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406844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9.42KB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Word下载.docx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们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懂得应选择较简捷的方法进行计算。
5.编排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
《标准》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教材编排了两个阅读材料:
第112页的“你知道吗?
”,通过阅读这段材料,使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分数四则计算的发展史,了解我们的祖先在这一方面的睿智与成果,体会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分数对分数计算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进一步体会用简明的符号来表示数的重要性。
第116页的“生活中的数学”。
通过阅读这份材料,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看到分数在五线谱中的灵活应用,体会数学与音乐、与人类精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课时安排
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课时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
4.第五单元实力评价……………………………………………1课时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
它们的计算方法从表面上看截然不同,但实质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论是整数还是分数的加减法,都要统一单位后才能进行。
当分数的单位统一后,分数的加减运算也就归结为整数的加减了。
如,第2节中的例1
上述过程中,先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然后用整数加法的方法将分子相加,即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得出最后的和。
因此,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紧紧扣住学生经验中“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逐步概括出分数加减的一般计算方法。
2.注重对算理的分析,以算理引入算法。
抽象概括出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要搞好这一过程的教学,必须处理好算理与算法,单纯记忆与发展思维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应通过观察、思考、说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用算理引入算法的重要过程。
使学生明白:
①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只用分子进行加、减;
②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只要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就可以了。
这样教学,不但使学生明白算理是算法的灵魂,而且避免了机械用法、单纯记忆的弊端,达到“明理驭法”的目的。
3.处理好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关系,不可偏废任何一种方式。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发展的,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首先提供给每一位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在学生探究得比较成熟时,具备了和同伴交流的“资本”和“底气”时,再组织他们进行合作交流。
如教学第1节例1计算“”、例2计算“”、例3计算“”时,应让每一位学生自主思考、计算,然后再交流计算的过程和想法;
又如教学第2节例1
(1)计算
(2)计算时,首先应让每一位学生思考: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行吗?
试一试。
在学生充分尝试、探究的基础上再组织交流。
交流时,重点放在“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怎样表述相加的过程”这一核心问题上,使交流达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心领意会”的目的。
4.用好有关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适当补充涉及分数运算的史料。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的神秘感有了更强的好奇心。
因此,结合分数加减的学习内容适当补充一些数学史料,可使学生的好奇转化为探究欲,促其学习数学兴趣的提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因此,教学时,应重视教材提供的两个涉及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的学习。
在此基础上,再补充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
如:
埃及分数(分子为1的分数)的特点和性质:
“任何真分数都可以表示为有限个分母不同的埃及分数的和”,
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04一106的内容及第108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二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
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三
重点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1。
提问:
观察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
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口答:
()+(),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你能算出结果吗?
怎样想的?
学生可以这样思考:
是1个,是3个,合起来也就是。
()+()的和是(),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
(因为()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提问:
你会写出计算过程吗?
板书:
()+()=()=()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上面的计算过程:
观察图可以看出结果是(),也就是()。
注意: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提问:
通过解答上题,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
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
小结:
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3.出示例2。
请学生看题,试列式并计算。
请学生汇报计算过程:
()-()=()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吗?
因为这道题中已知两个数的和是,其中一个数是,求另一个数是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
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
)
计算过程中,为什么分母不变?
你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4.小结:
观察例1和例2有什么共同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5.完成教材第105页的“做一做”和第107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选择2、3个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并让学生说一说应注意什么。
7.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
其中(
)+()=
(
)=,()-()=()让学生说说是依据什么关系进行计算的?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材第108页练习二十一的第3、4题。
1.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
2.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五 练习过程
(一)、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3题。
(二)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4题。
有几组分母相同的分数?
各有几个?
让学生试着组成不同的算式并进行计算。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
()
()-()=()
——()
+
=
()
()-()=()
2.从乐乐家出来,向东走千米是街心公园,向西走共千米是少年图书馆。
从少年图书馆到街心公园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从乐乐家到少年图书馆的距离比到街心公园远多少千米?
3.在○里填入“>
”、“<
”或“=”。
()○()
()○()
()○()
(四)思维训练
1.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
()+()=
()-()=
()-()=
()-()=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最简分数,使等式成立。
)+(
)=
(
)—(
)=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分数加、减法
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相同。
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
教材第107页的内容及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5一8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掌握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
昨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谁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1.出示例3。
电视台少儿频道各类节目播出时间分配情况如下:
节目类型
动画类
游戏类
教育类
科普类
其它
时间分配
(l)请学生根据所给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要求用一步计算的问题)
学生自己将所提问题及解答过程写在练习本上,集体交流。
(2)老师提问:
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学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老师巡视,并请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同学板书在黑板上。
方法一:
()+()=()=()
方法二:
()+()=()=()
引导全班学生观察对比这两种方法,并作出评价:
"
学生交流,达成共识:
用三个分数直接相加比较简便。
(3)出示问题:
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学生思考列式:
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1-()=()
请学生试着计算。
老师提问:
“1”应化为分母是几的分数?
请学生将计算过程板演出来:
1-()-()=()–()–()=()=()
如果将换成,请你算出结果。
学生计算:
1-()-()=()=()
结果是多少?
你能解释吗?
分子是0,根据分数与除法关系,用除以任何整数都得0,所以,凡是分子是0的分数都等于O。
2.完成教材第107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3.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6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5.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7题。
学生先自己填空,交流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6.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8题。
根据学生课前的调查进行解答。
并对学生进行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应用时间的教育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注意在计算分数连加、连减时,用几个分数直接相加或相减比较简便。
另外,如果被减数是“1”时,将被减数化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假分数再计算,当分子出现O时,这个分数就等于O。
教学反思: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一112页的内容及第11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一4题。
1.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
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
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
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
(二)教学实施
1.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
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
如下表:
老师:
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
()+()=
2.探讨“()+()”的算法。
(1)
尝试计算“+”。
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
②()+()=()+()=
③()+()=()=()=
(2)集体评价。
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
达成共识:
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
将和通分时,没有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
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
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
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一个是(),单位不()
()不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老师用图加以说明:
(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老师用课件动态显示()+()的计算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明:
由于10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份,这样()变成(),()变成(),所以()+()=()+()。
通过计算()+(),谁来说一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老师请学生打开教材第110页,让学生将自己表述的语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语言进行对照,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异分母的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教学教材第111页例1的第
(2)题。
(1)由验算引人异分母分数减法。
请学生完成教材第112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先做左边的两道小题。
()-()=(
)
()-()=(
)
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验算,方法有两种:
一种重算法(将原式再算一遍);
一种逆算法,逆算关系有两种,学生多数会用此法验算。
①利用关系式“减数+差=被减数”。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②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
(结果为负数),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
利用实物投影将上述两种不同的验算方法展示出来,然后请学生表达计算的过程。
当学生说到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进行验算时,着重让他们说一说()-()
(先通分,将化成)。
在学生说算法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归纳:
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
(2)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再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12页“做一做”的第2题中右边两道小题。
“你会验算右边两道小题吗?
请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
老师巡视指导。
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验算过程。
集体反馈时,先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验算,然后请用“和一个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的同学说一说,引导学生把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减法中去。
通过计算+、-等算式,你能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小结。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
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说明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老师指着学生验算的4道题目,提问:
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
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
4.完成教材第111页例1的第
(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书写过程。
5.完成教材第112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每道题中两个分母的特征,是特殊关系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数。
6.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一4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四)思维训练
1.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找出规律。
()+()+=
()+()+()+()=
+()+()+()+()=()
应用上面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式题的得数。
()+()+()+()+()+()+()=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教材第114一11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一13题。
1.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
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谁还记得?
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回忆并口答。
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
强调:
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
1.完成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的?
2.完成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发现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
(l)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的分数。
(2)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
(3)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
指出:
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
学生举例,如:
()+()=()
()-()=()
3.完成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题。
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
4.完成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二的第8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
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
5.完成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题。
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
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
6.完成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题。
老师先介绍“杨辉三角”,再让学生算一算表中每一横行各数的和,概括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
出示“杨辉三角”图:
再将表中的‘1”都换成“”,看看这个规律还存在吗?
换成“”呢?
(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发现规律依然存在。
7.完成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题。
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
8.完成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题。
学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用分数加法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可以这样操作:
先将4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人得到4÷
8=(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五 单元 教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