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课内阅读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435025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2.87KB
小学四年级课内阅读Word格式.docx
《小学四年级课内阅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课内阅读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这段话选自《》,作者是。
(4)从文中的“”字可以看出树叶非常多。
(5)画“—”句子的理解是
(6)这段话通过写树叶的和,写了大榕树的特点,是对大榕树的态的描写。
3.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ù
chǔ)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有的()起来,有的在()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ì
ngyīng)接不睱,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īngxì
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按原文填空,并用“—”画出拟人句,用“~”画出排比句。
(3)找出语段中的一组反义词。
()——()
(4)文中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有、、。
(5)用“()”括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6)文中“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出了鸟的,“有的……有的……有的……”写出了鸟的。
这部分主要进行了态描写。
(7)这两个自然段描写作者第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他见到了的热闹情景。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课内阅读2
4、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的。
爬山虎的嫩【nēnnè
n】叶子不大(),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chá
ozhāo】下,在墙上铺【pù
pū】得那么(),没有()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xì
xī】。
一阵风拂【fú
fó
】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1)按原文填空。
(2)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
(3)这段话选自《》,作者是。
(4)这段话主要写的叶子和的叶子。
叶子颜色的变化是从到。
(5)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
。
(6)作者通过发现了爬山虎的秘密,表达了之情。
5、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
可不知道它怎么爬。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jì
ngjīng】上。
茎上长()的地方,()伸出()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着【zhá
ozhē】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成小圆片,()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一把,使它()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jiāojiǎo】龙的爪子。
(1)按原文填空。
这段话选自《》,作者是
(3)找出一组反义词()——()
(4)第一段从()、()、()写爬山虎的脚,并用“—”画出来比喻句。
(5)第二段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6)第二段具体写爬山虎爬墙的,是通过、、、、
这几个()词表现出来的。
(7)作者写的细致是因为。
6、在朝着阳光的堤【tí
dī】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qǐngqīng】斜的隧道,()有骤【zhò
uzò
u】雨,这里()立刻就会干的。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有什么布置,()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这座住宅【zá
izhá
i】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造词填空。
(简单简朴即使……也……但是)
(3)这段话选自《》,作者是国。
(4)从语段中找出两组近义词。
(5)用“”画出比喻句;
画“”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6)语段是按照由到的顺序写的。
(7)对“伟大的工程”理解正确的是:
7、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bì
pì
】所藏身。
他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
蟋蟀和他们不同,不肯()。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xué
xuè
】。
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1)选择正确的读音。
(2)这段话选自《》,作者是国。
(3)文中所填入的词语的意思是。
(4)从画线句子中的、、几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把蟋蟀当成人来写。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课内阅读3
8、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就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là
lā】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jīnjì
n】抱住了那个孩子换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1)按原文填空,并加标点。
(3)这段话选自《》,作者是国。
(4)巨人心里感到火辣辣的原因是
(5)巨人终于醒悟了,任性冷酷的心唤来的是寒冬,()、()的心带来的是春天。
(6)巨人为什么要感谢小男孩?
(7)读了这个故事,我有许多感受:
9、春天()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是冬天,天天狂风(),雪花()。
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
他想:
“今年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终于美丽飞舞仍然大作欢叫)
(2)这段话选自《》,作者是国。
(3)用“”画出描写巨人动作的句子;
用“()”括出描写巨人心理活动的句子。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课内阅读4
10、①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②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hēhè
】斥。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
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它也能看【kà
nkān】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
凡有客人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③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tiá
odià
o】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mó
mú
】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jiǎojué
】出场。
它常傲慢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出颈子来咬你一口。
(1)这段话选自《》,作者是。
(3)用“”画出中心句。
(4)白鹅的特点是(),作者从()、()、()三方面写具体的。
文章在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之情。
(5)鹅的叫声的特点是。
作者运用的方法突出这一特点。
(6)作者善于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7)第③语段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并用“”画出本段的比喻句
1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
说它老实吧,它的【dí
dē】确有时候很()。
它会找个暖和【hēhuo】的地方,成天睡大觉,(),什么事出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谁怎么呼唤它,它()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可是,他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那么尽职。
它(),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把老鼠等出来()!
(1)这段话选自《》,作者是,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写的。
(3)按原文填空,画出语段的中心句。
(“”)
(4)这段话写出猫既,又;
既,又的特点。
(5)用“”画出反问句,陈述句:
(6)这段话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12、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腿脚还站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shuǎsuǎ】个没完没了【liǎolē】。
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zhuà
ngchuà
ng】疼了也不哭。
||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bì
】新的游戏场所。
它到院子里来了。
院中的花草可遭了秧。
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zhé
shé
】花落。
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用“√”表示)
(3)猫在作者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
从这句话我体会出作者对小猫的。
(4)本段写出了刚满月的小猫既()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猫的之情。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课内阅读5
13、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1)这是作者在写长城的,是看长城。
(2)用“”画出句中的比喻句。
(3)语段中的具体写出了长城的长。
14、()在长城上,()着脚下的方砖,()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xiěxuè
】汗,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选择正确的读音。
(2)按原文填空,所填的词都是词,说明作者已经来到长城。
(3)画“”的句子在全文中是句,起着的作用。
“很自然地想起”说明作者被长城的所震撼,民族和的情感油然而生。
(4)“多少”可以换成:
“才”表示修筑长城;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
(5)语段表达了作者之情。
15、登上万寿山,站在佛【fú
】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yì
ngyì
n】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jījǐ】乎不留一点儿痕迹【jījì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1)语段选自《》。
(2)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表示)
(3)用“”画出比喻句,用和来比喻昆明湖,突出了昆明湖。
(4)“滑”字写出了昆明湖。
(5)找出语段中体现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
登上万寿山——————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课内阅读6
16、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xuè
xiě】病,生命就像即将凋【tiá
odiāo】零的含苞的花朵,惟有骨髓【suǐsuí
】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1)语段选自
(3)找出语段中的两组反义词。
()——()
(4)从这段话我可以感受到小钱。
(5)用“”画出比喻句。
17、小钱得救了。
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yǒngrǒng】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那血【xuè
xiě】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1)语段选自。
(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用“”画比喻句,我体会出。
18、上了点年岁的人,()怎样急着赶路,()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tātà
】上几个来回,()满意了()肯离去。
(3)选词填空:
才一定无论直到只要
从所填的词语我体会出
19、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稳。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xí
nghá
ng】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tiá
o】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chuò
zhuó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语段选自
(3)把上文引用的俗语抄下来
(4)用“”把人们紧走搭石的原因的句子画下来。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课内阅读7
20、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
“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我感到意外:
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
那天下午,天气很好。
我来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
刚进院里,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的,像()一样在上面跳跃着,()着迷离的光点。
(1)语段选自《 》。
(2)按原文填空。
(3)语段具体描写叶老家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作者用描写,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这种方法叫做借景抒情。
(4)用“”画出比喻句。
21、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mú
mó
】模糊糊懂得了:
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我15岁那个夏天()。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那么绿着。
(1)语段选自《》;
并按原文填空。
(2)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3)文中的“我”是指,大作家是指。
(4)“我”庆幸什么?
(5)“我15岁那个夏天……那么绿着。
”这句话与相呼应。
(6)文中的谈话使作者学到了作家作文,做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四年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