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金属材料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518156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3.52KB
完整金属材料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完整金属材料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金属材料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n/8规律:
加入Cr可提高基体的电极电位,但不是均匀的增加,而是突变式的。
当Cr的含量达到1/8,2/8,3/8,。
。
.。
原子比时,Fe的电极电位就跳跃式显著提高,腐蚀也显著下降.这个定律叫做n/8规律。
17、阳极极化:
自流电通过阳极时,阳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而向正方向移动的现象.
18、蠕变极限:
在某温度下,在规定时间达到规定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19、持久强度:
在规定温度和规定时间断裂所能承受的应力(ζη)。
20、持久寿命:
它表示在规定温度和规定应力作用下拉断的时间。
21、碳当量:
一般以各元素对共晶点实际含碳量的影响,
将这些元素的量折算成C%的增减,
这样算得的碳量称为碳当量(C.E)(C。
E
=
C
+
0.3
(Si+P)+
0.4
S
-
0.03
Mn由于S,
P%低,
Mn
的作用又较小C。
3
Si
)
22、共晶度:
铸铁含C量与共晶点实际含C量之比,
表示铸铁含C量接近共晶点C%的程度。
(共晶点实际C量=
4。
3Si)
23、孕育处理:
指在凝固过程中,向液态金属中添加少量其它物质,促进形核、抑制生长,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
向铸铁中加入添加剂称为孕育处理;
向有色合金中则称变质处理。
24、可锻铸铁:
碳大部分或全部以絮状石墨形态存在于铸铁,其能承受高冲击及振动载荷。
25、球化处理:
它是铸铁在铸造时处理合金液态的一种工艺,用来获得球状石墨,从而提高铸铁的机械性能.
26、黄铜;
铜锌合金称为黄铜,再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后,形成多元黄铜.
27、锌当量系数:
黄铜中加入M后并不形成新相,只是影响α,β相的相对含量,其效果象增加了锌一样.可以用加入1%的其它合金元素对组织的影响上相当于百分之几的Zn的换算系数来预估加入的合金元素对多元黄铜组织的影响,这种换算关系称为锌当量系数。
28、青铜:
是Cu和Sn、Al、Be、Si、Mn、Cr、Cd、Zr和Co等元素组成的合金的统称。
29、白铜:
是以镍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
二、简答题
1、合金元素V、Cr、W、Mo、Mn、Co、Ni、Cu、Ti、Al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
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
哪些能在-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
哪些能在—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
答:
铁素体形成元素:
V、Cr、W、Mo、Ti、Al;
奥氏体形成元素:
Mn、Co、Ni、Cu
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
V、Cr;
能在γ—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
Mn、Co、Ni
2、简述合金元素对扩大或缩小γ相区的影响,并说明利用此原理在生产中有何意义?
答:
(1)扩大γ相区:
使A3降低,A4升高一般为奥氏体形成元素,分为两类:
a,开启γ相区:
Mn,
Ni,
Co
与γ-Fe无限互溶
b,扩大γ相区:
有C,N,Cu等。
如Fe—C相图,形成的扩大的γ相区,构成了钢的热处理的基础。
(2)缩小γ相区:
使A3升高,A4降低.一般为铁素体形成元素,分为两类:
a。
封闭γ相区:
使相图中γ区缩小到一个很小的面积形成γ圈。
其结果使δ相区与α相区连成一片。
如V,
Cr,
Si,
A1,
Ti,
Mo,
W,
P,
Sn,
As,
Sb.
b。
缩小γ相区:
Zr,
Nb,
Ta,
B,
S,
Ce
等
(3)生产中的意义:
可以利用M扩大和缩小γ相区作用,获得单相组织,具有特殊性能,在耐蚀钢和耐热钢中应用广泛;
预测钢的组织和性能。
3、简述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如共析碳量、相变温度等)的影响.
(1)改变了奥氏体区的位置
(2)改变了共析温度:
扩大γ相区的元素使A1,A3下降
缩小γ相区的元素使A1,A3升高。
当Mo>
8。
2%,
W>
12%,Ti〉1.0%,V〉4。
5%,Si〉8.5%,γ相区消失.
(3.)改变了共析含碳量:
所有合金元素均使S点左移。
(提问:
对组织与性能有何影响呢?
3、如何理解二次硬化与二次淬火两个概念的相关性与不同特点。
二次硬化:
在含有Ti,
V,
Nb,
Mo,
W等较高合金钢淬火后,在500—
600℃范围内回火时,在α相中沉淀析出这些元素的特殊碳化物,并使钢的HRC和强度提高。
(但只有离位析出时才有二次硬化现象)
二次淬火:
在强K形成元素含量较高的合金钢中淬火后γ’十分稳定,甚至加热到500—600℃回火时升温与保温时中仍不分解,而是在冷却时部分转变成马氏体,使钢的硬度提高。
相同点:
都发生在合金钢中,含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相对多,发生在淬回火过程中,且回火温度550℃左右。
不同点:
二次淬火,是回火冷却过程中Ar转变为m,是钢硬度增加.
二次硬化:
回火后,钢硬度不降反升的现象(由于特殊k的沉淀析出)
4、一般地,钢有哪些强化与韧化途径?
强化的主要途径
宏观上:
钢的合金化、冷热加工及其综合运用是钢强化的主要手段。
微观上:
在金属晶体中造成尽可能多的阻碍位错运动的障碍;
或者尽可能减少晶体中的可动位错,抑制位错源的开动,如晶须.固溶强化、细晶强化、位错强化、“第二相”强化沉淀强化、时效强化、弥散强化、析出强化、二次硬化、过剩相强化
韧化途径:
细化晶粒;
降低有害元素的含量;
防止预存的显微裂纹;
形变热处理;
利用稳定的残余奥氏体来提高韧性;
加入能提高韧性的M,如Ni,
Mn;
尽量减少在钢基体中或在晶界上存在粗大的K或其它化合物相.
5、对于工程应用来说,普通碳素钢的主要局限性是那些?
普通碳素钢:
Ws≤0.05%,Wp≤0.045%
(1)强度和屈强比低,塑性一般,且形状复杂,不便于用锻压制成的毛坯零件,只能用于静态工程;
(2)焊接性能一般,对焊接技术要求严格;
(3)冲击韧性差,时效感应低。
6、工程构建用合金结构钢的成分和性能要求是什么?
成分要求:
(1)低碳,C%<
0.25%
(2)加适量的合金元素提高强度,当合金元素含量较低时(如低合金高强度钢和微合金化钢),其基体组织是大量的F和少量的P;
当合金含量较高时,其基体组织可变为:
B、针状F或M组织.
性能要求:
(1)足够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良好的冷变形性和焊接性能;
(2)适当的常温冲击韧性,有时要求适当的低温冲击韧性;
(3)以工艺性能为主,;
力学性能为辅.
7、什么是微合金钢?
微合金化元素在微合金化钢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试举例说明。
微合金钢:
利用合金化元素微Ti,
V等主要依靠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来提高强度的合金化的高强度低合金钢;
主要微合金化元素:
V;
主要作用:
抑制A形变再结晶;
阻止A晶粒长大;
沉淀强化;
改变与细化钢的组织。
举例:
利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
高强度低合金钢
8、低碳贝氏体钢的合金化有何特点?
合金元素主要有:
C、Mn、Al、Nb、Mo、B
合金元素主要是能显著推迟先共析F和P转变,但对B转变推迟较少的元素如Mo,B,
可得到贝氏体组织。
(1)加入Mn,
Cr等合金元素,进一步推迟先共析F和P转变,并使Bs点下降,可得到下B组织;
(2)加入微合金化元素充分发挥其细化作用和沉淀作用;
(
3)低碳,使韧性和可焊性提高.
9、双相钢的组织与性能有何特点?
组织:
α+岛状M+少量Ar(或20%~30%M+80%~70%α)
性能特点:
(1)低屈服强度,其不大于350MPa;
(2)钢的σ—ε曲线光滑连续,无屈服平台、更无锯齿形屈服现象;
(3)高的均匀伸长率和总伸长率;
(4)高的加工硬化指数;
(5)高的塑性应变比。
10、GCr15钢是什么类型的钢?
这种钢中碳和铬的含量约为多少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于哪些相中?
碳和铬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其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分别是什么?
高碳铬轴承钢。
C含量1%,一部分固溶于奥氏体中,一部分形成碳化物。
Cr含量1。
5%。
一部分固溶于奥氏体,一部分形成合金碳化物。
C的作用:
提高淬透性,获得高硬度和耐磨性
Cr的作用:
提高淬透性、耐磨性、耐蚀性、回火稳定性以及获得高热疲劳性
预先热处理:
(扩散退火,正火)+
球化退火
最终热处理:
淬火+
低温回火+(稳定化处理)
11、合金元素在渗碳钢和氮化钢中的作用有何异同点?
渗碳钢的合金化元素主要有Mn、Cr、Ni、W、V、Ti、Mo;
其中Mn、Cr、Ni提高其淬透性;
W、V、Ti、Mo细化晶粒,此外,Mn、Cr、Ni还改善渗碳层性能。
氮化钢;
Al、Nb、V、Cr、W、Mo;
Al提高表面硬度;
Cr、Mo、Mn提高淬透性;
Mo、V稳定组织。
12、说出下列牌号的材料种类、成分、使用状态、组织、主要性能特点。
(1)40MnVB:
调质钢;
C%=0.4%,含少量的Mn、V、B;
调质状态;
回火索氏体;
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2)20MnVB:
渗碳钢;
C%=0.2%,合金化元素为Mn、V、B;
淬火态;
板条马氏体;
表面高硬度、高接触疲劳抗力、良好的耐磨性、心部有一定塑韧性。
(3)60SiMn:
弹簧钢;
C%=0。
6%,Si%>
1.5%,少量Mn;
淬火+中温回火;
回火屈氏体;
有一定的冲击韧性,较高的弹性极限,屈强比最高的疲劳强度。
(4)Y12:
易切削钢;
C%=0。
12%;
铁素体+少量P;
质软,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13、从总体看,工具钢与结构钢相比,在主要成分、组织类型、热处理工艺、主要性能与实
际应用方面各自有何特点?
结构钢
工具钢
成分
C:
中低C
合金元素:
中偏低c
:
中高C
合金元素:
中偏低高
组织
P(S,T),B,M
M,S,T
热处理
退、正、淬、回火
淬火回火
综合性能
强韧
(热)硬,强
应用
工程或制造结构
各种工具
14、什么是红硬性?
为什么它是高速钢的一种重要性能?
哪些元素在高速钢中提高红硬性?
红硬性:
在高的温度下保持硬度的能力。
提高热硬性的元素有:
W、Mo、V、Co、N
(常与Al配合加入)。
15、高速钢18—4-1的最终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什么高达1280℃?
在加热过程中为什么要在600~650℃和800~850℃进行二次预热保温?
加热温度高:
为使奥氏体中合金度含量较高,应尽可能提高淬火温度至晶界熔化温度偏下(晶粒仍然很细,8-9级)。
目标:
淬火后获得高合金的M组织,具有很高抗回火稳定性;
在高温回火时析出弥散的合金碳化物产生二次硬化,使钢具有高的硬度和热硬性。
一次或两次预热:
由于高合金的高速钢导热性差,为防止工件加热时变形,开裂和缩短加热的保温时间以减少脱碳.
16、一次硬化、二次硬化对Cr12MoW钢的组织、性能有什么影响?
一次硬化:
采用较低的淬火温度和低温回火,淬火温度低,晶粒细小,强韧性好,随加热温度升高,碳化物溶解量增加,A合金度增加,淬火后残余A增加,硬度降低。
二次硬化:
较高的淬火温度,进行多次高温回火,高的淬火温度溶解了大部分碳化物,(Cr,Fe)7C3仅剩5%左右,组织中绝大部分是残余A。
17、从电化学腐蚀原理看,采用哪些途径可提高钢的耐蚀性?
1)使钢表面形成稳定的表面保护膜;
2)得到单相均匀的固溶体组织;
3)提高固溶体(阳极)的电极电位。
Cr决定和提高耐蚀性的主要元素;
Ni可提高高耐蚀性;
Mo提高不锈钢的钝化能力;
Mn、N提高高铬不锈钢在有机酸中的耐蚀性;
Cu少量加入可有效提高不锈钢在H2SO4及有机酸中中的耐蚀性;
Si可提高在HCl、H2SO4、和高浓度HNO3中的耐蚀性。
18、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与防止方法.
原因:
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主要是晶界上析出网状富铬的Cr23C6引起晶界周围基体
产生贫铬区,贫铬区的宽度约10-5cm,Cr〈12%。
在许多介质中没有钝化能力,
贫铬区成为9
微阳极而发生腐蚀。
影响因素:
a.C:
C〈0.03%时无晶间腐蚀;
化学成分:
加入Ti,
NbC,使奥氏体内固溶的C〈0。
03%以下。
b.加热温度:
550—800℃(650℃最敏感),T〉800℃时K重溶;
T〈500℃,扩散困难。
c.加热时间:
时间很长或很短,都难以存在晶间腐蚀。
防止办法:
超低C;
改变K类型;
固溶处理;
获得γ+δ(10—50%)双相组织。
19、不锈钢发生应力腐蚀破裂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与防止方法。
不锈钢在某些介质中受张应力时经过一段不长时间就会发生破坏。
介质特点,附加应力和钢的化学成分。
1)介质:
含有Cl—和OH-腐蚀介质中特别敏感;
2)应力:
应力越大,越严重;
3)介质温度:
温度越高,越严重;
4)不锈钢组织与成分:
对应力腐蚀的影响。
防止措施:
1)提高纯度(降低N,
H以及杂质元素含量);
2)加入2-4%Si或2%Cu
或提高Ni%(>
35%);
3)采用高纯度15-25%F不锈钢;
4)采用奥氏体和铁素体(50—70%)双相钢.
20、说明下列典型牌号的材料种类、成分或合金系、使用状态、组织、主要性能特点。
(1)2Cr13:
马氏体不锈钢;
18%~0.25%,Si%≥1.0%,Mn%≤1。
0%,Cr%=12.00%~14%;
马氏体;
高强度不锈钢,耐蚀性好,硬度高,有磁性。
(2)1Cr25Ti:
不锈耐热钢;
F不锈钢;
有磁性,脆性大。
(3)1Cr18Ni9Ti:
A不锈钢;
C%≤0。
07%,Si%≤1.0%,Mn%≤2。
0%,P%≤0.035%,S≤0.03%,Ni%=8%~11%,Cr%=17.00%~19%,Ti%=0。
5%~0。
7%;
较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和冷热加工性能,对氧化性强酸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对碱溶液及大部分有机酸和无机酸也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无磁性。
21、高温强度指标有哪些?
(1)蠕变极限:
在某温度下,在规定时间达到规定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2)持久强度:
(3)持久寿命:
(4)高温下的紧固件要求有低的应力松弛性能
(5)承受交变应力的高温零件要求高温疲劳强度
22、合金元素对钢化学稳定性有哪些影响?
钢中加入Cr、Al、Si可提高FeO出现的温度,改善钢的高温化学稳定性,Cr是提高抗氧化能力的主要元素;
Al能单独提高钢的抗氧化能力;
Si增加钢的脆性,加入量受限制,只能做辅加元素。
少量稀土金属或碱金属能提高耐热钢和耐热合金的抗氧化能力,W、Mo将降低钢和合金的抗氧化能力。
23、铸铁与钢相比,在主要成分、使用组织、主要性能上有何不同?
铸铁与钢总体比较:
(铸铁)
A.
成分:
C、Si含量高,S、P含量高;
2.5—4。
0
C,
1。
0-3。
Si,
5—1.4
0.01-0。
5
P,
0.02-0。
B.
钢的基体+(不同形状)石墨;
C.
热处理:
不同形式的热处理
D.
性能:
取决于基体组织及G数量、形状、大小及分布。
G:
HB3—5,屈强20MPa,
延伸率近为0;
G对基体有割裂(削弱)作用,对钢强度(拉强度)、塑性、韧性均有害,其性能特别塑、韧性;
比钢要低,但:
具有优良的减震性、减摩性以及切削加工性能、优良的铸造性能、低的缺口敏感性;
E。
生产:
铸铁熔化设备简单,工艺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廉
24、对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的成分(主要是C与Si)、组织、牌号、主要性能与应用做相互对比.
灰口铸铁
可锻铸铁
球墨铸铁
2。
5—3。
6;
Si:
1-2。
2,;
Si:
2—2。
0,
Mn:
4—1.2,
P<
0.1,
S<
0.2;
C:
3。
6-3。
8%,
2.0-2。
5
6-0.8,
P〈
1
F,F+P,P+片状G(A型。
..F型)
P,F+团絮状G
F,P+球状G
牌号
HT100,150,200,250,HT300,350
KT300—6,330—8,350—10,370-12(F-KT)
KTZ450—5500—4,600—3,700—2
(P—KT
QT400-18,400—15,450—10,500-7,600-3,700—2,800-2,900-2
性能
强度较低,塑韧性低,硬度HB130—270,耐磨性好,减振性好,缺口敏感性小等
较高强度,良好塑性,有一定的塑变能力(展性铸铁,马铁),但并不能锻造。
但生产周期长,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基体强度利用率高,可达70—90%;
强度,塑性,韧性,疲劳强度明显提高
用途
可用作耐压减震件,如机床底座、支柱等
制造一些形状复杂而在工作中以经受震动的薄壁(<
25mm)小件
可制造各种受力复杂、负荷较大和耐磨的重要铸件,如曲轴、连杆、齿轮等,在一定条件下可取代铸钢、锻钢、合金钢.
25、说出下列典型牌号钢材料种类、成分或合金系、使用组织、主要性能特点.
材料种类
成分或合金系
使用组织
HT300
灰口铸铁
2.5~3。
6%
1~2.5%
F、F+P、P+片状G
强度较低,塑韧性低,抗拉强度≥300MPa,耐磨性好,减振性好,缺口敏感性小等
QT600-1
球墨铸铁
6~3.8%
2~2。
5%
6~0.8%
P〈
1%
F,P+球状G
基体强度利高,可达70-90%;
强度,塑性,韧性,疲劳强度明显高
σb≥600MPa
δ≥1%
KTZ600-3
珠光体展性铸铁
C
2.2%,;
2-2.0%,
0.4-1。
2%,
0.1%,
S〈0.2%;
P,F+团絮状G
较高强度,良好塑性,有一定的塑变能力(展性铸铁,马铁),但并不能锻造.
26、以Al-4%Cu合金为例,阐述铝合金的时效过程及主要性能(强度)变化。
分为四阶段:
1)形成溶质原子(Cu)的富集区—GP[I]
与母相α(Al为基的固溶体)保持共格关系,引起α的严重畸变,使位错运动受阻碍,从而提高强度;
2)GP[I]区有序化—GP[II]区(θ'
’)化学成分接近CuAl2,具有正方晶格,引起更严重的畸变,使位错运动更大阻碍,显著提高强度;
3)溶质原子的继续富集,以及θ’形成θ'
已达到CuAl2,且部分地与母相晶格脱离关系,晶格畸变将减轻,对位错阻碍能力减小,合金趋于软化,强度开始降低。
4)稳定相θ的形成与长大
与母相完全脱离晶格关系,强度进一步降低。
(这种现象称为过时效)
27、变形铝合金分为几类?
说明主要变形铝合金之间的合金系、牌号及主要性能特点。
(1)非热处理强化变形铝合金主要有防锈铝合金:
合金系:
Al-M牌号:
LF21
Al-Mg—(Mn)牌号:
LF2,
3,
5,
6,
7,
10,11,12等
性能:
耐蚀性好;
塑性好(易加工成形);
焊接性好;
可利用冷加工硬化来提高强度
(2)热处理强化变形铝合金,(过饱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
主要有硬铝、锻铝、超硬铝合金:
A
硬铝:
基本是Al-Cu-Mg合金;
低合金硬铝(铆钉硬铝)
LY1,LY3,LY10合金
Mg,
Cu%较低,有较高塑性,但强度较低,时效速度慢。
标准硬铝
LY11
可淬火(过饱和固溶)时效,强度提高
高合金硬铝
LY12
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强度高,但塑性及承受冷热加工能力差.
耐热硬铝
较多的Mn,
Mg,强化相S,θ外,还有Al19Mg2Mn,可制做250-300
℃工作的飞机零件。
B超硬铝合金,
Al-Zn—Mg—Cu系合金牌号:
LC3,LC4,LC5,LC6,LC9
强度高(淬火+120℃时效),但抗蚀性差(包铝),组织稳定性不好,工作温度小于120℃
C锻铝合金
合金系:
Al-Mg—Si,
Al—Mg—Si—Cu(普通锻铝合金);
Al-Cu-Mg—Ni-Fe
(耐热锻铝合金)
牌号:
LD2,LD5,LD6,LD10;
LD7,LD8,LD9
性能:
良好的热塑性,较高的机械性能。
28、铸造铝合金主要分为几类?
说明主要铸造铝合金的合金系、牌号及主要性能特点。
普通锻铝合金:
Al-M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 金属材料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