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价值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431204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61KB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价值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价值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价值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Virtualeconomyiseconomicglobalization,informationtechnologyandfinancialliberalizationoftheproduct,itisthecapitaloftheindependentmovementfromtherealeconomy.Virtualeconomyisdouble-edgedsword,bothaproductofhighlydevelopedsocialeconomywilladverselyaffectthesocialeconomy.Ontheonehandtherealeconomyagoodrunforthevirtualeconomytoprovideasolidmaterialfoundation;
theotherhand,therapiddevelopmentofvirtualeconomytotherealeconomywillincreasethepower.Alongwiththedeepeningofeconomicglobalization,aswellasthewaveofChina'
sfinancialsectorreformprogresses,thevirtualeconomyandtheimpactontherealeconomyinteractionisgrowing.Marx'
sDasKapitalwasbornonehundredyearsofvirtualworldeconomiccrisisafteranother,financialinnovationintheascendant,endlessvarietyoffinancialderivatives,butitrevealstheessenceoffictitiouscapitalhasnotdevelopedafundamentalchange.China'
scapitalmarketisinearlystagesofdevelopment,throwingfacingmanyproblems,Marx'
stheoryoffictitiouscapitalhaveagoodreference.ThispaperusesOLSmethod,simplifiedpracticalproblemsthroughrelevantindicatorsestablishedmodeltoinvestigateChina'
svirtualeconomyandrealeconomy,anddrawrelevantconclusionsandputforwardsomeeffectivesuggestion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China'
scapitalmarket,itisnecessarytocorrectlyunderstandthelawofdevelopmentofthevirtualeconomy,butalsopayattentiontotherealeconomyrunningwell,correctlyhandlethephysicalrelationshipbetweentheeconomyandthevirtualeconomy.
KeyWords:
Virtualeconomy;
Realeconomy;
China'
scapitalmarket
目 录
引言3
一、理论综述5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5
1.国外研究综述5
2.国内研究综述6
(二)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6
1.资本的含义6
2.虚拟资本的含义7
3.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8
4.虚拟经济与经济危机的关系8
二、中国资本市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9
(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9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联性实证分析10
1.数据说明10
2.研究假设11
3.建立模型11
4.结果分析12
(三)我国资本市场面临问题及成因分析15
1.证券市场的不规范,存在过度投机15
2.市场体系不成熟,监管体系不健全15
3.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协调16
三、结论建议16
(一)结论分析16
(二)政策建议16
1.规范资本市场,正确认识虚拟经济16
2.完善实体经济结构,增强实体经济的整体实力17
3.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17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虚拟化趋势。
随着布雷森顿体系的崩溃以及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世界金融资产迅速膨胀,货币在经历实物货币、金融货币、信用货币和纸币等形式之后彻底的虚拟化,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而日益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虚拟经济不再是实体经济的附属品,作为虚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和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计算,2000年全球虚拟资产总量为1770145亿美元,全球GDP总量为314375亿美元,虚拟资产总量相当于GDP的5.6倍;
而到2003年,全球虚拟资产总量增至3169741亿美元,全球GDP总量达到361698亿美元,虚拟资产总量与GDP的比值则达到了8.8的高水平。
世界经济的虚拟化创造出空前庞大的金融财富体系,虚拟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不断提高。
自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提出以后,过去了100多年的时间。
但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虚拟资本的实质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相反,反倒更加证明了马克思的立论的正确性。
而且在资本的形式上,更加花样翻新,与马克思那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新的交易方式越来越多,有价证券也开始无纸化,虚拟资本的内涵不断扩大,特别是,金融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出现以后,确实使得虚拟资本的组成更加复杂。
与虚拟经济相对应的是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是以虚拟资本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
而“所谓实体经济是指生产可以增加人类使用价值、效用和福利的产品或为其服务的经济活动,其基础是物质生产部门。
”(王爱俭,2003)
在虚拟资本理论上发展而来的当代虚拟经济有资本交易手段先进、资本交易迅速、成交金额巨大等特点。
而对于虚拟经济的研究,国内外尚未形成较统一的观点,争议主要集中在有关虚拟经济的定义及界定等方面。
从总体来看,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目前尚未充分开展跨时段的、历史的、较系统的比较分析,尚未着手关于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研究,特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的系统研究。
研究结果是发散的,带有很重的经验成分,研究方法上存在局限性,缺乏足够的事实证据。
在这种情况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系统探讨全球化过程中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发展中国家深刻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关系,防范金融危机,把握对外开放与发展的大局,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虚拟资本理论和金融危机理论为基础建立理论分析框架,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虚拟资本发展情况为线索展开分析,运用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论文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虚拟资本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相关内容,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并通过OLS法,对中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三部分对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一、理论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1)虚拟资本概念的提出
虚拟资本(fictitiouscapital)这个概念最早可能是由英国银行家威•里瑟姆提出的。
他在《关于通货问题的通信》(1840)中提到了虚拟资本:
“要判断汇票有多少是来自实际的营业,例如实际的买和卖,有多少是人为地制造的,只由空头汇票构成,这是不可能的。
空头汇票,是指人们在一张流通的汇票到期以前又开出另一张代替它的汇票,这样,通过单纯流通手段的制造,就制造出虚拟资本。
”在货币过剩和便宜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办法被人使用到惊人的程度"
,他认为虚拟资本是可以加以创造和利用的。
(2)哈耶克与虚拟资本理论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在“虚拟资本”的条目下提到,哈耶克(Hayek,1939)也曾用过虚拟资本的概念,但哈耶克对虚拟资本持否定态度。
(3)马克思与虚拟资本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引用威•里瑟姆的提法并加以发挥,创建了虚拟资本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并没有明确给出虚拟资本的概念,而是从狭义和广义上以银行资本的组成论述了虚拟资本。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的。
银行信用就是银行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所发生的借贷关系。
“货币的借入和贷出成了他们的特殊业务。
”“银行成了货币资本的总管理人”“这种收集小金额的活动是银行制度的特殊作用,应当把这种作用同银行在真正货币资本家和借款人之间的中介作用区别开来”(马克思,2004)。
银行资本的组成包括两个方面:
物质组成和资金组成。
但是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讲,银行资本组成部分的大多数是虚拟资本。
(4)卢森贝的广义和狭义虚拟资本概念
狭义资本特征是:
它是对以定期收入(利息)形式出现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的要求权;
这种要求全是买卖的对象,是特殊的商品;
这个特殊商品的价格不外是它带来收入的资本化;
在收入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虚拟资本的价格受利息率的调节。
狭义的虚拟资本包括工商企业的股票、债券和公债券。
公债券这类虚拟资本同大量非生产性的国家信用有直接联系。
工商企业的股票和债券这类虚拟资本同信用无直接联系,而是同在信用基础上增长起来的股份资本有联系。
卢森贝认为,这两种虚拟资本的共同特点是:
“它们都以生息资本作为自己的前提”。
差别在于:
“每类虚拟资本的虚拟性的性质不同”(卢森贝,1988)。
卢森贝注释的广义虚拟资本是:
(银行家的利用自己私人信用(即不利于任何真实贵重物做担保)来增加自己的资本以及吸收一部分利息形式的剩余价值;
无黄金担保的、增加发行银行的资本的银行券。
因此,卢森贝认为,广义虚拟资本包括银行券和银行票据。
(5)希法亭对虚拟资本的深化
1910年,鲁道夫·
希法亭在其重要著作《金融资本》(1994)中集中分析了银行势力不断上升,以致垄断加速发展的情况,分析了银行信用,虚拟资本等,强调并深入分析了马克思预言过但是没用能够详细分析的现象,搭建了虚拟经济(以股票为例)与现实经济交互运动的简单图示。
希法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虚拟资本理论作出了时代性的拓展。
2.国内研究综述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理论界和经济界掀起了探讨金融乃至经济虚拟性的问题的热潮,国内专家学者分别从各自研究的不同角度,界定了虚拟资本的概念。
(1)成思危(2003)在《虚拟经济探微》中,研究了虚拟经济的五个发展阶段及虚拟经济系统的特性。
虚拟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闲置货币成为生息资本;
虚拟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就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
虚拟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
虚拟经济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进行跨国交易;
虚拟经济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
虚拟经济系统的五个特性:
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寄生性和周期性。
(2)南开的大学虚拟经济管理与研究中心的刘骏民(2009)教授在《从虚拟经济的角度重构国际经济理论》针对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现状,从虚拟经济理论对整个经济系统的理解是价值系统出发,将虚拟经济的理论推广到国际经济领域,说明传统国际经济理论的缺陷,指出需要从虚拟经济的角度来重构国际经济理论。
(3)西南财经大学的曾康霖教授(2003)在《虚拟经济:
人类经济活动的新领域》中,认为研究虚拟经济旨在表明人类经济活动的变化,对此必须排除固有的观念,必须深入理解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各种虚拟资本论。
虚拟经济不能等同于虚拟资本、网络经济、泡沫经济。
当代值得关注的虚拟经济是衍生金融商品交易、电子货币和网络银行。
(4)任岭(2002)则认为,凡可被虚拟为具有一定资本价值的资本,均为虚拟资本。
“凡是存在生息资本条件下,能够获得确定的、有规则收入的某种权利或权利证书都可以被当作资本看待”。
(二)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
1.资本的含义
在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中,“资本”范畴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范畴。
马克思对于资本范畴的分析是按照“一般、特殊、个别”的逻辑次序展开的。
而资本在其最一般的意义上说,是从货币转化而来的。
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2003)第1卷第2篇和第3篇中的分析,货币作为一个价值额,在流通中经过一定的过程,带来了一个价值增殖额即剩余价值,这就完成了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过程,即:
货币作为一个自行运动的主体,并且作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就变成了资本。
但在实际上,资本的这一转化的关键即价值增殖过程却是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的。
在生产过程中,货币资本被现实的生产资本所代替,特别是通过劳动力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发挥,这个剩余价值才能实际地被生产出来。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描述了资本运动的全过程,认为资本的运动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以资本运动的公式说明,其中,第一阶段的和第三阶段的是流通过程,第二阶段的是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资本运动的核心。
但是,生产过程又要求有流通过程的前后两个阶段为其补充,以完成资本的整个运动。
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这两个阶段,共同构成资本运动的一个整体。
资本在其运动的两个阶段分别采取三种不同的形态: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区分了“货币资本”即“生息资本意义上的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
现实资本,就是指可以在现实的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发生再生产职能的资本。
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属于现实资本,就货币资本来说,那些在以流通为媒介的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实际发挥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职能的资本,也是属于现实资本,而无论这些职能是由实在的货币例如贵金属来执行,还是由它的代表,例如纸币和信用货币来执行。
2.虚拟资本的含义
在论述虚拟资本的产生时,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
他在分析虚拟资本以发达的信用制度存在为前提时,指出:
“真正的信用货币不是以货币流通(不管是金属货币还是国家货币)为基础,而是以汇票流通为基础。
”虚拟资本是信用被使用到惊人程度的结果。
同时,虚拟资本是伴随货币资本化的过程而实现的,是生息资本的派生形式。
货币资本商品化是信用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金融市场建立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货币资本化就是货币转化为资本,变成了商品,“这样,货币除了作为货币具有的使用价值之外,又取得了一种追加的使用价值,即作为资本来执行职能的使用价值。
在这里,它的使用价值正在于它转化为资本而生产的利润。
就它作为可能的资本,作为生产利润的手段的这种属性来说,它变成了商品,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或者换一种说法,资本作为资本变成了商品。
”
这样,就把一些实际上并不属于资本的货币和商品(商品只要代表一定量的价值,也被看作一笔货币)也看成了资本,这是虚拟资本形成的第一步。
这也就是说:
资本作为生息资本,这本身就已经包含了一定的虚拟的性质。
资本在生息资本的形式上取得了最具有拜物教性质的形式。
其次,在有了生息资本这个形式后,资本拜物教观念也进一步发展了。
人们于是开始把任何一笔有规则的周期性收入,都看作一笔想象的生息资本的“利息”,而这个被想象出来的资本,可能是资本,也可能并不是。
这些被想象出来的但却不属于现实资本的“资本”,就是虚拟资本,而不论他们以什么样的形式,例如商品、货币或证券等,存在。
所以马克思指出,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做“资本化”。
正是在这里,资本主义经济起了变化。
这个变化就是在现实资本之外,产生了一个虚拟资本市场。
虚拟资本市场把社会的闲置货币资本吸引进来,形成一轮又一轮的市场价格上涨和波动,同时也把银行金融机构卷入其中,不论是银行对股票、债券的购买,还是以股票、债券为抵押的信用操作;
此外,利用虚拟资本发行和进行抵押贷款,虚拟资本市场的投机更加盛行,因为投机者是拿他人的资本进行赌博,这样,以虚拟资本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由富有阶层、银行、投机者和小资本所有者组成的、以虚拟资本和信用货币相互交易转化为内容的自循环市场,信用和信用货币在这里加速膨胀。
“在这里,一切都颠倒地表现着,因为在这个纸世界内,现实价格和它的现实要素不会在任何地方表现出来。
”如果说,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价格偏离了它的价值,那么虚拟资本的出现使信用获得巨大发展,使金融运动极度偏离了实际生产运动、使信用货币极大地背离了现实的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
综上分析,马克思所论及的虚拟资本包括国债、股票、银行家资本的最大部分和银行准备金的一部分,如果把这些虚拟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抽象掉,则它们的共性集中在一点上,就是虚拟性。
3.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资本向金融领域转移是由于现实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利润低的结果,生产能力和生产过剩导致制造业利润率下降是经济长期停滞和发生危机的根源,这是激烈的国际竞争不可避免的现象。
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必然带动社会生产的过度膨胀,促进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爆发。
4.虚拟经济与经济危机的关系
马克思明确指出,以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为代表的虚拟资本的发展,不仅造成了生产垄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也改变了金融体系的状况。
他在《资本论》第3卷第5篇集中对信用和虚拟资本进行了分析。
虚拟资本一词来源于18世纪南海投机泡沫时人们所说的虚拟价值,即:
实际资本在货币表现上的一个升值。
在马克思以前,经济学家对虚拟资本已经有了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没有人去探索它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注意到了它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重要意义,并且试图找到在理论上,它与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之间的联系。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信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虚拟资本的产生、虚拟资本的属性、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等问题。
单独的金融危机可能在其发生时,商品的生产并没有达到严重过剩的状态。
独立的货币危机的爆发的原因是由于金融市场(特别是货币资本市场即虚拟资本市场)的过度发展和监管(包括国家的宏观管理和金融企业的内部监管)不利。
马克思说:
“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是社会分工使劳动者需要相互交换他们的劳动产品。
私人劳动能不能被证明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就是看个人劳动者的产品能不能实现顺利的交换,而这也是“惊险的一跳”,是商品经济所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必然会产生货币。
马克思指出,货币本身就已经体现出了一种带有始初性质的“信用关系”。
正如他在《资本论》第1卷第2章中所引用的那句话指出的:
“他们齐心协力,把权力授予那只兽。
”货币产生后又进一步扩大了商品交换的范围。
货币使商品交换的买卖过程由原来的买卖同时进行的情况而变成了买和卖在空间、时间上可以分离。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分离使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存在着交易失败的可能性,因此货币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的风险增加了。
随着经济的更深层次的发展,债券、股票、基金等代表虚拟资本的各种信用形式不断出现,虚拟经济也有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的趋势,这就为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埋下了隐患。
二、中国资本市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的资本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在股票成交总额方面,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的统计,201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总额16.5万亿元,日均677亿元。
2012年底,上交所股票成交额列全球主要交易所第四位,仅次于纳斯达克市场(289513.5亿美元)和纽交所(177845.9亿美元),在亚洲位列第二位(东京交易所之后);
在市价总值方面,截至2012年底,上交所共有上市公司954家,2012年新上市26家。
上市股票数998只。
股票市价总值158698.44亿元;
流通市值134294.45亿元。
上市公司总股本24617.62亿股,流通股本19521.34亿股,流通股本占总股本的79.30%。
一大批国民经济支柱企业、重点企业、基础行业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通过上市,既筹集了发展资金,又转换了经营机制;
从筹资额角度看,2012年,沪市股票筹资总额2890亿元,较去年减少10%。
其中,首次发行(IPO)筹资334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7%。
再次发行筹资25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7%,2012年底,股票筹资额排在全球主要交易所第三位,亚洲第一位。
深交所市价总值为8683.7亿美元,全球排名第十六位;
全年完成筹资254亿美元,列全球第九位;
中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的主要资本市场和全球最大的新兴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在20年的时间内,走过了发达国家资本市场需要100多年走过的道路。
1990年我国社会的金融资产,仅有区区的3.8万亿,证券化的金融资产几乎忽略不计,可是到了2010年,我国社会的金融资产却超过了100万亿,其中,证券化金融资产就已超过40万亿人民币,增速大大超过了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没有金融资产如此大规模的增长,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难以维持。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的推进,人们对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工具认识不断深入,虚拟资本的规模快速扩张,证券化比率(证券市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见表)。
通过下表比较分析可知,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比,规模还比较小。
在2007年,股票的市价总值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2008年由于经济危机的冲击,虚拟经济的规模迅速缩小,然后伴随着经济的复苏,股票的市价总值达到了实体经济的一半以上。
我国债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也相对较小,尚处于经济虚拟化的初级阶段。
表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 虚拟 资本 理论 中国资本市场 价值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