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权衡几种关系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472121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21.40KB
正确权衡几种关系Word下载.docx
《正确权衡几种关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权衡几种关系Word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者写作是一个“化意为字(言)”的过程,读者解读是一个“循字(言)会意”的过程。
书面交际的无限奥妙与玄机,都隐含在这“化”“会”二字之中。
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是:
不论多么高明的作者和读者,在“化”和“会”的过程中,势必都要出现不同程度的转换偏差和信息耗损。
文艺理论界更有一句名言:
“形象大于思想”。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本来就具有丰富性、模糊性,致使文章内涵具有不确定性与开放性。
比如李商隐《锦瑟》一诗,《中山诗话》认为,“锦瑟”是令狐楚家的婢女,此诗表达了深沉的爱情;
《玉溪生诗笺》认为,此诗系作者追怀死去的妻子王氏,当为悼亡诗;
也有人认为,“瑟”有“适、怨、清、和”四种声调,诗中各咏一调,应是一首描绘音乐的咏物诗;
张彩则认为是政治诗;
钱钟书却认为是论诗?
┦?
……面对如此众多的歧义,也许只有作者得以复生才能说得清。
作者的“原意”是客观存在的,但绝对纯粹的“原意”又是无法复制的,因而绝对“准确”的解读也是不存在的。
据此有人说,阅读只是一种“猜测的游戏”。
从一定意义上说,所有的解读都是某种程度的“误读”。
积极的“误读”正是通往“正解”的必由之路。
我们应当勇于探测、大胆想象、不断“试误”。
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无视文本材料的客观存在,置作者的真知灼见和良苦用心于不顾,轻易放弃追溯原意的努力,而热衷于异想天开地凭空杜撰。
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独特体验将文章读出“新意”,但任何“新意”,只能由文
本原始材料生发而来。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毕竟是倾注莎氏心血的哈姆雷特,总不能把他变成我们曹氏笔下的贾宝玉。
蓄意的曲解是阅读的病态,我们坚决反对望文生义、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妄加评说。
古人早就有“知入知出”的说法,宋代学者陈善《扪虱新话》说: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
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
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
唯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阅读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是辩证统一的。
正确的态度是:
既要切实走进文本,走近作者,“潜心会文”,学会“聆听”,善于汲取;
又要跳出文本,返回自我,学会“自省”,善于筛选和扬弃。
总之,要把“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结合起来,吸收借鉴与超越创新结合起来,以求更好地完成自我建构与提升。
苏教版小语教材《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学生匆匆初读课文后便问:
课文写了几个主要人物?
你喜欢谁?
然后按“正反”两面对比分析人物特点,最终得出结论:
(洪教头)无礼小人、假把式、自寻其辱;
(林冲)英雄本色、真武艺、令人崇敬。
这样教法,是在学生还没有真正走进课文的情况下,就急急忙忙跳出来动手解析课文,难免掺杂过多的主观臆测。
如果分成两步教学:
第一步,先让学生潜心诵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详细复述故事内容――让学生走进文本,认真感受言语材料,再现文本故事情境;
第二步,引导学生根据故事中人物的言行表现,深入思考,总结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走出文本,对言语材料作出自己的判断、解释;
发表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这样,比较认真的学生就可能会发现:
课文从始至终并没有写林冲“打”洪教头,相反是洪教头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打林冲;
作者也并没有刻意表现林冲的“英雄气概”和“武艺高强”;
相反一再强调和有意突出的,倒是林冲的息事宁人、处处忍让。
请看:
“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
┙怼!
?
…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
”――这可说是“礼让”;
“……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这可说是“忍让”;
“……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
‘我输了!
’”――这是“退让”;
“……洪教头一棒落空……林冲……便抡起棒一?
┥ā?
…”――这是“宽让”。
这样解读,就会引起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像林冲这样的人物,为什么最终也会走上“造反”的道路?
这才更加贴近《水浒传》“逼上梁山”的创作主旨。
关于“一元”与“多元”――坚持“标准化”还是倡导“个性化”?
大家早就对追求“标准答案”的语文教学深恶痛绝,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之后,“多元解读”“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的呼声越来越高。
所谓“元”,就是把分散的部分统一起来,使之系统化。
“一元”就是以单一的观念来统率整体,使之在逻辑上有序化。
所谓“多元”,也就是多个一元。
肯定多元解读,就是承认个体的独立性与差异性,珍视主体真实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多角度、多侧面探索。
但必须指出,只获得个别的片段印象,七零八落的论断,或大而化之的感想,形不成“一元”,更不成其为“多元”。
有些语文课,教师不让学生对文本材料进行深入感悟,却总是急于逼着学生“说感悟”,大大滋长了肤浅阅读,空发议论,甚至蓄意猎奇,乱发奇谈怪论的不良习惯。
比如读《愚公移山》时,振振有词地提出:
“愚公何必移山呢?
把屋子移到山的前面去就是了”;
“愚公自信子子孙孙能万世不息挖山不止,其实完全是空想,没有效益,没有饭吃,不能养活老婆孩子,谁还愿意继续干?
”……再如:
读《井底之蛙》,偏偏感受到了“小圈子里的幸福”:
读《滥竽充数》,竟然发现了“南郭先生的先见之明”……这种牵强附会的解读之风是不足取的。
特级教师潘文斌教《孔子游春》一课时,一位女同学突然站起来说:
“老师,我觉得水不完全是‘真君子’,因为污水流入清水当中,清水不反抗,而是与清水同流合污了。
”不论学生对水的本性的理解是否准确,这种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走向文本人物的生活体验,并敢于与之碰撞的品质、智慧,正是我们所需要竭力培养的阅读品质与智慧。
作为“引导者”的语文教师,应当努力扩大阅读面,注意广泛涉猎,博采众长,避免孤陋寡闻,囿于一隅。
要尽可能向学生提供全面、可靠、已成共识,或具有较高公信力、公认度的成形知识。
当然,也可以向学生推介确有独到见解的一家之言,包括教师自己的心得体会,关键是要有理有据而又不强加于人。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对《晏子使楚》的教学,曾引起不少争议:
赞扬她的,主要是认为她能深入钻研课文,具有独到见解,抓住“尊重”二字,以“要得到尊重,必须具有真知和实力”这一主题,演绎出一堂异彩纷呈的阅读课;
而批评她的,又正是觉得,她不应该按自己的理解,左右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老师从课文中读出了“尊重”,学生也有可能会读出“智慧”或别的什么来。
我们需要防止的是:
单一性先入为主的解读思路,不具普遍性和“可迁移性”。
关于“深浅”与“厚薄”――做“加法”还是用“减法”?
有些人批评眼下的语文教学流于浅薄,缺乏深度,呼吁运用“加法”,构建“深度语文”。
其实,深浅是个相对概念。
作为教师为“备课”而进行的阅读,从理解接受的角度说,理所当然要增加深度与广度。
(给人“一瓢水”,起码得有“一桶水”。
)教材中可能含有的意义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学习中将会出现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的,这就要求教师下大力气,增加自己的背景知识容量,务求正确、全面、充分地把握教材;
如果只与学生处在同一个层面上,处理起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来,就会捉襟见肘,以至丧失了起码的指导权。
但从阐释和表达的角度说,教师应在“深入”的基础上,更善“浅出”。
牢记“意义为谁而释的立足点是学生”,教学的有效性在于能否与学生现时的知识结构、身心发展状态对接。
决定阅读理解“深度”的标准,是学生是否都能跨进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而不是教师自己的学识才艺展示得如何。
理解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
学生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
古人早就有“学不躐等”的说法,我们不能“揠苗助长”。
必须学会“换位思考”,处处替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出发。
有位教师指导一年级学生理解“勇敢”一词,她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别人害怕而自己不怕的事儿。
学生说:
“上次打防疫针,班里的小朋友都哭了,我就没哭。
”老师说:
“这就说明你很勇敢呀!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能够懂得“打针不哭”就是“勇敢”。
按《语文课程标准》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的阶段目标的要求,这也就足够了。
教师不必故作高深,再去过分发挥。
有人说,我们的语文课被上“胖”了,应当“减肥”,就像一棵长“疯”了的果树,亟需“剪枝”。
枝叶再多,不结果子不行;
光海阔天空、旁征博引,不落到实处不行。
关键是先把该学的东西学到手,把应打的底子打好。
也有人说,我们的语文课被上“瘪”了,像一个人已经营养不良,亟需大量补充“高蛋白”,天天光喝白开水不行,光靠薄薄的一本语文书、短短的几十篇课文,是学不好语文的,关键是要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含金量”。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我们读书,有时需要把书读“厚”:
将一个词、一句话,读成一篇大文章,一部厚重的教科书;
有时需要把书读“薄”:
将一篇大文章、一部大书,浓缩成几个基本要点,几条核心理念。
学语文,有时需要“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有时需要“举三反一”“厚积薄发”。
必须铭记的是:
只有先举好“一”,而后才有本钱反“三”;
只有先壮好“基”,而后才能建筑大厦。
看当下的语文教学,内容庞杂、形式花哨、学生的基本功却不规范、不过关的语文课比比皆是;
内容枯燥、知识陈旧、始终在低层次平面重复的语文课也不少见。
我们必须针对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正确的做法是:
坚持在“保底”的前提下增加容量,拓宽拔高;
在充分激活和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力求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我赞成这样的意见:
所谓“有效教学”,应当做到使每一堂语文课,都既是“一”――让全体学生都能进入新领域、学到新东西、登上新台阶,感受到攀登的艰辛与成功的满足;
又都是“二”――都是前一课教学内容的延续、拓宽、提高或加深,都能保持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比如:
苏教版四上有《说勤奋》,五上有《滴水穿石的启示》,六上有《学与问》,三篇同是简单议论文,安排在三个年级段。
教学时,就应当“瞻前顾后”,既抓住共同点,让已经掌握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投入周转”;
又找出不同点,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利用已知,走向未知,实现螺旋上升。
而不是一提议论文,就是“三要素”,反反复复“炒剩饭”。
诚然,中小学语文教学,不必为了增加语文“深度”,去刻意硬挖“微言大义”,但也不能轻易放掉或忽略文本中已经呼之欲出的深刻蕴含。
高明的教师应随时洞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发挥状态,不断增加难度,让他们接受新挑战,跨上新台阶。
在教《掌声》一课时,很多教师都把注意焦点集中在“珍惜别人给予自己的掌声,同时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这一中心句上,只有少数教师能在此基础上向前推进一步,引导学生特别关注:
课文中的“掌声”不是献给成功者、胜利者的,而是献给一个充满自卑感的残疾人,让学生领会到“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弱势群体是更需要呵护和支持的对象。
在教《鞋匠的儿子》一课时,一般人都把看起、看不起鞋匠作为认识上的矛盾焦点,细心的教师则注意到,知人论世的标准,即“价值观”不同,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
议员们看人的标准是出身和地位;
林肯看人的标准是做事和奉献。
教师的“引导”之功,就是能在学生的功力未到之处,点破迷津,促其得到认识上的飞跃。
(高万同,特级教师,原新沂市教究室主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确 权衡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