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学习与复习提要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453849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0.74KB
初级会计学习与复习提要Word文档格式.docx
《初级会计学习与复习提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会计学习与复习提要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会计的特点。
由于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环节,因此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会计之所以能够各种纷繁复杂、具体内容千差万别的经济业务进行反映,是因为这些经济业务都可以来加以计量。
所以,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来综合反映经济业务,就成为会计的一个主要特点。
注意,这里说的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而不是唯一的计量尺度,就是说在会计核算中除了货币这种主要计量尺度以外,还同时使用实物计量(如千克、吨、件)、劳动计量(如工时、工作日)等辅助计量尺度。
第二,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所谓完整是指会计核算对属于会计内容的全部经济业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其中的任何一项。
这是会计核算不同于其他核算的地方。
比如统计核算,它可以根据样本的情况来推断总体的情况,而会计则必须把总体中的每一个都要加以记录。
所谓连续是指对各种经济业务应按其发生的时间,顺序地、不间断地进行记录和核算。
所谓系统是指对各种经济业务要进行分类核算和综合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也就是说,会计核算要在完整、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的基础上,进行分门别类地核算,否则只是一本详细的流水帐,也不能实现“提供有用经济信息”的会计目标。
第三,会计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会计核算讲求真实性和可靠性,一切记录都必须有根有据,而且为了使不同单位单位之间和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会计处理还必须严格遵循统一的会计规范。
3.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
关于会计的职能,目前在理论界也有不同的提法,但一般认为其基本职能主要有两个:
(1)反映职能。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核算工作,提供会计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成果,反映行政和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和结余情况。
会计的反映职能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以反映财务信息为主;
第二,会计反映的信息具有综合性;
第三,会计反映的信息具有严格的真实性;
第四,会计反映包括会计记录、会计报告和会计分析,它是一个层次化、逐步深化的反映过程。
(2)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检查监督。
会计的监督职能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会计监督是一种经常性的监督,监督的核心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
第二会计监督是以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依据的监督;
第三,会计监督还包括经济活动的效益性监督。
4.会计的方法
会计方法是指履行会计职能所采用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监督方法和会计分析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有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四种。
理解会计核算的方法,要联系会计的目标(在整个会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都要时刻想着会计的目标)。
前面提过,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用的经济信息,如何提供呢?
是以财务会计报告(其中主要是会计报表)的方式来提供。
而会计报表的数据如何得来呢,则是经过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记录等环节形成的。
我认为,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环节八个字是整个会计的核心和精髓,学习会计一定要理解并时刻牢记这八个字。
这是因为会计的目标是要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会计信息的形成则离不开这八个字。
首先,当一项经济业务发生以后,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判断这项经济业务的是否应该纳入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应该在什么时间纳入,应纳入哪个项目,这种判断就是会计确认。
在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以后,我们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以什么金额标准来反映已确认的经济业务,这就是如何计量的问题。
前两个问题都解决以后,第三个环节是记录,就是在相应的载体上(会计凭证、帐簿)上按照已确定的项目和金额加以记载。
最后,在一定时间(通常是月末、季末、年末)对已记录的经济业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以财务会计报告(主要是会计报表)的形式对外发布,从而实现会计提供经济信息的目标。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前面说过,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而其中的系统性就是就是指会计核算要对经济业务进行分门别类的反映,这个“门”和“类”其实指的就是会计要素。
将会计的内容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要素,以及各要素间存在的数量关系,是其他各种会计核算原理及方法(如设置帐户、复式记帐、会计报表)得以建立的理论基础。
因此,掌握各个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其特征,理解各要素间的数量关系,对于理解和掌握其他会计核算原理与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也可以说,本章是整个基础会计课程的理论基础。
1.会计要素
所谓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内容的基本分类,即将会计内容分解成若干个要素。
将会计内容分解为若干个会计要素,是会计内容的第一步分类,其意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会计要素是会计内容的基本分类,它为会计分类核算提供了基础;
第二,会计要素为会计报表构筑了基本框架。
(1)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按照这个定义,资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第二,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它必须具有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第三,作为一项资产,应当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
如果一项资源不同时具备上述三个特征,就不能作为会计核算中的资产来反映。
企业的资产一般按其流动性(即变为现金的能力)进行分类,主要有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2)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按照这个定义,负债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负债的本质是一种现实经济义务;
第二,负债意味着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资产具有要求权,即债务到期必须偿还,一般不能无条件取消,除非债权人主动放弃其权益;
第三,负债必须能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预计的金额;
第四,负债的偿还方式有:
以资产偿还;
以提供劳务偿还;
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负债按其偿还期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和长期负债(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按照这个定义,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所有者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可供企业长期使用,其出资额在企业依法登记后不得抽回;
第二,所有者投资所形成的资产是企业清偿债务的物质保证;
第三,所有者以其出资额享有获取企业利润的权利,但与此同时,也以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项目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按照这个定义,收入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产生收入的事项已经发生或已经成为事实;
第二,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三,收入不仅表现为现金的流入,有时也产生于负债的偿还。
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项。
(5)成本和费用。
费用是指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按照这个定义,成本和费用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成本和费用必须是指已经发生或已经成为事实的日常活动所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出,和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耗费;
第二,要合理划分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界限;
第三,费用除已经发生的资产耗费,有时也表现为负债的增加。
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
成本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项。
(6)利润。
利润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的收入扣除成本和费用以后的金额。
利润通常由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项目构成。
2.会计等式
(1)会计等式的含义。
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称为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方程式、会计平衡公式。
会计等式在会计核算中有着重要意义,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明确了企业的产权关系,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②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便于进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③它在会计实务中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时进行分类、复式记账和构筑会计报表的依据。
(2)会计等式的表达式。
会计等式反映的是各会计要素间的数量关系,因此其表达式旧有就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资产=权益
资产是企业持有的各类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即各种资金占用。
权益是指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代表的是企业资产的资金来源。
由于资产和权益说的是同一个东西(即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只不过一个是从占用角度(即其存在与分布的状态),一个是从来源角度,因此这两方面从数量(金额)上必然相等。
②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表达式与前一个含义相同,只不过把权益进一步地划分为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
但这里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等式右边两个因素的位置不能颠倒。
为什么呢?
因为颠倒以后虽然从数学意义上讲等式依然成立(等号两边相等的关系不变),但在会计上的含义却不一样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仅表示一种相等的关系,还表示当企业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的时候,其资产必须首先用于偿还各种债务,若有剩余才能向投资者进行反还。
也就是说,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优先于所有者(投资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反映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间的数量关系,是复式记帐法得以建立的理论基础,也是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框架。
③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反映的是收入、费用、利润三个会计要素间的数量关系。
上述三个表达式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在静止状态下观察企业资金占用(资产)与资金来源(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间数量关系所得到的结果,“收入-费用=利润”表示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引起的资金运动过程。
如果我们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
一般来说,企业收入的取得带来的资产的增加(如销售产品收到货款存入银行)或负债的减少(如用本企业产品抵偿原欠债务),发生费用引起的是资产的减少(如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或负债的增加(如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应交未交的税金),而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利润就其性质而言它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投资者投资建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利润)。
因此,我们可以将上述表达式②与表达式③合为一个,即:
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收益
由于净收益(利润)本身就是所有者权益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该表达式仍然可以写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只不过与前面②式相比,这里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其数值(金额)已经发生了变化。
如果②式表示的是期初静止状态下企业资金的存在形态、来源状况及其相互关系,那么④式表示的就是经过一段生产经营活动之后(会计期末)静止状态下企业资金的存在形态、来源状况及其相互关系,虽然等式中各项目的数值变了,但是其等式关系依然成立,所以说会计等式又被称为会计恒等式。
在上述会计等式的各个表达式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被称为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收益”被称为扩展等式。
第三章帐户、复式记帐和借贷记帐法
设置帐户、运用符合复式记帐原理的借贷记帐法记录经济业务,是会计核算的核心内容,也是编制会计报表向外提供会计信息从而实现会计目标的基础。
因此,如果说第二章关于会计要素的划分及其恒等原理是整个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的话,那么本章关于帐户的设置与结构、复式记帐原理以及借贷记帐法的运用,则是整个会计核算的方法基础。
因此,学好本章对于以后各章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帐户
(1)帐户的含义。
帐户就是在会计内容划分会计要素的基础上,按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以分门别类地记录和汇集经济业务数据的工具。
企业会计核算中应设置哪些帐户,其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内容。
这是设置帐户的主要依据,因为满足经济业务的需要是设置帐户的基本要求。
第二,管理要求也是分类和设置帐户时的一个依据。
第三,为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以及金融、税务、政府机关等部门提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的需要,也是分类和设置帐户的依据。
(2)帐户的结构。
帐户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汇集经济业务数据的工具和场所,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合理的结构。
由于任何一个帐户都需要有一个名称,此外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要素及其项目的变动都不外乎增加和减少这两种情况,因而帐户也就响应地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用于登记增加额,一方用于登记减少额。
因此,帐户名称加上登记增加额和减少额的两方,就构成了帐户的基本结构。
在实际工作当中,帐户除了以上基本项目以外,还需要设置若干辅助栏目,用来登记反映经济业务和帐簿记录详细情况的其他内容,包括经济业务的日期、记帐凭证的编号、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等。
帐户中反映会计要素项目金额的有这样几个数据: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其相互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3)帐户与会计科目。
帐户与会计科目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
从帐户的角度看,会计科目是帐户的名称。
但在会计实务中,通常是先设置会计科目再依据会计科目设置帐户,从这个角度看,会计科目是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具体体现。
归纳起来说,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共同点是:
它们都是在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基础上设置的,因而会计科目既是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又是账户的名称。
其不同之处在于:
会计科目作为一个项目,规定了科目的核算内容和科目的使用方法,而账户是记录经济业务的工具,就必须有账户名称在内的、由若干个项目组成的结构。
在我国目前实行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会计科目由国家财政部门统一制定,企业根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
2.复式记帐
(1)了解记帐方法的历史沿革——从单式记帐法到复式记帐法。
掌握复式记帐法的概念。
(2)理解复式记帐的基本原理。
前面说过,复式记帐的理论基础是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按照复式记帐方法,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做双重记录,其结果是或者使会计等式左边资产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项目金额增加(或减少),同时使会计等式右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项目增加(或减少),或者是使等式左边资产内部或等式右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内部某一个(或几个)项目增加,另一个(或几个)项目减少。
但不管怎样,按照复式记帐法处理经济业务以后,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依然成立,这就是其科学性所在。
归纳起来复式记账法的优点有两个:
一是可以了解每一笔经济业务引起的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通过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记录和数据,可以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二是可以利用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3.借贷记帐法
借贷记帐法是复式记帐法的一种,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一种借贷记帐法。
关于借贷记帐法,学习时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借贷记帐法的记帐符号。
借贷记帐法的记帐符号是借、贷二字。
初学会计的同学往往容易去深究其字面意义,其实没有必要。
虽然在借贷记帐法产生之初使用借、贷二字确实是利用了字面含义来表示经济业务内容,但发展到后来它已经失去了其字面含义,变成了一种纯粹的符号。
所以,大家现在只要记住它是一种用来表示会计要素项目金额增减变化的符号就够了。
当然,到底是“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经济业务的内容和帐户的性质。
(2)借贷记帐法下的帐户结构。
在借贷记帐法下,帐户的基本结构依然分为左右两方,但左方固定称为借方,右方固定称为贷方。
基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在借贷记帐法下,帐户借方(左方)登记的是资产的增加以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帐户贷方(右方)登记的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以及资产的减少,这样使会计平衡公式永远保持平衡。
至于收入和费用,可以这样理解:
收入的取得意味着利润即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费用的发生意味着利润即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也就是说,收入与所有者权益性质相同,费用与所有者权益性质相反。
因此,收入增加记入帐户的贷方减少(结转)记入借方,费用的增加记入帐户的借方减少(结转)记入贷方。
归纳起来,在借贷记帐法下,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在帐户中的记录如下图所示:
这个图同学们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它。
在借贷记帐法下,帐户记录的金额也同样有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等,其相互关系可表示为:
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增加额)合计-贷方本期发生额(减少额)合计
(这是对资产类帐户而言的)
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增加额)合计-借方本期发生额(减少额)合计
(这是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帐户而言的)
至于收入和费用类帐户,其借贷本期方发生额的差额在会计期末要转入利润帐户,因此其本身没有余额。
(3)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
同学们必须记住,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是: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借贷记帐法的试算平衡。
在借贷记帐法下,由于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是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帐规则来进行帐务处理的,因此当全部经济业务都处理完毕以后,所有帐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合计与所有帐户贷方记录的金额合计必然相等,所有帐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与所有帐户的贷方余额合计也必然相等。
利用这种客观存在的规律,我们可以对帐户记录进行检查,以验证其是否正确,这就是借贷记帐法的试算平衡。
这里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如果试算平衡的时候两边不相等,说明编制会计分录或过帐的时候一定有差错。
但反过来说,如果试算平衡的时候两边相等了,并不能够绝对肯定会计分录或过帐的时候没有差错,因为有些差错(如一笔经济业务被漏记或重复记录)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通过这种试算平衡的方式是发现不了的。
4.在借贷记帐法下如何正确编制会计分录
如何正确编制会计分录,是会计初学者的一个难点,也是同学们经常问到的一个问题。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个虽然比较笨但是却非常有效的一个办法,那就是把编制会计分录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引起哪些项目金额发生增减变化。
比如,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这笔业务将使企业银行存款帐户中的余额减少2000元,而库存现金则将增加2000元。
购买材料货款8000元暂欠,这笔业务在使企业原材料增加8000元的同时,将使企业的应付帐款增加8000元。
收到投资者投入的一台新设备,价值15000元。
这笔业务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和实收资本同时增加了15000元。
销售产品收到20000元货款存入银行,这笔业务使主营业务收入和银行存款同时增加20000元。
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300元,这笔业务使企业的现金减少300元管理费用增加300元。
第二步,将经济业务影响到的项目归入某个会计要素(六个会计要素各自包括哪些项目必须熟记),比如:
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固定资产等属于资产,应付帐款属于负债,实收资本属于所有者权益,主营业务收入属于收入,管理费用属于费用。
第三步,根据规则(这个规则必须牢记)确定所涉及的项目应记入哪个帐户的哪一方:
资产、费用的增加应记入借方,减少记入贷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增加记入贷方,减少记入借方。
第四步,根据借贷记帐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帐规则,最后确定每笔会计分录的应借应贷帐户名称及其金额。
如第一步中提到的几笔经济业务,其会计分录应分别为:
①借:
现金2000
贷:
银行存款2000
②借:
原材料8000
应付帐款8000
③借:
固定资产15000
实收资本15000
④借:
银行存款20000
主营业务收入20000
⑤借:
管理费用300
现金300
这样,正确的会计分录就编制出来了。
当然,同学们通过大量练习熟练掌握以后,完全可以做到一看到经济业务内容就能说出借记什么帐户贷记什么帐户。
大家也许注意到了,上面几个例子中都是一个借方帐户对应一个贷方帐户,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清清楚楚,这种会计分录称为简单分录。
对于内容稍微复杂一些的经济业务,则需要编制复合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
例如,企业购进材料20000元,其中100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另外10000元暂欠。
这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
原材料20000
银行存款10000
应付帐款10000
又如,企业购进材料20000元、低值易耗品5000元,货款已从银行存款户中全部付清。
低值易耗品5000
银行存款25000
以上两笔会计分录虽然一个借方帐户对应两个贷方帐户和一个贷方帐户对应两个借方帐户,但仍然能够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在借贷记帐法下,除了期末调帐或更正错帐等特殊情况以外,一般情况下不应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因为这种分录不能清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如上例,如果25000元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级 会计 学习 复习 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