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战例阿富汗战争之蟒蛇行动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498689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0.05KB
实战战例阿富汗战争之蟒蛇行动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实战战例阿富汗战争之蟒蛇行动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战战例阿富汗战争之蟒蛇行动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根据以往战例,如何对蟒蛇行动进行阶段划分?
蟒蛇行动是美军在阿富汗战场最初几场战斗行动的延续。
美军在阿富汗最重要的军事行动——持久自由于2001年10月7日正式打响,此时距离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还不到一个月。
美军在阿富汗展开了一场新型战争,以推翻塔利班政权并摧毁基地组织。
由于阿富汗地处内陆深处,依靠地面部队大规模进攻作战显然不太可能,所以美军主要依靠巡航导弹和各种作战飞机(包括AC—130、战略轰炸机和配备了精确制导器的战斗机)对敌实施空中精确打击,地面目标的标示工作由特种部队使用卫星装置、激光设备和GPS系统配合捕食者无人机一同完成。
新型空中精确打击和利用信息网络同阿富汗北方联盟部队联合实施的地面进攻行动,为即将展开的后续行动做好了铺垫。
起初,美军的作战行动进展缓慢,因为在战区进行兵力部署、建立适当的后勤保障基地,以及争取友邻国家的配合(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和巴基斯坦)等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截止到10月19日,别动队(特战队)和中情局特工已经与北方联盟顺利接洽,中央司令部可调用的作战飞机和军舰已分别达到400架和32艘,其中包括两艘航空母舰。
在之后的两个月里,他们取得了重大胜利。
美军通过空袭迅速摧毁了塔利班武装的基地、指挥部和防空设施,并切断了其后勤补给。
地面的北方联盟部队缺乏重型装备,兵员数量也仅为敌军的一半,但在美军空袭行动的支援下,他们稳步挫败了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的抵抗。
包括塔洛坎、昆都士、柯尔特和马扎里沙伊谢里夫在内的阿富汗北部重镇在3周之内相继被攻陷。
11月9日,敌军在阿富汗南部的最后一个要塞城市坎大哈被攻陷。
11月13日,敌军主动放弃了首都喀布尔。
12月22日,美政府官员参加了喀布尔胜利庆典,哈米德•卡尔扎伊领导的亲美政权也于当天建立。
尽管敌军已经撤离了主战场,塔利班政权也已垮台,但战争却并没有结束。
情报表明,塔利班和基地武装分子残部正在阿富汗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处的白山地带聚集。
特别是,包括本•拉登和基地组织其他骨干成员在内的众多敌军在托拉博拉地区聚集。
11月30日,配合日渐默契的美军别动队和阿富汗盟军组成的地面部队结合空袭行动,对托拉博拉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袭击。
此次参战的阿富汗盟军是扎埃特军阀麾下的普士顿自卫队,而不是战斗经验丰富的北方联盟部队。
美军空袭火力甚猛,但普士顿自卫队却表现不佳。
结果,这次战斗虽然击毙击溃敌军数百人,但却让更多的敌军潜逃到巴基斯坦。
有报告认为本•拉登和他的同党也一并逃脱。
盟军部队未能有效切断所有逃窜路线,是导致逃敌数量巨大的主要原因。
同时,部署在阿富汗境内的地面部队规模太小。
在阿富汗战场的多次战斗行动中,托拉博山之战的失利和因此丧失的战机让美军意识到,如果日后再在此地开展类似行动,势必要扩大地面部队的规模。
托拉博拉战场在若干重要方面为即将在次年3月份进行的蟒蛇行动奠定了基础。
情报图:
沙希果德峡谷里的伏敌2002年1月中旬,美军情报显示,包括基地武装分子在内的敌军部队在沙希果德峡谷地带聚集。
该峡谷为敌军前期失败后再次聚集提供了天然场所。
沙希果德峡谷位于毗邻巴基斯坦的帕克蒂亚省,在喀布尔东北方向约80英里处,在加德兹以南约18英里处,海拔7500英尺,是贯穿东北西南轴线的轴心。
峡谷内容积较小,长约5英里,宽约2.5英里。
峡谷底部分别是马扎克、巴布尔科尔、赛克翰克尔和卓凯卡尔这4个小镇。
该峡谷由几座大型山脉环绕而成:
西边是驼背状威尔山脉,约4英里长,1英里宽,9000英尺高。
东部是一条南顶峰为塔克盖尔的巨型带状山脉,该峰海拔约10469英尺,是峡谷内的最高峰。
南端是一条内凹型的箭头状冯格尔山脉带。
高大的山脉和为数不多的几条进出通道,为敌军提供了天然保护屏障并将之与外界隔离。
沙希果德峡谷易守难攻。
高大的山脉中有许多天然形成的山洞、岩石裂缝和其它一些具有保护功能的地貌,游击队员可以利用这些特殊地形对峡谷内部进行监视和武装警戒。
1980年,苏军曾动用攻击直升机、重炮和步兵部队,对沙希果德峡谷发动了两次进攻。
交战中,进攻部队遭到隐蔽处敌军的激烈抵抗。
2002年,拥有信息化网络和精确制导武器等现代化装备的美军,作战能力远在苏军之上。
但峡谷地带崎岖的地势、较高的海拔和阴霾的天气等环境条件仍未改变,这无疑给进攻行动制造了很多麻烦。
从当时的情况看来,2002年的塔利班和基地武装分子打算最大限度地利用峡谷地理优势,逐步击退新的来犯之敌。
2002年1月底,美军即将对沙希果德峡谷发动进攻,他们面临的最大困扰是:
关于敌军兵力和武器装备的准确情报太少。
美军情报的来源有多种渠道,包括人工搜集、无线电截获和空中侦察。
即便如此,获取准确可靠的情报依旧困难重重:
一方面地势崎岖难以到达,另一方面敌军运用了隐蔽和伪装技术。
优质情报的缺乏并非因为付出的努力不够。
实际上,在战斗打响的前两个星期里,美军别动队曾派出多支侦察小分队,竭力潜入峡谷深处,以通过侦察绘制出一张更加精确的敌情图。
然而他们最终却未能达成所愿。
——从外部迹象判断,峡谷内是一片巨大的无人区,只能偶尔找到几处小规模平民聚居地。
出于对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考虑,美军尽最大努力对敌军兵力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估。
最初,相关情报估计峡谷内敌军数量在100到1000人之间。
随着分析的深入进行,综合意见认为峡谷内仅有200到300名装备轻型武器的武装分子。
此外,情报分析还认为约有800到1000名阿富汗平民居住在峡谷底部的4个村庄。
要避免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势必会增加美军实施火力打击的复杂程度。
据此所作出的敌情图表明,峡谷内敌军混杂在数量相对更多的平民之中,且已丧失斗志、不堪一击。
美军决策机构还对敌军在遭遇地面进攻和空中精确打击之后可能会做出的反应进行了预估。
各方一致认为,在美军压倒性火力的持续打击下,塔利班和基地武装分子很可能会放弃抵抗。
一种观点认为,武装分子已经不能被称作是部署在山中,顶多只能算是居住在峡谷底部的村庄里。
另一种观点认为,他们可能会试图逃离峡谷,如果逃脱不成,他们就会谈判投降。
因此,有人建议进攻沙希果德峡谷之初应选择较为激烈的打击手段,之后应很快转为以抓捕的方式俘获敌军,以确保无辜平民不受伤害。
出于这种考虑,有人建议派遣阿富汗盟军进入峡谷底部实施抓捕任务——与美军士兵相比,阿富汗本土士兵能够更好地对掺杂在平民中的基地分子进行辨识。
美军士兵则对敌逃跑路线进行封堵,这些路线都是峡谷东部山间的羊肠小道。
然而,策划蟒蛇行动的美军指挥官们万万没有料到,等待他们的却将是一场漫长而又艰辛的峡谷争夺战。
峡谷中敌军的实际数量比预计的要多得多,大概有700到1000人。
他们的装备状况也比预估的要好,有重机枪、火箭弹和迫击炮,甚至还有一些火炮。
他们是层层部署于山中,而不是仅仅生活在村庄里。
在战斗区域内所有有利于射击的隐蔽位置,敌军都安放了重机枪和手持掷弹筒。
峡谷底部的那些村庄几乎都已荒废,里面仅仅住着为数不多的几个武装分子和少量平民。
此外,塔利班和基地武装分子并未打算不战而降或放弃峡谷。
实际上,他们准备在此扎根并与美军抵抗到底。
蟒蛇行动开始以后,基地组织对外宣称圣战,非但没有放弃峡谷,相反还有许多的阿富汗人从外界进入峡谷,准备参加圣战。
对敌方军力的情报误判,直接导致确定蟒蛇行动作战意图的失误。
当美军和阿富汗联合部队于3月2日进入沙希果德峡谷时,他们期望通过简短的战斗轻松取得压倒性胜利。
原计划整个行动将在3天内结束,如果这样,主要作战行动将只会进行一天。
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比预计的时间延长了许多天。
其间,敌军进行了异常激烈的抵抗,在美军空中火力的猛烈轰炸之后,他们才被迫撤出峡谷。
正如弗兰克斯将军所言,敌军的抵抗意外地发生了戏剧性变化,是原始作战计划落空的主要原因。
蟒蛇行动中美军的指挥机制:
多方指挥战争的至高原则是统一指挥,拥有最高指挥权力的指挥官只能有一个,只有这样才能将参战各部队整合为一个整体。
蟒蛇行动开始之初,由于出兵阿富汗的各种准备都还不很充分,联合指挥体系尚未形成。
战争的初级阶段,美军尚未在阿富汗设立统一的指挥机构。
由弗兰克斯将军统管的中央司令部,是美军所有作战行动的最高指挥机构,其下设的两个最主要机构分别是:
陆军联合指挥部(CFLCC)和空军联合指挥部(CFACC),CFLCC由陆军上将保罗•马克拉谢克(LTGPaulMikolashek)统管,CFACC由空军中将密切德•莫里斯(LtGenMichedMoseley)统管。
CFLC和CFACC都设在波斯湾,阿富汗境内的军事行动也是由他们在那里进行指挥。
此外,美军在阿富汗还有一个地面部队司令官是陆军上校约翰•马尔霍兰(JohnMulholland),他统管的匕首特遣队隶属于第五特别行动小组,该别动队派出的特战小分队与阿富汗盟军协同完成空袭前目标搜索与标示工作。
但在阿富汗境内执行其它任务的特战队和中情局特工却并不听命于马尔霍兰。
当地面上的特战队请求空袭时,空袭行动执行与否和如何执行的决策权掌握在CFACC手里,CFACC通过设在波斯湾的空中作战中心(CAOC)来完成决策。
在以往的战例中,曾经有过借助现代卫星通信手段远程指挥空袭行动的成功先例。
从1月中旬到2月中旬,很多人认为应当派出大规模地面部队进攻沙希果德峡谷。
作为响应,弗兰克斯和马克拉谢克做出了在阿富汗增加一名战役指挥官的决定。
担任该职务的最佳人选莫过于陆军第10山地师师长富兰克林•哈根贝克少将。
不久之前,哈根贝克将军及其参谋机构被派至K-2——建在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个美军基地,该基地曾被用于阿富汗战争的先期阶段。
2月中旬,哈根贝克将军和他的幕僚又被派往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该基地位于喀布尔以北阿富汗境内,他们将在那里指挥对沙希果德峡谷的进攻行动。
作为美军在阿富汗境内的最高指挥官,哈根贝克少将直接听命于CFLCC,只有他才有资格指挥进攻沙希果德峡谷的行动。
但他此行仅有部分参谋随从,只带来了第10山地师作战部队中的一部分。
这次第10山地师司令部规模仅为原先的一半(部队规模方面,原则上应为3个旅而此次仅有2个),有1个旅在科索沃,1个营在波斯尼亚,1个营在西奈半岛。
这就意味着哈根贝克将军只有半个指挥部,指挥机关人员也未满编,仅有一个步兵营可以用于在阿富汗执行任务。
哈根贝克少将可以从其他部队调人来充实指挥部,但这些新幕僚却不具备第10山地师以往作战积累的经验。
所幸,新编入的人员充实了他的情报队伍和与CFACC、CAOC执行空地联合行动的空中联络员队伍。
执行蟒蛇行动的过程中,情报工作和对空联络工作都十分重要。
蟒蛇行动的指挥体制为了树立哈根贝克少将的权威,中央司令部将他的指挥部命名为联合山地特遣队,并赋予其蟒蛇行动指挥权。
这就意味着哈根贝克少将可以指挥以下所有部队:
第10山地师在阿富汗境内的部队,第101空降师第3旅(刚刚被部署到坎大哈),匕首特遣队和其他特遣队(例如巴尔特遣队和布伊斯特遣队)。
但哈根贝克少将无权指挥第11特遣队。
第11特遣队是执行高级军事行动(比如对重要战略目标的侦察、袭击行动)的主要特种作战部队,需要单独进行指挥。
第11特遣队下属的特战小分队和部署的突击队员也被提名在蟒蛇行动中担当重要角色,虽然他们未被列入哈根贝克少将的指挥体系。
另外,哈根贝克少将也无权指挥美空中联合部队——由空军、海军、海事部门的飞机组成,用于支援蟒蛇行动中的地面作战。
这些部队仍由CFACC和CAOC指挥。
CFACC和CAOC根据战术法则、作战飞机的调派情况和中央司令部制定的作战规定,决定是否出动飞机加入战斗。
对于空中火力支援,哈根贝克少将和他的地面指挥部只能发出请求,而不是命令。
在蟒蛇行动计划的酝酿阶段,大家普遍认为开展低空近地火力支援的必要性不大,没有人怀疑这种空地分离的多方指挥体制将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但当作战行动正式实施以后,情况却发生了一些变化。
低空近地火力支援作战的必要性逐渐显现,多方指挥体系给空地协同作战带来许多不便,陆、空军双方指挥层的处境都很尴尬。
而且,哈根贝克少将也无权指挥参与蟒蛇行动的阿富汗盟军部队。
在阿富汗战争初期,这些部队与美军特战队(主要是三角洲部队)协作密切。
但他们却并不听命于三角洲部队。
他们拥有独立的指挥体系,遵循自己的作战原则和计划。
通常的做法是,特战队和阿富汗盟军会在作战行动开始之前,就各种问题做好约定。
起初,这种做法并未出什么纰漏,阿富汗北方联盟部队能够做到信守约定。
蟒蛇行动开始前他们再次沿用了该做法,但阿富汗盟军能否完美执行美军作战计划赋予其的任务,还有待验证。
由于阿富汗盟军不直接听命于哈根贝克少将或三角洲部队,一旦他们认为情况有变,将有权放弃执行原计划。
后来的实际情况表明,当他们在沙希果德峡谷遇到麻烦后,他们立即行使了此项自由权,从而导致计划落空,美军伤亡惨重。
实际上,当蟒蛇作战计划于2月底形成之时,里面并未提及联合指挥的有关事项。
相反,此次行动采取了分散指挥机制。
哈根贝克少将和山地特遣队总部指挥大部分美军地面作战部队,但并非全部作战部队。
作战计划所部署的空中部队就不在他们的指挥范围之内,在作战计划中起着轴心作用的阿富汗盟军也不在其中。
这种繁杂的指挥结构,并未引起非议——最初的蟒蛇行动计划是采用将参战各部队的作战计划进行组合的方式制定而成的。
但当原始计划落空后,这种指挥结构就引发了一些问题,因此必须迅速制定出参战各部队共同使用的新计划。
蟒蛇行动中美阿联军的优缺点战争的第二原则是要在部队规模上对敌形成优势——军事行动需要动用大量装备和人员才能得以实施。
在蟒蛇行动之前的几个星期里,美军地面部队陆续抵达阿富汗,华盛顿方面为了保持低调,防止出现像苏军那样大规模进攻的局面,在增兵方面保持了克制。
虽然没有设定部队人数上限,但根据弗兰克斯将军回忆录中的叙述,中央司令部的目标是力求使参战美军数量保持在1000人以下。
这个规模上限在实际兵力部署中表现为,特战队加1到2个陆军旅,再加作战预备队和后勤保障部队。
实际上,哈根贝克少将可以调用的部队仅有:
第山地10师保罗•拉卡莫拉中校(LTCPaulLaCamera)麾下的1个轻步兵营,第101空降师弗兰克•威尔辛斯基上校(COLFrankWiercinski)麾下的第3旅。
第3旅就是拉卡山部队(二战曾用名),编制为3个营,此次抽调了其中的2个部署在阿富汗。
第101师余部留在美国,以应对本土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
如此算来,哈根贝克少将手下的兵力应当为3个营,而这3个营又各自仅派来了2个连,因此美军投入到蟒蛇行动中的步兵总共不超过6个连,人数约600人。
再加上约400名阿富汗盟军士兵和200名其他盟国的特战队员,表面看来,执行进攻沙希果德峡谷并堵截逃敌任务的兵员数量足够了。
但当进攻行动开始后战况逐渐恶化之时,地面兵力部署的重大缺陷就逐渐显现出来。
为低调行事,派往阿富汗的第101师和第10山地师部队没有配备坦克、步战车和火炮。
大家普遍认为没有必要部署这些重型武器——中央司令部可以调用空中火力弥补任何意外的火力欠缺,同时鉴于苏军重装进攻打法失败的教训,这一次,重型武器未被带入阿富汗境内。
第101师要求增配一个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大队,但仅得到一个配有8架直升机的中队。
此外,他们仅有13架支努干运输直升机和与其他部队共用的8架黑鹰直升机,这些还不能够满足正常作战所需。
作战保障部队的规模也被压制在较低水平,每个旅配有一个通信分队,一个宪兵营和其它保障单位,都没有达到标准配置要求。
如果战局按照预估的情势发展,这种压缩性的兵力的配置足以保障第3旅完成任务,但如果战斗过程中与敌发生激烈交火,缺乏重型武器装备的第3旅将陷入尴尬境地。
来自第10山地师的步兵营也受到了同样的制约——缺少装甲防护、火炮和攻击直升机。
美军的3个步兵营拥有充足的兵员,但装备普遍过轻——主要是步枪、机枪和一些迫击炮。
他们仅有的重型火力来自于少量的AH—64攻击直升机和几架AC—130攻击机,但作战飞机只能由特战队请求调派,而且只在夜间执行任务。
没有坦克和火炮意味着他们只能依靠步兵和直升机与几百英里之外的敌人交战。
理论上讲,迫击炮可以有效延伸火力,但由于运输直升机数量过少,仅带来为数不多的几门轻、中型迫击炮和唯一一门120mm重型迫击炮,而且弹药供应十分紧张,当战斗打响之后部队意外遭敌猛烈袭击,一时无法进行有效还击。
阿富汗盟军方面也遭遇了不小的麻烦。
他们也是轻步兵部队,几乎没有一辆坦克和重炮,仅有为数不多的几门迫击炮。
另外,由于缺乏足够的运输车辆往沙希果德峡谷输送兵员,美军不得不调集了一批民用卡车、皮卡和其它的民用车辆来完成运输任务。
最要命的是,这些部队并不像北方联盟那样久经沙场、战力较强。
相反,他们主要来自于所谓东部联盟的当地普士顿自卫队,听命于一个叫扎埃特•洛丁的当地军阀头目。
洛丁貌似一位德高望重的优秀领导人,而且乐意与美军合作,但他的部队几乎没有什么大战经验。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阿富汗士兵可以熟练运用轻步兵武器,而且很多人都有丰富的游击战经验。
但他们没有被编入正规军,也没有受到过正规作战部队典型的强力投入战法训练。
在蟒蛇行动开始前的几个星期里,美军特战顾问结合作战行动组织这支部队进行了训练。
训练合格的人员将被编入一个独立营,该营有3个连,各连都按美编制详细划分了班排。
通常情况下,这些士兵需要经过2到3个月的训练之后,才能参加一些较为复杂的战斗行动。
只剩下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但美军特战专家们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对其进行了精心训练,他们相信这支阿富汗军队可以胜任其在蟒蛇行动中被赋予的任务。
但实际上,普士顿自卫队却并没有充分做好与顽敌激烈交战的准备。
随着蟒蛇行动开始的时日逐渐临近,这支由美军士兵和阿富汗盟军士兵组成的混编部队连同其他参战国的特战队被编入了哈根贝克少将麾下。
理论上讲,这支地面部队执行此任务的兵员数量是够了,但几乎全部是轻装步兵,没有装甲防护,没有火炮和重迫击炮,只有几架攻击直升机和为数不多的几架攻击机充当作战支援力量。
虽然美军士兵训练有素并且战斗准备充分,但在此次任务中担任主角的阿富汗士兵们却并未被训练到位,无法正常参与联合作战行动并完成强力投入作战任务。
如果战斗按照预想的那样展开,先通过心理攻势迫使敌军往山谷外逃窜,然后用激烈火力进行围堵和抓捕直至结束战斗,这支临时结合的部队倒完全可以胜任。
然而实际的战斗局势却与预想的相差迥异,混编部队未能同时完成预期任务,迫使美军不得不寻求用空中打击解决问题。
然而,由于事出意外,在蟒蛇行动开始以前,空中部队并未完全做好战斗准备。
蟒蛇行动计划的延伸:
锤与砧行动进攻沙希果德峡谷的行动开始之前的3个星期,山地特遣队指挥部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份完备的作战计划。
因为蟒蛇行动是阿富汗战争中最大规模的定位进攻战,所以必须充分考虑所有细节,而且此次行动牵扯到的作战单位很多,各单位之间必须密切协作。
弗兰克斯将军在回忆录中提道,当他第一次接到作战计划汇报时,他对这份拼凑而成的计划并不满意。
但经过改进之后,他终于认可并于2月17日核准通过,马克拉谢克将军也通过了。
2月20号,哈根贝克少将正式下达了该计划的启动命令。
袭击行动最初定于2月25号开始,但限于天气原因和阿富汗士兵的训练情况,这个时间先被推迟到2月28号,后来又被推至3月2号。
山地特遣队选择蟒蛇作为行动代号是有特殊意义的。
水蟒是一种盘缩类巨型蟒蛇,它可以盘绕猎物并将其勒死。
美军的计划方案是,对沙希果德峡谷形成几个同心圆形包围圈,使之内部与外界隔绝。
几道外圈由美军特战队、阿富汗盟军和来自澳大利亚等国的特种部队合力围成。
对峡谷内的进攻行动则未采取环形模式,而是套用了经典的锤与砧作战方案。
战斗打响的前一天,几支特战小分队准备在峡谷南北两端的高地上建立据点,以便于概览峡谷全貌,观察己方军队的到达情况,并对空袭的目标进行标示。
行动开始当天,美空中部队在地面部队到达前不久对13个目标进行了小规模空袭,这些目标主要是建立在威尔和山脊上的一些敌军据点。
两支特遣队将于黎明对峡谷展开地面进攻。
锤子特遣队是美军特战队带领下的扎埃特部队,他们乘坐卡车从泽马特向南,穿过威尔西部,从南部的菲西胡克进入峡谷——位于威尔和冯格尔之间的地带。
同时由第10山地师和第101师步兵组成的砧板特遣队搭乘支努干直升机从峡谷南部进入,在峡谷东脊坡着陆。
锤头特遣队之所以命名为锤头,是因为其在作战中要发挥锤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战 战例 阿富汗战争 蟒蛇 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