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456617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41.83KB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雌雄同株植物(如黄瓜、玉米)雌雄异株植物(如柳、杨、菠菜)
根据花的着生情况,可分为单生花和花序(复生花)。
单生花:
每一朵花单独着生在茎上,较大。
如:
桃花、月季花
花序:
每一朵花按一定次序着生在变形的花托即花轴上,每一朵花较小,组成花序后较明显,有利于传粉。
菊花、向日葵。
【注意】通常说的“菊花”,在生物学上不是一朵花,而是由许多朵花组成的一个花序。
第二节传粉与受精
1.传粉:
花开以后,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方式自花传粉:
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
如小麦、水稻、豌豆
异花传粉:
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
如鼠尾草、玉米等
虫媒花:
具有艳丽的花冠,芳香的花香,甜美的花蜜(如桃花)
风媒花:
没有艳丽的色彩,芳香的气味,花粉多而轻(如玉米)
2、人工授粉:
目的:
弥补自然传粉的不足
操作要领:
去雄:
防止自花传粉的发生;
去雄后套袋:
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
透气袋:
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关键步骤:
人工授粉时,一定要将花粉涂在柱头上。
3、受精过程:
(受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胚珠)
1)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2)花粉管穿过柱头和花柱,进入子房,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内部。
3)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3双受精现象:
这是绿色开花植物(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
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
4.有性生殖:
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为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为新个体。
【注意】只有同种植物的花粉才能萌发,完成受精作用。
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花柱和柱头凋落
雌蕊子房壁果皮
子房珠被种皮果实
胚珠受精卵胚种子
受精极核胚乳
【注意】果实里种子的数目是由每个子房内胚珠的数目决定的。
2.区分果实和种子:
果实必须由果皮和种子构成,没有果皮不能叫果实。
常见果实:
花生、小麦、玉米、豆角、黄瓜、向日葵、西瓜、苹果、桃、梨等
常见种子:
花生米、大豆、绿豆、西瓜子、南瓜子等
3、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种子的基本结构是种皮和胚,有的种子具有胚乳。
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四个部分。
胚乳不属于胚。
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
种皮③:
保护作用
大胚根②:
发育成根
豆胚胚轴①:
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芽④:
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⑤:
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
果皮和种皮⑥:
胚根⑨:
玉胚胚轴⑧:
米胚芽⑦:
子叶⑾:
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
胚乳⑩:
贮藏营养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种皮和胚
子叶2片,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无胚乳
玉米种子
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
【注意】胚的结构相同,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
4.种子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或胚乳。
大豆、花生无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
玉米、水稻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于胚乳中。
第七节植物的无性生殖
1、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主要有分裂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等类别。
分裂生殖在单细胞生物中较普遍,如细菌、草履虫等。
出芽生殖主要掌握两种生物:
酵母菌和水螅。
2、营养繁殖:
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是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
优点:
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应用:
扦插、嫁接、压条
扦插:
杨、柳、葡萄、月季、蔷薇等
嫁接:
苹果、梨、桃
压条:
桂花、石榴、藏报春等
3.嫁接接穗---接上去的芽或枝砧木----被接的植物体
嫁接的种类:
根据接穗不同,分为芽接和枝接
嫁接成活的关键:
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成功后性状表现:
接穗成活,嫁接后表现为接穗的性状
例右图为嫁接过程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嫁接的类型是。
结构A的名称是,结构B的名称是。
在嫁接时,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紧扎好,目的是使接穗与砧木的紧密结合。
4.植物组织培养:
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定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原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或无性生殖。
1)在短时间内大批培养植物新个体,)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
【注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即是否有受精卵的形成。
如水稻的播种育秧属于有性生殖,因为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第二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特点: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雌雄异体,发育特点:
变态发育、水中发育。
2.两栖类的生殖和幼体发育过程离不开水。
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3.蛙的生殖行为:
雄蛙鸣叫(口角有一对鸣囊):
吸引雌蛙,求偶行为。
雌雄抱对:
提高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结合的几率。
【注意】受精卵上面颜色深,有利于受精卵的发育。
4.青蛙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①四肢与尾的变化:
长出后肢→长出前肢→尾变短、消失
②呼吸器官的变化:
外鳃→内鳃→肺
③运动方式的变化:
蝌蚪——游泳;
青蛙——跳跃、游泳。
5.两栖动物的概念: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
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常见两栖动物有蝾螈、大鲵、青蛙、蟾蜍等。
【注意】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从而要保护它们生存的水域环境,因此两栖动物还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②不能将两栖动物简单理解为既能水生又能陆生的动物,如乌龟、鳄鱼、鸭子、鹅等都不是两栖动物。
第三章人类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婴儿的诞生
1.生殖的含义:
产生新个体,延续种族。
2.人的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
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内生殖器附睾:
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
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
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阴囊:
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
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
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内生殖器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
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
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
即外阴
练习:
1.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是,功能是。
2.受精卵形成并开始分裂的场所(或受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或受精卵植入的部位)是。
3.精子:
雄性生殖细胞,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
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含丰富营养
受精作用: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过程。
(发生的场所在输卵管)
受精卵: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细胞。
(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
节育措施:
结扎输精管或输卵管。
目的:
阻碍精卵结合为受精卵。
结扎后,不会影响睾丸和卵巢的功能,只是不能生殖后代。
4..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发育:
发育场所:
初期在输卵管内;
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40周。
精子输卵管内细胞分裂细胞分裂分化继续发育分娩
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婴儿
卵细胞完成受精形成组织和器官怀孕八周左右
在输卵管内发育在母体子宫内发育40周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
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
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
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
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3)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怀孕时间约40周(280天)。
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分娩过程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
【注意】①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②男女之间在第一性征上的主要区别是生殖器官的不同。
这是区别人类性别的主要依据。
第二性征不包括生殖器官。
月经形成原因与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1、遗传的概念:
生物学上把后代与其亲代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
遗传的本质:
亲代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
2、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实验分析】1)伞藻嫁接实验:
说明伞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2)幼鼠体色和提供细胞核的亲本相同是因为:
控制体色的遗传信息即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由棕鼠提供的,所以幼鼠体色是棕色的。
3、染色体、DNA、基因都是遗传物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染色体(细胞核内有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具有重要作用。
特点:
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数目相同、形态相似的染色体。
成分:
包括蛋白质和DNA,其中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结构:
双螺旋结构
4、DNA上有许多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5.每条染色体上通常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包含许多基因。
6、遗传物质之间的关系:
(见右图)
第二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1.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男XY女XX。
女性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产生两种数量相等含X或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同。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注意体细胞内染色体男性:
22对常染色体+XY(或44+XY)
的表示方法女性:
22对常染色体+XX(或44+XX)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精子:
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
的表示方法卵细胞:
22条常染色体+X
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当解答染色体问题时,不要忘记常染色体
2.性状的遗传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体细胞染色体和基因成对存在。
一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会随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生殖细胞染色体和基因不成对且染色体数减半。
(成对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
3.生男生女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的类型。
练习1.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精子中有条染色体,卵细胞中有条染色体,受精卵中有条染色体,肌肉细胞中有条染色体。
2.女性的性染色体为,男性的性染色体为。
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只含,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是。
当卵细胞和含的精子结合的受精卵,最终会发育成女孩;
当卵细胞和含的精子结合的受精卵,最终发育成男孩。
第三节性状的遗传
1、性状: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如:
双眼皮属于形态特征,血型属于生理特征。
2.性状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的影响。
所以,性状并不是都能遗传的。
3.相对性状:
同一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相对性状的前提条件:
①只能是生物②必须是同一种生物③针对同一类性状
判断:
A光线的明与暗()B红花和绿叶()
C羊的直毛与卷毛()D山羊的直毛和绵羊的卷毛()
E羊的粗毛和短毛()F父亲单眼皮,儿子双眼皮()
G身高和体重()H高矮、胖瘦或肌肉发达程度()
注意:
相对性状属于同一性状。
即单眼皮和双眼皮并不是不同性状,而是同一性状。
4.基因与性状:
(区分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A成对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相对性状一般也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B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则表现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两个隐性基因
C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一样,都能独立遗传给后代。
5.人的受精卵中成对的基因(或成对的染色体),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6、在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并控制着后代的性状表现。
(遗传的是基因,表现的是性状)
1.一对夫妇都是双眼皮,生下一个单眼皮的儿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完成右侧遗传图解。
(2)家庭成员有双眼皮也有单眼皮这一生理特征的不同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
;
夫妇俩都是双眼皮,儿子却是单眼皮,这称为现象。
(3)从图中基因组成看,母亲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种。
(4)这对夫妇生下来的女儿如果是双眼皮,则她的基因组成为
(5)假设这对夫妇再生下一个子女,儿子的可能性是,双眼皮的可能性是,
是双眼皮男孩的可能性是。
2.有耳垂为显性(R)。
父亲有耳垂,母亲无耳垂,儿子无耳垂,女儿有耳垂。
判断他们的基因组成:
父母子女;
若父母再生一胎,则有耳垂的机率为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
1.变异:
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2.变异的类型:
根据产生的原因可遗传的变异:
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类型分为不可遗传变异:
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遗传物质并未改变。
根据对生物个体的意义有利变异:
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如小麦抗倒状
分为不利变异:
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如小麦白化苗
3.变异意义:
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
各种有利的变异通过遗传不断积累和加强,更加适应环境。
(可遗传的有利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
4.应用:
培育优良品种。
杂交、诱变。
[本章常考知识点]
1.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2.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3.遗传性状的概念
4.生物相对性状的实例5.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6.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概念
7.性别决定的方式8.遗传病和近亲结婚,优生优育的措施
9.变异的概念,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之间的区别
10、生物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济南 生物 年级 上册 复习 提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