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影响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527450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0.87KB
气候变化的影响Word下载.docx
《气候变化的影响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候变化的影响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平面上升还会使一些海岛的面积减少,会造成咸水人侵内陆,使沿海的土地和农田盐碱化加重,并使沿海淡水水质恶化。
它会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影响沿海城市供排水系统,有的建筑物地基也会受到地下水位抬升的危害。
海平面上升会使海堤的高度变矮,使其抵挡风暴潮和波浪的能力降低,加重风暴潮带来的灾害。
另外海平面上升还使海岸侵蚀更趋严重。
在本世纪内,海平面将可能升高20-80厘米。
原因是气候变暖导致海水膨胀,冰川和海上浮冰层融化。
最终,海平面的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多将会导致孟加拉国、埃及、马尔代夫的岛屿和三角洲被淹没。
D.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随着气候变暖,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环。
在动植物方面,“大屠杀”已经开始。
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威胁到鱼的生存,因为气候变暖会引起水中氧气减少。
物种不一定灭绝,但将发生重大变化:
有些植物将不得不迁往北方,而有些候鸟将不再迁徙。
E.人类健康受到威胁
据绿色和平组织说,现在至2100年,全球将有一半居民生活在“传染病”区,这些疾病往往通过蚊子传播。
到2050年,疟疾造成的死亡人数将可能翻一番,并将越过地中海在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登陆。
其他严重的热带疾病也将随之而来,如通过飞蝇传播而造成消化道疾病的尼罗河病毒或利什曼病毒。
另外,哮喘患者也将增加,因为炎热的天气将带来更多的花粉。
到2100年,“气候难民”人数可能达到1.5亿。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短时间的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的异常气候现象,如干旱、洪涝、冻害、冰雹、沙暴等等,往往会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足以给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1943-1954年孟加拉地区的暴雨灾害,引起了20世纪最大的饥荒,饿死人口达300-400万;
1968年-1973年非洲干旱是非洲人民的一次大灾难,使得乍得、尼日尔、埃塞俄比亚的牲口损失70-90%,仅在埃塞俄比亚的沃洛省就饿死20万人。
尽管这种灾害是短暂的、局部的,不至于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但是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长期的气候变化比较缓慢,却能使生态系统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使生产布局和方式完全改观,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
在公元前3000-1000年的温暖时期,竹类在黄河流域直到东部沿海都有广泛分布;
安阳殷墟发现有水牛和野猪等热带亚热带动物;
甲骨文记载打猎时获得一象,表明殷墟的化石象是土产的,河南原称豫州就是一个人牵着大象的标志。
商、周时代,梅子是北方人民重要的日常食品。
《诗经》说:
“若作和羹,尔唯盐梅”,可见当时梅子是和盐一样重要的食品,是做菜不可缺少的佐料。
“终南何月,有条有梅”O终南山在西安之南,宋代以来就无梅了。
陕西、山西等地入民只好用醋代替梅。
史记》记载秦汉时期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是“桔之在江陵,桑之在齐鲁,竹之在渭川,漆之在陈夏”O由此可知当时气候比较温暖,亚热带植物的地界比现在更加偏北。
由于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地理分布,必然会影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布局。
早在先秦到西汉以前,我国丝织业布局是北丝南麻,丝织业绝大部分在黄河中、下游和冀中平原,当时最大的丝纺业中心在河北定县,其他较小的中心也都在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则主要生产麻织物;
西汉时期,蜀中仅以产麻布著名。
虽然在东汉到魏晋以后,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经济下降剧烈,南方各地社会生活则相对安定,丝织业有所发展,可是北丝南麻的布局一直维持到隋唐时代。
从气候变迁情况看,至隋唐时代,虽然气候也有变化,但是平均气温仍暖于现代,可见丝绸之路出现在北方是有原因的。
北丝南麻布局的改变发生在宋代。
由于气候变冷,气温已低于现代,北方不利于桑蚕生产生殖,再加上唐末五代时北方战乱,南方经济上升,丝织业规模逐渐超过北方。
北宋时镇江、三台己形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
南宋时,南京、常州、镇江、苏州都拥有巨大的丝织业生产能力。
丝织业重心南移,正好相当于我国气候由温暖到寒冷的时期。
气候变迁对农业耕作影响明显。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和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年)都说,他们那个时候,齐、鲁(河北、山东
一带)农业种植可以一年两熟。
在这些地方直到解放初期,还只习惯于
两年三熟。
唐朝的生长季也比现在长,《蛮书》(约成书于862年)说,
曲靖以南,滇池以西,一年收获两季作物,9月收稻,4月小麦或大麦。
而现代由于生长季缩短,不得不种豌豆和蚕豆,以代替小麦和大麦。
这种历史经验仍有现实意义。
例如,如果气候变暖,就可以考虑双季稻向高纬度、向高海拔扩展;
若气候变冷,就得采取措施,缩短水稻的生长时间。
人类影响气候,气候也影响人类。
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
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中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的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对农业生产类型、种植制度、布局结构、生产潜力、发展远景,以及农、林、牧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分布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们都知道,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
只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
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得好,这叫喜光植物,如油松、马尾松、侧柏等。
有些植物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就能生长得好,这叫喜阴植物,如冷杉、金鸡纳等。
就连动物也因对光照需要量的不同,有了日行动物和夜行动物之分别。
热量是决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从赤道到两极,热量分布的有规律变化,为地面上各种植物带的有规律变化奠定了基础;
同理,高山地区植物的垂直带分布现象,也是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分布不均匀的反映。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与热量的关系更为密切,光合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20~C—30~C,其下线温度为0~C—5、,这对规划作物布局、安排农事活动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个地区热量的累积值不仅决定该地区作物的熟制,还决走着农作物的分布和产量。
例如,黑龙江是我国最北的省份,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但夏季热量资源不是,使我国这个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粮食产量很不稳定。
从1980年开始,该省气象局进行了全省的农业气候区划,从北到南分出五个由少到多的热量带,又对当地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42个品种进行了需热量鉴定,指导农民按当地热量带种植相应作物和相应品种,使气候资源物尽用,发挥出了粮食种植大省的优势。
农业生产受降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就是现代社会,人与自然斗争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以露天作业为主的农业仍然要“靠天吃饭”,这个“天”既是阳光,也是雨露。
我们都知道,植物体内含水是很多的,一般在80%左右,蔬菜和块茎作物更高达90%—95%,因而,大气降水的多少和时间分配,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关系极大:
春雨充足,保证冬小麦需水关键期的用水,能获得丰收;
伏雨充足,为适时播种和冬前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之,水分是农业生产必须条件之一。
俗话说“风调雨顺”。
我国所处的海陆位置,导致了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靠夏季风输送,因而季风的强弱进退,必然会对全年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
例如,1959年的夏季,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季风势力强盛,它的前锋雨带反常地迅速北上,导致长江流域大旱。
而1998年与之相反,使长江流域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水。
可见,季风“调”,则雨水“顺”,风调雨顺的说法是合乎科学道理的。
气候资源对工业生产有哪些作用?
在庞大的工业系统中,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会受到气候的影响。
建筑业有和农业相似的地方,即都露天生产,受气候的作用自不待言,太阳辐射的强弱、气温高低的变化、风向及风力的大小、降水的多寡等等,对城镇和建筑业在生产之初的规划设计就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建筑物的朝向、室内日照状况、地基的深浅、建筑材料的选择等都必须以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为前提,在施工过程中,低温、冰冻、雨雪、大风等也会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
海盐生产,是工业中的农业,基本上“靠天吃饭”,气温高低、辐射强弱、风力大小、雨量及雨日多少,一句话,气候的各个方面都对之产生影响。
石油的勘探、开采、运输与储存,地下煤炭的采掘等,气候条件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关系生产安全。
那些生产过程主要在厂房内进行的工业部门,如纺织业、印刷业、电子业等,也或多或少地受到气候的影响,都对温度、湿度有一定的要求,有些精密实验室和工厂要求严格的温度和湿度条件,甚至要恒温恒湿,有的对空气的含尘量也有严格要求.气候还给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巨大而廉价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等。
太阳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直接利用方便清洁,太阳温室、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等等己广泛使用,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也不再是梦想;
目前广泛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也都是太阳能转化来的;
地球上发展成目前规模庞大的生物界,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物能量,也与太阳能的转化直接相关;
风能、水能也是太阳能的表现形式,像古老的风车、水车是人类自古利用能源的标志,现代化的大型水电站和风力发电场,使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深度和效率有了极大提高。
此外在水利建筑选址、建设过程中,也要考虑降水量、暴雨强度等气候要素。
气候对交通有哪些影响?
人们以车、马、轿、船代步的时代,交通受气候影响自不待说。
“南船北马”的交通方式差异,是气候影响的最突出结果。
现代社会,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等交通工具快捷而方便,但它们对气候条件的依赖反而更明显了。
大雾、大风、暴雨、低温、积雪和积冰,每年都造成数以万计的交通事故,车祸、海难不决于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如何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交通安全,一直是交通部门关心的大事。
人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部,大气中的四季姻变、风霜雨雪都对人体产生各种影响,以至引起疾病。
其中有些是气候条件直接或间接致病的,例如中暑、冻伤、感冒以及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病、心脑血管病等。
此外,高山反应、空调病、风扇病等也与气候有关。
为了满足广大居民防病治病、健康长寿、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现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气象部门开展了人体舒适度、中暑指数、心脑血管病、胃肠道传染病,以及紫外线强度、花粉浓度等医学气象预报。
当然恰当利用气候条件也能防病治病,如利用气候条件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登山、冬泳、滑冰、滑雪等,以增强体质。
气候疗养,如沙疗、日光浴、空气浴、冷水浴等防病治病的方式巳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天气预报中诸如穿衣指数、登山指数等内容,对人们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防病健身起到了指导作用。
人类也是喜光动物,我们经常哂太阳和我们的居室内有较好的日照,不仅可以杀灭病菌,减少疾病,还可以帮助对钙等微量元素的吸收,提高体质。
’所以,在进行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光照资源的问题。
人们合理地利用气候资源开展体育运动,举办大型体育运动会更要考虑气候条件,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体育气象专家研究总结了各种气候要素对20种体育运动比赛的影响,以风、气温、降水、雾和气压等对运动员的体能和成绩影响最大,因而东道主有义务向所有参赛者提供比赛地点的气候背景资料,并在运动会进行当中及时提供天气预报服务。
我国这方面的专家经过对历届奥运会气候条件的分析研究,得出北京金秋气候条件在历届奥运会中是一流的结论,为北京申办奥运会作出了贡献。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气象专家就此提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疟疾、登革热等通过昆虫传播的疾病将可能殃及世界人口的40%至50%,极大威胁人类的健康和日常生活。
专家们指出:
全球变暖引起的病虫害增加和细菌繁殖,对各地特别是人口聚集区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
在高温与高湿地区,气候变暖可能造成蚊蝇孳生,增加霍乱病、疟疾和黄热病等发病率。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价首席研究员祝昌汉说,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病媒传染的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分布,使其移向较高纬度地区,令更多人口面临疾病危险。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教授说,人类因气候变化而产生不适应的感觉,也会助长某些疾病的蔓延,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
而对贫穷地区人口来说,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将是最大的。
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医疗设备和药物条件较差,而将面临更大威胁。
中国气象局的相关研究表明,气温变化与死亡率有密切关系,在美国、德国等国的城市,当有热浪袭击时总体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华北一些地区也曾经出现过43摄氏度的高温。
随着全球变暖,夏季高温日数将明显增加,高温热浪将随之增加,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人犯病和死亡率都将增加,与热有关的疾病和死亡也会上升。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奥巴西教授说,全球变暖的结果之一就是减小气候温和的国家面临寒冷的压力,却增加了它们面对高温的压力。
不过,专家们也表示,气候变暖也会降低中高纬度地区居民冬季寒冷季节的死亡率。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说,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何变化都会对人体健康、人居环境和日常生活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由于气候影响人类社会的现在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当代和今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气候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
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己经把气候变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高度关注和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气候、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科技等众多领域,时间跨度又很长,因此,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策的制定应从国家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并把气候变化问题放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与外交政策的大框架下统一考虑,以期气候变化问题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是—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消除贫困是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还将增长,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形象将更加突出,无疑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1.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温室气体限控的压力增大。
京都会议后,一些发达国家试图以《京都议定书》已规定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为由,集中全力向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施压。
有的发达国家甚至明确提出将发展中国家“有意义的参与”作为其批准议定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并与公约的资金机制挂钩。
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减排的理由包括:
环境原因、竞争力原因、政治原因等。
虽然这些理由严重背离了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公约特别强调的:
“发展中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义务,将取决于发达国家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
”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减轻这种压力的艰巨性。
2.对中国现有发展和消费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
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起点低,到2003年底,仍有59.5%的人口为乡村入口,面临着继续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长期发展任务,人均资源短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
传统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是一种资源耗竭型、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己经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从发展模式的选择看,虽然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遵循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很少有国家发生例外。
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商品能源消费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相关关系,可以说,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消费方式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费必然达到较高的水平。
世界上目前尚没有既有较高的人均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人均能源消费和排放水平的先例,中国面临开创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新模式的挑战。
3.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继续增长,中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将继续增加。
有关预测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有可能在2025年左右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十排放大国。
尽管中国目前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很低,但由于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预计在2030年左右,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有可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的国家,2002年中国煤炭产量13.93亿吨,接近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30%0同石油、天然气相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使用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36%和61%左右。
由于调整能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能源资源结构的制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面临着技术和资金上的压力,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使中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前景不容乐观。
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能源发展带来的机遇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给中国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国际社会提出的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和措施主要集中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这些不仅符合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的需要,而且其直接结果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效能源技术和节能产品更加迅速地向全球扩展和传播,这一趋势也将有利于促进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
我们应当抓住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给中国发展可能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发达国家履行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技术环境。
1.有利于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可能给中国带来的各种影响,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各种趋利避害措施,如改善中国的生态与环境条件,增加生态系统碳储量,从而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在《气候公约》背景下,制定和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和行动计划,也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在计划生育、节约和优化能源等方面的进程。
2.有利于获得先进的节能与新能源技术,加快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步伐。
若发达国家能在国内进行实质性减排,无疑将对世界能源产生结构和能源技术产生重大影响。
发达国家有可能由以石油为主向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过渡,各种可再生能源也将得到较大的发展,这可能为中国逐渐将目前以煤为主的高排放、高污染的能源结构转向以油气为主要能源提供了机遇。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这种减排压力也势必会促进其在节能与新能源技术上的创新,节能与新能源技术的市场竞争力也会得到加强,气候变化无疑将为新一代能源技术发展提供机遇。
同时,如果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受到抑制,将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腾出更多的能源消费空间。
3.采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手段,也有利于减少中国大气污染。
据分析,在中国目前的大气污染物中,大约75%来自于燃料燃烧,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煤烟型污染。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控制大气污染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采取了法律、经济、技术等多项措施,但大气污染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用低碳燃料或无碳能源替代煤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不仅是未来中国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需要,也是中国保护环境和减少大气污染的需要。
4.积极开展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履约活动中具有较强的国际合作优势。
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活动,认真履行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义务,有利于树立中国保护全球气候的国际形象,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同时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努力推动发达国家履行资金和技术转让承诺,可争取我国所需要的部分先进技术和资金。
三、中国处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中长期战略框架
1.指导思想。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指导思想应是:
坚持以远促近,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能源效率和加强生态建设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中国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和保护全球气候奠定坚实的基础。
2.战略目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总体目标是:
减缓温室气体净排放增长率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显著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近期任务。
显著降低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明显提高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要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和加强生态建设为突破口,降低单位GDP的排放强度,不断提高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积极的贡献。
四、关于未来中国碳排放的几点对策建议
1.应充分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必然性。
由于经济结构和用能结构的调整以及能源效率改善等原因,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国以较低的能源消费水平,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发展目标。
但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人口在未来三四十年里还将继续增长,影响未来中国能源需求的其他一些主要驱动因子,如城市化、生活质量和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等目前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未来中国的能源需求将有一个显著的增长,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也不可避免将有较大的增长。
根据美国能源部信息署(EIA)的统计,从1980〜2001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3.94亿吨碳增长到8.32亿吨碳,21年间年均增长速度为3.62%O2001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32亿吨碳,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2.7%,在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2位。
虽然中国的排放总量大,但人均排放水平还很低。
2001年中国人均碳排放为0.65吨碳/人,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1.07吨碳/人)的61%o按照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的经济发展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碳排放也将随之增加。
根据《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情景分析》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候变化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