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及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469044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4.35KB
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及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x
《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及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及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多种形式读诗,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3、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时已经会的、就不要拿到小组中讨论)
《观沧海》中:
⑴、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其作用是什么?
⑵、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那些景物是实写,那些是虚写?
⑶、体现作者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句子是那几句?
(或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
⑷、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四、背诵《观沧海》
学习《次北固山下》
五、简介作者:
指名生简介作者,师明确并强调识记以下知识点:
王湾,唐代诗人,其《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有诗人以来少有的名句。
六、背景简介: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
作者中进士后曾往来于吴。
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次作。
七、学习新知:
1、生自读《次北固山下》,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解决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这首诗的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律诗,又分为五言、七言律诗,两句一联,共八句四联,分别为首、颔、颈、尾联。
)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
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八、研读与赏析:
(讨论明确之后背诵这首诗)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第二课时(总课时)
学习《钱塘湖春行》
1、指名背诵、或齐背已学过的白居易的诗。
(《忆江南》江南好------《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草》离离原上草------
2、指名简介作者:
白居易(师明确并强调识记知识点)
二、学习新知:
一、题解: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读了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
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二、感知内容
1、生自读《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解决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这首诗的内容。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三、背诵这首诗。
学习《天净沙·
秋思》
四、导入: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五、简介作者、作品:
马致远(师明确并强调识记知识点)《天净沙·
秋思》——“秋思之祖”,小令之最佳者。
六、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要求: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
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
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
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
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
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
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七、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
古道,是他的行经路;
瘦马,是他所骑;
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
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八、背诵
九、拓展延伸(课下完成)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
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第三课时(总课时)
巩固练习:
第一部分:
1.填空:
《观沧海》一诗中的想象之句是:
《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颈联是:
《钱塘湖春行》的名句是:
《天净沙·
秋思》中表现浓重乡情的名句是:
2.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音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3.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明 月 别 枝 惊 鹊,清 风 半 夜 鸣 蝉。
七 八 个 星 天 外,两 三 点 雨 山 前。
4.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诗的意思是: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B.第二句话的意思是:
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C.“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
D.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5.对下列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将诗人身在江南,却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C.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虽没有述说难以忘怀的具体情景,但“沉醉不知归路”不仅自然地引出下文,而且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以惊鹊写明月,以鸣蝉衬清风,“惊”写鹊,“鸣”写蝉,有静有动,有实有虚,有声有色,有形有味,堪称写景佳句。
第二部分:
阅读分析
(一)、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次北固山下(次:
) 客路青山外(客路:
)
乡书何处达(乡书:
) 海日生残夜(残夜:
)
7.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
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8.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的景物有哪些?
(二)、读《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9.该诗押的韵是,韵脚是。
10.解释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行不足:
(
)
阴:
()
11.这首诗写了钱塘湖的哪些景色?
12.将“几处早莺”改为“处处早莺”,“谁家新燕”改为“家家新燕”有什么不好?
(三)、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13.这首曲的曲牌名是,曲名是。
14.曲的第一句用了三个 名 词,写了三种景物,即。
15.前三句用了 三 个 名词 短语,写出了秋郊黄昏的 、 。
16.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能侧面表
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
(四)、积累运用
(1)《观沧海》极力描写大海的壮阔及由此而想像的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塘湖春行》写春天迷人动感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
秋思》画龙点睛地将景中之意达到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出几句你知道的有关“秋”的诗句。
课后记:
答案:
《钱塘湖春行》1、初、早、新、渐、浅2、对钱塘湖早春景物的喜爱之情3、描绘了钱塘湖畔旖旎的早春风光,表达了对大好春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提示:
一要点出特点,二要写出具体的句子或词语并作适当分析。
(自制:
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
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5、钱塘湖初春在湖边骑马春行四、《天静沙•秋思》1、深秋晚景图2、游人孤寂悲苦的心情3、B
学习《钱塘湖春行》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情感。
1:
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2:
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色,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
水面初平云低,写的是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说云脚低?
4:
最后两句是怎样结住全诗的?
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
五、达标检测
《西江月》的名句是: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音何处达?
C.“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
D.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阅读分析
(一)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次北固山下(次:
乡书何处达(乡书:
10.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1.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的景物有哪些?
(二)
读《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12.该诗押的韵是,韵脚是。
13.解释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14.这首诗写了钱塘湖的哪些景色?
15.将“几处早莺”改为“处处早莺”,“谁家新燕”改为“家家新燕”有什么不好?
(三)
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16.这首曲的曲牌名是,曲名是。
17.曲的第一句用了三个 词,写了三种景物,即。
18.前三句用了 个 短语,写出了秋郊黄昏的 、 。
19.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
观沧海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
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剿?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
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
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一、积累运用
(1)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2)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3)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二、自主探究
⑴“观”的作用是统领全篇。
⑵山岛树木洪波实写,日月星汉是虚写。
⑶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⑷统一中国,建功立业。
1.孤山寺起,以白沙堤中,即游踪:
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早莺.新。
.乱花。
.浅草。
水天相接4:
直抒胸臆,白沙堤。
四、拓展延伸
1.示例:
(1)没见过大漠的广袤;
(2)见了大漠的广袤;
(3)没见过森林的神奇
1.略 2.D 3.略 4.B 5.D
6. 江南山村盛夏夜景
7.C8.C
9.次:
停泊;
客路:
旅途;
乡书:
家书;
残夜:
夜将尽未尽之时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表现了一种欢乐、积极、向上的情怀。
11.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等
12.i;
低、泥、蹄、堤
13.玩不够;
同“荫”
14.春水;
云脚、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
15.“几处”“谁家”极言初春,莺、燕还不多,与“早”“新
”照应。
16.天净沙;
秋思
17.名;
老树、老树上的枯藤、老树上的昏鸦
18.三;
名词;
苍凉、幽静
19.断肠人在天涯;
古道西风瘦马。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
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
船上所见景色。
“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
“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
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
“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
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
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
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阔”是“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
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此句写得恢弘阔大;
“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
“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可见写景极为传神。
全诗和谐优美。
钱塘湖春行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①首联:
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
“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
“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写莺燕,是诗人所见。
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
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
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
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
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
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及习题答案 年级 上册 语文 古代 诗歌 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