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旅游地空间结构与生命周期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423167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92.15KB
第五章 旅游地空间结构与生命周期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五章 旅游地空间结构与生命周期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旅游地空间结构与生命周期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概况
我国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源于旅游区划研究。
总的来说,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广泛,涉及了很多层面和角度。
楚义芳(1992)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对旅游活动做了深入的空间经济分析。
王森(1997)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江苏旅游业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
赵仁平(1992)对空间旅游系统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
温杰(1998)通过计算主要旅游变量的基尼指数,论证了中国旅游业集中在沿海地区特别是主要城市的分布特征。
张捷、郁金康等(1999)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探讨了自然观光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
刘春玲、刘岩(2000)等利用拓扑学图论的方法分别研究了临城小天池森林生态系统旅游区空间结构和秦皇岛市的旅游资源空间结构。
章锦河、赵勇运用最临近指数、日指数等六种分析技术和方法,对皖南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
徐春晓(2001)、高卫国(2001)分别对湖南省旅游业空间结构的优化和云南省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
卞显红(2002)则提取了城市旅游空间结构要素,在对各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城市旅游发展模式。
吴晋峰、包浩生(2002)将哈格特的空间结构模式引入旅游地理学研究,用以分析客源市场和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吴必虎对中国城市居民的出游行为进行了规律性总结,保继刚对桂林旅游客源空间结构选取两个时间断面进行了对比研究。
此外,翟辅东(2001)、秦学(2003)等也分别结合特定区域对旅游产品或对旅游市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二、旅游空间结构的要素分析
(一)要素识别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旅游空间要素的识别,因为它是旅游空间构成的基本单元。
要素的确定,有利于全面反映旅游目的地的实际空间结构特征。
识别时必须在旅游系统的尺度上考虑旅游活动过程中所有影响因子。
在哈格特(P·
Haggett)的空间结构模型和冈恩(Clare·
A·
Gunn)目的地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以前学者对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成果,我们将旅游活动内聚力极化而成的中心视为节点(junctionpoint)、将受节点吸引或辐射影响的旅游地视为域面(domain)、将交通通讯等线状设施组成的路径视为通道(path),则我们可将旅游空间结构要素归纳为六个:
旅游节点(TourismNodes)、旅游区(TourismDistricts)、区内路径(Routes)、旅游目的地区域(TourismDestinationDistricts,TDD)、出(入)口通道(Gateways)和客源地市场(OriginMarkets)。
这些要素是旅游空间构成的基本单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5.1所示。
即旅游者从客源地市场经入口通道进入旅游目的地区域,凭借区域内部旅游路径对不同旅游区内的旅游节点进行旅游活动。
图5.1旅游空间结构六要素的关系
(二)要素分析
1.旅游节点(TourismNodes)
旅游节点由相互联系的吸引物聚集体及旅游服务设施组成,是旅游目的地区域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其空间状况往往决定着区域旅游的规格和发展格局。
1)吸引物聚集体
我国关于吸引物聚集体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成果,杨新军(1998)指出旅游吸引物比旅游资源更能确切地表达旅游活动的经济意义,吸引物在一定空间上的积聚形成吸引物聚集体,并作为旅游产品的核心成分向旅游者出售。
吸引物聚集体包含旅游者游览或打算游览的任何设施和资源,其包括一个或多个个体吸引物及能产生吸引力的景观和物体等。
吸引物聚集体由三个相互联系的成分组成:
核心吸引物、旅游者、旅游形象标识物。
吸引物聚集体也许位于一个地理位置上,也有可能在旅游目的地区域的空间上成簇状分布。
吸引物聚集体之间的相互补充特性使其所产生的旅游吸引力比由个体吸引物的吸引力简单相加所产生的吸引力要强得多。
根据吸引物聚集体的吸引力的重要程度差别,吸引物聚集体在空间上呈等级结构。
旅游地形象标识物是关于旅游聚集体的任何信息载体,这种信息有的是为了目的地促销,有的是为了方便旅游者旅游活动。
旅游者去旅游目的地或在旅游目的地或多或少要受旅游形象标识物的影响甚至操纵。
旅游形象标识物的功能有:
诱发旅游动机、帮助目的地决策、旅游线路安排、旅游活动选择、核心吸引物聚集体的辨别及旅游购物等。
2)旅游服务设施
旅游节点的服务设施成分包含一系列旅游服务设施,如住宿业、各式餐馆、零售商店或其它任何以旅游者为主要服务目的的服务设施。
这些是旅游目的地的空间主要成分,对区域的经济价值有重要作用,但它们不是目的地吸引力的核心要素。
然而,近年来旅游发展的实践表明,服务设施和吸引物聚集体之间的关系正慢慢模糊,兼有度假、娱乐、休闲、观光功能的各式度假村、生态旅游地的有住宿功能的生态小木屋、各种游乐场等,自身既是服务设施,又成了吸引物聚集体。
旅游服务设施对旅游目的地的空间演化和空间结构有重要的影响。
这些设施经常定位在:
与吸引物聚集体越近越好。
而住宿设施的延伸通常与核心吸引物聚集体的空间形态相一致的特性就是这种趋势的表现之一。
另外,不同等级的住宿设施很可能建在不同等级的旅游节点上,比如,客栈和乡村旅馆经常位于第三等级的节点上,而五星级住宿设施很可能定位在第一节点上。
对于旅游服务设施的主要分布特征和结构特征除与空间属性相关外,还受到地方政策、投资实力等非空间要素的影响,因此,本书仅阐述面向核心要素一旅游吸引物的空间结构,而忽略对服务设施等辅助节点的分析。
2.旅游区(TourismDistricts)
旅游区由特定范围内有特定风格和旅游重点的不同旅游主题的旅游节点或旅游范围组成,是构成旅游目的地区域的基本单元,它不仅包含旅游对象,也含有为旅游者实现旅游目的而不可缺少的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由于旅游区内一个或多个相似的旅游节点,使得它的存在使旅游目的地区域有可能满足不同类型旅游者的多样性旅游需求与旅游期望。
如果能从空间角度把一旅游目的地区域内的各旅游区很好地规划与设计,使这些旅游区能加强地域合作而共生共存,这一旅游目的地区域就能产生比各旅游区的吸引力简单相加更强大的区域旅游吸引力。
旅游区具有一定的空间层次性,不同层次的旅游区,其划分原则和考虑的重点不一样。
地域分异规律认为,自然地理要素各个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分异或呈现分布不规律的现象,能够有效表征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布差异性。
本书依据该原理,主要考虑节点相似性原则、交通便捷性原则、旅游中心地原则、管理方便性原则和地域不连续原则,将旅游区细划为四个级别:
一级旅游区由一级旅游集散地和一级旅游区组成;
二级旅游区下分为二级旅游集散地和二级旅游区;
向下分出四级旅游区。
一般情况下旅游功能区的级别与行政区划相对应:
一级旅游集散地是国际交通口岸,如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二级旅游集散地是区域性国家级的交通枢纽城市,如西安、郑州等城市;
三级旅游集散地是省级交通枢纽城市,如宝鸡;
四级旅游集散地是县级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城市。
相应的,不同级别的旅游集散地对应不同级别的旅游区。
3.区内路径(Routes)
路径是旅游活动得以运行和实现所必需借助的空间载体,是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各吸引物聚集体和服务设施之间的流动轨迹。
路径既代表公路、铁路、航道等交通线,也代表各节点之间交通线大致长度及客源流向。
根据旅游过程中交通线路的区位差异,路径可分为区内和区外两种(这里我们只探讨区内路径)。
研究表明,旅游者生成密度和客运强度大小与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客运强度与交通网络密度呈对数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可达0.89,所以区域旅游路径的发育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旅游者满意度的实现。
因此,旅游目的地区内路径应在参考各旅游节点之间的直接通达性、潜在路线景观质量、旅游者使用的交通工具及旅游形象标识物的定位等相关因素的前提下,根据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切身利益来设计。
旅游目的地区域并非所有旅游节点之间都直接通达,也并非所有的旅游者在返程时都选择同一路线,因此,旅游目的地区域的路线设计也应是循环路线。
高级别旅游节点空间凝聚分布的特征决定了不同旅游区的综合吸引力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旅游者空间流向存在较大不均衡性。
根据吸引力的重要程度差别,吸引物聚集体在空间上呈等级结构,表现为旅游者在不同旅游节点的旅游人次有较大差别,对连接不同节点之间的路径的利用率也差别明显。
4.旅游目的地区域(TourismDestinationDistricts,简称TDD)
旅游目的地区域是指旅游者为了度过美好的闲暇时间所选择进行旅游活动的区域,范围一般包括以城市为依托,进行节点状“一日游”旅游活动所能到达的特定区域,至少具备过夜特征。
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一个核心城市为住宿依托中心,进行节点状游览活动。
由图5.1可知,除客源地市场外,旅游系统所有要素均包含在旅游目的地区域内。
旅游目的地区域及其边界的界定,与旅游方式和旅游特征紧密相连,旅游目的地区域或大或小,也许会相互重叠。
在一个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地以不同规模存在并与行政边界密切相关。
但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涉及的旅游行为空间,绝不简单地等同于行政空间,旅游行为空间是一种无形似客观存在的范围,是旅游者凭借旅游设施和其他条件(如交通等),通过旅游活动在区域空间所留下的投影,随旅游行为空间位置改变而变化。
因此,旅游行为空间也是一种动态变化的流动空间,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工具的改进,该空间具有不断扩大、波浪式外延化递推的趋势。
行为空间虽然在地表上有投影,但无法将其固定,其表示方法也只能是间接的。
旅游目的地空间布局必须克服区域中各旅游地之间的边界限制及行政区域边界所带来的各种问题,特别是旅游土地规划对合理规划布局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空间的影响。
因此,在对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时,必须首先界定旅游目的地区域的范围。
陈健昌、保继刚(1988)对旅游者旅游空间行为的研究刻画了旅游目的地区域的形成机制。
他们根据所涉及的空间大小,将旅游空间行为划分为大、中、小等三种尺度,并认为对于大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一方面,旅游者倾向于选择有高级别旅游景点的地方作为旅游目的地;
另一方面,到达目的地后,往往只旅游目的地附近级别较高的旅游点;
对于中、小尺度游客,其出游距离较短,对景点类别的敏感度强于大尺度游客,而对于景点级别的敏感度弱于大尺度游客。
为了节约成本,中小尺度游客旅游过程中一般采用早出晚归的旅行方式,不需要过夜。
通过对旅游者出游时行为规律进行研究,可对旅游目的地区域范围加以界定。
表5.1不同尺度旅游者出游的空间范围、采用的交通方式及过夜特征
尺度
大尺度
中尺度
小尺度
涉及的空间范围
省际、全国、国际
省内、地区内
县(市)内、风景区内
主要交通工具
航空、铁路
铁路、公路
公路、徒步
是否过夜
一般过夜
一般不过夜
注:
陈健昌、保继刚,1988
5.出(入)口通道(Gateways)
出(入)口通道是旅游者进入旅游目的地区域的大门或到达地点,是指旅游者到达(进入)旅游吸引物或交通中枢、服务基地时最先接触到的地区。
它们也许会沿着一条路线集中分布,也许是在旅游者由一个目的地进入另一目的地区域的渐进过渡点上。
虽然有时并未标明,但对旅游者有着重要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出(入)口通道预示着一旅游者进入旅游目的地区域,也同时表明这一旅程的结束,具有双重功效,另外它还可以给出这一目的地区域的全景俯览,帮助旅游者定位。
一般来说,出(入)口通道好形象的意义进入时比离开时大,而坏形象离开时比进入时大。
因此,在旅游目的地空间规划布局中必须对出(入)口通道予以认真关注和考虑。
旅游目的地区域的出(入)口通道是多重的,要根据客源地、旅游者特征、季节条件及交通工具的选择等因素来规划与设计,要充分考虑每个出(入)口通道的位置,要设计出最合适、也最具有吸引力的出(入)口告示。
出(入)口通道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目的地区域的空间位里有关。
6.旅游客源地市场(OriginMarkets)
旅游客源地市场通常指旅游者及潜在旅游者长期居住的区域,某一个给定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地市场是受多种因素所制约的。
据吴必虎(1997)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
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公里以内的范围内;
由旅游中心城市出发的非本市居民的目的地选择范围主要集中在距城市250公里半径范围内。
严格意义上讲,客源地市场已经不属于区域旅游系统内部空间的范畴,但客源地市场确实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在空间上识别区域旅游市场范围是分析旅游前景的基础。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和愿望来自其旅游动机和旅游偏爱并受客源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旅游目的地空间布局把旅游客源地市场纳入考虑范围,有助于旅游目的地入口通道(Gateways)及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标识物(GeneratingMarkers)的规划与设计。
旅游规划者不能狭隘地只考虑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任何一个旅游规划文件都必须把相互紧密联系的客源地和目的地两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在规划与设计之中。
基于这种认识,在提取旅游空间结构要素时将客源地市场也考虑在内,但正如图5.1所示,客源地市场并不包含在TDD内。
地理学认为,由于空间相互作用的存在,位于空间中的一个设施、一个企业等作为供给中心主要供应的市场范围,叫做市场域(MarketArea),即指区域旅游产品对空间所有城市的吸引力大于某一阐值时涉及到的城市作为市场单位形成的市场集合。
理论上,市场域可以无穷大,而狭义上,市场域是有限的,它的大小就是在其周围地区的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大于某一阐值的市场范围。
这个范围不仅取决于区域旅游产品本身吸引力的大小,而且还受到城市群在区域旅游景点所处位置上产生的综合吸引力强弱的影响。
因而,“市场域”的大小既与区域本身的资源条件和知名度等因素有关,又与其在城市群中的空间位置有关。
引入市场域的概念,配以计量地理学方法,可分析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一方面,可为区域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中市场细分和旅游形象塑造提供参考,避免盲目性投资;
另一方面,可为旅游区域内部环境改造,扩大区域旅游客源市场份额提供参考。
三、旅游空间结构整合
为了保护旅游业所依赖的环境,为了减轻和缓和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文化等负面影响,为了使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和负面效应最小化,最有效的干涉方式就是旅游业自身空间结构整合,优化空间布局。
(一)旅游空间结构模式
不同旅游目的地区域在不同旅游发展阶段,应采用差异性的发展模式,如若采用的模式适当,会有效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因而,在对旅游系统空间结构进行整合优化之前,必须确定该区域旅游发展所采用的旅游空间结构模式。
国内外学者对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研究先后提出了若干不尽相同的“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型”,但这些模型大多数偏重于某些单项要素,如旅游者行为、旅游区划或旅游流的规模和变化的研究,集中在旅游产品、旅游市场和旅游客源的时空流动分析等有限的个体领域。
本书将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系统,从“旅游系统”角度全方位研究空间结构模式。
各个要素在旅游空间上的不同组合,使旅游系统具有十分丰富的内部形态和结构,而这些类型各异的内部形态和结构是确定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的基础和依据。
根据旅游系统的内部形态结构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可以把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分为凝聚模式、放射模式和扩展模式(如图5.2)三种类型。
如图5.2旅游空间结构模式
1.凝聚模式
该模式一般形成于起步阶段的,是旅游空间成长的最初阶段。
旅游活动首先在一些先天资源优势突出、交通条件相对便利的零散景点产生,通过几个代表性旅游地的开发、建设,形成单一旅游中心—腹地体系的空间结构,向旅游活动提供全部服务。
在这少数几个旅游地发展的基础上,带动和协调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者大多是具有多中心型心理特征的探险型旅游者或当地居民,旅游活动基本处于自发状态。
随着旅游者数量的增加,当地居民逐渐形成了旅游开发的意识,开始向旅游者提供一些吃、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的服务,形成旅游业发展的雏形。
劳动力素质及服务状况差,旅游接待设施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导致旅游业经济效益也较低。
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范围很狭小,系统内部尚未形成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下一级旅游分区也未形成,与域外联系松散;
旅游开发处于R-P共生阶段,节点数目有限,规模较小、景观单调,综合吸引力较低;
旅游路径系统较为薄弱,而且旅游流的流向呈单向性;
客源地市场缺乏稳固性,仅具有近域游客吸引向性,且较为脆弱,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波动性明显,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缺乏成熟稳固的产业链和横纵向联系。
这一阶段区域旅游开发的重点是加强旅游节点的吸引力和相关产业要素的配套建设,不断增强自身资金积累能力,通过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以国内旅游为重心,重点开发一两个旅游节点,进一步增强极核的极化作用,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区,使其区域旅游业发展增长极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向更高层次和更加完善的发展方向演进。
2.放射模式
该模式对应处于发展阶段的旅游系统,是在凝聚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过渡性阶段。
随着少数几个旅游节点的开发和建设,区域内旅游资源潜力被充分认识,大规模旅游开发条件开始形成,财力、物力等投入进一步加大,大多代用R-P提升模式,一些旅游资源正在不断得到开发,旅游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通道系统滞后的矛盾日益凸显,取代旅游接待设施不足的问题成为制约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出于发展旅游业或振兴地方经济的需要,地方政府逐渐将建设重点转向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可进入性的改善和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使旅游者数量进一步扩大,同时旅游区对周边地区旅游流的扩散作用也开始显现,依托某一个或几个旅游城市,形成几个具有特色的次级旅游区。
此时,区域内部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旅游功能已基本健全,路径通达度亦有较大提升,旅游流动呈现出双向性,旅游系统开始发育。
旅行社在组织旅游线路时有了较大的灵活度和选择余地;
旅游节点之间相互联系在一起,节点综合吸引力有了较大程度增强,市场拥有程度也不断扩大,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定的客源地市场,对于外来因素影响的敏感度降低,具有全国吸引向性的旅游市场体系己初步形成。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呈现出以旅游区为核心、以主要交通通道为轴线的互动体系。
在这一阶段,区域旅游增长速度较快,这类旅游地域系统一般应采取国际旅游重点发展的战略,通过国际旅游的带动作用,以面促点,以点带面,不断拓展市场,带动和促进国内旅游业及旅游地域系统的发展。
但同时也应注意,次一级旅游区的选择开发需特别谨慎,这一方面是因为受通道系统的制约,旅游流向主要还是以集聚为主,扩散效应有限;
另一方面要注意旅游地的近距离替代效应和屏蔽效应。
因此,次一级旅游地的选择,一要紧临一级旅游区,二要突出特色,与一级旅游区形成互补增强优势,避免恶性竞争。
3.扩展模式
该模式对应于旅游地的准成熟阶段,是区域旅游系统从凝聚模式,经放射模式,继续演进的最终结果。
随着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空间的成长,旅游节点越来越多,不同性质的旅游区开始出现,旅游目的地日益呈现出多区的空间增长格局,旅游综合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市场域范围进一步扩大。
旅游业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通道系统的改善不但使系统本身获得了充分发展,而且在系统内部己经形成成熟、完备的旅游服务网络体系。
一级旅游区在区域内已具有较强的集散功能,对旅游地域系统的功能、规模及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
在此影响下,旅游目的地区域进一步向外扩展,形成若干具有“飞地”性质的二级旅游目的地区域,形成一级旅游区为中心—次级旅游区—旅游腹地通道的网脊式空间结构。
旅游业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成熟产业链和产业前后向联系,各级旅游地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旅游域相互渗透;
次级旅游地依托旅游通道与上一级中心地建立联系,形成更广阔的区域吸引范围。
这种现象,一方面使各级旅游中心地对旅游流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但另一方面,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会变得异常激烈,因为发达的旅游通道体系使得旅游者流向的改变非常容易,极易造成区域旅游经济系统运行的紊乱,以致形成旅游地之间恶性竟争的局面。
因此,扩展型目的地空间结构的形成并不一定意味着区域旅游经济系统进入了稳定、高效、有序运行的成熟阶段,还需要仔细研究各级旅游地的比较优势,确立各自在区域系统中的特色和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同时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以形成合理的区域旅游业分工合作体系。
该阶段的发展的重心应为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并举,通过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以及旅游形象的塑造,实现产品结构多样化、高度化,以增强旅游地域系统的竞争能力,扩大市场范围,进而促进旅游系统整体发展。
(二)旅游空间结构整合
旅游空间结构整合是一个发展中出现并且逐渐明显的大课题,其一般的原则性要求可概述为:
致力于区域旅游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体现,突出可持续发展性。
1.大致的整合思路
图5.3空间结构整合的大致思路
对某一旅游目的地区域进行空间结构整合的大致思路如图1.3。
即界定旅游目的地区域范围;
按照地域分异规律对旅游目的地区域进行细化,形成不同特色旅游区;
采用计量地理学方法,对旅游区内旅游节点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度量;
探讨旅游流的空间流向和流动方式,分析区域旅游路径和旅游入口通道;
引入“市场域”的概念,对国内客源市场和国际客源市场进行表征和测度;
从空间角度提出目前该区域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在分析目前该区域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造和优化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发展模型。
2.要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章 旅游地空间结构与生命周期 第五 旅游地 空间结构 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