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417713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70
- 大小:287.03KB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拿温度为例,通常规定零上为正,于是零下为负,零上10℃就用10℃表示,零下5℃则用―5℃来表示。
②怎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
能否从天气预报出现的标记中,得到一些启发呢?
例1中,我们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向西为负。
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记作3千米,向西行驶2千米应记作―2千米。
后面的例子让学生来说(注意词的表达)。
在以上的讨论中,出现了哪些新数?
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上面我们引进了―5,―2,―237,―0.7等数。
像这样的一些新数,叫做负数。
过去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如10,3,500,1.2等,叫做正数。
正数前面有时也可放一个“+”(读作“正”),如5可以写成+5。
注意: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例题
规定向前走为正,两个学生一组做游戏,如
甲:
向前走2步乙:
2
向后走3步乙:
―3
―4乙:
向后走4步
甲:
0乙:
原地不动
注:
通过设计类似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四.课堂练习:
课本p3:
1、2
补充练习
①―10表示支出10元,那么+50表示;
如果零上5度记作5°
C,那么零下2度记作;
如果上升10m记作10m,那么―3m表示;
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可记作海拔米(即低于海平面11034米)。
比海平面高50m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拨;
比海平面低30m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拨;
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都带有“+”号B.不带“+”号的数都是负数
C.小学数学中学过的数都可以看作是正数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③数学测验班平均分80分,小华85分,高出平均分5分记作+5,小松78分,记作。
④某物体向右运动为正,那么―2m表示,0表示。
⑤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10±
0.05(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10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最小不超过标准尺寸。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六条 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科
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第十二条 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法。
五、课堂小结:
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哪种意义为正是可以任意规定的。
如果把一种意义规定为正,则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
常将“前进、上升、收入、零上温度”等规定为正,而把“后退、下降、支出、零下温度”等规定为负。
六、课外作业:
教科书P5—1,2
板书设计:
定义:
例:
练习
第2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2)
1、知识与技能:
在了解正负数的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灵活运用正负数的来表示相反意义量
通过用正负数的来表示相反意义量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教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学会交流
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
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这两种量,我们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那么另一种意义的量就用负数来表示.这就是说:
数的范围扩大了(数有正数和负数之分).那么,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
问题1:
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
(数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基准.
例如:
在温度的表示中,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两种不同意义的量,通常规定零上温度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来表示。
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最高温度是零上7℃,最低温度是零下5℃时,就应该表示为+7℃和-5℃,这里+7℃和-5℃就分别称为正数和负数。
那么当温度是零度时,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
(表示为0℃),它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讲解新课
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它们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随着对正数、负数意义认识的加深,正数和负数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的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
例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43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米。
记账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用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思考:
教科书第4页(学生先思考,教师再讲解)
三、课堂练习课本P4练习1,2,3,4
四、课时小结
引入负数可以简明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对于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负数表示.在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把哪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要特别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建立正负数概念后,当考虑一个数时,一定要考虑它的符号,这与以前学过的数有很大的区别.
五、课外作业教科书P5:
2、4
板书设计:
1.相反意义的量:
2.思考:
学生练习:
第3课时
1.2.1有理数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整数、分数、有理数的概念。
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整数或分数或有理数,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有理数概念。
通过学习有理数概念,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分类的思想教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了解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①正常水位为0m,水位高于正常水位0.2m记作,低于正常水位0.3m记作。
②乒乓球比标准重量重0.039g记作,比标准重量轻0.019g记作,标准重量记作。
2.一个物体沿东西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它们的运动,如果向东运动4m记作4m,向西运动8m记作;
如果―7m表示物体向西运动7m,那么6m表明物体怎样运动?
(1+0.2;
–0.3;
+0.039;
–0.019;
2.–8m;
向东运动6m)
1.数的扩充:
数1,2,3,4,…叫做正整数;
―1,―2,―3,―4,…叫做负整数;
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数
,
,8
,+5.6,…叫做正分数;
―
,―
,―3.5,…叫做负分数;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0”是整数吗?
是正数吗?
是有理数吗?
②“―2”是整数吗?
③自然数就是整数吗?
要求学生区分“正”与“整”;
小数可化为分数。
3.有理数的分类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有理数进行不同的分类:
①先将有理数按“整”和“分”的属性分,再按每类数的“正”、“负”分,即得如下分类表:
②先将有理数按“正”和“负”的属性分,再按每类数的“整”、“分”分,即得如上分类表:
(注:
①“0”也是自然数。
②“0”的特殊性。
)
4、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setofnumber)。
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
所有负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负数集合;
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叫整数集合;
所有分数组成的集合叫分数集合;
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有理数集合;
所有正整数和零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集。
三、例题;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集合的括号内:
29,―5.5,,
,―1,90%,3.14,0,―2
,―0.01,―2,1
(1)整数集合:
{29,,―1,0,―2,1…}
(2)分数集合:
{―5.5,
,90%,3.14,―2
,―0.01,…}
(3)正数集合:
{29,,
,90%,3.14,1,…}
(4)负数集合:
{―5.5,―1,―2
,―0.01,―2,…}
(5)正整数集合:
{29,,1,…};
(6)负整数集合:
{―1,―2,…}
(7)正分数集合:
{
,90%,3.14,…};
(8)负分数集合:
{―5.5,―2
(9)正有理数集合:
{29,2002,
(10)负有理数集合:
四、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零是整数;
②零是有理数;
③零是自然数;
④零是正数;
⑤零是负数;
⑥零是非负数。
A:
①②③⑥B:
①②⑥C:
①②③D:
②③⑥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有理数中,零的意义表示没有
B:
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
C:
0.5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因而它不是有理数
D:
零是最小的非负整数,它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3、―100不是()
有理数B:
自然数C:
整数D:
负有理数
4、判断:
(1)0是正数()
(2)0是负数()
(3)0是自然数()(4)0是非负数()
(5)0是非正数()(6)0是整数()
(7)0是有理数()(8)在有理数中,0仅表示没有。
()
(9)0除以任何数,其商为0()(10)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
()
(11)―3.5是负分数()(12)负整数和负分数统称负数()
(13)0.3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因此它不是有理数()
(14)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
()
答案:
1.A;
2.D;
3.B;
4.×
;
×
√;
。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基本内容?
学习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应注意什么问题?
教科书P14—1题
1.数的分类及数集:
例1.学生练习:
第4课时
1.2.2数轴
(1)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数轴的概念,如何画数轴,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在数轴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概念;
通过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彩色粉笔、三角板、温度计
1.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0是正数还是负数?
2.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
类似于这种用带有刻度的物体表示数的东西还有哪些(直尺、弹簧秤等)?
数学中,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
演示从温度计抽象成数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同时把类比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概念的形成过程。
1.请学生阅读新课第22―23页,思考并讨论:
①零上25℃用正数_____表示。
0℃用数____表示;
零下10℃用负数_____表示。
②数轴要具备哪三个要素?
③原点表示什么数?
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
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
④表示+2的点在什么位置?
表示―3的点在什么位置?
⑤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的A点表示什么数?
原点向左1
个单位长度的B点表示什么数?
2.数轴的画法:
师生共同总结数轴的画法步骤:
第一步:
画一条直线(通常是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O,叫做原点,用这点表示数0;
(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第二步:
规定这条直线的一个方向为正方向(一般取从左到右的方向,用箭头表示出来)。
相反的方向就是负方向;
(相当于温度计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第三步:
适当地选取一条线段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也就是在0的右面取一点表示1,0与1之间的长就是单位长度。
(相当于温度计上1℃占1小格的长度。
在数轴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这些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它们依次表示–1,–2,–3,…。
3.数轴的定义: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位置的选定、正方向的取向、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都是根据需要认为规定的。
直线也不一定是水平的。
三.例题;
例1:
判断下图中所画的数轴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指出错在哪里?
解答:
都不正确,
(1)缺少单位长度;
(2)缺少正方向;
(3)缺少原点;
(4)单位长度不一致。
例2:
把下面各小题的数分别表示在三条数轴上:
(1)2,-1,0,
,+3.5
(2)―5,0,+5,15,20;
(3)―1500,―500,0,500,1000。
分析:
要在数轴上表示数,首先要正确画出数轴,标明原点、正方向(一般从左到右为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这三要素,然后再表示数,第
(1)题,数不大,单位长度取1cm代表1,第
(2)、(3)题数轴较大,可取1cm分别代表5和500。
数轴上原点的位置要根据需要来定,不一定要居中,如第
(1)题的原点可居中,
(2)的原点可偏左,(3)的原点可偏右,单位长度也应根据需要来确定,但在同一条数轴上,单位长度不能变。
表示某个数的点,在图形上一定要用较大的“.”突出来,并且在数轴上写出该点表示的数。
这样画出的图形较合理、美观。
例3:
借助数轴回答下列问题
(1)有没有最小的正整数?
有没有最大的正整数?
如果有,把它指出来;
(2)有没有最小的负整数?
有没有最大的负整数?
如果有,把它标出来。
观察数轴易知:
(1)有最小的正整数,它是1,没有最大的正整数;
(2)没有最小的负整数,有最大的负整数,它是-1。
教科书P9:
1,2,3。
1.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它揭示了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反过来并不是数轴上的所有点都表示有理数;
2.画数轴时,原点的位置以及单位长度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取,注意不要漏画正方向、不要漏画原点,单位长度一定要统一,数轴上数的排列顺序(尤其是负数)要正确。
教科书P14:
2,3
1.数轴:
例1.例2.例3:
第5课时
1.2.2数轴
(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能在数轴上由数找点、由点读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借用数轴直观的进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如何比较两个负数(尤其是两个负分数)的大小。
1.将―5、2.5、
、―4、3.25、
、―4、0、1各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2.下面数轴上的点A、B、C、D、E分别表示什么数?
3.用“<”或“>”填空:
(简单复习小学有关比较正整数、正分数、正小数的大小的知识)2517;
0.90.85;
3.72.9;
观察温度计的刻度,发现上边的温度总比下边的高。
类似地,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进一步观察数轴,发现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这说明什么?
由学生归纳出:
正数都大于0;
负数都小于0;
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三.例题;
比较―3,0,2的大小。
分析一:
先在数轴上分别找到表示―3、0、2的点,由“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得到―3<0<2;
分析二:
直接由“正数都大于0;
正数大于一切负数”的规律得出―3<0<2。
把下列各组数用“<”号连接起来.
(1)―10,2,―14;
(2)―100,0,0.01;
(3)
,―4.75,3.75。
解:
(1)―14<―10<2;
(2)―100<0<0.01;
(3)―4.75<3.75<
说明:
按题意用“<”号连接,解题中不能用“>”号连接,否则与题意不符,更不能把“<”与“>”混用,如第
(1)小题不能写成“―10<2>―14”或者写成“2>―14<―10”的形式。
将有理数3,0,
,―4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解:
正数
<3,由正、负数大小比较法则,得―4<0<
<3。
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1.3,0.3,―3,―5.
比较有理数大小法则是: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根据法则先在同一个数轴上表示出同一组数的位置,然后用“<”号连接,这种方法比较直观,但画图表示数较麻烦。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数轴上数的位置得出比较大小规律,即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则比较更方便些。
教科书P14——6
1.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例1.例2.
第6课时
1.2.3相反数
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意义,懂得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
经历概念的生成、应用,体会相反数的意义,简化数的符号,学习观察、归纳、概括的策略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理解相反数的代数定义与几何定义,熟练地求出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
多重符号的数的化简问题的理解。
彩色粉笔、三角板
1.在数轴上分别找出表示各数的点。
6与―6,―
与
,―1.5与1.5
想一想:
在数轴上,表示每对数的点有什么相同?
有什么不同?
2.观察数6与―6,―
,―1.5与1.5有何特点?
,观察每组数所对应的两个点的位置关系有什么规律?
二、讲授新课:
发现、总结相反数的定义:
象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
理解:
代数定义: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定义:
在数轴上原点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
反数。
说明:
“互为相反数”的含义是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因而不能说“―6是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这是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到原点的距离就是0,这是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唯一的数。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5是5的相反数;
()②5是―5的相反数;
()③5与―5互为相反数;
()
④―5是相反数;
()⑤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解答:
√。
(1)分别写出5、―7、―3
、+11.2的相反数;
(2)指出―2.4各是什么数的相反数。
(1)5的相反数是―5。
―7的相反数是7。
―
的相反数是
+11.2的相反数是―11.2。
(2)-2.4是2.4的相反数
化简下列各数:
(1)―(+10);
(2)+(―0.15);
(3)+(+3);
(4)―(―20)。
(1)―(+10)=―10。
(2)+(―0.15)=―0.15。
(3)+(+3)=+3=3。
(4)―(―20)=20。
教科书P10:
1,2,3,4。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从数轴上看,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找一个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2.相反数是表示具有特定关系(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单独一个数不能被称为相反数,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
3.正号“+”的功能是对一个数的符号予以确认;
而负号“―”的功能是对一个数的符号予以改变。
4
定义例1.例2.
学生练习
第7课时
1.2.4绝对值
(1)
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能利用数轴及绝对值的知识,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经历绝对值概念的形成,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及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上册 数学 第一章 有理数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