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 文档编号:19444917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63.22KB
武汉城市圈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武汉城市圈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城市圈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城市圈十二五发展规划
武汉城市圈“十二五”区域总体规划
(个人整理)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08级地理科学
邢婉
1256408067
武汉城市圈“十二五”区域总体规划
(个人整理)
前言
“十二五”时期,面对国家批复实施了一系列区域振兴规划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武汉城市圈开放的步伐,对于发挥区域优势,成为中原区域经济增长极、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各个试验区对当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改革探索,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和一系列的突破,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发挥区域优势,加快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的步伐,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的作用,由点及面,实行重点突破,有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要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具实力、最富活力的增长极之一,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推进城市圈一体化建设,实现梯度推进与非平衡推进相结合。
最终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经济发展与资源协调,生态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比较发达的生态城市圈。
第一章现状分析
一、武汉城市圈的优势和劣势
1.武汉城市圈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资源条件,优越的交通通讯区位,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智力密集的科教和人才资源等5大优势。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根据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可以用一副“弓箭图”描绘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
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武汉城市圈的劣势
武汉城市圈主要存在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对周边城市带动能力较弱;结构性矛盾突出,二元结构明显;国有企业改制任务艰巨,行政体制分割严重;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5个劣势。
目前,武汉城市圈总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起始阶段,但圈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武汉以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黄石、鄂州、仙桃处于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而孝感、咸宁、黄冈、天门则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另,武汉城市圈仅以一个小圈子促进自身发展,对区域产业的影响能力和带动能力不强。
二、城市圈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3.武汉城市圈的发展面临着内需拉动与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统筹区域发展与促进中部崛起的宏观政策,湖北省建设武汉城市圈战略决策与政策倾斜,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4大发展机遇。
4.武汉城市圈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与市场风险加大,沿海地区及周边城市群加快发展与竞争,粮棉油主产区“三农问题”复杂性与长期性以及观念体制障碍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4大严峻挑战。
第二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一、发展目标
5.武汉城市圈区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突破行政区划体制束缚,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八同”,即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金融同城,市场同体,产业同链,科技同兴,环保同治。
最终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6.经济发展目标是: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协调,城镇化率明显提高。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持续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7.社会发展目标是:
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升,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和谐湖北建设有序推进。
8.建设发展目标是:
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取得明显进展。
加快建设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二、战略重点
9.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与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三、发展模式
10.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发展措施
11. 实现5大转变:
由发展中的城市圈转变为较发达的城市圈;由发育型城市圈转变为成长型城市圈,进一步转变为成熟型城市圈;由“一强众弱”型城市圈转变为“一核多强”的城市圈;由省域内生型城市圈转变为省际外生型城市圈;由内需型城市圈转变为外向与内需融合型城市圈。
12.发展五个一体化,进一步扩大城市圈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化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以高速化、网络化为重点,构建铁、水、公、空的新型综合运输体系;以推进城市圈信息化进程为目标,加快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城际和城乡互联互通;坚持电源与电网协调发展,优化电源结构,改善电网布局,形成城乡电网协调发展一体化供电体系。
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
以城市圈的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为龙头,形成10大优势产业链。
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圈内工业经济集约增长。
充分发挥武汉市的产业核心增长极作用,优化产业布局的空间结构,沿主要经济发展轴线形成以武汉为龙头和辐射极,建设6条产业集聚带,实行联动发展。
区域市场一体化:
充分发挥武汉金融优势,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逐步与国际金融市场实现对接,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提升档次、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发展和提升商品市场。
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发展。
城乡建设一体化: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沿重要交通干线,形成“一核、三轴、两环、四组团、两带”的空间结构。
完善城镇规模结构,优化整合超大城市,重点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提升中小城市,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
明确城镇职能结构与产业分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大扶贫力度。
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
与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群相比,武汉城市圈有着明显的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
城市圈建设应彻底改变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城市圈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最终将武汉城市圈建成为生态城市圈。
第三章区域产业总体布局
一、区域产业发展方向
13.以城市圈的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为龙头,形成10大优势产业链。
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圈内工业经济集约增长。
充分发挥武汉市的产业核心增长极作用,优化产业布局的空间结构,沿主要经济发展轴线形成以武汉为龙头和辐射极,建设6条产业集聚带,实行联动发展。
二、第一产业发展规划
14.建设6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武汉及周边商品蔬菜产业带;以武汉周边5大湖泊为核心的优质水产品产业带;以孝感、黄冈为中心的优质稻米产业带; 圈西4市和圈东4县市区两个优质棉花产业带;圈西4市和圈东8县市区两个“双低”油菜带;武汉市及周边县市优质“三元猪”产业带。
15.建立8大特色农产品基地:
武汉周边特色家禽产品基地;以武汉、黄石为中心的牛奶产品基地;大别山和圈南优质绿茶产品基地;圈东3县市和圈北大悟县优质板栗产品基地;
圈西两县市优质蜂产品基地;圈南幕阜山区优质中药材产品基地;英山、罗田、麻城三县市蚕茧产品基地;圈东南苎麻产品基地。
三、第二产业规划
16.采取点—轴发展模式。
点以武汉市为主中心,黄石市为副中心,其他7个城市为次中心。
轴分为长江及沪蓉高速公路、京广线与汉丹线为主轴,京九线发展为辅轴。
实现“以线串点,以点带面”。
建设10大产业链,分别是:
汽车、电子信息、钢铁、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盐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及包装、建材及建筑业、农副产品加工。
发展50个产业集群。
现阶段重点建设已形成了光电子通信、电子信息及家电、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钢铁及深加工、金属制品、石油化工、盐化工、医药工业、纺织、建材、服装、造纸及包装、食品、饮料等15个产业集群。
17.建立7大特色产业带:
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包括鄂州、黄冈、黄石的高技术产业带; 以武钢为龙头,包括鄂州、黄石的冶金—建材产业带;
以武汉开发区为龙头的环城市圈汽车零部件产业带;
以武汉开发区和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园为龙头的环城市圈IT设备及电器、电子元器件产业带;
以武汉为龙头,包括仙桃、潜江、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的环城市圈纺织服装产业带;
以武汉为龙头,在城市圈西侧建设包括孝感、天门、潜江的化工产业带;
城市圈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产业带。
四、第三产业规划
18.加速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市场一体化。
以优化银行体系为重点,发展一体化货币市场;以产权交易市场的整合和发展为突破口,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向金融中心区集聚。
加快金融服务业的改革、开放步伐,实现规模较快扩张和素质明显提升。
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
基本形成圈内金融市场一体化,初步奠定华中金融中心的地位。
19.建立一体化商贸市场体系。
强化武汉市场龙头地位;在黄石、孝感、咸宁、仙桃建设区域性商贸市场次中心;支持中小城市发展商贸流通业,形成以城区为中心,覆盖广大城镇和农村的商贸网络;鼓励武汉周边8市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专业市场;
20.加速物流业发展,“十一五”期间要基本形成较发达的骨干物流基础网络,构建专业化的高效物流服务体系,将武汉发展成为华中五省物流中心。
到2020年,城市圈要成为服务全省,辐射华中,连接全国,面向国际的中部物流中心区。
大力发展网络市场、电子商务和健全的物流体系,实现市场的“无缝连接”,形成主要商品市场信息一体化、物流一体化。
推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到2010年初步形成商贸流通业一体化的区域布局,城市圈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20年,武汉要成为中部地区的主要商贸中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10年基础上年均增长10%以上。
21.积极推进技术市场、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的一体化进程。
实行市场统一管理,在市场准入、依法维权、企业信用、执法监管以及信息共享等各方面均实现一体化。
22.加快旅游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和房地产业等其他服务业的建设。
第四章城镇总体布局规划
一、等级规模结构
23.沿重要交通干线形成“一核、两环、四组团、两带”的空间结构。
主核——武汉都市发展区;两环——武汉市区绕城高速公路外环和环城市圈准高速外环;四条主轴——四条“产业-城镇”组团;两带——东部的大别山和南部的幕阜山。
二、空间结构
24.主城武汉:
进一步发挥武汉的辐射带动与极化功能,整合城市圈的支柱与重点产业,全力建设好东湖新技术产业区、沌口与吴家山先进制造业区、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天河机场及阳逻港出口加工区。
将武汉打造成湖北乃至中部地区经金融、物流、商贸、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中心,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科教创新中心,强化武汉在城市圈中的核心地位并形成与城市圈其他城市错位发展的格局,实现产业、资金、支柱、管理逐步向周边地区扩散。
25.城市圈两环:
以全长188公里的武汉市区绕城高速外环,为武汉市连接周边地区过境高速公路的主要接口。
环城市圈准高速外环连接大悟、红安、麻城、浠水、大冶、咸宁、赤壁、仙桃、天门、应城、安陆等地,构成城市圈紧密层的边界。
26.东西复合走廊:
由东部的大别山和南部的幕阜山组成城市圈的两大区域生态屏障。
是打造生态城市圈的资源基础,也是发展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在内的生态经济带,实现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打造城市圈发展脊梁,依托东西两条轴线,拉动城市圈均衡发展;振兴东西两翼,拉动南北两极
27.四个主轴:
东翼由黄石、鄂州、黄冈组成的紧密型“产业-城镇”组团,西翼由仙桃、潜江、天门组成的松散型“产业-城镇”组团,西北翼由孝感、汉川、应城、安陆四市组成的松散型“产业-城镇”组团,及由咸宁、赤壁、嘉鱼三城组成的南部“产业-城镇”组团。
第五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一、区域交通系统规划
28.以高速化、网络化为目标,构建一体化的综合运输体系。
公路方面,构筑三级路网:
在国家高速公路网和国道省道布局的基础上,建成连通各主要城市并与周边省份相连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形成两环、十三射、四联线的布局和以武汉为中心,通达主要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以国道省道改造为主,加强区域干线公路建设,形成与高速公路网相互连接、互为补充的区域干线公路网。
铁路方面:
配合京广、沪汉蓉快速客运线和沪汉蓉沿江铁路三大干线建设,搞好京广线、京九线、汉丹线、武九线等干线的扩能改造,巩固提高武汉作为全国四大铁路枢纽的地位。
同时,分布建设轨道交通网。
航道方面,形成以长江、汉江、汉北河为主航道,富水、蕲水、浠水、府河等12条长江和汉江支流为骨干航道,东荆河、通顺河等其他内河水系为补充的,通江达海的5级以上内河骨干航道网。
空运方面,通过二期扩建,将天河机场建成为华中地区航空中心和枢纽港,吞吐能力从2005年的420万人次提高到1000万人次;优化航线结构,增加主干航班密度,到2010年国内航线增加到160条,国际航线增加到32条,通达15个国家和地区。
二、区域能源动力系统规划
29.形成七区、两网、一基地的电力生产供应格局。
调整电源结构、继续发展大型火电、加强水电蓄能调峰电源建设,重视生物能发电,适时发展核电,实现能源多样化,将武汉城市圈建成湖北的能源基地。
三、区域电信规划
30.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圈内长途区号统一,移动通讯实现同网同费;建设数字城市和网络城市圈,在省“三纵三横两环”光缆干线基础上,形成射状与环形相结合的光缆干线传输网,建成以武汉为中心、城市圈各城市信息网络互联互通的宽带骨干传输网络。
四、区域给排水系统规划
31.建立完备的防洪、除涝、抗旱、供水等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第六章区域环境保护规划
一、区域环境状况评价
32.据有关部门监测,武汉城市圈的生态环境目前状况良好,这也是武汉城市圈在全国城市群中的比较优势之一。
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武汉城市圈同样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为此,规划提出了建设拥有健康自然生态、高效经济生态和文明社会生态的生态城市圈目标。
二、自然保护、污染控制、生态发展规划
33.提高环境承载力。
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环保投资,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34.建设生态景观系统。
构建“绿轴”,形成沟通城市圈内外的生态廊道;建设与保护多组生态“绿楔”隔离,保护各城镇组团;重点保护好城市圈的“绿脉”(森林与草地)和“蓝脉”(水体与湿地)地带。
加强水景系统的建设与保护。
重点整治水污染,建设江湖相通的水生态体系。
35.建设生态示范区,将城市圈内9城市建设成为生态城市,围绕开发区打造生态产业园,建设和谐生态社区,创造清洁、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措施与建议
36.加强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建设,健全总体规划实施的法制体系。
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的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根据城市绿线、紫线、黄线、蓝线、红线等“五线”管理办法和武汉市“三边”管理规定,通过立法程序,制订“五线”、“三边”管理条例。
37.健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监督制度。
加强规划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总体规划及实施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市人民的规划意识,以提高遵守、维护和执行规划的自觉性,共同推进规划的实施。
建立重大问题的专家论证制度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公示与听证制度,积极发挥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的作用,加大对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力度。
发挥各级人大在城市规划实施全过程中的监督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对城市规划实施社会监督的机制。
38建立起规划实施的年度评价体系。
依据总体规划对人口、用地、交通、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发展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价,编制总体规划实施白皮书,对总体规划进行及时校核,确保政府对规划及其实施的动态调控。
附则
图1武汉城市圈在中国”弓箭型”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示意图
图2圈层结构分析图
图3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汉 城市 十二 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