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一一人生就像一艘远航的船主讲人李坚暨南大学心理健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413236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3.09KB
儿童心理一一人生就像一艘远航的船主讲人李坚暨南大学心理健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儿童心理一一人生就像一艘远航的船主讲人李坚暨南大学心理健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心理一一人生就像一艘远航的船主讲人李坚暨南大学心理健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专制中长大的孩子,他喜欢反抗;
在淫乱中长大的孩子,他会心理变态;
在民主中长大的孩子,他领导能力强;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自信;
在公平中长大的孩子,他抱有正义感;
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耐心;
在赞赏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喜欢自己;
在爱之中长大的孩子,他会爱人如己。
l)西方-两种管教方式对比
民主式管教的家庭,父母具有容忍性,鼓励孩子自我表现,激发其好奇心,家里的事情大都由家庭成员共同商议决定。
孩子大部分都活泼、开朗、主动、外向、自信心和上进心都强,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很自然。
权威式管教的家庭里,父母的管教很严,一切活动都由父母来决定,解决任何问题孩子都很难参与讨论。
孩子大都比较顺从、安静、内向,好奇心和主动性都差,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大都退缩,感到困难。
2)西方一孩子与父母
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研究中,首先观察孩子的表现,然后就孩子们的自我控制、好奇心、独立性、友善和热情等五项个性特征加以评定,将差别较大的孩子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的孩子成熟、能干、自足而且独立性强;
另一组孩子则幼稚、依赖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很差。
对这两组孩子的家庭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访问,并亲自观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互作用后,把家长的行为方式分成控制、成熟要求(要求孩子的行为与年龄一致,并做某些规定)、亲子沟通方式和父母友善等四项加以评定。
结果发现,最成熟最能干的一组孩子的父母在这四项评定上得分最高。
这些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都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多给鼓励和支持,并尊重孩子的独立和自主,以耐心说服的方法来控制孩子的某些行为。
相反,那些不成熟不能干的一组孩子的父母,在上述四项评定中得分都很低。
这些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大都很少控制,他们虽然十分疼爱孩子,但又对孩子过度保护、溺爱、管教不严、要求不高,不鼓励和不支持孩子独立自主的合理行为。
3)中国-过分保护型
过分保护型的家长占30%左右。
过分保护就是父母什么都代劳了。
父母就像保姆一样干家务,帮助孩子解决一切问题,其实质就是溺爱。
这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结果培养出的孩子是懦弱、依赖与无能。
这种个性心理特征熄灭了孩子的创造欲望,处处需要别人的指点与帮助,没有开拓精神,智力发展受到限制。
4)中国一过分干涉型
过分干涉型的家庭也占30%左右。
如果说过分保护是包办代替的话,那么过分干涉就是限制孩子的言行,画框框,定调调,孩子按父母的认识和意愿去活动,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使孩子缺乏思维的批判性,做事没主意,人云亦云。
孩子不敢超越父母的认识,局限孩子的思维,使孩子很少有发散性思维,思想被禁锢,没有灵气,也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创造力。
5)中国一严厉惩罚型
严厉惩罚型的占7%-10%。
这种教育方式目前不是很普遍,但确实存在。
对孩子严格要求完全正当,但严厉惩罚可能会物极必反。
严厉惩罚型一般有这样几种类型:
家长教育孩子态度生硬,对子女缺乏感情,言语粗鲁,方法简单;
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与认识,孩子压而不服,嘴上接受,心里不接受;
常挖苦责备、甚至打骂孩子,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这种教育方式一方面可能使孩子的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的能力,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同时也可能使孩子像父母一样,粗鲁、冷酷、没有教养
6)中国-温暖理解民主式
温暖理解民主式的,这部分家长也占30%左右。
王教授曾对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60名高考状元作过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状元家长都属于温暖理解型的。
民主宽松的家教环境给学生心理和人格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
当然,民主式的家长也对孩子的发展提出建议,理性地指导孩子成长。
王教授分析,高考状元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一是家长对孩子在学习上要求不怎么多,但在做人上要求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
二是不要求孩子考多少分,不施加压力,只要尽力即可;
三是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为此,有的家长不看电视甚至少说话;
四是这些学生从小到大,都没有挨过父母打骂,所谓棒下出孝子或出才子并非真理。
l)三种预备课
2)皮格马利翁效应
把三种预备课分别交给三名小学教员。
第一名教员尽量不干预,他不给孩子作任何评价,无论是肯定或否定。
第二名教员一味苛求,只责备消极的行为和结果。
第三名教员注重鼓励,只表扬积极的行为和结果。
几个月后,得出的结果表明,上第一种预备课的孩子无丝毫进步,上第二种预备课的孩子有点退步;
上第三种课的孩子则取得了真正的进步。
1969年4月3日的世界报刊登的一篇文章成功地描绘了皮格马利翁(PyPmalion)效应。
两名美国心理学家,R·
罗尼撒尔(R.Rounthal)和L·
雅格布逊(L.Jacotson)在一所小学进行了几年的教育试验。
这所学校拥有630名男女学生,其中1/6是来自墨西哥的少数民族。
实验目的是证明因晚入学而暂时落后的孩子不应被认为不会取得好成绩。
他们普遍测定了每个学生的智商,向教员说明这是一项特殊的实验。
它可以预见某些孩子在智力发展上会突飞猛进。
其做法是:
告诉教员,指定一个经抽签选出的孩子,教员应给予“迅速的智力飞跃”的教育,然后与别的孩子做“对照样本”。
结果是惊人的,因为与作对照的孩子相比,这被偶然指定的孩子的智商无疑提高了。
由于他们比较年轻,所以学习成绩的提高就更有意义。
这样碰运气被指定的孩子智力进步迅速,这在开始几个月里很明显。
如果来年换一位新教员继续同样的教育,孩子的智力进步就更惊人。
这些实验表明,教育者良好的期望会提高受教育者的智力成绩。
3.社会环境
榜样是最好的教师。
一一一一(古希腊)伊索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Bandura)
电视的影响
(三)个人经历
四、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按不同阶段教育实施机构划分
(二)按学龄阶段划分
(三)按生理成熟程度划分
(四)按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为依据划分
(五)按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划分
(六)按皮亚杰的个体认知发展阶段划分
(七)按儿童的主导活动发展阶段划分
(八)中国传统划分
1.家庭教育期:
0-1岁
2.托儿所教育期:
1-3岁
3.幼儿园教育期:
3-5岁
4小学教育期:
6-12岁
5.初中教育期:
13-15岁
6.高中教育期:
16-18岁
1.先学前期:
l一3岁
2.学前期:
3一5岁
3.学龄初期:
6一12岁
4.学龄中期:
13一15岁
5.学龄晚期:
16一18岁
1.胎儿期:
从受精开始到分娩共280天
2.新生儿期:
出生一1个月
3.乳儿期:
出生1个月一12个月
4.婴儿期:
1岁一2岁
5.幼儿期:
3岁一5岁
6.童年期:
6岁一12岁
7.少年期:
13岁一15岁
8.青年期:
(四)按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划分
1.口唇期:
出生一1岁
2.肛门期:
1岁一3岁
3.性器期:
3岁一6岁
4.潜伏期:
6岁一11岁
5.生殖期(青春期):
12一20岁
分为两个亚期,即前口唇期和后口唇期。
8个月以前是前期,8个月以后是后期。
该时期最重要的成就是自我的形成。
分为前肛门期和后肛门期,前期主要是排泄粪便带来的快乐体验,后期是控制粪便带来的体验。
3一6岁
(也称前生殖期)能分辩两性性器官的差别,并通过玩弄生殖器获得快感,于是产生男性生殖器崇拜期。
产生有关父母的情绪冲突,即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complex)。
“俄狄浦斯”的故事
希腊神话故事
生父:
提佛国王莱尤斯
养父:
科林斯国王,“肿胀的脚”
阿波罗神:
不可返回祖国,否则拭父取母
斯芬克斯之谜(人面狮身、胡夫金字塔)
“有一物焉,早晨四足,当午双足,黄昏三足。
当其足最多时,其速度和力量最小。
此何物也?
"
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Oedipuscomplex
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首选双亲
男孩一>母亲,女孩一>父亲
原因:
性本能(Instinct)、双亲的刺激(偏爱)
6一11岁
性冲突一压抑
性冲动一转移一>学习、游戏
随着儿童在学校获得更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对社会价值的内化,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继续不停的发展。
(本我,id,伊底)
青春期一唤醒性冲动
表达方式:
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婚姻、养孩子)
自恋一>异性恋。
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成为独立的人。
口唇型的人格特征
口唇期“吸吮”的本质特征:
“他能给我什么”,只对自己感兴趣,总要求别人给他什么东西,不论采取乞求或是攻击性的方式。
在生活和工作中,追求安全感、扮演被动和依赖的角色,退缩、好妒忌、猜忌、苛求别人,遇到挫折易怒、易悲观和仇视人。
肛门型的人格特征
一一肛门便秘型:
讲究秩序和整洁,过分吝音或节约以及固执或强迫性。
时间观念很强,不愿浪费任何时间,不断积累钱财,节省和不愿花用钱财。
将金钱看成储存的对象而不是使用对象。
这种特征发源于肛门期儿童对父母大小便训练的消极被动的反抗和攻击。
一一肛门排泄型:
与便秘型完全相反,该特征者有肮脏、放肆和浪费的习惯。
性器型的人格特征
阉割恐惧:
该类特征者行为轻率、果断和自信,自负、夸张、好表现和敏感,常显出攻击性和挑剔性、支配性,易怒。
他们的勇敢和冒险行为也是对这种恐惧的过度补偿。
性器型特征实质上是极端自私和自恋,它妨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性器型特征者力图表现自己的男子汉气概,因而对妇女往往是粗暴和具有敌意的。
阴茎嫉妒:
性器型特征女子受强烈的阴茎嫉妒所驱使,总想在生活中扮演男性角色,力求超越男子。
生殖型的人格特征
生殖型人格的人不仅在性方面,而且在心理和社会方面都达到了完美境界。
他们能消除本能力量的破坏作用,使之富于建设性。
他们有能力控制和引导他们自身的大量力比多(libido)能量,进而实现生活和事业的成功。
弗洛伊德认为极少有人真正达到了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一生殖阶段,因为人们很难顺利地、彻底地解决早期发展阶段所存在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而不至于产生停滞和倒退。
一旦有过停滞和倒退就不可能完全达到最高阶段,具有该阶段相应的人格特征。
弗洛伊德
SigmundFreud
1856.05.06一1939.09.23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
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力比多等概念,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弑父娶母的欲望和恋母情结,以及儿童性行为等理论。
对哲学、心理学、美学甚至社会学、文学等都有深刻的影响。
主要著作:
《歇斯底里研究》(1895),《梦的解析》(l900),《性欲三论》(1905),《论无意识》(1915),《自我与本我》(1923),《焦虑问题》(1926),《自我和防御机制》(1936)。
精神分析学派的著名追随者艾里克森(Erikson),将儿童行为的模式、心理社会因素和“力比多”投放部位三者结合起来划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
分为8个阶段,前5个阶段属于儿童阶段。
1.信任对不信任:
0一1岁
2.自主对羞怯和怀疑:
1一3岁
3.主动对内疚:
4.勤奋对自卑: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一20岁
特点:
婴儿必须学会信任别人对他们基本需要的照料。
成人最重要的是满足孩子的生理和情感需求,如果照料者拒绝或前后不一致,婴儿可能认为世界是危险的,会形成不信任的态度。
主要的社会动因:
照料者。
体验:
希望的实现
成果:
身体舒适和安全感
依恋对后期的发展
研究表明,建立安全依恋的婴儿发展会更好。
例如:
有更好的问题解决的能力,有更复杂和创新的象征游戏,有更多的积极情感,在同龄人中更具有吸引力。
儿童期的好奇心会更强,喜欢学习,自主性也较高。
更少表现出敌意、攻击行为、消极情感、心理病态、心理症状。
儿童必须学会“自主”一一自己吃饭、穿衣、讲究卫生等。
如果不能实现这种自立,可能引起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感到羞耻。
如果父母鼓励儿童依赖,儿童的自主性发展就受阻碍,应鼓励儿童去探索、实验、犯错、了解限制。
父母。
意志的实现
坚持的能力和自主的能力
儿童试图像成人一样做事,试图承担他们能力所不及的责任。
他们有时候采取的目标或活动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是冲突的,这些冲突可能使他们感到内疚。
成功地解决这些危机要求达到一个平衡:
儿童保持这种主动性,但是要学会不侵犯他人的权力、利益和目标。
如果儿童不被允许自己做选择,就会培养不出进取意识,避免主动。
家庭。
目的的实现
掌握新任务的主动性
儿童必须掌握重要的社会和学习技能。
这一阶段儿童经常将自己与同伴相比较。
如果很勤奋,儿童将获得社会和学习技能,从而感到很自信。
不能获得这些技能会使儿童感到自卑。
老师和同伴。
儿童体验:
能力的实现
积极的成果:
创造性和掌握技能
这一阶段是童年向成熟迈进的重要转折点。
青少年反复思考“我是谁”。
他们必须建立基本的社会和职业同一性,获得自我认同感,生命价值,否则他们就对自己成年的角色感到困惑,产生角色混乱。
社区中的同伴。
忠诚的实现
自我认同感
艾里克森
ErikErikson
1902.06.15-1994.05.12
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
美籍德国儿童精神分析医生,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
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
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青年路德:
一个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1958),《同一性:
青少年与危机))(1968),《甘地的真理:
论好战的非暴力根源》(l969),《新的同一性维度》(1973),《杰斐逊演讲集》(1974),《同一性与生命周期))(1980)。
艾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的区别
艾里克森强调儿童是寻求适应环境的积极的、好奇的探索者,不是父母遗传的生物本能的奴隶。
艾里克森认为在生命的每一阶段,为了成功适应和正常发展,人们必须应对社会现实(自我发挥着作用)。
艾里克森不是很强调性驱力,而更强调文化的影响。
当代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认知学派的创始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认知图式(scheme),就是一种思维或动作模式,在某些方面类似于非专业人士所说的策略或概念。
皮亚杰用图式这一术语描述我们表征、组织和解释经验的模式或心理结构。
认知发展的进行
皮亚杰的衡长发展顺序
1.感知运动智慧阶段:
0一2岁
2.前运算智慧阶段:
2岁一7岁
3.具体运算智慧阶段:
7岁一11岁
4.形式运算智慧阶段:
11岁以上
所有儿童都严格按照同样顺序发展,其中每一阶段都是后一阶段出现的前提。
0一2岁
图式或表征经验的方法:
婴儿运用感觉和动作探索来获取对环境的基本理解。
出生时他们仅有对环境的先天条件反射;
在本阶段末,他们有了复杂的感知动作协调能力。
主要发展:
获得对“自我”和“他人”的初步理解,建立了客体永久性。
感知运动智慧阶段:
建立客体永久性
当客体从视野中消失或通过感官无法感觉到时仍然认为物体是存在的。
“藏猫儿”是婴儿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
它有助于帮助婴儿获得客体永久性(l岁左右建立)。
利用符号系统表征(代替)和理解环境信息,进行表象思维(按照事物的外在表现反应)。
但思维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理解事物的方式与自己是一样的。
思维属于直觉思维,缺少可逆性,缺少守恒的概念。
泛灵论。
通过活动增强想象力,逐渐认识到别人对事物的反应不是总与自己相同的。
前运算智慧阶段:
自我中心一皮亚杰的三山实验
前运算智慧阶段儿童的最大缺陷就是自我中心。
他们不能设想他人的观点,经常认为与自己位置不同的其他儿童看到的景色与自己相同。
对待猫的抓痕的表述也是自我为中心的。
守恒实验1
儿童思维带有直觉性,以事物最显著的知觉特征(表面特征)为基础。
不经过逻辑或推理过程。
思维缺少可逆性,不能把事物在心理上逆转思考。
守恒实验2
两个相同的球状橡皮泥,其中一个被压成香肠状后,儿童认为两个体积不再相同。
两排珠子数量相等,但其中一排间隔增大后儿童认为下面这排数量增多了。
获得并运用认知运算(逻辑思维)。
不再被事物的表面蒙蔽。
思维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
能够理解客体的基本属性和联系;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情景,推理他人动机的能力增强。
但思维仅限于比较具体的问题,不能对假设进行思维。
木棍排序任务
要求把一系列木棍由短到长顺序排列。
前运算期的儿童经常用两种排法:
(a)按木木棍的一头排列,结果导致不完全排序;
(b)将木棍的一端依次抬高进行排序,与之相比,具体运算期的儿童能运用“>
”“<
”两种相反的认知运算,快速地逐个比较,完成排序任务(c)知觉的衡常性图例
也叫逻辑运算阶段
能对事物进行非常抽象的系统的和稳定的逻辑思维
是与成人一致的思维形式
皮亚杰
JeanPiaget
1896一1980
出生于瑞士的纳沙泰尔
日内瓦学派创始人、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发生认知论的开创者。
本世纪最有影响的认知发展理论家之一。
他于1955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直至去世。
皮亚杰一生发表500多篇论文和50多部专著。
主要著作有:
《儿童的语言和思维》(1963/1923)、《儿童的判断与推理》(1928)、《儿童的道德判断》(1965/1932)、《智慧心理学))(1963/1950)、《发生认识论原理》(1970)等。
(七)按儿童主导活动发展阶段划分
苏联的儿童心理学家达维多夫强调活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根据儿童活动形式转变的主要阶段进行划分。
1.直接情绪性交往活动:
2.摆弄实物活动:
3.游戏活动:
3一7岁
4.基础学习活动:
7一11岁
5.社会组织活动:
11一15岁
6.专业学习活动:
15一17岁
(八)中国古代划分
1.幼儿的代称
初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泛指不满周岁的初生婴儿。
《孟子离娄下》: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
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孩提―――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报袱中。
颜师古注:
“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
孩者,小儿笑也。
”《老子》:
“如婴儿之未孩。
”也作“孩抱”和“提孩”。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
“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
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
清袁枚《祭妹文》:
“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碎耳。
”周眸,指婴儿周岁。
垂髫(tiao)、髫年、总角―――泛指幼童时期。
古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故称之,也称作“垂发”。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8岁又称“韶年”。
童龀(chen)、黄口---指童年。
说文有“男八月生齿,八岁生跳;
女七月生齿,八月生乱”之说,可见小孩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龄。
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
《孝经圣治》:
“故亲生只膝下。
”孺子―儿童。
《孟子离娄上》:
“有孺子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耀我缨。
”,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
《史记留侯世家》:
“父去里所,复还,曰:
‘孺子可教矣。
”,
2.少年、儿童的代称
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儿童十岁。
舞夕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金钗之年―女子十二岁。
豆范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唐杜牧《赠别》:
“聘婚袅袅十三余,豆范梢头二月初。
”红颜―年轻人的红润容颜。
代指少年。
唐李白《赠孟浩然》诗: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
处子―未出嫁的女子。
千金―对人家女儿的的敬称,多指未婚者。
3.男子、女子成年的代称
儿女---指青年男女。
唐王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束发---男子十五。
古男子到十五束发为鬓。
“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
”(大戴礼记使傅)及笄ji)---女子十五岁。
笄古代妇女束发用的簪子,束发贯之以笄,表示已经到成年。
<礼记内则>记载,女子年十五可插笄。
<国语郑语>:
“既笄而孕。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
郑玄:
“成童,十五以上”。
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岁。
“爱自待年金声夙振”(((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
“女子许嫁,笋而字。
”(《礼记”曲礼上)))
幼艾---指美貌的青年男女。
《楚辞九歌少司命》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
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
《通俗编》中云:
“若品岩赠张洎‘功成当在破瓜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心理 一一 人生 就像一艘 远航 船主 讲人李坚 暨南大学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