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475990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85
- 大小:358.63KB
高一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一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Word文档格式.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于胶体知识的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考查内容一般是将胶体知识与科技生活生产相结合的问题;
离子反应的考查一般涉及的题型是选择和填空以及有关离子共存的综合判断;
离子共存的命题发展趋势是:
(1)增加限制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颜色遇到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以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等;
(2)定性中有定量,一般和水的电离溶液的PH有关。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从考查上内容及历届的高考试题来看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而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或漏掉部分反应等等;
(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约占20%左右;
(3)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往往多次重复出现,例如碳酸盐与酸的反应,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等等。
考查离子反应的方程式的书写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的高考试题中还会保留。
离子反应的问题除保持传统题型外,关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的简单计算、析出沉淀物或微溶物的计算也会出现。
随着环境污染已成为社会问题,污水中的离子反应担负着变废为宝的重担,必将在综合考试中担任重要角色。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极为广泛,它贯穿于中学化学的全过程,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考点涉及基本概念、配平简单计算以及关系式计算,还有强弱规律的应用。
在高考中经常涉及的知识及题型有:
(1)从氧化还原反映的角度来分析反应类型;
(2)判断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比较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及反应产物;
(4)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5)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近几年除注重基本概念的考查外,还出现了将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与物质的分析推断结合在一起,或已知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之比,通过计算后确定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等新题型。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考查面广,能出较有深度的考题,有较高的区分度。
该部分知识的考查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
今后的高考命题出继续从上面进行综合考查以为,还可能推出新的题型和新的设问方式,特别是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学实验等实际紧密结合。
考纲解读
一、本章的课标要求是:
1.认识比较、分类等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4.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本章的三维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能够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区分溶液、胶体和浊液,了解丁达尔效应。
(3)了解电解质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盐的电离方程式。
(4)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5)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能通过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6)能识别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讨论,认识分类法在化学研究的作用。
(2)通过对丁达尔效应、溶液的导电性、离子反应等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初步体会从实验现象分析上升到理论知识的理性思维过程。
(3)在与同学讨论分类法的过程中学会对日常生活知识进行提炼、升华,并应用于科学研究或学习过程。
(4)通过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血液透析、卤水点豆腐等),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分类等科学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2)能正确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
(3)通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相互依存关系,初步树立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课堂讨论活动学习与人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
(5)在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知识带来的快乐。
重点和难点分析
如本文第二项之分析,本章内容具有与初中化学衔接以及高中后续学习基础工具性的双重作用,对于学生建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和今后继续深入地学习化学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必须使学生扎实掌握。
1.教学重点:
电解质的概念,离子反应(离子的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
2.教学难点:
(1)胶体概念的形成
(2)氧化还原概念的形成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法及学习指导建议
1.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这是现代教学论研究的重要成果。
“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只是手段,学才是目的。
而与传统相比,学本身的目标要求也是发生了变化的。
传统教学中,学主要是指学到知识,而现代教学要求学有三个维度的目标。
只有通过学生切身的学(阅读、思考、整理教材,调动已有经验,相互交流讨论,进行实验、调查、观察,借助音像资料和网络技术等),才可能达成这三维目标。
同时,考虑到学生已进入高中阶段,其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质疑能力均比初中阶段有了长足的进步,要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就必须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意识,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具体可以使用的方法很多。
如关于胶体的知识及其应用,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课外的研究性课题学习搜集素材做墙报的形式交流,当然也可以运用课堂时间展示交流(关键是没有课时)。
再如关于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可以编制预习提纲课前发给学生,让其通过预习解决基本概念问题,课堂上则以知识应用形式的巩固性练习为主。
还可已通过“大单元四环节”教学形式,通过“自学自研-问难讨论-精讲点拨-应用评价”,加强教学的整体性。
2.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如胶体知识的教学,有一个解决学生“前认知”的问题。
必须联系实验和学生生活实际,使其对胶体与“胶状物”、胶体与溶液的关系辨析清楚。
3.加强训练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是抽象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基本没有什么理解可言,只有记住。
但记住要有记住的办法。
这就是多加练习。
教师要舍得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做典型练习,一定要在课内解决这个问题,以免留下后患。
常见离子的性质,也要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加以认识。
4.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方面
首先要使学生通过加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化学带给他的快乐。
但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与数学、物理相比,化学毕竟是年轻的科学,尤其对于他们来说,化学还处于启蒙教育阶段,很多感性的东西是需要记忆的,让学生明白“没有记忆就没有理解,也就没有思考”的道理,不要排斥基础知识的记忆。
其次,要让学生意识到,高中阶段的学习,不再仅仅是凭兴趣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要学好一门学科,必须付出应有的努力。
尤其是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这样的抽象概念、离子反应这样微观层次的内容。
课时安排
内容
课时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2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单元复习
单元测验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类的方法:
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实验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2、教师指导下完成科学探究实验,并能总结实验结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分类法的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预习探究(学生用)
1.在初中化学中,我们曾经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把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方便的一种工作方法。
这种方法在社会生活、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交叉分类法:
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较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法的不足。
例如,对于碳酸钠,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属于钠盐;
而从其组成的阴离子来看,则属于碳酸盐。
4.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例如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
互动课堂
(一)情景激思(教师用)
【导语】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书?
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将许多书放上书架之前可能做了哪些工作?
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人们能迅速挑出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所有这些问题都牵扯到一个物质的分类问题。
【教师强调】本节的课标是: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板书】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二)合作探究(师生共用)
【教师活动】将全班同学按照10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一个小组长,在每个实验小组的桌子上摆上一堆无序的摆放化学药品。
【问题】在同学们的实验桌上很多种化学实验室的常用药品,请每个小组在2分钟内将它们分成组,我要提问每一个小组分组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开始。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及时答疑。
【教师提问】
【教师总结】要点:
(1)表扬分得好的组;
(2)针对不同组分得的组数不同和依据不同选择典型情况分析;
(3)所给药品的一些其它的学生没有想到的分类方法;
(4)指出分类的重要意义。
【教师强调】为了研究化学的方便,我们要对化学世界中的物质、现象、变化、概念等等进行分类,掌握分类方法首先应该明确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分类标准不同,被分类的对象将有不同存在关系。
在每一个分类标准中,被分类的对象都有且只有一种存在形式。
【过渡】其实分类方法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碰到,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也普遍存在。
【板书】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思考回顾】初中对元素及物质的分类,交流回答。
【教师提问】1、元素分类:
2、化合物分类:
3、化学反应分类:
【学生回答】
【教师点评】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
【思考与交流】1.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
2.请从其他方面收集一些应用分类方法的例子,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1.提示:
2.提示:
如图书馆中的图书分类收藏,大型商场中的物品分类,网络中的信息分类,化学中分散系的分类,生物中对各个物种的分类,等等。
【点评并板书】1.分类法的意义:
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等。
【归纳与整理】在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
对于不同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
所以,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所以分类法的应用也是非常普遍的。
【过渡】对于纯净物Na2CO3,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它属于什么盐?
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
【学生思考回答】
【师生交流】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对于Na2CO3如果从阳离子来看,可以与Na2SO4一起分为硫酸盐。
若从阴离子的角度来看可以与K2CO3一起分为碳酸盐。
因此可以说,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例如:
Na2CO3钠盐
Na2SO4钾盐
K2SO4硫酸盐
K2CO3碳酸盐
【板书】2.化学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
【课堂练习】常温常压下以下物质:
①水②硫酸③氧化铜④空气⑤碳酸钙⑥水银⑦二氧化硫⑧石灰水⑨氢氧化钠⑩氨气。
(1)属于混合物的是④⑧;
(2)属于化合物的是①②③⑤⑦⑨⑩;
(3)属于是氧化物的①③⑦;
(4)属于气体的是④⑦⑩;
(5)属于碱的是⑨;
【教师总结】
【过渡】那么对于对同类事物如何再进行分类呢?
【思考与交流】1.对于化学物质,如果按照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怎样分类?
2.对于化合物我们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可以产生哪些分类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树状分类法可以让我们把同类事物进行再分。
例如:
【板书】
(2)树状分类法
【过渡】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它们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将化学反应又可以按照哪些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呢?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并板书】3.化学反应的分类:
【课堂练习】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1)硫在氧气里燃烧
(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5)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教师点评】对上述5个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1】是不是化合反应:
化学反应⑴、⑵、⑶、⑷为一类,都是化合反应;
【分类标准2】反应物的特点:
化学反应⑴、⑵为一类,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化学反应⑶、⑷为另一类,都是金属与氧气反应;
学完本章全部内容后,还可以对上述反应继续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3】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⑴、⑵、⑶、⑷、⑸为一类,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思考与交流过程中,要使学生感悟到进行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同时了解到对于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实践活动】教材P25
1、查阅资料并与同学合作,为石油加工后的产品或用途制作一张树状分类图。
2、选择熟悉的物质,制作一张交叉分类图。
提示:
氧化物、酸、碱、盐等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一步进行分类,化合物也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
3、以钙和碳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转化关系,思考归类并图示单质、酸、碱、盐及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4、通过实践活动3深刻体验归类法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运用,比较不同的学习方法的学习效果。
【小结】在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就要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
板书设计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分类法的意义:
2.化学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
(2)树状分类法:
3.化学反应的分类:
(三)迁移应用
题型一化学物质的分类
【题例1】将Ⅰ中物质与Ⅱ中物质的类别用短线连起来。
ⅠⅡ
Na2SO4含氧酸盐
KHSO4无氧酸盐
NaCl钠盐
BaSO4硫酸盐
NaHCO3酸式盐
方法指引:
对于交叉分类法连线题,要左右看清。
如将Na2SO4与右边五个选项逐一检查,防止出现遗漏。
解析:
分类连线时,一定要明确分类的标准。
对同一物质来说,分类的标准不同,则会有不同的归类。
【变式训练】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OH
SO2
CO2
B
HCl
NaCl
Na2O
CO
C
CH3COOH
CaF2
D
KOH
HNO3
CaCO3
CaO
A中的Na2CO3不是碱,NaOH不是盐,SO2不是酸性氧化物;
B中CO不是酸性氧化物;
C中CO不是碱性氧化物;
D组分类正确。
答案:
D。
题型二化学反应的分类
【例题2】下列反应进行分类时(按初中的方法),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Zn+H2SO4=ZnSO4+H2↑ B.2KClO3
2KCl+3O2↑
C.S+O2
SO2 D.H2+Cl2
2HCl
根据初中化学中对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物质得到氧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在题目所给出的四个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应当是C。
C。
【变式训练】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它三个在分类上不同,这个反应是()
A.3Fe+2O2
Fe3O4;
B.CO2+C
2CO;
C.NH4HCO3
NH3↑+H2O+CO2↑;
D.CaCO3+CO2+H2O=Ca(HCO3)2
A、B、D都属于化合反应,只有选项C属于分解反应。
(四)反思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备选例题
【例题1】有些食品的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⑴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
⑵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⑶生石灰还可以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列举三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⑷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持续地作干燥剂?
为什么?
⑸在你所认识的化学物质中还有哪些物质可以用作干燥剂?
举例说明。
本题是生活常识与物质的分类知识相联系的综合题目。
具体考查了CaO的物质类别、碱性氧化物的性质、以及干燥剂的应用等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初三所学的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和性质。
⑴生石灰属于碱性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
⑵CaO+H2O=Ca(OH)2
⑶生石灰还可与酸、酸性氧化物、盐等类物质反应。
如:
CaO+2HCl=CaCl2+H2O;
CaO+CO2=CaCO3(或CaO+SiO2=CaSiO3);
CaO+H2O+Na2CO3=CaCO3↓+2NaOH。
⑷不能长期持续地作干燥剂,原因是:
CaO+H2O=Ca(OH)2,Ca(OH)2虽也有吸水性,但Ca(OH)2再吸水表面形成粘稠状时,即失去吸水干燥物质的能力。
Ca(OH)2+CO2=CaCO3+H2O,碳酸钙无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
⑸NaOH、Ca(OH)2、CaCl2、碱石灰、P2O5、浓硫酸等。
【例题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并注明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种。
(1)氢气再氧气中燃烧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3)氧化铁跟盐酸反应(4)氢气还原氧化铜
本题主要时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涵义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并能熟练地书写常见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题时要正确地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将之与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的定义相联系,确定各化学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
(1)2H2+O2=2H2O(化合反应);
(2)2KMnO4
K2MnO4+MnO2+O2↑
(3)Fe2O3+6HCl=2FeCl3+3H2O;
(4)H2+CuO
Cu+H2O
达标体验
1.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SO2归为一类氧化物,下列物质中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
A.CaCO3B.P2O5C.CuOD.KMnO4
2.下列物质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B.食盐C.食醋D.酒
3.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A.NH4ClB.NaHCO3C.NaHSO4D.HNO3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盐、碳酸盐的是( )
A.石灰石 B.Ca(OH)2 C.CaCO3 D.CH4
5.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HNO3、O2、CO2、CaO、NaOH、Na2SO4、H2SO4、Ca(OH)2。
课时作业
1.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
2.下列物质中既属于无机物,又属于碱的是( )
A.Na2CO3 B.CH3OHC.CH3CH2OHD.Cu(OH)2
3.下列物质中,是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用排空气法收集的二氧化碳
C.天然气D.纯净的没有污染的空气
4.某物质经分析,只含一种元素,则此物质(0
A.一定是纯净物B.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化学 第二 化学物质 及其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