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424694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54
- 大小:121.96KB
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2节能建筑与研发中心-27–
4.3研发中心与市场经济-29–
4.4研发中心与产业升级-30–
4.5研发中心与企业发展-30–
4.6成立研发中心的效益-32–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32–
5.1项目投资规模:
-32–
5.2项目基地规模:
5.3项目建设规模:
5.4项目建设费用估算:
-33–
5.5信息化建设内容-33–
5.6机器设备采购估算-35–
第六章 建设目的和原则-35–
6.1建设目的-37–
6.2建设原则-38–
6.3规章制度:
-62–
6.4共构方案-66–
6.5建设成果-67–
第七章建设条件-67–
7.1项目建设地点-67–
7.2项目建设地点自然条件-71–
7.3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决论-72–
7.4原材料供应与配套条件-72–
7.5项目供电、供水、消防系统设计方案-77–
7.6环境影响分析和环境保护措施-83–
第八章管理机构-83–
8.1管理机构职能-88–
8.3管理机构运行机制-89–
8.4管理方式和内容-89–
8.5人员编制与人事制度-91–
8.6研发中心研发团队-93–
8.7建设工期-95–
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95–
9.1投资估算依据-95–
9.2投资估算-99–
9.3研发大楼建筑总投资估算汇总表-104–
9.4星级酒店建筑总投资估算汇总表-109–
9.5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汇总表-110–
9.6资金筹措-110–
9.7经济效益分析-111–
9.9社会效益分析-113–
第十章 项目风险分析-113–
10.1实施风险-113–
10.2技术风险-114–
10.3市场风险-115–
10.4管理风险-116–
10.5资金风险-117–
10.6政策风险
第一章 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
绿建筑集成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LED照明系统,电子组件等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项目单位名称:
***集团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
1亿美金
项目单位地址:
项目单位法定代表人:
项目负责人:
**
联系电话:
**
项目建设地址:
***
可研报告编制单位:
*X*
1.3研发中心建设目标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则是高技术。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只有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本公司秉持为企业的永续发展提供技术的支持,为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揽集相关专业人才,为其搭建良好的技术创新平台和工作环境。
着手筹建本技术研发中心。
依据企业的要求,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研究的优势,和企业吸纳、转化科技成果的市场优势,推动企业及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本公司集绿能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结构设计、室内设计等行业,整合绿建筑集成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LED照明系统,绿能环保建材,电子组件等产业,架构成一完整产业链。
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研发中心”)。
进行新产品科技创新、研发,为企业提升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开发与创新,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提高企业的自我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
打造本研发中心在国际上成为“绿能建筑集成系统”领域里,最大的艀化研发机构。
使之成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基地、开发基地。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国家“十一五”建筑节能科技发展规划》
《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
《关于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意见》
《*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家及地区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发改委第40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画纲要》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X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资料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1、根据原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并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2、认真总结国内外绿建筑集成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LED照明系统、电子组件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做到技术先进可靠、方案优化合理,保证长周期稳定、高效益运行。
3、企业运营要遵守环境保护法,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4、充分利用淮南国邦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现有的各种技术和人力资源,以节省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1.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包括:
总论、市场分析、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位置选择、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供应、节能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风险分析以及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随着人们对生态的重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高能耗、高污染类之产品,日益受到摒弃替代。
太阳能建筑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国加入《京都议定书》条约,中央政府对于节能省地住宅的高度重视,以及中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的提前出台等信息表明我国住宅建设的用能问题,已成为重要课题。
太阳能建筑在调整住宅能耗结构、保障建筑能源安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大气环境,解决农村和偏远地区用能、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以及推进和实施我国住宅产业化政策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由1992年召开第一次「地球环境高峰会议」以来,国际各国先后成立相关部门,开始逐步颁布实施「建筑节能法令」。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会议后,「绿能建筑政策」「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各国重点发展计划之一。
因应各国加入节能减碳、绿色环保之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0号《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已经2008年7月23日国务院第18次常务会议通过公布,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布实施,该标准规定开工项目,不节能不能施工,并将对相关责任单位罚款50万元。
一向沉寂的节能建筑市场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春天。
我国第一部有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于次年7月1日正式实施。
此前不久,建设部颁布了《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要求城市新建建筑均应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有关强制性规定,违规单位或个人将受到重罚。
2004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利用,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迈出实质性步伐。
这一系列措施预示着,我国建筑业正走向节能时代,建筑节能市场蕴含着无限商机。
当今我国正处于房屋建筑的高峰时期,2003年我国城乡建筑竣工面积达20.3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
但令人忧虑的是,在新竣工的建筑中,节能建筑面积不到1亿平方米,尚不足竣工建筑的5%。
至今,在我国城乡既有建筑约400亿平方米中,只有3.2亿平方米房是节能建筑,不到全国既有建筑的1%。
我国是个能源短缺的国家,但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却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钢材消耗高出10%至25%,每拌和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公斤;
卫生洁具的耗水量高出30%以上,而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
此外,在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1/3的情况下,实心黏土砖每年毁田12万亩。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依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已上升到近年的27.45%。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以现在的建设速度,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的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仅空调夏季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能力。
这些建筑在接下来几十年的使用时间里,采暖、空调、通风、炊事、照明、热水供应等方面,都要不断消耗大量能源。
建设部研究指出,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将上升至35%左右。
专家表示,若能把日益增加的建筑能耗减少一半,进而逐步达到发达国家的能耗水平,就可大大减少煤矿、电站等能源设施建设的规模。
如果我国城镇建筑全部达到节能标准,到2020年每年就可节省3.35亿吨标准煤、减少8000万千瓦时空调高峰负荷,相当于每年节省电力建设投资约1万亿元。
2.2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目睹全球温室效应,气候不断造成灾害,绿色环保节能降耗,势在必行,建立【绿建筑产业链现代化基地】之需求,日益殷切。
在我国建筑总耗能(含建材生产和建筑能耗)约为全国能耗总量的30%。
现有的430亿平方米建筑面积中,95%为高耗能建筑,每年新建建筑面积中80%,仍为高耗能建筑。
“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承担着我国全部节能任务的41%,只有通过建筑节能模式的创新,才能实现全国节能减排的目标,发展绿色建筑刻不容缓,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节能建筑产业现代化,即是集绿能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结构设计、室内设计等行业、结合绿建筑集成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LED照明系统、绿能建材等产业,整合开发集成为一体的“绿建筑科技产业”。
生态建筑、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低能耗建筑、健康建筑示范工程,是节能建筑与建筑节能最佳的体现,积极引进国际最先进的专利技术,加强建材升级,深化太阳能的利用。
扩大并建立「绿建筑集成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LED照明系统、电子组件、绿能建材的现代工业化,藉以推动「节能建筑与建筑节能」。
随着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力和市场值会越来越庞大,逐渐成为主流产品。
顺应环保概念的潮流,以现代科技手段,重新诠释:
从传统营造—建筑工业化—绿能集成建筑的价值,填补建筑工业化的空白,以科学技术开发绿色生态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形成具有经济规模的绿建筑原材料供应基地,开启绿色生态建筑的新时代。
从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来看,节能建筑层面的内涵目标:
是尽可能的充分利用太阳能,来满足建筑能耗和健康环境的需求,降低常规能源在建筑能耗中的比例,节能建筑的实施,是有寿命周期的,应体现在建筑物策划、设计、建造、使用、维护以及改造等活动中。
绿能建筑集成系统的推广:
应因地制宜,针对区域气候特征、经济发达程度,以及建筑使用特征等因素,采用适宜的建筑技术和太阳能技术。
节能建筑的发展应基于综合的、多角度的比较,包括生态设计、建筑节能、投资平衡、复合其它可再生能源、选择配套的常规能源。
节能建筑的研究,是不断发展的,不仅包括应用理论和计算方法,还应向能效评价、工程实测等多方面深入。
绿能科技建筑带来了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降低了建筑项目的风险。
在规划领域,绿能科技建筑,首先强调识别场地的生态特征和开发定位,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和能源,减少不合理的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使建筑和环境和谐共生。
在设计领域,绿能科技建筑采用建筑工业化集成设备、方法,并遵守环境设计准则,将建筑作为完整的系统,综合考虑建筑的间距朝向、形状、结构体系等因素。
在施工领域,绿能科技建筑通过采用具有环保意识的绿色施工方法,显着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减少废弃物的数量,及建造过程中消耗的自然资源数量,并将建筑物建成后,对室内空气质量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在运行维护领域,绿能科技建筑的技术和方法,可保证建筑规划目标的实现,通过合理的节能环保目标设定智能化的系统控制,采用科学、适用的消费模式,保证建筑设备系统的安全和清洁运行,并降低系统能耗。
建筑节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21世纪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和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提倡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在研究经济工作的高层会议上,中央领导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
由此可见,建筑节能工作,在当前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已经是举足轻重、刻不容缓。
节能建筑的意义,是指经设计能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或空调的建筑。
通过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在冬季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太阳能采暖建筑。
随着太阳能利用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太阳能建筑已经从太阳能采暖建筑,发展到可以集成太阳能光电、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通风降温、可控自然采光等新技术的建筑,其技术含量更高,内涵更丰富,适用范围更广。
研发中心项目建设,为孵化节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研发机构,即是集绿能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结构设计、室内设计、及绿色建材制造于一体,整合开发绿建筑集成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LED照明系统工业化的科技研发中心。
将以技术、信息、市场等多方面深层次,为企业提升应用技术开发,新材料开发与创新,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加速高技术的产业化,提高企业的自我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
新技术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节省能源,污染少,综合成本低,最终表现在企业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主要形式阐明,特别是绿能建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新的分析技术,可为原物料和成品,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发现新的实体;
从而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研发中心的建立,对拉动相关产业有积极的意义,通过研发中心,带来的新产品,势必带来原材料的新需求,拉动建材领域的发展;
而新材料的开发,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福音,产生的社会效益巨大,对下游建筑企业机构、单位,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现代化需要技术创新,创新才能发展,并应体现在建筑研究、开发、生产的整个过程,贯穿于传统产业现代化的整个进程。
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本项目研发中心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中心在研究与开发中的前景广阔,必将为企业现代化提供强劲的动力。
2.3我国节能的发展
据国家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化石能源资源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石油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4.5%;
煤炭消耗量占世界总量的40%,石油消费仅次法国,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对海外能源的依赖程度达50%以上。
在土地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目前,能源的紧张形势,在我国已十分严峻,在资源如此紧张的形势下,住宅建筑能耗却占了全国能耗的32%。
我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的建筑基本上是高耗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
目前我国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建设量的总和,但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
预测在未来的15年,我国还将建成约200亿平方米建筑。
如果再不采取节能措施、不推行建筑节能材料,2020年建筑能耗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目前建筑所消耗能源的三倍。
依据专家测算,如果国家从现在起就下决心狠抓建筑节能工作,对新建建筑全面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计和应用,并对已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性改造,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千瓦时(相当于4.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减少电力建设投资约6000亿元),能源紧张状况和污染压力必将大为缓解。
但如果继续放任自流,错过当前这段大好机遇,不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则将长期大大加重国家能源负担,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制约,对能源安全和大气环境造成重大威胁。
严峻的现实表明,国家要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建筑节能的工作研究,以有效的措施,制定相应的法规。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始于1986年颁布的《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目标是30%;
1996年将这一节能目标提高到50%;
2000年《建筑节能管理办法》颁布;
2002年夏热冬冷地区(过渡地区)的建筑节能规划出台;
2004年夏热冬暖地区(南方地区)的建筑节能标准颁布。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有所推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受传统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实施起来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国家虽然早已颁布新建建筑必须实行节能50%的强制性设计标准,但在实施标准的9年里,能达到此目标的,只占同期建筑总量的不足10%。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行业专家,都认为任重道远,尚需努力。
第三章 市场的需求
3.1市场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节能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十一五”期间,由于国家加大了环保节能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有力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环保节能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产业水平明显提升。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下,从2007年开始,环保节能支出科目,被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政府对环保节能工作提出了新思路、新对策,受益于此,中国环保节能行业,将继续高速增长。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目前全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面对严峻的事实,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它是调整房地产业结构和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
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
是节约能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环节;
是探索解决建筑行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根本途径;
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建筑业、建材业的重要手段。
中国环保节能产业,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总体规模相对还很小,其边界和内涵仍在不断延伸和丰富。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环保节能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将由小变大,逐渐成为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技术档次的产业。
产业内涵扩展的方向将主要集中在环保节能技术、环保节能产品、环境服务等方面,中国环保节能产业的概念,也将演变为:
“环保节能产业”或“绿色集成产业”。
“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节能产业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环保节能投资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核安全及辐射环境保护建设,以及环境能力建设。
2009年,我国环保节能产业总产值,达到人民币8000万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
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产值占27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占6600亿元,环保节能产业4800亿元,就业人数超过2500万人。
2010年环保节能产业的年收入总值,将达10000亿元左右,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产值6600亿元,环保节能装备产值1200亿元,环境服务产值1000亿元。
根据市场预测,到2012年国内节能环保产业将达到2.8万亿元,年均增长25.7%。
进入21世纪,全球环保节能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正在成为许多国家革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和关键。
3.2国际市场现况
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环保节能产业,成为全球环保节能市场的主要力量。
发达国家的环保节能产业,起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于工业飞速发展,导致环境状况的恶化,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及政府对环境管制的严格化,环保节能产业获得了高速的发展。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环境状况明显改善,环保节能产业进入技术成熟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发达国家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环保节能产业的产值,已占到其生产总值15%,介于风头正劲的制药业和信息业之间,高于其中的计算机行业,并且它还以高于GNP增长率1~2倍的速度发展着,环保节能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不断上升。
1994年,美国约有52000家企业和90多万从业人员,年产值1000亿美元,年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
日本现有环保节能企业1000余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产值300亿美元;
德国、法国、英国等国的环保节能产业,亦实力雄厚,年产值分别达到270亿美元、120亿美元和90亿美元。
国际市场节能环保产业上,欧美国家和日本占了80-90%。
和国外比较我们的深加工技术落后,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加强研发中心的建设,提到议事日程,继承和发扬建筑学理论,运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推进建筑现代化工厂化发展;
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通过创新和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逐步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
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把技术中心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
为了贯彻科技第一生产力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的指导方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特别规划对企业的研发中心投入10000万元进行研发中心建设,对研发中心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建设势在必行。
3.3我国市场现况
能耗3大板块:
工业、交通和建筑。
能耗结构水平:
工业占37.7%、交通为29.5%、建筑为32.8%;
而我国建筑能耗占26%,交通能耗为10%,工业占60%至70%。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工业能耗比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将降到三分之一左右,而建筑和交通能耗将会进一步上升。
欧盟的测算标准表明,建筑全过程,对全球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资源消耗方面:
能源为50%,水资源为42%,原材料为50%,耕地为48%;
污染方面:
空气污染为50%,温室气体排放为42%,水污染为50%,固体废物为48%,氟氯化物为50%。
建筑全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产生了等量的污染和排放。
由此可见,建筑节能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战场之一。
绿色建筑因其具有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四节一环保”特征,是当前节能减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绿色建筑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对减少室内外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具有现实意义。
发展绿色建筑,也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庄严承诺的重要抓手。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建筑存量大、新建建筑多,地理气候特征多样化,加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建筑文化,发展绿色建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独特的优势。
一是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我国既有建筑达400多亿平方米,同时每年新建16亿至20亿平方米。
我国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如果达到同样的室内舒适度,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2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新技术 研发 中心 建设项目 可行性 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