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中考生物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426597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97.06KB
内蒙中考生物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内蒙中考生物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中考生物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
稳定镜身;
镜柱:
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
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
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
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
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
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
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
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
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
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
支持、保护;
细胞膜:
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
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
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
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
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
控制物质的进出;
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
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
水、无机物、氧等,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
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联系:
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区别: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
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3)细胞质分成两份(4)植物细胞:
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
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细胞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
根、茎、叶;
生殖器官:
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
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
①有些可食用;
②有些可供药;
③有些可供观赏;
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
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
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0、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
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
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
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
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幼根的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
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
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4、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5、气孔的结构: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
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
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
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
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
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
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
用碘液染色
结论:
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
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第五章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
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合理密植。
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131)
5、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演变大致过程:
环境变化→下地生活→直立行走→前肢解放→制造工具→大脑发达→产生语言
3、男性生殖系统:
睾丸(主要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输精管---输送精子
4、女性生殖系统:
卵巢(主要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5、生殖过程:
分裂分化
约280天
卵巢→卵细胞
→受精卵----→ 胚胎--→胎儿---→新生儿(婴儿)
睾丸→精 子
6、胎儿生活在子宫内,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胎盘-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7、青春期发育特点:
(1)身高突增;
(2)神经系统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迅速发育。
8、计划生育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1、人体需要六类营养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前三种为主要有机物,能提供能量。
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人体需要量最大的是水,很小的是维生素。
含糖类较多的食物 奶、蛋、鱼、肉 缺铁无机盐 夜盲症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肥肉、大豆、花生 缺碘无机盐 脚气病
含脂肪较多的食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 缺维生素A 坏血病
缺维生素B 佝偻病
缺维生素C 贫血
2、人体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缺维生素D 地方性甲状腺肿
分泌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小肠是最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
消化腺:
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其中肝脏--→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
3、实验: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唾液
清水
①号充分搅拌 ②号充分搅拌 ③号不搅拌
过程:
37℃温水中10分钟→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①号试管不变蓝色的原因:
唾液淀粉酶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②号试管变蓝色的原因:
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特性。
③号试管变浅蓝的原因:
因还有部分淀粉没有被分解,遇碘变浅蓝。
(胃、小肠)
(小肠)
(口腔)
4、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胆汁)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初步消化)
蛋白质------→氨基酸 (蛋白质在胃中初步消化)
脂肪---→脂肪小微粒---→甘油+脂肪酸 (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5、吸收过程:
各种营养由小肠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由血液运往全身。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内表面积。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
6、合理营养:
①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饮食②早、中、晚餐能量比例30%、40%、30%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
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肺:
呼吸系统主要器官,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氧气)
肺泡 血液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废物
血液 红细胞--运输氧.含血红蛋白 (数量最多,无核)
血细胞 白细胞--吞噬病菌 (个体最大,有核;
过多可能有炎症)
血小板--止血、凝血(个体最小,无核)
2、血红蛋白特性: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3、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快。
血管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慢。
(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
管壁非常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最慢。
管腔最小,红细胞单行通过。
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壁:
由肌肉组织组成(心室比心房厚,左心室比右心室厚)
左心房:
与肺静脉相通
心脏 右心房:
与上、下腔静脉相通
腔:
左心室:
与主动脉相通
下腔静脉
房室瓣
右心室:
与肺动脉相通
动脉瓣
4、心脏功能:
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毛细血管网→上、下静脉→右心房
5、血液循环 (动脉血--→静脉血)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静脉血--→动脉血)
6、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动脉血: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
静脉血:
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7、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输血时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紧急时O型血为“万能供血者”,AB型为“万能受血者”。
8、成年人血量约为体重7-8%。
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18-55周岁公民自愿献血。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50升/天)
1、排泄:
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肾脏:
由肾单位组成。
(形成尿液)
2、泌尿系统组成 输尿管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
肾小球
3、肾单位结构 肾小囊
肾小管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形成原尿(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4、尿的形成
肾小管的重新吸收形成尿液(水、无机盐、尿素)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眼球结构:
晶状体相当于“镜头”;
瞳孔相当于“光圈”;
视网膜相当于“底片”。
2、视觉的形成: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玻璃体→视网膜(视觉感受器)
→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3、近视眼:
晶状体变凸,眼球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
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4、听觉的形成:
声波→外耳→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5、神经系统的组成:
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大脑:
大脑皮层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脑 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平衡。
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
调节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
6、神经系统 脊髓:
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脑神经:
由脑发出,分布在头部感觉器官。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肌肉。
7、神经元:
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又叫神经细胞)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通过反射弧完成。
9、反射弧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
天生就有。
如缩手、眨眼、排尿和膝跳、吃梅分泌唾液等
10、反射
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后天形成。
如听口令、谈梅想梅分泌唾液、谈虎色变等
11、内分泌腺:
分泌激素。
特点:
没有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区别:
汗腺、唾液腺、胃腺、胰腺等属于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
激素名称
分泌不足
分泌过量
垂体
生长激素
侏儒症
巨人症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呆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缺碘)
胰岛
胰岛素
糖尿病
1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有:
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睾丸和卵巢
第五单元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
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
③甲壳动物,如虾、蟹;
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
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
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
鱼体分三大部分:
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
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9、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10、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2、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
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
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的含量增高
13、鱼类的主要特征有:
适于水中生活;
体表被鳞片;
用鳃呼吸;
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4、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_,食物从口_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5、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6、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甲壳动物。
17、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18、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蚯蚓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
①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多种运动方式.如:
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以便觅食和避敌。
③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 中考 生物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