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克特的心理学理论客体关系疗法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405919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3.83KB
温尼克特的心理学理论客体关系疗法Word文件下载.docx
《温尼克特的心理学理论客体关系疗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尼克特的心理学理论客体关系疗法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尼克特并不拒斥弗洛依德关于本能以及个体内在动力的理念,他是把其观点转移并集中重点于孩童与环境间的互动。
此一观点是把本能的发展放在一个社会的与互动的脉络上,其结果是把对年幼孩童的情绪发展的理解几乎完全是以孩童和母亲间的关系而非以本能的角度来看待。
此一和环境间互相关联性及其重要性的强调和弗洛依德强调本能的发展是一个很明显的背离。
成长所迈向的一个成熟指的是社会性的(以关系的角度来界定)而不仅只是本能性的。
2.促进发展的环境
环境的状况,不论是好或不好,都会形塑婴儿的发展。
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母亲的照顾。
温尼克特(1963/1965g,p.85)说:
"
最初,母亲本身就是这个促进发展的环境"
(Winnicott,1963/1965i,p.239)。
此促进发展的环境其特质即是"
调适"
(adaptation)。
温尼克特即使用此一名称来描述"
环境"
对婴儿需求所做的调适。
婴儿的需求及成熟的历程才是中心重要的,而适应它们则是父母的责任。
也就是说,开始是母亲要全然施予到婴儿的照顾上,然后慢慢地她要朝向"
去适应"
(de-adaptation),即一种重新对本身自主独立性的主张。
换不同的话来说,促进发展的环境给予婴儿一种全能的体验。
婴儿开始和主观性的(subjective)客体建立关系;
亦即,幻想或心理客体(mentalobjects)。
然后婴儿做了一个很困难的过渡转移,并藉由心理上创造和再创造该客体的一项历程来开始和"
客观所感知的客体"
建立关系。
一个好客体必须是由婴儿出于需求所创造出来的。
当该客体从主观性的改变到成为客观所感知的时,孩童乃逐渐离开全能的阶段(Winnicott,1963/1965d,pp.180-182)。
3.(有关)全能的幻觉
在成长最早期的阶段,婴儿和现实是无关联而必须(自己)去创造世界的,确实也是,不过其资源非常少。
婴儿身边所能有的一项资源即是幻想或幻觉。
由于有像"
饥饿"
这样子的一种本能张力,婴儿乃随时准备好相信某些东西是可能存在的,所以婴儿可以幻觉到某一客体而且可以对某种客体具有一种神奇的寄望。
好的母亲会带着她的乳房来让婴儿可以发现到它。
在婴儿这首次且原初的和外在现实的关系这个关键阶段中,它就好象是两条线(婴儿的需求及环境的预留准备)从相反的方向进行过来,彼此互相愈来愈靠近。
如果这些线有某些重叠或相会面,婴儿会有某一刻的错觉,经验到婴儿或是视为一错觉或某一件属于外在现实的东西。
母亲允许婴儿为所欲为主宰一切,而婴儿的主观性客体将附着在那如果一切都顺利的那个客观被感知的乳房上。
所谓进行顺利或健康的意思是母亲配合着婴儿的冲动并让婴儿宝贝能有那存在在那里的错觉(例如乳房或是一只让人舒服的手),而那里的错觉则是由宝贝所创造出来的。
4.够好的母亲
温尼克特引用"
够好的母亲"
这个令人注目的字眼(1962/1965f,p.57)来描述如何充份提供孩童使其人生有一个好的开始的亲职功能。
温尼克特以弗洛依德并没有真的在做的方式来强调"
环境与父母"
(environmentandtheparents)为适应婴儿及婴儿需求其所扮演的重要性。
弗洛依德并未忽视父母的重要性,只是较倾向强调婴儿的内在世界及本能需求。
够好的母亲能够充份提供孩童在发展的某一特别阶段中和母亲间建立关系时所需要的东西。
母亲则根据其孩童各种不同需求随时调适及改变,然后慢慢地这成长中的孩童会减少其依赖。
为了要强调对母亲所要求的改变,温尼克特用了"
原始母性预设想法"
(primarymaternalpreoccupation)(1963/1965g,p.85)这个名称来描述母亲预设其婴儿需求的想法,而这在开始时常像是她自己的一部分。
孩童的成长常是因应母亲她自身独立性的重新开始(resumption)(1963/1965g,p.87)。
逐渐地,当婴儿成长且发展了,就出现人际间的改变,即对母亲的要求可以少一点,当她的婴儿宝贝成长得更为独立时。
够好的母亲如要成功适应其婴儿,就必须去符合且培育婴儿的全能性需求。
母亲要成功且重复不断地去符合婴儿的自发性姿势或把婴儿的感觉性幻觉当真(1960/1965e,p.145)。
这促成婴儿的全能感,婴儿乃开始相信有一外在现实,那就好象很神奇,好象做起来似是在其控制之下(因为母亲可以成功地去调适婴儿的手势姿态和需求)。
婴儿逐渐地发展出那凭空显现实际上可得东西的能力,而够好的母亲必须继续不断地提供这类经验,来喂食婴儿那种自恋性全能(narcissisticomnipotence)的意识感。
然后婴儿可以沉着地享受那种全能创造性及全能控制的错觉。
不只是有本能满足所带来肉体上的体验,而且还会有一种情绪上的联合以及开始相信现实里确实有某些东西是人们可以寄予错觉的。
这时可以采取最后一项步骤,即逐渐放掉全能感以及当婴儿开始体认到该错觉的要素并且建立和现实间的接触时能逐渐去除掉该错觉(Winnicott,1948/1958f,p.163)。
5.真自体与伪自体
在讨论环境对婴儿的适应的重要性时,温尼克特讨论到真自体与伪自体的看法,这两者都是从孩童和环境互动中发展出来的。
在放掉全能与错觉的历程中婴儿的自体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透过婴儿的冲动(由母亲所遇见及确认),婴儿发现了环境以及那"
非我的"
(not-me)世界,而建立了"
我"
(me)(Winnicott,1950/1958a,p.216)。
当母亲让婴儿发现并开始和客体(乳房、奶瓶等等)达成协议时,也就开始和客体建立关系。
照顾的母亲也必须保护婴儿免于受那婴儿所无法了解的世界来的并发症和冲撞侵犯。
如果环境不是安全的,婴儿可能以服从配合来响应。
这种服从配合可能会导致婴儿孤立于它本身自发性的及赋予生命的核心之外(Winnicott,1948/1958f,p.171)。
当没有"
够好的母育"
(good-enoughmothering)或当母亲并未符合及履行实现婴儿的全能感时,在客体关系的最早期阶段就会发展出伪自体。
一旦婴儿的手势姿态一再地被错失掉,母亲就会代替她本身的手势姿态,而由婴儿的服从配合来加以契合(Winnicott,1960/1965e,p.145)。
当母亲的调适不够好时,外在客体的精神集注并未开始发动,婴儿仍然是孤立的且是虚伪地活着。
一个伪自体服从性地对环境的要求加以反应并且建立起一组伪关系(afalsesetofrelationships)。
伪自体把真自体隐藏起来而无法自发性地行动。
只有真自体是自发性的且能感受到真实或真诚。
有一个伪自体的存在会导致该人感受到不真实、徒劳无益、在关系中无法真诚
6.客体
虽然温尼克特从梅兰尼·
克莱茵处借来了诸如"
客体"
这样的用语和概念,他却倾向赋予它们他自己的诠释和意义。
因此,他用了"
主观构想的客体"
(subjectivelyconceivedobject)(1960/1965j,p.45)这个词,这和克莱茵"
内在客体"
的概念很相似(Winnicott,1951/1958I,p.237)。
此词和"
客观所摄受的客体"
(objectobjectivelyperceived)相对比,那是指一个外在客体或某一真实的人。
温尼克特相信婴儿的发展是和一主观的客体建立关系开始,然后慢慢建立起和一个客观所摄受的客体建立关系的能力(1963/1965h,p.224)。
够好的母育,特别是抱持(holding),可以让婴儿从与母亲的融合及合并(fusionandmerger)关系转移到和她个别分离并有能力建立客体关系的状态(Winnicott,1960/1965j,p.45)。
借着"
客体关系"
(objectrelationships),温尼克特意指和那已有一各别存在的外在客体建立关系,而该一存在是处于那主观性的、幻想性的个体所全能掌控之外(Winnicott,1963/1965h,p.224)。
当个体成熟时,他会逐渐能够真诚地和客体建立关系、和现实也能有活生生的接触、感觉真实且活着,觉在世界上是真实的,且感觉到该世界是真实且真正的。
在发展的非常早期阶段,存在着一个两体(two-body)关系,而在较后的阶段,即伊底帕斯期间,则是三体(three-body)关系为主要主宰者(Winnicott,1958/1965b,p.29)。
原先的两体关系是由婴儿及母亲(或母亲的替代者)组成。
温尼克特相信在最早期的阶段是不可能有一单体(one-body)关系的,因为独处的能力是一种非常精微练达的现象,只能在三体关系建立之后才能来临。
独处端赖在个体的心理现实中有一好客体存在(Winnicott,1958/1965b,p.32)。
在描述这个好的内在客体时,温尼克特沿用了梅兰尼·
克莱茵的语文。
好的内在客体可以指好的内在乳房或好的内在关系。
具备好的内在客体及对内在关系的自信,可使个人即使在没有外在客体及外在刺激下仍安于满足。
成熟及独处的能力意味个人有机会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中,经由够好的母育建造出一项信念"
(Winnicott,1958/1965b,p.32)。
对现实的全能控制意味对现实的幻想,是一种试图去处理内在现实或逃离内在现实至外在现实的方式。
事实上,个体是经由为了逃离内在现实而经心营造全能的幻想以便达到外在现实(Winnicott,1935/1958c,p.130)。
温尼克特举了许多例子。
孩童当他以一种保护的方式来处理外在父母时,可以同时具有潜意识虐待性的幻想来对抗那内在父母。
一位外向的冒险家可能是一位为逃避内在忧郁症的肤浅人格特质的人。
一位国王之所以得到很多外在的尊敬可能是因为在许多人的内在现实里,那内化的父亲被杀死及砍头,而这个内化的人被人格化为人们可以尊敬及服侍的一位真实的人(Winnicott,1935/1958c,p.131)。
7.过渡性客体
温尼克特对客体关系理论最引人注目的贡献之一是提出"
过渡性客体"
的概念,这是介于主观性客体和真正客体关系之间的一个中间性的经验领域。
过渡性客体并不是一个内在的或主观的客体,它不仅是一个外在客体;
它是第一个"
非我"
所有物(thefirstnot-mepossession)。
一个常见的过渡性客体是一张柔软被毯--或一件尿布或一件旧衣服。
包括在过渡性现象中的还有婴儿的呀呀学语、一种作态行为或某个孩童本身还未被认为是属于外在现实的身体部位。
对婴儿而言重要的是某种成为它入睡时令它非常舒适安慰的事物或声音或作为对抗焦虑或寂寞时一种具保护性的事物或声音。
过渡性客体及过渡性现象(transitionalphenomena)(一种比过渡性客体更宽广、涵盖性更大的用语)是属于那个中间性的经验领域,是内在现实及外在生命都有其影响力的。
婴儿正从全能控制(幻想)传到藉肉体操弄(现实感)来控制,在这当中孩童需要错觉以便创造一个部分主观部分以现实为导向的中间情境。
因此,被毯是真实的,是客观可感知的事物,却被当作在婴儿所控制之下令人舒适的乳房。
过渡性客体既不是在婴儿神奇的、全能的控制之下,像那内在的、主观的客体会(诸如错认乳房为婴儿身体的部分),也不是在外在控制之下,如真实的、外在的母亲般(Winnicott,1951/1958I,p.237)。
三、发展历程与亲职照顾
温尼克特曾大量且广泛地写作关于亲子互动,并且对关于孩童发展历程有重要的创见。
当温尼克特集中探讨关于母亲与孩童时,他到处观望并从各不同角度或观点来检视景像。
然而,他的著作并未把这些不同观点整合成一个可以细心加以实现的连贯体系。
惟他确实观察到许多互相关联的历程,强调孩童的发展跟其与母亲间的关系是交织在一起的。
他反复交叉的主题是环境对孩童发展的影响,他对发展的界定是以孩童和环境--即父母--间关系的角度来看,而对温尼克特而言,父母其实指的不外是母亲为主。
当温尼克特戏剧性地说道"
没有所谓婴儿宝贝的事"
(1952/1958b,p.99),他意指不管什么时候你看到婴儿,你就会看到照顾它的母亲。
没有了母亲的照顾,就没有婴儿(Winnicott,1960/1965j,p.39)。
婴儿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反倒是一对亲职配偶的重要部分。
年幼孩童的发展无可逃脱地和亲职照顾连结在一起:
婴儿与母亲照顾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单元"
(1960/1965j,pp.39,43)。
因此,温尼克特强调情绪成长并不那么是个体本能生命的一种进展,而毋宁是一种从依赖到独立自主的一项人际成长。
在最早阶段中不管如何描述宝贝,除非是和母亲功能有关联,否则是无价值的"
他这么写着(1962/1965f,p.57)。
事实上,温尼克特对发展的各不同阶段有点不那么在意,并且考虑"
各阶段间的分割毕竟是人工的,只是为了方便行事罢了"
(1960/1965j,p.44)。
孩童是在够好的母育环境中发展的,是从原初未整合状态进展到一种有结构的整合,可以有发展客体关系的能力以及"
与它共处生活"
(livingwith);
也就是说,与整体的、外在的客体建立关系(Winnicott,1960/1965j,p.44)。
婴儿从绝对依赖(absolutedependence)游历到相对依赖(relativedependence),再到独立自主(independence),而这三种依赖大约和三种重叠的母亲照顾阶段相对应,即:
扶持"
、"
母亲与婴儿共处生活"
及最后的"
母亲、婴儿与父亲共处生活"
(Winnicott,1960/1965j,p.43)。
在温尼克特所探讨的发展历程中还包括:
成熟历程、亲职照顾方式、成熟历程与亲职照顾方式间的连结、依赖方式以及自我发展等,将在下列中一一探讨。
1.成熟历程:
成熟历程,或称发展阶段,是和亲职照顾连结一起的,也是孩童为向前发展所传承下来的先天倾向。
这些历程包括整合、拟人化(personification)以及客体关联(Winnicott,1945/1958g,p.145;
1952/1958b,p.226;
1962/1965f,p.60)。
整合(integration)意指个体的组织性愈来愈强致形成一个独立单元,因为人格并非一开始即是一完满自足的整体。
拟人化则指个体的心灵(psyche)开始在身体内定位(localized)。
客体关联(objectrelating),对温尼克特而言,必须是和感觉到真实以及与环境中的真实人物、实际客体相关联;
当然,这和客体关系作为一内在历程的通常意思是不相同的。
2.亲职照顾方式:
孩童的成熟历程是藉亲职照顾来促进完成的。
在亲职照顾那样的环境中,它提供了扶持(holding)、处理(handling)以及客体临在(objectpresenting)(Winnicott,1962/1965f,p.60)。
扶持是一种环境供给(environmentalprovision),同时也是亲职照顾的某一阶段或时期。
因此,扶持所指的不仅是身体上对婴儿的扶持,也包括整体环境,是"
在与之共处生活"
的概念(及阶段)之前可以促进其成长的。
在扶持阶段中,婴儿是和母亲合并在一起,还无法感受到客体对其自体是外在的(Winnicott,1960/1965j,p.44)。
逐渐地,婴儿从一个未整合的状态变为一结构化的整合(状态)。
婴儿成了一个单元,一个人,不折不扣的一个个体,有一个内在和一个外在,二个我和一个非我(1960/1965j,pp.43,45)。
婴儿进一步发展出建立客体关系的能力,从和一个主观想象客体间的关系转变到和一个客观感知客体间的关系。
此一发展和婴儿从与母亲合并(的关系)变成与母亲各别分离,或者是和她以一种各别分离或非我方式建立关系非常密切相关连。
成功达成此点乃使婴儿从"
阶段移转到"
与之共处生活"
阶段(Winnicott,1960/1965j,p.45)。
是当孩童可作为一个体而和母亲作为一外在于且各别分离于该孩童自体的一真实客体相互关联的阶段。
3.成熟历程与亲职照顾之间的连结:
婴儿的成熟历程是和亲职供给的种类与品质息息相关。
因之,整合和扶持密切连结、拟人化和处理密切连结,而客体关联则和客体临在密切连结。
3-1.整合与扶持(Integrationandholding):
整合和扶持(所具有)的环境功能密切连结(Winnicott,1962/1965f,p.61)。
扶持包括整天整体常规的照顾,特别是对婴儿的身体扶持,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有些成年人并不知道如何扶持一个婴儿,使婴儿感受到不安全而经常哭啼(Winnicott,1960/1965j,p.49)。
扶持可促进整合,它使婴儿成为一个单元或单元本身,一个生活在它整个身体中的全人。
而整合,把婴儿所有心理碎片(pieces)放在一起,是心理断裂与解组(fragmentationanddisintegration)的相反。
扶持环境的主要功能是把婴儿所无法处理的冲击或会使孩童把自己关闭起来或使有被灭绝感受能减少到一个最低限度。
一个成功的扶持环境是可建造出婴儿心目中真实且存在的正向感受。
简言之,好的母职照顾可把婴儿带向作为一个人的存在(Winnicott,1960/1965j,pp.47,49)。
温尼克特认为母亲部分是以镜照婴儿(mirroring)方式来挑起婴儿的存在意识。
(此看法使人想起柯胡的镜像环境;
或许他是从温尼克特处吸取灵感的)当小宝贝看着母亲的脸时,它所看到的是他或她自己。
因为当母亲看着她的小宝贝时,母亲的样貌和她在小宝贝身上所看到的有所关联(例如,她在孩子身上得到的愉悦会从她的脸上反映出来,而婴儿可看到那份喜悦而感觉到它自己是喜悦及好的)。
母亲把小宝贝自己的东西回给她的小宝贝。
它就好象是小宝贝当它在看着母亲的脸时,如同在看一面镜子,看到镜中的自己。
当我看到我自己被看到,我就存在"
(Winnicott,1971a,p.114)。
因此,在情绪发展的早期阶段,一个很活生生的部分是由环境所扮演的,而那部分事实上是婴儿本身还无未能将之与本身做区辨的
3-2.拟人化与处理(Personalizationandhandling):
环境供给是一种亲职照顾的形式,可促进小宝贝自我身体的一种坚密结合。
当父母亲碰触或温柔地处理小宝贝的身体时,小宝贝的"
这个人"
(person)就落实到它自己的身体内,去养育一身体自我以作为小宝贝自我的的一个根基。
身体上的处理可以把小宝贝的自我与"
和身体、身体功能以及身体感觉以一种舒适且熟悉的方式连结在一起。
温尼克特使用"
拟人化"
的字眼来描述这个用各种不同本我驱力与满足把自我和身体连结在一起的过程。
如果这自我与身体间的坚密连结一旦失落掉,就可能导致非现实的奇怪感受以及无法和自体碰触、与自己身体有着距离的感觉。
去人化"
(depersonalization)这个字眼来指称这种自我与身体结合的失落,虽然在精神医学中这个词的意思有点不同且比较专精细致(1962/1965f,p.59)。
3-3.客体关联与客体临在:
此类亲职照顾包括母亲以一种可形塑小宝贝如何与外在现实及外在客体建立关系的方式来呈现客体(乳房、奶瓶等)(Winnicott,1945/1958g,p.152)。
小宝贝会发展出一种源自某些需求的模糊期望。
够好的母亲会呈现出一种符合小宝贝需求的客体,然后小宝贝会开始精确地需要她(母亲)所能提供的东西。
例如:
母亲有个含乳汁的乳房,而她会喜欢用她那乳房去授乳她那饥饿的小宝贝。
母亲需要去形塑婴儿到底如何与这个外在客体相处。
需要有个错觉让婴儿能够把乳房当作本身的幻觉或是一个属于外在客体的东西来体验。
婴儿在其兴奋及有所准备时必需到乳房处来,以便当实际的乳头出现时,那就是婴儿所曾幻觉到的乳头。
以这种方式,婴儿开始建立能力凭想象造出实际上可得的东西。
母亲需要继续不断地提供婴儿这种类型的经验,让小宝贝似乎得以创告客体并主动地参与它本身的本能满足而不是把它们强加其上(Winnicott,1945/1958g,p.153;
在这里对小宝贝而言,某些不满足是有助于其情绪上的成长。
当孩童仍和其母亲融合一起时,本能的满足和定位或安位(locatingorpositioning)客体没有什么关系,而不满足则把客体放置(placing)在原来其放置的位置上。
也就是说,挫败会挑起攻击,这有助于放置客体而和自体分别开来。
挫败有助于教育孩童关于一个"
世界的存在。
一个令人满足的喂食似乎使客体离开而不带一客体精神集注,因为虽然本能满足及满意是好的,它们却和客体的位置不相干,所以婴儿乃继续处在一种融合的状态中(Winnicott,1963/1965d,p.181)。
温尼克特用"
自我相关性"
(ego-relatedness)来指婴儿与母亲的关系(Winnicott,1958/1965b,p.33)。
温尼克特相信这是友谊所用以建立的材料,也是转移现象的母质所用以建立的材料。
婴儿的自我不成熟性由母亲的自我支持来加以平衡(Winnicott,1958/1965b,p.32)。
只有当某人对婴儿而言在旁随时可用,不必提出要求,婴儿才能发现它本身的个人生命(而不是个伪自体)、才能感受到真实,也才能发展独处的能力。
当内在精神现实中所体验好的客体愈来愈建立起来,婴儿乃具备能力独处,即使没有外在客体也心满意足
依赖:
温尼克特解说发展的另一种方式是用孩童对母亲依赖性质程度来看。
年幼孩童的发展阶段和母职照顾的种类、性质与程度交错纠结。
三种依赖的类别是绝对依赖、相对依赖与迈向独立
4-1.绝对依赖:
在婴儿情绪发展的最早期阶段中,母亲是促进(发展)的环境,她是处在"
原初母性先决要务"
(primarymaternalpreoccupation)的状态中(Winnicott,1963/1965g,p.85)。
在婴儿头几个月大时,它的母亲整天都沉浸在她的小宝贝中,那看起来就好象是她自己的一部分。
小宝贝是绝对依赖其母亲甚至到根本不自觉母亲的照顾,而在许多情况下母亲由于和她小孩间的密切连结关系而处在一种依赖的状态。
她供应其食物、帮它测试洗澡水的温度并提供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尼克 心理学 理论 客体 关系 疗法