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4个传统节日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436589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8.81KB
中国14个传统节日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14个传统节日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14个传统节日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清明节被确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
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清明节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每年农历的7月15日为中元节,俗称“鬼节”。
中元节是道教节日,我们所熟知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上元节,十月十五日寒食节是下元节,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什么是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七月半,在中国的不少地方都有相关的节日活动。
中元节的来历
道教认为,"
三元"
是"
三官"
的别称。
上元节又称"
上元天官节"
,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
中元节又称"
中元地官节"
,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
下元节又称"
下元水官节"
,是下员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
道教《太上三官经》云:
"
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
。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照例举办"
祈福吉祥道场"
佛教徒在中元节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
盂兰盆盛行于唐代;
晚清年间,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庙,广济寺、法源寺、拈花寺、广化寺、嘉兴寺、长椿寺等寺庙都会举办不同规模的盂兰盆会和中元法会。
中元节期间,老北京还有举行制法船、放荷灯、莲花灯、祭祖、唱"
应景戏"
等习俗。
中元节前后,现在仍在很多地方流行烧纸钱,摆供品以祭奠逝去亲人的亡灵。
中元节的习俗
在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等国家与地区,中元节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不少人会在农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三十日之间,择日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全年的平安顺利。
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
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
中元节前后(前三后四:
即中元节的前三天或后四天),人们要烧纸钱,摆供品祭奠故去亲人的亡灵。
相传农历七月,所有在阳世的亡灵,都归“大士爷”管理。
这位神祇的来由有二:
一是祂是观音大士的化身,故称“大士爷”。
二是祂原为诸鬼的首领,因受观音大士教化而皈依其门下,从此被称作“大士爷”,成为护持中元普渡事项的神明。
有的祭祀者为求隆重,会以纸扎出大士爷塑像,在祭祀期间,会将大士爷塑像放置供桌之前,以求祭祀顺利。
大士爷样貌一般是:
顶生二角、青面獠牙,高大威武,头上还有一尊观世音菩萨佛像,象征其代表慈悲的观音大士。
日本盆会
日本的盆会在大城市七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在农村八月十三日至十六日进行。
十三日前扫墓,十三日接先人鬼魂,十六日送,也有送中元礼物的习惯。
每年冬至后的105天为寒食节,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一到两天,又有“禁烟节”、“冷节”、“百五节”之称。
因寒食节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之推,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
文公复国后,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
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
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相关典故:
“之推绵山焚身”("
割股奉君"
)请阅读:
寒食节的由来之节日故事
寒食节习俗
①禁烟冷食: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②拜扫祭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后演变为皇家祭陵;
官府祭孔庙、祭先贤;
百姓上坟等。
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③寒食饮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
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
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
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④寒食插柳: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
据各地史籍记载:
“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⑤寒食踏青:
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
宋·
李之彦《东谷所见》载:
“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
“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
”可谓盛极。
⑥寒食秋千:
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
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⑦寒食蹴球:
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
“蹴球,盖始于唐。
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
”史载:
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龟》载:
“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
”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⑧寒食咏诗:
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
据查,仅《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我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
此外,寒食节时期还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有“乞巧节”之称,类似于西方的2月14日情人节,是中国的传统情人节。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七夕节的记载。
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赋诗曰“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
“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节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节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
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中谈到:
“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
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节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节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重大的节日--春节,从而说明七夕节节也是古人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
七夕节的习俗(民俗活动)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西京杂记》说: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又有“双九节”、“老人节”之称,是中国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
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的节日故事请阅读:
重阳节的来历故事
重阳节习俗(民俗活动)
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死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
由于菊与重阳有着深厚的渊源,菊展自然多在重阳节举行,因此,重阳节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
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佩茱萸·
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
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
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饮菊酒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
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由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8日起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的由来与来历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
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节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习俗(民俗活动)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
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
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
以月寄情。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
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
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
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
“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
”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
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
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
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年的3月5日或3月6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45度。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震震,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2010年3月6日,农历1月21日,星期六为2010年惊蛰。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
“一候桃始华;
二候仓庚鸣;
三候鹰化为鸠。
”描述了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的含义
惊蛰的含义取自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这里的“惊蛰”源于“惊醒蛰伏”四字。
惊蛰农事
惊蛰时节,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
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
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
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
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
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
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惊蛰气候
惊蛰节气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并渐有春雷出现,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并出土活动,雨水渐多,是春播的有利时机。
春天,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民间称之为“春困”,这是人体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春回大地,天气渐暖,人体皮肤的血管和毛孔也逐渐舒张,需要的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
但由于人体内血液的总量是相对稳定的,供应外周的血量增多,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所以出现“春困”。
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但北方阴寒未尽,冷空气较强,气候变化大。
所以,为了抵御渐退的寒气,人们又提出“春捂”。
这在惊蛰期间尤为突出。
惊蛰养生
惊蛰节气的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精神、饮食、起居的调养。
《黄帝内经》曰:
“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志生。
”这是说,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
对于北方气温较低、早晚温差大的地区要注意保暖。
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
现代流行病学调查,春天属肝病高发季节,应注意养肝、保肝,防止春季传染病的流行。
饮食调养要根据节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而定。
主要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荠菜等。
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故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大枣、锅巴、山药等甜食以养脾,可做成大枣粥、山药粥。
元宵节,又有“上元节”之称。
同春节一样,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而且是新年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所以一般人都认为不过完元宵节就不算是过完了年,可见元宵节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
元宵节节日故事: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
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
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
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追问她要自杀的原因。
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
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
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
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
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
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
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
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
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
东方朔就说:
“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
”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
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
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
“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
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
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
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
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
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
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
“元宵!
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
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
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元宵节由此而来。
春节(ChineseNewYear,SpringFestival)是中华民族最重大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
春节,一般指除夕(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俗称“过年”.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春节民俗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简介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小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春节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名称: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
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
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
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
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春节习俗
汉族的春节习俗:
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
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如年夜饭,尤为讲究:
一是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
二是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金鱼叫“年年有余”;
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
北方无鱼的地区,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
三是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
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
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14 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