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校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三中学全南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docx
- 文档编号:1950536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47.53KB
全国校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三中学全南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docx
《全国校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三中学全南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校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三中学全南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校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三中学全南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
赣州市于都县第三中学、全南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代以察举和辟除为主体的选官制度,比较成功地完成了由夺天下到治天下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选官制度从武帝以后以儒家思想作为基本准則,统一了官吏的价值标准,并由此产生了一批以文人为主的职业官吏,适应了当时的大一统王朝治理国家的需要。
但是,这种制度也有它的缺陷。
察举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举荐方式,会造成用人权的下移,辟除是直接下放用人权。
推行时间一长,使中央集权受到了严重冲击。
另外,察举和辟除都侧重于名声,越到后来沽名钓誉现象越严重。
同门阀政治的兴起相适应,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时期特有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由曹魏的吏部尚书陈群创立,经过两晋南北朝,一直实行到隋文帝时才彻底废除。
根据这一制度,朝廷在各州和各郡设立了中正一职,但不属于正式官府编制,不得干预政务,只是专门负责品评人才。
中正评价人才的标准,分为家世和行状两个方面,家世包括祖辈资历和门户名望;行状包括道德行为和才干能力。
中正综合家世与行状,把士人分为九等,以备选用。
但中正只有品评权,没有任命权,只是把自己的品评意见提交给政府,作为政府用人的依据。
而政府虽有任用权,却必须根据中正的评定来任免官员,不得揸自做主。
中正同掌握用人权的政府长官互相牵制,谁也不能揎权,有效防止了私人势力集团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汉末选官制度造成的尾大不掉弊端。
现任官员也要受中正制约,每三年按照籍贯由中正“清定”一次,官员的考核升迁往往要受这种“清定”的左右。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在政治上有利于克服汉末以来的分裂割据局势,但是,却造成了官吏任免中的权责分割。
中正管品评而没有用人权,对用人不当不承担责任;政府有用人权却受到中正品评的牵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用人。
正如马端临所批评的那样:
“至中正之法行,则评论者自是一人,摧用者自是一人。
评论所不许,则司摧用者不敢违其言;權用或非其人’则司评论者不任其咎。
体统脉络各不相关,故徇私之弊无由惩革。
”在九品中正制的实施中,本来要求家世和行状两条标准并重,很快就演变为仅仅依据家世定品。
中正一职,也多被大族世家所把持。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任用官吏,全凭门资。
选官制度上的门第观念,同门阀政治相得益彰,助长了士族对政权的控制。
九品中正制固于门第的限制,在选拔官吏的实际效果上无足称道。
西晋的刘毅,认为这一制度为“权时之制”,曾上疏抨击这一制度“未见得人,而有八损”。
此后’有见识的官员一直对其批评不断。
为了保证政权的运转,魏晋南北朝各代,依旧沿用了两汉以来的察举制和辟除制。
察举的科目,主要杲中在孝廉和秀才两途。
不过,从曹魏开始,就对察举和辟除做了一些实施上的调整和改进,以消除汉末的弊端。
最主要的改进,是把察举和考试结合起来,后来逐渐固定了考试的标准和要求’大体上孝廉侧重于经义,秀才侧重于文采。
这种考试方式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被重视,开了晴唐科举制的先声。
1.根据本文意思,下列关于汉代选官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选官制度由两种方式组成,一种是察举制,还有一种是辟除制。
统治者依靠它们比较成功地完成了由夺天下到治天下的转变。
B.汉代选官制度统一了官吏的价值标准,由此产生了一批以文人为主的职业官吏,适应了当时的大一统王朝治理国家的需要。
C.察举制推行时间长了以后,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冲击,在地方上的豪门望族和州牧郡守,就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私人势力集团。
D.汉代民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髙第良将怯如鸡”是察举制后期沽名钓誉弊端的写照。
2.下列关于“九品中正制”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特有的选官制度,并一直实行到陏朝。
它的出现导致了门阀政治的兴起。
B.因为“中正”这个职务并不属于正式官府编制,不能干预政务,所以到了后期它大多被大族世家所把持。
C.九品中正制是苗魏吏部尚书陈群所创立的选官制度,受到它影响的除了备选士人之外,还有现任官员。
D.九品中正制虽然在选拔官吏的效果上无足称道,却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开了隋唐科举制的先声。
3.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实施“九品中正制”的弊端的一项是
A.“九品中正制”受到门第观念赚制,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无世族”的现象,门资成为了官吏被任用的唯—标准,助长了士族对政治的控制。
B.西晋的纖曾经上疏批评“九品中正制”,从那以后,许多有见识的官员都不断地对这一制度提出批评的意见。
C.品评权和任命权相分离。
政府在用人时不敢违背“中正”的品评意见,而如果用错了人,“中正”并不承担责任。
D.“中正”评价人才,本来既要考虑祖辈资历和门户名望,又要重视道德行为和才干能力;但后者在实施过程中很快就被忽略了。
【答案】1.A2.C3.B
【解析】
1.试题分析:
原文“汉代以察举和辟除为主体的选官制度”说明汉代选官制度并不只有察举制和辟除制两种。
点睛:
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此题选项C混淆范围。
2.试题分析:
A项,“它的出现导致了门阀政治的兴起”错误,原文为“同门阀政治的兴起适应”,B项,强加因果:
D项,“开了陏唐科举制的先声”是曹魏改进以后的察举制。
3.试题分析:
B项是当时官员对九品中正制的批评,不属于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二、表达题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面对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困境,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日前表示,应对老龄化,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刻不容缓。
③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④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⑤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⑥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技楼上的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个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步履稳健,风神潇洒,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
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举重若轻”,是形容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
这里是说展厅里的文物,使用对象错误。
“厝火积薪”,是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句中是说事先做好准备,属于望文生义。
“安步当车”,是慢慢地步行,就当作坐车。
句中说“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情况紧急,使用该成语不合语境。
“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句中使用正确。
“按图索骥”,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句中是说按照线索办案,使用正确。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句中形容人,使用正确。
点睛: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切忌望文生义,比如“厝火积薪”,从句中来看,误把该成语理解成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错误。
第二,辨析感情。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如“安步当车”,该成语是形容悠闲的状态,而句中所说的是紧急的情况,故使用不当。
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
B.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理论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
C.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内中小企业经营主管会议上表示,希望在大选中获胜,加快增长战略的各项措施,以便让更多人切实感受到经济的复苏。
D.300多人只能睡在阴湿的地上,没有铺的就找来谷草。
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当被子外,绝大多数人挤在一起和衣而睡。
【答案】D
.....................
6.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知识给予知识分子之最宝贵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
①靠了思想的能力,②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而那正是他自己。
③自己与自己交谈,哪怕仅仅做一件在别人看来什么也没做的事,他④抵抗很漫长很漫长的寂寞。
如果⑤侥幸有笔、有足够的纸,孤独和可怕的寂寞⑥还会开出意外的花朵。
A.AB.BC.CD.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考生应先浏览语段,把握整体内容,然后依据关联词的搭配和句间的关系进行排除。
第一句“靠了思想的能力”是后面“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而那正是他自己”的原因,应填写表示原因的关联词,排除AC两项;第二处,后面说“人都不会……”,前面“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是“人都不会……”的条件,二者构成条件复句,“无论……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第五处,句中说“侥幸……”有出乎意料之意,可以使用“居然”或“竟然”,第六处,前面说“如果……”是假设的情况,“孤独和可怕的寂寞……还会开出意外的花朵”应也是假设的结果,如果使用“也”就变成事实,应使用“也许”。
解答关联词语,首先要准确掌握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然后准确把握关联词语的固定搭配,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
同时要特别要注意的是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出现海外汉语热的同时,中国的英语热也在持续升温,。
①心态平和而充满文化对话的渴望
②中国的英语热则来自教育制度和强烈的西化情绪
③但是细细考察,其中的文化心态却大不一样
④海外汉语热来自民间对东方了解的热情
⑤其中的母语自卑主义意味不能不注意
A.④①③②⑤B.③④⑤②①C.③④①②⑤D.①⑤③④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③与原句形成转折关系,与后面的内容是总分关系,选③;再根据原句两种“热”的顺序及②中的“则”,选④;然后依①的“平和”“渴望”接上句的“热情”,选①;最后就是②⑤。
考点:
语言表达连贯。
三、课内诗歌及文化常识
8.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他的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有《李太白集传世》。
B.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
他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轻肥》就出自于其讽谕诗《新乐府》五十首之中。
C.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诗史”之誉。
其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D.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最著名的诗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级联 江西省 赣州市 于都县 第三中学 全南县 第二 中学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