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难题.docx
- 文档编号:19427563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582.90KB
数学难题.docx
《数学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难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难题
如图:
有100m长的篱笆材料,想围成一矩形仓库,要求面积不小于600㎡,在场地的北面有一堵长50m的旧墙,有人用这些篱笆围出一个长40m,宽10m的仓库,但面积只有40×10=400(㎡)不合要求,问应如何设计矩形的长与宽才能符合要求呢?
你能设计出最优方案吗?
解:
设矩形的宽为xm,则长为(50-x)m,面积为S=x(50-x)m2,
(1)若面积恰为600㎡时,
则有x(50-x)=600
解得:
x1=20,x2=30,
则长为30m或20m,
故取长为30m,宽为20m,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
(2)若想利用篱笆独立做一个矩形仓库,其最大面积为:
S=x(50-x)=-x2+50x=-(x2-50x)=-(x-25)2+625,
所以当矩形长和宽均取为25m时,
面积最大可达625m2,此时矩形为正方形,比前一种方案更好;
(3)若利用旧墙为一边,
设矩形的宽为xm,
则矩形面积S=x(100-2x),
因为墙长50m,
所以100-2x≤50,
若S=600m2,则有x(100-2x)=600,
解得,,
由100-2x≤50得x≥25,
故取,
即若利用旧墙,取矩形宽为也是符合方案要求的一种设计,
此时最大面积为:
S=x(100-2x)=-2x2+100x=-2(x-25)2+1250,
即若取矩形宽为25,长为50,则面积可达1250m2.
因此:
要想设计的仓库面积最大,在利用现有条件前提下,最优设计方案是利用旧墙,取矩形宽为25m,此时面积达到1250m2.
(2006•沈阳)某工程队在我市实施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承包了一项拆迁工程.原计划每天拆迁1250m2,因为准备工作不足,第一天少拆迁了20%.从第二天开始,该工程队加快了拆迁速度,第三天拆迁了1440m2.求:
(1)该工程队第一天拆迁的面积;
(2)若该工程队第二天、第三天每天的拆迁面积比前一天增加的百分数相同,求这个百分数.
分析:
主要考查增长率问题,一般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则第三天拆迁了1250(1+x)2m2.即可列方程求解.
解答:
解:
(1)1250(1-20%)=1000(m2),
所以,该工程队第一天拆迁的面积为1000m2
(2)设该工程队第二天、第三天每天的拆迁面积比前一天增长的百分数是x,
则1000(1+x)2=1440,
解得x1=0.2=20%,x2=-2.2(舍去),
所以,该工程队第二天、第三天每天的拆迁面积比前一天增长的百分数是20%.
(2008•鄂州)设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x+a2+4a-2=0的两实根,当a为何值时,x12+x22有最小值?
最小值是多少?
等腰△ABC的三边分别为a、b、c,其中a=5,若关于x的方程x2+(b+2)x+6-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ABC的周长是( )
解:
∵关于x的方程x2+(b+2)x+6-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2)2-4(6-b)=0,即b2+8b-20=0;
解得b=2,b=-10(舍去);
①当a为底,b为腰时,则2+2<5,构不成三角形,此种情况不成立;
②当b为底,a为腰时,则5-2<5<5+2,能够构成三角形;
此时△ABC的周长为:
5+5+2=12.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p-1=0有两个实数根x1、x2.
(1)求p的取值范围;
(2)若
,求p的值.
已知: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2-k=0.
(1)若原方程有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
(2)设原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
①当k取哪些整数时,x1,x2均为整数;
②利用图象,估算关于k的方程x1+x2+k-1=0的解.
如图,在
中,
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边BC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
(1)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经几秒钟,使
的面积等于8
(2)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并且点P到B点后又继续在BC边上前进,Q到C点后又继续在CA边上前进,经几秒钟,使
的面积等于12.6
?
(1999•南通)A、B、C三种物质各15克,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新物质D30克,若增加A10克,反应物中只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应停止,B剩余9克B、第二次反应后,C剩余5克
C、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
3
D、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3:
2
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说明此时反应掉的A为25g,B为15g.而在加入10gA前,A15g完全反应生成了30g的D.可以推知当25gA完全反应时生成的D为50g(为反应物A的质量的2倍).所以可以推知当25gA和15B反应时消耗的C的质量为50g-25g-15g=10g.解答:
解:
由题意,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说明参加第二次反应的A的质量为25克,B的质量为15克,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5:
3;
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说明参加第一次反应的A的质量为15克,B的质量为9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第一次反应的C的质量为6克,则A、B、C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5:
3:
2,则第二次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10克.
A、参加第一次反应的B的质量为9克,剩余6克.故A不正确;
B、第二次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10克,故第二次反应后C剩余5克.故B正确;
C、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5:
2.故C不正确;
D、反应中B与C的质量比为3:
2.故D正确.
故选BD.
1、蒸馒头用的某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测定该纯碱中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含量,取一定量的该纯碱样品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再加入氯化钙溶液141g,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经过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10g,所得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5%。
请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纯碱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
解析;
(1)设所取纯碱样品中含碳酸钠m(Na2CO3)g,反应后生成氯化钠m(NaCl)g,则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g100g2x58.5g
m(Na2CO3)g10gm(NaCl)g
所以m(Na2CO3)=10.6gm(NaCl)=11.7g
(2)设所取纯碱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ag,则
[m(NaCl)+a]/[m(Na2CO3)+a+100+141-10]x100%=5%
带入数据,解得a=0.4g
由此还可以求出样品中碳酸钠含量为10.6g/(10.6g+0.4g)x100%=96.4%
氯化钠含量为0.4g/(10.6g+0.4g)x100%=3.6%
由于只知道氯化钙溶液质量141g,无法求出所含氯化钙质量,因此不用氯化钙来计算!
若a、b、c是△ABC的三边,a+c=2b,且方程a(1-x2)+2bx+c(1+x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sinA+sinB+sinC的值.
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两盘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烧杯,现在向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铝.
1.如果铝完全溶解,则天平指针?
2.如果镁有剩余,则天平指针?
3.如果镁与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天平指针?
1.如果铝完全溶解,则天平指针在左边
2.如果镁有剩余,则天平指针在中间
3.如果镁与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天平指针在中间
2AL+3H2SO4=AL2(SO4)3+3H2Mg+H2SO4=MgSO4+H2
546242
91121
可以知道9克AL铝生成一克氢气。
12克Mg生成一克氢气,等质量时候AL产生的氢气要多于Mg
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铝
1.如果铝完全溶解,Mg有1种情况,Mg是全部溶解。
MgAL产生氢气AL多于Mg,天平指针在左边。
2.如果镁有剩余,则铝有1种情况铝是也有剩余。
铝产生氢气和镁相等(硫酸全部反应),天平指针在中间。
3.如果镁与酸恰好完全反应,则铝部分溶解H2SO4不足。
MgAL产生氢气相等,天平指针在中间。
y=-ax^2+bx+c
-a-b+c=2
-4a+2b+c=4
b=a+2/3
c=2a+8/3
y=-ax^2+bx+c
=-ax^2+(a+2/3)x+2a+8/3
-ax^2+(a+2/3)x+2a+8/3=0
△=(a+2/3)^2-4(-a)(2a+8/3)
=9a^2+12a+4/9≥0
a≥-2/3+4√2/9或a≤-2/3-4√2/9
x1x2=(2a+8/3)/(-a)=-2-8/(3a)
当a≥-2/3+4√2/9时
-2-8/(3a)≥-2-8/(-2+4√2/3)=34+24√2>0
当a≤-2/3-4√2/9时
-2-8/(3a)≤-2-8/(-2-4√2/3)=34-24√2>0
x1、x2同号,
抛物线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在原点同侧。
不可能是9,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四象限,K小于0
从D作DP平行OE(Y轴)于P
S四边形BCDE+S△ABE=S平行四边形ABCD
因为S△ABE:
S四边形BCDE=2:
5,所以S△ABE:
S平行四边形ABCD=2:
7
△ABE与平行四边形高相同,都是从B作AD垂线段的长度
所以△ABE的底AE:
平行四边形的底AD=4:
7
因为OE∥DP,所以△AOE∽△APD。
AO:
AP=AE:
AD=4:
7
A(-3,0),所以AO=3,AP=21/4。
-
OP=AP-AO=9/4,因此P(9/4,0),D点横坐标为9/4
因为D在Y=K/X,所以D(9/4,4K/9)
ABCD为平行四边形,AB∥DC,AB=DC。
因此A到B的移动方法与D到C移动方法相同
根据坐标可以看到,A到B右移3个单位,上移1个单位
所以C(21/4,4K/9+1)
C也在Y=K/X上,所以21/4×(4K/9+1)=K
84K+189=36K
48K=-189
K=-63/16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B的坐标为A(-1,0),B(0,-2),顶点C.D在双曲线y=k/x边AD交y轴于点E,且四边形BCDE的面积是三角形abe的5倍,求k值
分析:
分别过C、D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F、G,过C点作CH⊥DG,垂足为H,根据CD∥AB,CD=AB可证△CDH≌△ABO,则CH=AO=1,DH=OB=2,由此设C(m+1,n),D(m,n+2),C、D两点在双曲线y= k/x上,则(m+1)n=m(n+2),解得n=2m,设直线AD解析式为y=ax+b,将A、D两点坐标代入求解析式,确定E点坐标,求S△ABE,根据S四边形BCDE=5S△ABE,列方程求m、n的值,根据k=(m+1)n求解.
解答:
如图,过C、D两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F、G,DG交BC于M点,过C点作CH⊥DG,垂足为H,
∵CD∥AB,CD=AB,
∴△CDH≌△ABO(AAS),
∴CH=AO=1,DH=OB=2,设C(m+1,n),D(m,n+2),
则(m+1)n=m(n+2)=k,
解得n=2m,
设直线AD解析式为y=ax+b,将A、D两点坐标代入得
{-a+b=0ma+b=2m+2,
解得 {a=2b=2,
∴y=2x+2,E(0,2),BE=4,
∴S△ABE= 12×BE×AO=2,
∵S四边形BCDE=5S△ABE,
∴S△ABE+S四边形BEDM=10,
即2+4×m=10,
解得m=2,
∴n=2m=4,
∴k=(m+1)n=3×4=12.
故答案为:
12.
解:
作P1⊥y轴于C,P2⊥x轴于D,P3⊥x轴于E,P3⊥P2D于F,如图,
设P1(a, 2/a),则CP1=a,OC= 2/a,
∵四边形A1B1P1P2为正方形,
∴Rt△P1B1C≌Rt△B1A1O≌Rt△A1P2D,
∴OB1=P1C=A1D=a,
∴OA1=B1C=P2D= 2/a-a,
∴OD=a+ 2/a-a= 2/a,
∴P2的坐标为( 2/a, 2/a-a),
把P2的坐标代入y= 2x (x>0),得到( 2/a-a)• 2/a=2,解得a=-1(舍)或a=1,
∴P2(2,1),
设P3的坐标为(b, 2/b),
又∵四边形P2P3A2B2为正方形,
∴Rt△P2P3F≌Rt△A2P3E,
∴P3E=P3F=DE= 2/b,
∴OE=OD+DE=2+ 2/b,
∴2+ 2/b=b,解得b=1- 根号3(舍),b=1+ 根号3,
∴ 2b= 根号3-1,
∴点P3的坐标为 ( 根号3+1, 根号3-1).
故答案为:
( 根号3+1, 根号3-1).
某油库的储油罐有甲、乙2个注油管,单独开放甲管注满油罐比单独开放乙管注满油罐少用4小时,2管同时开放3小时后,甲管因发生故障停止加油,乙管继续注油9小时后注满油罐,求甲、乙2管单独开放注满油罐时各需多少小时?
设单独甲x小时单独乙y小时,每小时甲注油1/x,乙注油1/y
1:
y-x=4
2:
3×(1/x)+(3+9)×(1/y)=1
计算得x=12y=16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A、B两地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同向而行。
相遇后,二人继续前进,乙的速度不变,甲每小时比原来多走1千米,结果甲到达B地后,乙还需要30分钟才能到达A地,求乙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设乙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有:
10/X=10/(X+1)+0.5
解得X=4千米/小时
(2007•南京)某农场去年种植了10亩地的南瓜,亩产量为2000kg,根据市场需要,今年该农场扩大了种植面积,并且全部种植了高产的新品种南瓜,已知南瓜种植面积的增长率是亩产量的增长率的2倍,今年南瓜的总产量为60000kg,则南瓜亩产量的增长率为?
在一块正方形钢板上截去3cm宽的长方形钢条,剩下的面积54平方厘米,求原来的面积
解:
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cm
所以剩余的面积为
X(X-3)=54
解得X=9或X=-6(舍)
所以原来的面积为 9X9=81平方厘米
解法一:
连接OB,过点O作OG⊥BC于点G.
在Rt△ABO中,AB=5,AO=17,
∴tan∠ABO=,
∴∠ABO=73.6°
∴∠GBO=∠ABC-∠ABO=149°-73.6°=75.4°
又∵
∴在Rt△OBG中,
∴水桶提手合格.
解法二:
连接OB,过点O作OG⊥BC于点G.
在Rt△ABO中,AB=5,AO=17,
∴tan∠ABO=,
∴∠ABO=73.6°
要使OG≥OA,只需∠OBC≥∠ABO,
∵∠OBC=∠ABC-∠ABO=149°-73.6°=75.4°>73.6°
∴水桶提手合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