感综合防控措施极大的延缓了疫情在我国的扩散速度和流行强度。
今后疫情会进一步发展,由于密切接触者较多,可以由集中观察转为居家的医学观察,并且开展中医治疗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
进入疫苗接种阶段,要先向易感人群和特殊领域工作者接种,保证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重点防控工作,防止疫情大范围传播。
要重视加强公民责任的宣传,应该树立起科学理性的态度,这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
思路点拨:
本文是侧重事实概述的文体,用于说明事件发生的经过和结果,在此基础上对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问题和症结所在,分析表层和深层原因,预测发展演进的趋势,提出解决措施。
本质属于非规范性的情况报告,一般为参阅性质,不具有公文的法定效力与行政约束力。
2005年北京申论第一题、山东申论第三题、2008年天津申论第一题,严格来说,均为情况的各个方面的综述,其写法基本等同于公文中的情况报告,格式可以灵活一些。
在作答申论类似试题时,应根据写作对象、作答要求确定结构、内容和篇幅,通常应包括情况的陈述、问题的说明、对策的梳理三部分,视作答要求,可加结语、撰写人署名和日期。
参考答案(770字:
市政府关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通告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而我国首例甲感病例发生近两个月,迄今尚未发生较大规模疫情爆发,没有出现重症病人致死的病例,这要归功于国家前一阶段的甲感综合防控措施,这些措施极大的延缓了疫情在我国的扩散速度和流行强度,为我国应对可能发生的更为严重的疫情、做好药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业单位 考试 申论 应用文 写作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