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中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483262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9.11KB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中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中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中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明确热处理的目的,了解热处理的方法及应用;
3.掌握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应用;
4.掌握带传动、齿轮传动等常用机械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传动特点;
了解轮系的分类与应用,会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5.掌握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轴系零件的结构、特点、常用材料和应用场合及有关标准和选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合理选择材料、确定零件热处理方法的能力;
2.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3.初步具有使用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基本能力;
5.培养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职业情感与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品德;
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分析问题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5.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处的社会生存能力。
三、参考学时
120学时。
四、课程学分
12学分。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与要求
活动设计建议
参考学时
1
对机械的初步认识
1.理解机器与机构、构件与零件的特征及异同点,能描述机器和机构、构件和零件的之间的关系;
2.掌握机器的组成,能区分机器与机构的不同;
3.理解运动副的概念及其分类,能够区分低副、高副。
1.结合生活中见到的实际例子来分析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利用多媒体加深对各概念的理解;
3.通过到工厂车间参观来加深理解。
8
2
常用工程材料
1.掌握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力学及工艺性能;
2.掌握金属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及应用,并能根据条件合理选用常用工程材料;
3.了解钢铁材料的生产过程;
4.掌握热处理的目的、种类及应用,能正确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改善材料的性能;
5.了解有色金属材料的种类、应用及特点;
6.了解非金属材料的种类及特点。
1.教师应结合机械加工中常用材料及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
2.可组织学生通过到工厂车间参观进行现场教学;
3.在教学中将各种金属材料带进课堂,实训室内可做部分力学实验,使学生从外观和内部都有一个认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钢铁材料的生产过程可以通过视频来了解。
24
3
常用机构
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基本类型及应用;
2.掌握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形式的判定方法,能准确判定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3.掌握凸轮机构,能区分凸轮机构的类型;
4、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等间歇性运动机构的组成、特点、类型及应用。
建议采用实践课,安排在陈列室中进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各种机构的工作过程,加深理解机构的功用及原理。
20
4
机械零件
1.了解轴的分类和应用特点;
掌握轴的结构及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
2.掌握轴承的类型和功用,能够区分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
了解各类轴承的结构组成、类型及特点;
能解决轴承使用中的安装、维护和润滑的问题;
能区别常用的滚动轴承类型,会解释滚动轴承的代号表达含义。
3.了解键连接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4.了解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的分类、结构特点和应用;
5.掌握螺纹及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和特点,能正确装配螺纹联接,能对其进行预紧和防松。
1.教师应结合机械设备及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
2.进行一次通用零件和部分装置的采购模拟活动或市场技术调研,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熟悉各种机械零件扥结构特点、功用;
3.采用实践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8
5
机械传动
1.理解带传动的原理、类型、特点及应用;
会分析带传动的运动特性;
能识别
V
带和带轮结构;
会查阅有关资料选用普通V带;
掌握V带传动的张紧、安装方法;
能解决带传动的安装及维护保养相关问题;
2.了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
能认识滚子链的结构,会分析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3.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
理解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条件;
能够对直齿轮、斜齿轮和圆锥齿轮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进行计算;
了解齿轮的失效形式、失效原因和预防措施;
4.了解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
5.了解螺旋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
会判断螺旋传动的相对运动关系;
6.掌握轮系的类型;
能够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了解减速器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减速器。
1.教师应结合机械设备及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
2.组织
1~2
次学生参观企业,增加感性认识;
3.安排
次现场教学;
4.采用实践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5.利用教学模型或实物,设置传动装置的故障,让学生检查并排除,以锻炼学生对传动装置的维护能力。
32
机动
合计
120
六、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
1.力求通过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到学习《机械基础》课程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只有真正确立“学以致用”的正确思想,才能学好《机械基础》;
2.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实物、模型、挂图、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形象客观的展现本课程的内容精华,并进行必要的金工实习、实验、现场教学、参观、分组讨论,写出实习、见习或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特点,灵活运用模型演示教学法、参观和现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法、项目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二)评价方法
单纯的书面检测和考试已经不能适应《机械基础》课程的发展,建议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教学评价。
《机械基础》课程的评价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注重知识应用和动手能力的考核,注意考试和考查相结合。
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其次应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三)教学条件
1.校内教学场地:
建有多媒体教室、机加工车间、电焊车间、铸造车间、压力加工车间、力学性能试验室,还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常用测量工具、录像及多媒体课件等,设备利用率要高,购买或制作配套的教学模型,以加强直观性教学;
2.校外机械市场、企业环境的利用:
可以结合教学进程,组织学生开展常用工程材料、标准机械零部件的市场销售情况调查,并通过参观企业环境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教学中还可结合专业背景,选择合适的课题,制作综合实践任务书,要求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报告,强化综合能力培养。
(四)教材编写方法建议
教材编写应以本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
教材编写者需充分领会和掌握本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要求,并整体反映在教材之中:
1.坚持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反映时代特征与专业特色,适应不同教学模式的需求;
2.为方便组织教学,学生的阶段实习训练和综合实践内容可独立编册;
3.关于内容的选择:
应采用国家最新颁布的机械基础相关技术标准,力求反映机械基础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恰当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与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中的有关内容相融合;
4.关于教材的呈现方式:
科学教材的呈现方式应当突出中职学生的特点,要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对中职学生具有吸引力,需要从中职学生的角度、自主学习的角度和机械基础实际生产的举例方式来表述,而不是沿用成人的角度、教师为中心的角度和接受式学习的方式来表述,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需要,内容载体要实现陈述、分析、提问的综合运用,文字与插图、实验与练习相互配合,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力求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直观的认知环境,设计贴近生活的导入和互动性训练等,拓展学生思维和知识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编写与教材相配套的习题集。
在习题集中,不但要有计算题,还应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改错题、问答题、作图题等多种形式的题目,这些习题应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相适应,与教材对应部分紧密相联,难度不应太大;
学生完成这些作业后,能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从而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五)课程教学资源开发
按照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恰当的使用文字(word格式),课件(ppt格式),动画(SWF格式),三维图形源文件(注明打开软件,推荐CAXA/UG/PROE/SWORKS中一种),图纸(dwg),视频(含配音及rm格式),图片(jpg\gif),试题等元素来描述,拍摄教学视频录像,编写项目教学实训指导用书,收集学生实训作品,行成直观的梯度样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基础 机械 基础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