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病学第11章 胸膜疾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467828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66.88KB
呼吸病学第11章 胸膜疾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呼吸病学第11章 胸膜疾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病学第11章 胸膜疾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损伤
主动脉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等,产生血胸、脓胸和乳糜胸。
(六)医源性
药物、放射治疗、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液体负荷过大、冠脉搭桥手术、骨髓移植、中心静脉置管穿破和腹膜透析等,都可以引起渗出性或漏出性胸腔积液。
【临床表现】
(一)症状
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伴有胸痛和咳嗽。
呼吸困难与胸廓顺应性下降,患侧膈肌受压,纵隔移位,肺容量下降刺激神经反射有关。
病因不同其症状有所差别。
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青年人,常有发热、干咳、胸痛,随着胸水量的增加胸痛可缓解,但可出现胸闷气促。
恶性胸腔积液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一般无发热,胸部隐痛,伴有消瘦和呼吸道或原发部位肿瘤的症状。
炎性积液多为渗出性,常伴有咳嗽、咳痰、胸痛及发热。
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为漏出液,有心功能不全的其他表现。
肝脓肿所伴右侧胸腔积液可为反应性胸膜炎,亦可为脓胸,多有发热和肝区疼痛。
症状也和积液量有关,积液量少于0.3-0.5L时症状多不明显,大量积液时心悸及呼吸困难更加明显。
(二)体征
与积液量有关。
少量积液时,可无明显体征,或可触及胸膜摩擦感及闻及胸膜摩擦音。
中至大量积液时,患侧胸廓饱满,触觉语颤减弱,局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可伴有气管、纵隔向健侧移位。
肺外疾病如胰腺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等,引起的胸腔积液多有原发病的体征。
【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一)诊断性胸腔穿刺和胸水检查
对明确积液性质及病因诊断均至关重要,大多数积液的原因通过胸水分析可确定。
疑为渗出液必须作胸腔穿刺,如有漏出液病因则避免胸腔穿刺。
不能确定时也应做胸腔穿刺抽液检查。
1.外观漏出液透明清亮,静置不凝固,比重<1.016-1.018。
渗出液多呈草黄色,稍混浊,易有凝块,比重>1.018。
血性胸水呈洗肉水样或静脉血样,多见于肿瘤、结核和肺栓塞。
乳状胸水多为乳糜胸。
巧克力色胸水考虑阿米巴肝脓肿破溃入胸腔的可能。
黑色胸水可能为曲霉感染。
黄绿色胸水见于类风湿关节炎。
厌氧菌感染胸水常有臭味。
2.细胞胸膜炎症时,胸水中可见各种炎症细胞及增生与退化的间皮细胞。
漏出液细胞数常少于100×
106/L,以淋巴细胞与间皮细胞为主。
渗出液的白细胞常超过500×
106/L。
脓胸时白细胞多达10000×
106/L以上。
中性粒细胞增多时提示为急性炎症;
淋巴细胞为主则多为结核性或肿瘤性;
寄生虫感染或结缔组织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
胸水中红细胞超过5×
109/L时,可呈淡红色,多由恶性肿瘤或结核所致。
胸腔穿刺损伤血管亦可引起血性胸水,应谨慎鉴别。
红细胞超过100×
109/L时应考虑创伤、肿瘤或肺梗死。
血细胞比容>外周血血细胞比容50%以上时为血胸。
恶性胸水中约有40%-90%可查到恶性肿瘤细胞,反复多次检查可提高检出率。
胸水标本有凝块应固定及切片行组织学检查。
胸水中恶性肿瘤细胞常有核增大且大小不一、核畸变、核深染、核浆比例失常及异常有丝核分裂等特点,应注意鉴别。
胸水中间皮细胞常有变形,易误认为肿瘤细胞。
结核性胸水中间皮细胞常低于5%。
3.pH和葡萄糖正常胸水pH接近7.6。
pH降低可见于不同原因的胸腔积液,脓胸、食管破裂、类风湿性积液pH常降低,如PH<
7.0者仅见于脓胸以及食管破裂所致胸腔积液。
结核性和恶性积液也可降低。
正常胸水中葡萄糖含量与血中含量相近。
漏出液与大多数渗出液葡萄糖含量正常;
而脓胸、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和恶性胸腔积液中含量可<3.3mmol/L。
若胸膜病变范围较广,使葡萄糖及酸性代谢物难以透过胸膜,葡萄糖和pH均较低,提示肿瘤广泛浸润,其胸水肿瘤细胞发现率高,胸膜活检阳性率高,胸膜固定术效果差,患者存活时间亦短。
4.病原体胸水涂片查找细菌及培养,有助于病原诊断。
结核性胸膜炎胸水沉淀后作结核菌培养,阳性率仅2O%,巧克力色胸水应镜检阿米巴滋养体。
5.蛋白质渗出液的蛋白含量较高(>
30g/L),胸水/血清比值大于0.5。
漏出液蛋白含量较低(<
30g/L),以清蛋白为主,粘蛋白试验(Rivalta试验)阴性。
6.类脂乳糜胸的胸水呈乳状混浊,离心后不沉淀,苏丹Ⅲ染成红色;
甘油三酯含量>1.24mmol/L,胆固醇不高,脂蛋白电泳可显示乳糜微粒,多见于胸导管破裂。
假性乳糜胸的胸水呈淡黄或暗褐色,含有胆固醇结晶及大量退变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胆固醇多大于5.18mmol/L,甘油三酯含量正常。
与陈旧性积液胆固醇积聚有关,见于陈旧性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胸水、肝硬化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腔积液等。
7.酶渗出液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增高,大于200U/L,且胸水/血清LDH比值大于0.6。
LDH活性是反映胸膜炎症程度的指标,其值越高,表明炎症越明显。
LDH>
500U/L常提示为恶性肿瘤或胸水已并发细菌感染。
胸水淀粉酶升高可见于急性胰腺炎、恶性肿瘤等。
急性胰腺炎伴胸腔积液时,淀粉酶溢漏致使该酶在胸水中含量高于血清中含量。
部分患者胸痛剧烈、呼吸困难,可能掩盖其腹部症状,此时胸水淀粉酶已升高,临床诊断应予注意。
淀粉酶同工酶测定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如唾液型淀粉酶升高而非食管破裂,则恶性肿瘤可能性极大。
腺苷脱氨酶(ADA)在淋巴细胞内含量较高。
结核性胸膜炎时,因细胞免疫受刺激,淋巴细胞明显增多,故胸水中ADA多高于45U/L。
其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较高。
HIV合并结核患者ADA不升高。
8.免疫学检查结核性胸膜炎胸水r干扰素多大于200pg/ml。
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胸腔积液中补体C3、C4成分降低,且免疫复合物的含量增高。
系统性红斑狼疮胸水中抗核抗体滴度可达1:
160以上。
9.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在恶性胸水中早期即可升高,且比血清更显著。
若胸水CEA>
20ug/L或胸水/血清CEA>
1,常提示为恶性胸水,其敏感性40%-60%,特异性70%-88%。
胸水端粒酶测定与CEA相比,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大于90%。
近年还开展许多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糖链肿瘤相关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特异烯醇酶等,可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
联合检测多种标志物,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二)X线检查
其改变与积液量和是否有包裹或粘连有关。
极小量的游离性胸腔积液,胸部X线仅见肋隔角变钝;
积液量增多时显示有向外侧、向上的弧形上缘的积液影(图2-11-3)。
平卧时积液散开,使整个肺野透亮度降低。
大量积液时患侧胸部致密影,气管和纵隔推向健侧。
液气胸时有气液平面。
积液时常遮盖肺内原发病灶,故复查胸片应在抽液后,可发现肺部肿瘤或其他病变。
包裹性积液不随体位改变而变动,边缘光滑饱满,多局限于叶间或肺与膈之间。
肺底积液可仅有膈肌升高或形状的改变。
CT检查可显示少量的胸腔积液、肺内病变、胸膜间皮瘤、胸内转移性肿瘤、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等病变,有助于病因诊断。
CT扫描诊断胸腔积液的准确性,在于能正确鉴别支气管肺癌的胸膜侵犯或广泛转移,良性或恶性胸膜增厚,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肺癌分期与选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三)超声检查
超声探测胸腔积液的灵敏度高,定位准确。
临床用于估计胸腔积液的深度和积液量,协助胸腔穿刺定位。
B超引导下胸腔穿刺用于包裹性和少量的胸腔积液。
(四)胸膜活检
经皮闭式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可发现肿瘤、结核和其他胸膜肉芽肿性病变。
拟诊结核病时,活检标本除做病理检查外,还应作结核菌培养。
胸膜针刺活检具有简单、易行、损伤性较小的优点,阳性诊断率为40%-75%。
CT或B超引导下活检可提高成功率。
脓胸或有出血倾向者不宜作胸膜活检。
如活检证实为恶性胸膜间皮瘤,1月内应对活检部位行放射治疗。
(五)胸腔镜或开胸活检
对上述检查不能确诊者,必要时可经胸腔镜或剖胸直视下活检。
由于胸膜转移性肿瘤87%在脏层,47%在壁层,故此项检查有积极的意义。
胸腔镜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率最高,可达70%-100%,为拟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胸腔镜能全面检查胸膜腔,观察病变形态特征、分布范围及邻近器官受累情况,且可在直视下多处活检,故诊断率较高,肿瘤临床分期亦较准确。
临床上有少数胸腔积液的病因虽经上述诸种检查仍难以确定,如无特殊禁忌,可考虑剖胸探查。
(六)支气管镜
对有咯血或疑有气道阻塞者可行此项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分3个步骤。
(一)确定有无胸腔积液
中量以上的胸腔积液诊断不难,症状和体征均较明显。
少量积液(0.3L)仅表现肋隔角变钝,有时易与胸膜粘连混淆,可行患侧卧位胸片,液体可散开于肺外带。
体征上需与胸膜增厚鉴别,胸膜增厚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但往往伴有胸廓扁平或塌陷,肋间隙变窄,气管向患侧移位,语音传导增强等体征。
B超、CT等检查可确定有无胸腔积液。
(二)区别漏出液和渗出液
诊断性胸腔穿刺可区别积液的性质。
漏出液外观清澈透明,无色或浅黄色,不凝固;
而渗出液外观颜色深,呈透明或混浊的草黄或棕黄色,或血性,可自行凝固。
两者划分标准多根据比重(以1.018为界)、蛋白质含量(以30g/L为界)、细胞数(以500×
109/L为界),小于以上界限为漏出液,反之为渗出液,但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
目前多根据Light标准,尤其对蛋白质浓度在25-35g/L者,符合以下任何1条可诊断为渗出液;
①胸腔积液/血清蛋白比例>0.5;
②胸腔积液/血清LDH比例>0.6;
③胸腔积液LDH水平大于血清正常值高限的三分之二。
此外,诊断渗出液的指标还有胸腔积液胆固醇浓度>1.56mmol/L,胸腔积液/血清胆红素比例>0.6,血清-胸腔积液清蛋白梯度<12g/L。
有些积液难以确切地划入漏出液或渗出液,见于恶性胸腔积液,系由于多种机制参与积液的形成。
(三)寻找胸腔积液的病因
漏出液常见病因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多为双侧胸腔积液,积液量右侧多于左侧。
强烈利尿可引起假性渗出液。
肝硬化胸腔积液多伴有腹水。
肾病综合征胸腔积液多为双侧,可表现为肺底积液。
低蛋白血症的胸腔积液多伴有全身水肿。
腹膜透析胸腔积液类似于腹透液,葡萄糖高,蛋白质<1.0g/L。
如不符合以上特点,或伴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应行诊断性胸腔穿刺。
在我国渗出液最常见的病因为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青壮年,胸痛(积液增多后胸痛减轻或消失,但出现气急),并常伴有干咳、潮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胸水检查以淋巴细胞为主,间皮细胞<5%,蛋白质多大于40g/L,ADA及r干扰素增高,沉渣找结核杆菌或培养可呈阳性,但阳性率仅约20%。
胸膜活检阳性率达60%-80%,PPD皮试强阳性。
老年患者可无发热,结核菌素试验亦常阴性,应予注意。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parapneumoniceffusions)系指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感染引起的胸腔积液,如积液呈脓性则称脓胸。
患者多有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加伴核左移。
先有肺实质的浸润影,或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的表现,然后出现胸腔积液,积液量一般不多。
胸水呈草黄色甚或脓性,白细胞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葡萄糖和pH降低,诊断不难。
脓胸系胸腔内致病菌感染造成积脓,多与未能有效控制肺部感染,致病菌直接侵袭入胸腔有关,常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以及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假单胞菌等,且多合并厌氧菌感染,少数可由结核分枝杆菌或真菌、放线菌、诺卡菌等所致。
急性脓胸常表现为高热、胸痛等;
慢性脓胸有胸膜增厚、胸廓塌陷、慢性消耗和杵状指(趾)等。
胸水呈脓性、黏稠;
涂片革兰染色找到细菌或脓液细菌培养阳性。
恶性肿瘤侵犯胸膜引起恶性胸腔积液,常由肺癌、乳腺癌和淋巴瘤直接侵犯或转移至胸膜所致,其他部位肿瘤包括胃肠道和泌尿生殖系统。
以45岁以上中老年人多见,有胸部钝痛、咳血丝痰和消瘦等症状,胸水多呈血性、量大、增长迅速,CEA>
20ug/L,LDH>
500U/L,胸水脱落细胞检查、胸膜活检、胸部影像学、纤维支气管镜及胸腔镜等检查,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和鉴别。
疑为其他器官肿瘤需进行相应检查。
【治疗】
胸腔积液为胸部或全身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治疗尤为重要。
漏出液常在纠正病因后可吸收,其治疗参阅有关章节。
(一)结核性胸膜炎
1.一般治疗包括休息、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2.抽液治疗由于结核性胸膜炎胸水蛋白含量高,容易引起胸膜粘连,原则上应尽快抽尽胸腔内积液或肋间插细管引流。
可解除肺及心、血管受压,改善呼吸,使肺功能免受损伤。
抽液后可减轻毒性症状,体温下降,有助于使被压迫的肺迅速复张。
大量胸水者每周抽液2-3次,直至胸水完全消失。
首次抽液不要超过700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不应超过l000ml,过快、过多抽液可使胸腔压力骤降,发生复张后肺水肿或循环衰竭。
表现为剧咳、气促、咳大量泡沫状痰,双肺满布湿啰音,PaO2下降,X线显示肺水肿征。
应立即吸氧,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利尿剂,控制液体入量,严密监测病情与酸碱平衡,有时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若抽液时发生头晕、冷汗、心悸、面色苍白、脉细等表现应考虑“胸膜反应”,应立即停止抽液,使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血压变化,防止休克。
一般情况下,抽胸水后,没必要胸腔内注入抗结核药物,但可注入链激酶等防止胸膜粘连。
3.抗结核治疗见第五章。
4.糖皮质激素疗效不肯定。
有全身毒性症状严重、大量胸水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可尝试加用泼尼松30mg/d,分3次口服。
待体温正常、全身毒性症状减轻、胸水量明显减少时,即应逐渐减量以至停用。
停药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易出现反跳现象,一般疗程约4-6周。
注意不良反应或结核播散,应慎重掌握适应证。
(二)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
前者一般积液量少,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后可吸收,积液多者应胸腔穿刺抽液,胸水pH<
7.2应肋间插管引流。
脓胸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引流胸腔积液及促使肺复张,恢复肺功能。
抗菌药物要足量,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持续用药2周以上,防止脓胸复发,急性期联合抗厌氧菌的药物,全身及胸腔内给药。
引流是脓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反复抽脓或闭式引流。
可用2%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胸腔,然后注入适量抗生素及链激酶,使脓液变稀便于引流。
少数脓胸可采用肋间插管闭式引流。
对有支气管胸膜瘘者不宜冲洗胸腔,以免引起细菌播散。
慢性脓胸应改进原有的脓腔引流,也可考虑外科胸膜剥脱术等治疗。
此外,一般支持治疗亦相当重要,应给予高能量、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维持酸碱平衡。
(三)恶性胸腔积液
包括原发病和胸腔积液的治疗。
例如,部分小细胞肺癌所致胸腔积液全身化疗有一定疗效,纵隔淋巴结有转移者可行局部放射治疗。
胸腔积液多为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其胸水生长迅速,常因大量积液的压迫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
常需反复胸腔穿刺抽液,但反复抽液可使蛋白丢失太多,效果不理想。
可选择化学性胸膜固定术,在抽吸胸水或胸腔插管引流后,胸腔内注入博来霉素、顺铂、丝裂霉素等抗肿瘤药物,或胸膜粘连剂,如滑石粉等,可减缓胸水的产生。
也可胸腔内注人生物免疫调节剂,如短小棒状杆菌疫苗、白介素-2、干扰素、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等,可抑制恶性肿瘤细胞、增强淋巴细胞局部浸润及活性,并使胸膜粘连。
此外,可胸腔内插管持续引流,目前多选用细管引流,具有创伤小、易固定、效果好、可随时胸腔内注入药物等优点。
对插管引流后肺仍不复张者,可行胸-腹腔分流术或胸膜切除术。
虽经上述多种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预后不良。
第二节气胸
胸膜腔是不含气体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
当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时,称为气胸(pneumothorax)。
气胸可分成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三类。
自发性气胸又可分成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发生在无基础肺疾病的健康人,后者常发生在有基础肺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外伤性气胸系胸壁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引起,医源性气胸由诊断和治疗操作所致。
气胸是常见的内科急症,男性多于女性,原发性气胸的发病率男性为(18-28)/1O万人口,女性为(1.2-6)/10万人口。
发生气胸后,胸膜腔内负压可变成正压,致使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程度不同的心、肺功能障碍。
本节主要叙述自发性气胸。
【病因和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没有气体,这是因为毛细血管血中各种气体分压的总和仅为706mmHg,比大气压低54mmHg。
呼吸周期胸腔内压均为负压,系胸廓向外扩张,肺向内弹性回缩对抗产生的。
胸腔内出现气体仅在三种情况下发生:
①肺泡与胸腔之间产生破口,气体将从肺泡进入胸腔直到压力差消失或破口闭合。
②胸壁创伤产生与胸腔的交通,也出现同样的结果。
③胸腔内有产气的微生物。
临床上主要见于前两种情况。
气胸时失去了负压对肺的牵引作用,甚至因正压对肺产生压迫,使肺失去膨胀能力,表现为肺容积缩小、肺活量减低、最大通气量降低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由于肺容积缩小,初期血流量并不减少,产生通气/血流比例下降,导致动静脉分流,出现低氧血症。
大量气胸时,由于失去负压吸引静脉血回心,甚至胸膜腔内正压对血管和心脏的压迫,使心脏充盈减少,心搏出量降低,引起心率加快、血压降低,甚至休克。
张力性气胸可引起纵隔移位,致循环障碍,甚或窒息死亡。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壮年,常规X线检查肺部无显著病变,但可有胸膜下肺大疱(pleuralbleb),多在肺尖部,此种胸膜下肺大疱的原因尚不清楚,与吸烟、身高和小气道炎症可能有关,也可能与非特异性炎症瘢痕或弹性纤维先天性发育不良有关。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多见于有基础肺部病变者,由于病变引起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形成肺大疱(emphysematousbulla)破裂。
如肺结核、COPD、肺癌、肺脓肿、肺尘埃沉着症及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等。
月经性气胸仅在月经来潮前后24-72小时内发生,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胸膜上有异位子宫内膜破裂所致。
妊娠期气胸可因每次妊娠而发生,可能跟激素变化和胸廓顺应性改变有关。
脏层胸膜破裂或胸膜粘连带撕裂,如其中的血管破裂可形成自发性血气胸。
航空、潜水作业而无适当防护措施时,从高压环境突然进人低压环境,以及机械通气压力过高时,均可发生气胸。
抬举重物用力过猛,剧咳,屏气,甚至大笑等,可能是促使气胸发生的诱因。
【临床类型】
根据脏层胸膜破裂情况不同及其发生后对胸腔内压力的影响,自发性气胸通常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闭合性(单纯性)气胸
胸膜破裂口较小,随肺萎缩而闭合,空气不再继续进人胸膜腔。
胸膜腔内压接近或略超过大气压,测定时可为正压亦可为负压,视气体量多少而定。
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表明其破裂口不再漏气。
(二)交通性(开放性)气胸
破裂口较大或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牵拉,使破口持续开放,吸气与呼气时
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
胸膜腔内压在0cmH2O上下波动;
抽气后可呈负压,但观察数分钟,压力又复升至抽气前水平。
(三)张力性(高压性)气胸
破裂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气时胸廓扩大,胸膜腔内压变小,空气进入胸膜腔;
呼气时胸膜腔内压升高,压迫活瓣使之关闭,致使胸膜腔内空气越积越多,内压持续升高,使肺脏受压,纵隔向健侧移位,影响心脏血液回流。
此型气胸胸膜腔内压测定常超过10cmH2O,甚至高达20cmH2O,抽气后胸膜腔内压可下降,但又迅速复升,对机体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最大,必须紧急抢救处理。
气胸症状的轻重与有无肺基础疾病及功能状态、气胸发生的速度、胸膜腔内积气量及其压力大小三个因素有关。
若原已存在严重肺功能减退,即使气胸量小,也可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年轻人即使肺压缩80%以上,有的症状亦可以很轻。
(一)症状
起病前部分患者可能有持重物、屏气、剧烈体力活动等诱因,但多数患者在正常活动或安静休息时发生,偶有在睡眠中发病者。
大多数起病急骤,患者突感一侧胸痛,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短暂,继之胸闷和呼吸困难,可伴有刺激性咳嗽,系气体刺激胸膜所致。
少数患者可发生双侧气胸,以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
积气量大或原已有较严重的慢性肺疾病者,呼吸困难明显,患者不能平卧。
如果侧卧,则被迫使气胸侧在上,以减轻呼吸困难。
张力性气胸时胸膜腔内压骤然升高,肺被压缩,纵隔移位,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循环障碍;
患者表情紧张、胸闷、挣扎坐起、烦躁不安、发绀、冷汗、脉速、虚脱、心律失常,甚至发生意识不清、呼吸衰竭。
(二)体征
取决于积气量的多少和是否伴有胸腔积液。
少量气胸体征不明显,尤其在肺气肿患者更难确定,听诊呼吸音减弱具有重要意义。
大量气胸时,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隆起,呼吸运动与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或鼓音,心或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左侧少量气胸或纵隔气肿时,有时可在左心缘处听到与心跳一致的气泡破裂音,称Hamman征。
液气胸时,胸内有振水声。
血气胸如失血量过多,可使血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呼吸病学第11章 胸膜疾病 呼吸 病学第 11 胸膜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