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西名校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详细答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494914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42.46KB
河南省豫西名校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详细答案Word格式.docx
《河南省豫西名校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详细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豫西名校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详细答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
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秦儒家生态伦理体系的形成既有实践中的感性体悟,也有思想上的理性总结。
B.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
C.孟子以“不忍心”为基础,形成自己从“推恩思维”拓展到“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乐山乐水”情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段提出观点,文中重在论述并梳理孔子、孟子、荀子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
B.文章论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时采用了递进结构,先“乐”再“畏”最后是“推人及物”。
C.文章先逐层深入地论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后自然引出第五段的“生态伦理实践”。
D.文章通过综合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体验式思维方式没有理性思考。
B.荀子认为自然万物有共性和差异,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是异质性基础上的共性。
C.孟子赞成“时禁”并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态灾难。
D.先秦三大儒者都强调自然有其“天命”,认为人类应该顺其自然,不应过度消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光荣
孙犁
饶阳县城北有一个村庄,这村庄紧靠滹沱河,“七七”事变那一年,河滩上的芦草长得很好。
那时候,东西北三面都有了炮声,国民党的军队和官员,整天整夜从这条渡口往南逃,还不断搔扰抢劫老百姓。
这一天,原生在河滩上割满了草筐,忽听得有人叫他。
他回头一看,是秀梅,秀梅低声说:
“那道边有一个逃兵,拿着一支枪。
”原生紧握他那镰刀,拨动苇草往东边去了。
秀梅跟在后边,低声说:
“去吧,我帮着你。
”
原生一脚把他踢趴,拿起枪枝,回头就跑。
到了村边,两个人才站下来喘喘气,秀梅说:
“明天你就去当游击队!
原生说;
“你听见人家唱了没:
男的去当游击队,女的参加妇教会。
咱们一块去吧!
“我不和你一块去,叫你们小五和你一块去吧!
”秀梅笑一笑,就舞动小镰回家去了。
原生当兵去了。
小五是原生的媳妇,常常和婆婆吵架,后来就是长期住娘家,秋收也不来。
秀梅在村里当了干部,有一天,一群妇女在一家梢门洞里做活,小五刚从娘家回来,站在一边摇着扇子。
秀梅笑着坐下,说:
“当兵是为了国家的事,是光荣的!
“光荣几个钱一两?
”小五说,“我看也不能当衣穿也不能当饭吃!
“是!
”秀梅说,“光荣不能当饭吃、当衣穿。
这得看是谁说,有的窝窝囊囊吃上顿饱饭,穿上件衣裳就混的下去,有的人还要想到比吃饭穿农更光荣的事!
别的妇女也说:
“秀梅说的一点也不假,打仗是为了大伙。
小五说:
“你不是干部吗?
我要和他离婚!
大伙都一愣,望着秀梅。
秀梅说:
“你不能离婚,你的男人在前方作战!
“有个头没有?
”小五说。
“怎么没头,打败日本就是头。
小五回来就又和公婆闹,闹得公婆没法,咬咬牙叫她离婚走了。
自从小五走了以后,秀梅就常常到原生家里,帮着做活。
日本投了降,原生回来了。
说:
“队伍往北开,攻打保定,我请假回家来看看。
”新农会的主席手里扬着一张红纸,说:
“咱们原生在前方立了大功,活捉了蒋介石的旅长,队伍里选他当特等功臣,全区要开大会庆祝哩!
第二天,在村中央的广场上开庆功大会。
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换了新衣裳,先围到台下来,台上高挂全区人民的贺匾:
“特等功臣。
”各村新农会又有各色各样的贺匾说辞,台上台下全是红绸绿锻,金字彩花。
区长讲完了原生立功的经过,他号召全区青壮年向原生学习,踊跃参军,为人民立功。
接着就是原生讲话。
台下妇女群里喊了一声,欢迎秀梅讲话,全场的人都嚷赞成。
秀梅到台上讲了这段话:
“原生立了大功,这是咱们全村的光荣。
有人问:
什么时候打败蒋介石?
这问自己就行了。
我们要快就快,要慢就慢,我们坚决,我们给前方的战士助劲,胜利就来得快;
我们不助劲,光叫前方的战士们自已去打,那胜利就来得慢了。
这只要看我们每个人尽的力量和出的心就行了。
有的人,说光荣不能当饭吃。
不明白,要是没有光荣,谁也不要光荣,也就没有了饭吃;
有的人,却把光荣看得比性命还要紧,我们这才有了饭吃。
”台下面大声的鼓掌。
接着就是游行大庆祝。
最前边是四杆喜炮,两面红绸大旗;
一面写“为功臣贺功”,一面写“向英雄致敬”。
后面是大锣大鼓,中间是英雄匾,原生骑在枣红马上,马笼头马颈上挂满了花朵。
每到一村,锣鼓相接,男男女女挤得风雨不透,热汗齐流。
街上的老头老婆们连声说;
“修下这样好儿子,多光荣呀!
队伍在平原的田野和村庄通过,带着无比响亮的声音,无比鲜亮的色彩。
太阳在天上,花在枝头,声音从有名的大鼓手那里敲打,这是一种震动人心的号召:
光荣!
(有修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生当兵后,小五感到打仗不知何时结束,她在家里生活压力又大,就常和婆婆吵架,回娘家住,最后和原生离婚了。
B.小说主要通过原生与秀梅河滩抢枪、秀梅和小五门洞谈话、全村开庆功大会这三个场景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情感。
C.小说以原生去当兵打仗为中心,通过对比秀梅与小五,突出了秀梅的秀与美——远见、识大体、顾大局、勤劳、能干。
D.小说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也有当时的社会环境,展示广阔的生活画面。
5.小说以“光荣”为题,有何用意?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庆功大会,这样处理有哪些好处?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
在我国,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形文字,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现存最早最完备的文字体系。
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住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
汉字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也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凝结着中国智慧的汉字,是迄今为止唯一存于世上的古老表意文字,将我们源远流长、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成一个整体。
它所具有的形体美、音律美和意蕴美,使民族文化具备了强大的包容能力。
单字信息含量大,又提升了文字的扩展能力和稳定性,使现代的我们仍然可以阅读2000年前的古代文章,临摹古人的书法。
(摘编自孟杨《汉字,筑起心中的长城》)
材料二:
近年来,原创文化电视节目颇受欢迎,从《中华好诗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到《汉字英雄》《中国灯谜大会》,都聚集了不错的人气和口碑。
在张一清看来,这不仅仅是做一档好看的电视节目那么简单,而是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
”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
“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
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神:
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而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
张一清说自己的第一本职工作是关注语文教学,第二是关注汉字本身。
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是阅读的基础,而理解力的提高则能够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和潜能。
在张一清看来,汉字里蕴含着中国的文化基因,是每个人接触中华文化的基本单元。
本世纪初,他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儿童的汉字认知研究”,探索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力。
通过参与语文教师培训,参加语文教学教研活动,张一清对儿童的语文教育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为了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孩子领略文字的魅力,张一清在北京阅读季“书香校园”活动期间,前往中小学、国家图书馆等地开设讲座,交流汉字文化。
(摘编自《张一清:
探寻汉字文化基因》)
材料三:
中国当代著名视觉设计跨界艺术家宋旦汉字艺术展近日在纽约开幕。
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载体,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宋旦用极其独特的创意手法让汉字散发出书画同源的本色之美、形意之美和禅境之美。
宋旦此次创意水墨汉字展相当一部分作品是以我国百家姓为基础,将姓氏汉字融入茶壶图案,远看是茶壶,近看是汉字。
宋旦表示,他的创作指导思想就是努力将汉字形象化、符号化,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和兴趣,从而进一步了解汉字深奥的内涵,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宋旦坚信,他的创意水墨汉字艺术,将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加深交流了解,践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新形式,必将进一步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中华姓氏文化也将成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进一步强化民族凝聚力的独特文化符号。
(摘编自李秉斯《宋旦创意汉字形象化让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心》)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字凝结着中国智慧,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它形体美、音律美和意蕴美的特点使民族文化具备强大的包容能力。
B.很多原创文化电视节目受关注度越来越高,都逐渐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这反映出我国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C.宋旦用独特的创意手法书写汉字的内容,他想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喜欢汉字、了解汉字,达到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
D.宋旦汉字艺术展有的作品以我国百家姓为基础,把汉字形象化、符号化,有利于宣扬中华姓氏文化,强化民族凝聚力。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字单字信息含量大,能使今人读懂古人作品,继承传统文化;
汉字把我国源远流长、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在一起,传承着中华文明。
B.张一清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做得好,学生参与不单是为了名次,还有他们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明和民族历史。
C.张一清认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础,了解汉字是阅读的基础,理解汉字能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和潜能,所以他关注儿童的语文教育问题。
D.宋旦汉字艺术展在美国展出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不仅展示了汉字文化,介绍了绘画来源于汉字的本质特点,也体现出文化自信。
9.以上三则材料中,各自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种世衡,字仲平,少尚气节,昆弟有欲析其赀者,悉推与之,惟取图书而已。
尝知泾阳县,里胥王知谦以奸利事败,法当徙,遁去。
比郊赦辄出,世衡曰“送府则会赦”,杖其脊而请罪于府,知府李谘奏释之。
后通判凤州。
州将王蒙正,章献后姻家也,所为不法。
尝干世衡以私,不听,乃诱知谦讼冤而阴助之,世衡坐流窦州。
西边用兵,守备不足。
世衡建言,延安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当寇冲,右可固延安之势,左可致河东之粟,北可图银、夏之旧。
朝廷从之,命董其役。
夏人屡出争,世衡且战且城之。
然处险无泉,议不可守。
凿地百五十尺,始至于石,石工辞不可穿,世衡命屑石一畚酬百钱,卒得泉。
城成,赐名青涧城。
开营田二千顷,募商贾,贷以本钱,使通货赢其利,城遂富实。
间出行部族,慰劳酋长,或解与所服带。
知环州蕃部有牛家族奴讹者素屈强未尝出谒郡守闻世衡至遽郊迎世衡与约明日当至其帐往劳部落是夕大雪深三尺左右曰:
“地险不可往。
”世衡曰:
“吾方结诸羌以信,不可失期。
”遂缘险而进。
奴讹方卧帐中,谓世衡必不能至,世衡蹴而起,奴讹大惊曰:
“前此未尝有官至吾部者,公乃不疑我耶!
”率其族罗拜听命。
葛怀敏败,率羌兵数千人以振泾原,无敢后者。
尝课吏民射,有过失,射中则释其罪;
有辞某事、请某事,辄因中否而与夺之。
人人自厉,皆精于射,由是数年敌不敢近环境。
范仲淹檄令与蒋偕筑细腰城,世衡时卧病,即起,将所部甲士昼夜兴筑,城成而卒。
世衡在边数年,积谷通货,所至不烦县官益兵增馈。
善抚养士卒,病者遣一子专视其食饮汤剂,以故得人死力。
及卒,羌酋朝夕临者数日,青涧及环人皆画象祠之。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环州/蕃部有牛家族/奴讹者素屈强/未尝出谒/郡守闻世衡至/遽郊迎/世衡与约/明日当至其帐/往劳部落/是夕大雪/深三尺
B.知环州/蕃部有牛家族奴讹者/素屈强/未尝出谒/郡守闻世衡至/遽郊迎/世衡与约明日//当至其帐/往劳部落/是夕大雪/深三尺
C.知环州蕃部有牛家族奴讹者/素屈强/未尝出谒郡守/闻世衡至/遽郊迎/世衡与约/明日当至其帐/往劳部落/是夕大雪/深三尺
D.知环州/蕃部有牛家族/奴讹者素屈强/未尝出谒郡守/闻世衡至/遽郊迎/世衡与约明日/当至其帐/往劳部落/是夕大雪/深三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郊赦”指我国古代帝王在遇到重大节日或活动而举行祭祀大礼时赦宥罪犯。
B.“姻家”指有婚姻关系的女方一家,即娘家,而“婚”是指有婚姻关系的男方。
C.“河”指黄河,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西南部,此地在黄河以东,故称河东。
D.“营田”即“屯田”,古代常利用兵士或召募流民于驻扎地区种田,以供军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种世衡疾恶如仇,惩处奸邪之徒。
泾阳县乡吏王知谦做奸事败露逃跑,遇赦出来时,种世衡在杖责他后到府里请罪,知府李谘奏请免除了种世衡的罪。
B.种世衡治边有方,具有军事才能。
朝廷在西部边境用兵,守备力量不够,种世衡建议在延安东北另修建一座新城来巩固边疆,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
C.种世衡善于练兵,提高战备能力。
他在边数年,积谷通货;
督促吏民射箭,对请辞事等都以是否射中为标准,所以人人擅射,敌人不敢接近环州境界。
D.种世衡有令则行,深得士卒爱戴。
当范仲淹发文命令他筑细腰城时,种世衡虽然生病,但也立即起身筑城;
他让儿子看望患病士兵,士卒愿效死力。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尝干世衡以私,不听,乃诱知谦讼冤而阴助之,世衡坐流窦州。
(5分)
(2)世衡曰: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刘促通知泾州
司马光
四载一相逢,相逢遽为别。
侪辈日萧条,与君俱白发。
卮酒不暇执,旧游那复说。
忽忽无他言,暑行戒饥渴。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四载”与“遽”形成鲜明反差,前者说明相逢之难,后者说明离别之快。
B.本诗前后照应,“遽”字领起,“不暇忽忽”等与之呼应,突出相逢的短暂匆忙。
C.尾联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百感交集的情态,表达出对友人的不舍与关切之情。
D.这首诗通过生活场景细节来表现诗人的情感,语言含蓄,感情细腻,耐人寻味。
15.诗的颔联两句有何含意?
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杜甫《登高》中,“”从空间的角度写出自己漂泊异乡之愁,
“”从时间的角度写出自己年老体衰之苦。
(2)韩愈《师说》中总结“师道之不复”的原因,“,”两句说明士大夫们不愿以地位比自己低或高的人为师。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两句粗笔勾勒,就概写出阿房宫占地之广,暗示出阿房宫楼阁之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梦想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中国梦”,它关乎着中国人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
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国有的精神基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
一百多年来,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无数中华儿女,不屈不挠,誓死抗争,终于建立了新中国。
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奋发图强;
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高歌前行……
梦想虽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
(),全国各族人民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它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
B.它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凝聚着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
C.它关乎着中国人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
D.它关乎着中国人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凝聚着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坚贞不屈生生不息前赴后继百废待兴
B.坚定不移生生不息前仆后继百废俱兴
C.坚贞不屈自强不息前赴后继百废俱兴
D.坚定不移自强不息前仆后继百废待兴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梦”的实现有现实的基础,有梦想的指引
B.我们要对“中国梦”的实现充满坚定的信心
C.“中国梦”的实现任重而道远,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D.“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很多困难
20.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明天下午期末考试完了,学生们先回教室,把自己的物品收拾好,然后打扫好教室卫生,在班主任部署了相关事宜后放暑假。
请注意休假安全!
21.下面是某校为高中学生提供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
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自学
问题
讨论
听课
规律
练习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中国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启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开启。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
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界博览会
2013年我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2014年中国浙江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启。
2015年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授资银行成立
2016年人民币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认为国际储备货币。
2017年我国成功举办首届“一带一路”高峰国际合作论坛
2018年中国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决定扩大对外开放。
作为伴随着新世纪对外开放进程而成长起来的青年,你们将与祖国一道,面对新时代对外开放中的机遇和挑战。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豫西名校2017-—2018学年下期第二次联考
高二语文答案
1.C
详细解析:
偷换概念,不是“推己及人”,而是“推己及物”。
2.A
曲解内容,不是“论述并梳理孔子、孟子、荀子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而是他们共同组成先秦儒家生态伦理体系。
3.B
A项“没有理性思考”说法绝对化,原文中说“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深层的思考”可知。
C项孟子是赞成“适度消费”的。
根据后文对“过度消费”的阐释逆向推理,“适度消费”是指消费不得超出!
“自然的可承受范围”,也不可“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
所以选项中“连续消费”可能是适度的,也可能是过度的,不能全部用“减少”来表述。
D项原文中没有说孟子强调自然有其“天命”,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
4.A
“她在家里生活压力又大,就常和婆婆吵架”分析不当,原文没有提到她在家里生活压力又大”是主要原因,而是小五思想落后,境界低,不明白原生参加游击队是为国家为大家。
5.①(形象上)秀梅、原等人物抗日救国,所从事的事业,无上光荣。
②(主题上)歌颂了深明大义、舍小家为大家的抗日军民,赞美了他们以抗日救国为荣的崇高精神。
③(效果上)使文章更具有教育群众、宣传抗战、鼓舞斗志的作用。
6.①(内容上)推动情节发展达到高潮。
庆功会是主要内容,是故事的高潮。
②(形象上)突出了主要人物的形象。
显示了原生是一个投身抗战的有志爱国青年,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赞颂。
③(主题体上)凸显和强化了小说主题。
以庆功会结尾,凸显了抗战爱国光荣,强化了主题。
详细解柄:
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每点中注意答题角度,括号内的角度没写不影响得分,有其他分析合理的也可酌情给分。
7.B
《中国成语大会》等其他节目在原文中并没有提及,属于扩大了范围。
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名校 学年 下学 第二次 联考 语文试题 详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