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480806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5.65KB
岳阳楼记教案Word下载.docx
《岳阳楼记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教案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⑤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⑥抓住特点写景,用词准确:
如,用“霏霏”写雨的繁密,用“怒号”写阴冷之风的呼啸之声、猛烈之势,写日星用“隐”,写山岳用“潜”;
⑦语言精练,如“排空”的“排”就形象地写出了混浊的波浪借助怒吼的风势直向天宇冲去的奔腾之势,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⑧动静结合,“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是动;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是静;
动静结合,美不胜收。
⑨用声音渲染气氛,如“虎啸猿啼”陡增凄凉之感,“渔歌互答”亮出愉悦之情。
⑩人的活动与景物特点和谐交融:
阴雨连绵,湖面模糊一片,只有细雨低泣,冷风长吟,此时商旅不行;
晴明之际,月朗星稀,渔夫对歌,乐此不疲;
只有景或只有人的活动,都显单调,惟有二者有机结合方显和谐统一,耐人寻味。
(11)选材独具慧眼,画面内外互相补充,立体而丰满。
霏霏细雨,连绵一月,湖面除了阴风、浊浪难见它物,而作者偏偏邀来日星、山岳、商旅、虎猿和桅杆、船桨这些画面之外的景物和人组成了由上而下、由近而远的立体画面,怎能不令人于反复玩味之中品尝其妙?
(12)第四段色彩雅而不艳,润而不媚,明而不炫。
兰的天,绿的水,白的沙鸥,青的小草,皎洁的月亮,金色的波光,组合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啧啧称赞。
(13)从不同的感觉器官角度写景。
如,第四段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写景,不同反响。
(14)既写白天之景,也写暮色(夜色)之景,使画面之景处于运动之中,富有动态之美。
)
3.文中说“前人之述备矣”,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你能写出至少2句“前人”描写洞庭湖风光的诗句吗?
作者又如何另辟蹊径的?
(从选材和详略安排上加以分析)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刘禹锡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杜甫
从来湖上胜人间;
作者另辟蹊径之选材:
不侧重于写洞庭湖的胜景,转而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入手,自然引出多会于此的迁客骚人以及他们或悲或喜之情。
接着把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和古仁人的进行对比突出中心。
可谓慧眼独具,别出心裁。
作者另辟蹊径之详略安排:
对于洞庭湖“前人之述备矣”的“大观”,作者只是概括描写。
接着详写了洞庭湖阴冷、晴明的画面和迁客骚人或悲或喜之情,为下文议论蓄势,再通过探寻古仁人的荣辱观,将之与迁客骚人进行对比,自然突出文章中心。
4.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
三、小组展示(8分钟)
由老师分工:
简单的题目一组一条,难一些的题目两组甚至三组一条;
其它组可以进行对已形成的答案进行补充、订正。
四、教师精讲。
集体交流,老师点评判分。
(8分钟)
五、课堂小结:
(3分钟)
各人小结本课的收获和有待改进之处,写在导学案上,然后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五、巩固练习:
1.背诵第4-5段。
2.组长负责抽默文中的5条名言佳句。
六、布置作业。
1.组长负责检查导学案的订正、补充情况,抽查导学案中的部分错题。
2.依据下一课的文后探究练习进行预习。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
立意高远
语言音律和谐
写景别具一格
.思考与讨论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
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2)作者开篇用“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
可见滕被谪以后心情不会太好,作者开篇直指,有何用意?
滕子京虽被贬岳州,却积极从政,政绩斐然。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既是为了称赞好友不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寄情与民的高尚情怀,也是为了勉励他像“古仁人”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也是为了自勉勉人。
(二)教读第2段。
先指定学生朗读朗读,然后学生合作解决重要的词句。
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词:
夫、胜状、晖、备、然则、极、骚人、得无异乎
句子: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思考与讨论。
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
(l)找出本段概括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
明确(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重点句子的赏析
如:
“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
“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
“衔”、“吞”字连用,化静为动,使描写的景物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
“气象万千”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
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2)这一节的写景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
大声朗读这两段,在熟练的基础上背诵
四、总结: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五、作业设计:
熟悉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板书设计:
范仲淹
作记的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洞庭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岳阳楼的景致宏大而又气象万千。
它的早晚景致有什么不同?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又有何不同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二、复习旧知。
1、重点词句翻译。
2、检查1、2两段的背诵。
三、讲读第3、4段。
1.指明同学朗读第3段课文,讨论解决重要的字词及句子翻译
2.学生齐读第3段。
3.讲析第3、指明同学朗读第3段课文,讨论解决重要的字词及句子翻译
4.学生齐读第3段。
4段。
重要的词语:
霪雨、霏霏、开、排、樯、楫、;
薄、冥冥、景、一、集、芷、汀、而或、
重要的句子: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四、合作探究
(1)以上两段合在一起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讨论这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和上文有什么联系?
这一段描写了洞庭湖景色阴晴的变化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时不同的心情。
这段内容紧扣上段概述的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意思来写:
先写了霪雨霏霏中洞庭湖上萧条凄凉的景象,很自然地引出了迁客骚人远离京都,怀念故土的失意、忧虑、悲苦的情感。
表现了迁客骚人“物悲则己悲”的思想感情,照应上文“异”字的一个方面。
其次,描写洞庭湖春和景明时的明媚景象,很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此时的喜悦之情。
这一段主要表现迁客骚人“物喜则己喜”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又一方面。
(2).作者写迁客骚人们或悲或喜的情感有什么作用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文章的第五段。
五、教读第5段。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掌握重要的词句及翻译
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
尝、求、古仁人、心、或、、为、以、是、进、退、然则、先、后、微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一段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教读应着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2、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概况,记了登搂所见的不同的“景”以及由景而产生的不同的“情”。
作为一篇“记”,写了这些也就够了,但作者的本意却不在写景抒情,而在于由此引出一番振聋发聩的议论来。
本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人之心”来,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
请想一想:
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他们“以物喜,以己悲”而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3、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
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
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
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4、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
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
可见他们的忧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忧乐而转移的。
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5、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土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表明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
最后一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六、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总结:
今天学完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知道封建士大夫们尚且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胸怀天下,以天下事为己任,努力成才,勇担责任,为国家的富强作出贡献。
七、作业设计:
1、继续背诵课文,要会默写。
2、完成《同步导学》本课练习“学后巩固强化”部分。
迁客骚人:
霪雨霏霏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悲
春和景明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
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进亦忧
不以己悲退亦忧
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
他两岁丧父,家贫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
以致于遭谗言被贬官后,不仅自己心忧天下,还在他的传世名篇中劝勉好友藤子京也这样。
他是?
这篇文章是?
二、小组合作交流(5分钟)
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导学案中的内容(见下面【】中),要求:
1.由组长负责,先校对、补充,再交流各自疑惑并整理出本组的疑难,写在黑板上。
2.点评本组小短文的亮点和需要改进之处,推荐本组的优秀短文准备集体展示。
【
(一)音读。
读课文,用智慧的眼光发现自己易读错、易写错的字音、字形,小组交流时补充。
字音:
略
字形:
〖百废具兴(俱)横无际涯(崖)朝晖夕阴(辉)忧谗畏讥(馋饥)静影沉璧(壁)宠辱偕忘(庞)〗
(二)译读。
再读文章,结合注释,翻译句子,独立完成下面问题,交流时订正。
1.用红色笔在文中画出自己翻译时有困难的词句。
2.找出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叮嘱。
3.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一词多义:
极:
南极潇湘此乐何极感极而悲
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赋: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岁赋其二更若役,复若赋
一:
洞庭一湖一碧万顷长烟一空
国:
去国怀乡死国可乎国恒亡
以:
不以物喜属予作文以记之
(2)词性活用: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同义词:
文中与“春和景明”中“景”的意思相同的词语是,它的意思是
(4)虚词:
然则北通巫峡若夫霪雨霏霏则有心旷神怡
4.找出自认为该重点翻译的6条句子,写在下面并翻译。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
)
(三)理读。
三读文章,按要求整理,积累词汇,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1.四字短语:
①写滕子京政绩的: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写天气的:
(朝晖夕阴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春和景明日星隐耀长烟一空)
③写洞庭湖地理位置的: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④写湖水的:
(浩浩汤汤浊浪排空波澜不惊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横无际涯一碧万顷)
⑤写动物的:
(虎啸猿啼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⑥写植物的: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⑦写心情的:
(感极而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此乐何极)
2.句子:
①对偶句(不少于3句):
衔远山,吞长江。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②比喻句: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质疑的词句意思:
(四)析读。
仔细阅读第三、四两段,仿照例句,从备选项中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景写几句话。
我看那洞庭胜景在多姿之水。
水波浩淼无际,湖光山色织入。
水湍急汹涌,有万马奔腾之势;
碧绿澄清有娴静典雅之态;
乍起涟漪之时,漾着金光,闪闪烁烁,似逗人嬉戏。
备选:
水上之鸟/水中之鱼/水中之月/岸边植物/素淡月色/湖上蓝天/……
我看那洞庭胜景在:
三、精讲点拨。
(5分钟)
1.集体交流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中未能解决的词句意思。
2.各小组派代表朗读本组优秀短文,老师评分。
四、组内研读(6分钟)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式整齐的句子或段落,按DCBA的顺序在组内朗读,在读中初步感受本文语言节奏和谐的音律美。
2.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自评和他评,揣摩如何控制朗读时的语气、语速、语调才能达到有感情朗读的效果。
(§
语气凝重、语速缓慢、语调低沉,§
语气轻松、语速轻快、语调激昂)
3.再次按DCBA的顺序在组内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感受语言的音律美。
五、小组品读。
(6分钟左右)
展示交流:
前四个获得展示机会的小组展示自己的朗读,老师点评并判分。
六、课堂小结。
七、巩固练习:
组长负责抽查自学中错误率高的内容。
八、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难字词来疏通文意
2.体会写景的形象性,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3.培养学生初步文学欣赏的能力(品味本文精妙的语言)
教材分析:
重点:
目标1
难点:
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教具:
多媒体电教平台(电脑、录像机、电视机)
教学过程:
(凡行楷字部分都是用屏幕显示的)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2)
1.抽查中下生翻译“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教师指出:
课文3、4自然段主要写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本节课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看看迁客骚人览了什么物,由此产生了什么(之)情?
(板书1)
二、分析第三段和第四段
(一)创设情境,带领学生领略洞庭湖“气象万千”之“大观”(4)
看录像,要求结合文字与录像,体味岳阳楼一阴一晴的生动景象及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之情。
(二)疏通文意,多种形式检查翻译情况
1.第三段(8)
1)通过讲解难词难句来疏通文意
难字词(要求掌握其含义)
薄暮冥冥(迫近)去国怀乡(离开)(国都)
虎啸猿啼(长声吼叫)(悲啼)
难句翻译“登斯楼也.....感极而悲者矣”(教师引导抓住关键词“登...也,则有....”师生集体试译
教师明确
2)提问检查翻译情况(上一节已布置了课外作业)
A.一中下生翻译“若夫.....山岳潜形”
B.中等生翻译“商旅....虎啸猿啼”
2.第四段(5)
1)学生结合课外作业中碰到的问题(主要是难字、词、句)自由提问,相互解决,教师作好调控,并注意抽查个别问题。
例如:
难字词春和景明(日光)而或(有时)一碧万顷(一片)皓月千里心旷神怡长烟一空(全)
难句登斯楼也.....其喜洋洋者也(注意与上一段的难句比较,从中掌握翻译的方法)
(三)分组朗读三四两段,结合刚才看到的录像,体会作者写景的形象性。
(男生读第三段,女生读第四段)(3)
三、小组讨论下列问题(6)
1.这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
请划出有关语句。
2.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这样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要求:
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教师作好指导,从中体会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四、抽查提问后归纳内容和结构(5)
1.第三段作者由“若夫霪雨霏霏”至“虎啸猿啼”描绘了洞庭湖一幅阴冷的画面。
第四段由“至若春和景明”至“此乐何极”描绘了洞庭湖一幅晴明的画面,一暗一明,形成鲜明的对比。
(板书2)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
(板书3)
3、堂上练习《掌握语文》P128之3
(1)(抽中下生提问)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迁客骚人”登岳阳楼的“览物之情”是悲和喜,悲则“________”,喜则“__________”。
二者均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而生。
五、提问:
这两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一差生回答)(1)
参考答案:
排比段,并列结构,描写和抒情(板书4)
六、品味本文精妙的语言。
(5)
1.本文在写景和抒情时的语言是十分精妙的,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四段,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段是人哪些方面来描写景物的?
(声音、颜色、外形、味道、动态、静态)
2)这一段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与孟子二章比较来理解)
写景有声有色---渔歌互答、郁郁青青、跃金
有形有味---岸芷汀兰
有动有静---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句式骈散结合的句式和对偶句的运用(板书5)
采用教师和优生讨论的形式进行,通过语言的分析,使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意境,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凝炼,从而产生审美感
六、堂上练习《掌握语文》P127之3,P128之3(3)
下面是对偶句的是(ADEFGH)
A.衔远山,吞长江B.浩浩汤汤,横无际涯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北通巫峡,南极潇E.阴风怒号,浊浪排空F.日星隐耀,山岳潜行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H.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抽查学生在电脑上完成,立即批改。
A.去国怀乡,忧谗畏讥B.心旷神怡,宠辱偕忘C.以己、以物
七、小结(1)
这两段作者选取了两个富于特征的画面,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极力渲染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二者虽形态各有别,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实质却相同,都是“以物”,“以己”而生,属自私心理。
由此转入下一段的议论。
(板书6)
八、作业:
完成《掌握语文》P127之3、5(1'
板书
岳阳楼记
迁客骚人
览物(写景)之情(抒情)(理)
阴冷画面(暗)去国怀乡……感级而悲(悲)
阴森可怕
晴明画面(明)心旷神怡……喜洋洋(喜悦)
春光明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阳楼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